摘 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大局的高度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作出的重大决策。1998年9月1日,国务院批准的天保工程率先在四川省启动;2011年,二期工程延续进行,对长江、黄河中上游和东西北林区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加速绿化步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笔者所在的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完成长江防护林造林、航天城绿化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人工造林项目,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林任务完成均不理想,特别是保存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就如何提高天保工程人工造林保存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人工造林成效;措施;初探
中图分类号:s754.1 文献标识码:a
天保工程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核心,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强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牢固的资源基础和坚强的绿色屏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实现资源增长、质量提升、生态良好、民生改善、林区和谐为目的。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作为该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恢复荒山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要完成宜林荒山荒坡绿化、减少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必须加强对人工造林的领导,严格按经济技术规程实施,完善各项责任制,努力提高人工造林成效。
1 影响冕宁县天保工程人工造林成效的主要原因
1.1 气候原因
冕宁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干湿季节明显,年平均降雨在1000mm左右,冬春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5.5%,夏秋两季占84.5%。干季一般为当年的10月下旬~次年的5月中旬。干季时间长、雨量少,苗木栽植只能在雨季中的6月中旬~8月进行。栽植苗木还未完全成活,就面临长时间的干旱,造成造林成活率极低的主要因素。
1.2 造林施工管理质量不高
施工单位雇请的民工不是专业队伍,对造林株行距、整地、栽植等施工环节不能圆满完成,加之每年造林任务重、造林整地时间短(雨季之前几乎挖不动土),技术人员检查不到位等原因,所以常常造成树坑大小、深浅不一,整地质量不能完全达到规定要求,树苗栽植不规范,返工也不能完全到位、不能很好抓住天气栽苗。在雨天栽植的树苗成活率高,反之,成活率就极低。
1.3 补植成效不高、不全面
由于当年的造林保存率不高,第2、第3年均要组织补植,但由于造林地加强管护后,灌丛、蒿草等原生植被生长茂盛,影响挖坑、栽植,加之造林地块面积较大,不可避免的就出现补植不到位的情况。
1.4 造林地管护难度大,后期管护跟不上
冕宁是农业大县,畜牧业在全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林牧矛盾异常突出。老百姓在造林地内放牧、割草的现象时有发生。虽每块造林地均聘有巡护员,但因管护工资太低,管护责任不到位不能取得良好效果。
2 提高天保工程人工造林成效的措施
2.1 大力发展乡土树种,提高种苗质量
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良种壮苗、科学栽植的原则,品种对路、质量优良、数量充足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根据以往经验,冕宁应以营造冷杉、云杉、冲天柏、云南松、华山松、杨树以及常绿阔叶林中的丝栗、木荷、麻栎等乡土树种为主。
2.2 利用科技支撑,提高造林质量
坚持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科学栽植、精心管护的原则。在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的情况下,也要注重引进各种适合本地气候、立地条件的树种来造林。使用优质营养袋苗,保证苗木的形态、生理、活力指标优异,减少根系暴露时间过长、苗木失水严重和栽植不规范等影响苗木成活的现象精心栽植。
2.3 做好技术培训
经常召集技术人员举办业务培训会,统一标准、统一做法,学习推广应用先进的造林技术、育苗技术和林业先进的科技成果,将其逐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每次造林前都要通过现场讲解、示范的方法组织民工学习造林技术,提高各环节的作业质量。另外,要加强营造林队伍建设,逐步推行专业队伍造林。
2.4 加强施工管理,严把质量关
落实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责任制,严把设计、整地、种苗、栽植、管护等环节的质量关,强化作业工序管理。清林整地、栽植覆土、补植抚育都应在监理人员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不符合
准的工序必须及时返工,另外,还要做好扩穴培土、割灌除草、浇水施肥、清沙等抚育工作,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5 加强造林地的管护工作
要在大面积的造林地内增加护林设施,配备专职护林员,划定护林责任区,落实管护责任和奖惩制度,建立护林公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
总之,人工造林必须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有计划、分步骤进行,务必注重实效;充分吸取造林失败的痛苦教训,引以为戒;切实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改进和完善具体方法,将各工序做细、做实,确保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成效。
作者简介:赵生萍(1978-),女,大专,林业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