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艺术教育中,视觉艺术受重视的程度远高于听觉艺术。而朗读在听觉审美领域的作用更是长期受到忽视。在学校教育中,朗读还远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和要求的效果,更遑论把其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去对待和施行。朗读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有以下三方面:第一,朗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增强学生的艺术情感;第二,朗读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性,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第三,朗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朗读有这样重要的艺术教育功能,因此全社会都应该予以重视,真正使朗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朗读 语言 艺术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认为阅读本意既包括阅(用眼看),又包括读(朗读,出声)。但在学校教育以及日常生活中,往往对于读的环节重视不够。笔者曾经使用过多家权威出版社编的“自读课本”“阅读书目”,但在前言中,都没有明言朗读的。近期,笔者与艺术教育界一些有识之士接触,并谈到艺术教育的视觉和听觉问题,都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视觉艺术受重视的程度远高于听觉艺术,而朗读在听觉审美领域的作用更是长期受到忽视,由此可见,朗读是需要重视的。
每个孩子从小学习的一门课程叫做语文。这门课程应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其是人与人交流接触的基础,是人之为人,实现社会化的基础,是人类接受文明传承的基础。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从我们生活的开端和意识的萌芽状态起,语言就围绕着我们,它伴随着我们智力发展的每一步,如果没有语言的媒介,人就无法生存。”[1]语文是传授语言的课程。语言与语文当然都应该包含着说话,不但有文,还要有语。从牙牙学语到琅琅书声,其实是古来学习的必经之路。从起源的意义上讲,当是先有语,而后有文,二者相互依傍,从文明的长河中流淌至今。然而,就像有些事物会走向异化一样,本来是生活中交流第一需要的“语”,其重要性反而逐渐下降。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成为文人从仕的根本途径起,天下士子一心只在策应的八股文,谁会在朗读上下功夫?当代的课堂上,低年级尚存书声,而到应试的高年级,更别提高考埋头时,则全无了“读”的踪影。不像外语教学还有个听说读写的四部曲,有考试听力的紧箍咒。到了数字信息新时代,有人认为,只要点击、只要读图,语言的湮灭都是早晚的事。所幸教育工作者已经注意到了事态发展,并力图扭转它。在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标》中有一段话“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深刻的熏陶”。也有些语文老师其实从未放弃过对于朗读教学的探讨,但是从全社会的层面,从目前语文教学的整体层面看,朗读还远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和要求的效果,更遑论把其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去对待和施行。
对于朗读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看。
一、朗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增强学生的艺术情感
首先可以从语言文字和文学的起源来看。文学的起源和发展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无论从劳动起源说还是从巫术起源说的不同学派,都不会否认有声语言的起源先于象形文字、有声的歌先于文字的诗。在文学的起源阶段,其就与声音艺术有着不解之缘。从民歌到诗到散文的起源路径中,韵律、声调、节奏等声音的元素在创作和传播文学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最重要的两种文学形式诗歌和散文中,是吟诵推动着它们的发展。也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更深入地体会这些作品深含的意蕴。游国恩教授等人编著的《中国文学史》指出:“散文本来不用韵,但它在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也要求简短,精炼便于记诵,所以往往有节奏、有韵调而寓于诗的味道。”[2]由于以文字描述声音艺术之难和古代缺乏技术手段的记录,古人的吟咏、诵读往往缺乏流传,这一点还不如入“歌”的曲调,应该算是一个遗憾。今天的语文学习中,以诵读来恢复和挖掘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一个词语的升调和降调、重音和轻读,往往对一个句子的语意有着不同乃至相反的表达和诠释,在我们挖掘语境时,朗读会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
再次,朗读的过程是我们体味作者情感和作品内涵、意蕴的有力手段。曾
国藩在其家训中倡导“读”书:“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咽喉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颂矣。”[3]此言可说对读、悟、作三者关系有深切的体验和深刻的解读。今人钱理群是鲁迅研究学者,他说:“我的直觉是,鲁迅的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他作品里的那种韵味,那种浓烈而又百转千回的情感,那些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通过朗读来触动你的心灵。讲鲁迅作品,最主要是读,靠读来进入意境,靠读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先不要去做分析,追问什么象征意义,而要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其中的韵味、气势,这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和他的艺术‘入门’的通道。”[4]不同时代的文人对朗读在作品理解中的重要意义都有相通的论述,这对于教育不能不说是必要的提醒。
二、朗读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性,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对于一般的艺术教育,审美是其基础也是其核心。朗读具有通过文学的审美进行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是通过字词及其组成的词汇、句子的发音而进行的。著名美学家朱狄说:“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区别,首先是媒介材料上的区别,词不像雕塑那样去使用一种石头、青铜之类的惰性材料,词比起声音来还要显得透明些,也就是说词所传达的符号不再需要思想,它本身就是思想”[5]“因为文学的媒介是词,这是文学所特有的。造型艺术中视觉形象的美,音乐中听觉形象的美,在文学中是不存在的,词只有当被朗诵的时候,它才诉诸听觉,而只有在词的组合本身显示出一种韵律和节奏感并被朗诵时,它才呈现为听觉的美。”[6]“诗的声音所具有的愉快的价值,只有在我们听诗朗诵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而在把它作为一种语言来看的时候,这种愉快的价值则是感觉不到的。”[7]朱狄在其关于文学审美的论述中不吝笔墨谈到朗读的作用和价值,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出以下几点。 第一,朗读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是不可缺少的,其不仅有助于开掘作品的思想内涵,而且有助于教师(特别是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感悟文学作品的美。朗读是联结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与人们的艺术体验的桥梁。
第二,朗读是一种特殊的审美途径。其不同于对美术的视觉形象审美,不同于音乐的听觉形象审美,不同于文学的思维形象审美,却又是把这样一些审美途径联系起来、综合起来的审美。在朗读中体现了文学的词、句之美以及篇章的思想、内容之美,而这种体现以声音、节奏的高低急缓、抑扬顿挫的变化给人以听觉的感受,在头脑中激发起视觉形象的浮现,思维形象的蔓延。
第三,朗读的特殊功能使其成为可以发挥独特作用的艺术教育手段。朗读发挥着有别于音乐的听觉形象审美的作用,可以平衡视觉形象教育和听觉形象教育的差距,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其可以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的课堂和课外,大大拓展艺术教育的时空领域,使审美素质教育更为普及,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朗读作品时体悟到作者的审美情感,并且更丰富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从而创造性地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
朗读对审美养成与提高的作用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得到了支撑。实践中,有一些语文教师坚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取得了实践经验,也发表了一批成果总结。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院长鲁景超教授致力于把朗读的体味推广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举办了14届“齐越朗诵艺术节”。她曾以朗读中学语文课本中朱自清先生的《春》举例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面对如此生动传神的画面,我们的注意力怎么还能停留在排比、拟人等技法的运用上呢?当抛开种种功利的心理,静下心来认真感受并放声朗读的时候,透过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文字,我们不能不被那天人合一的景象和生命的激情、张力所感染、所陶醉。”[8]理论上,波兰美学家英伽登把文学作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语音层、第二层次是意义单元层,第三层次被再现事物的客体层次,第四层次图示化外观层,第五层次是文学作品中可能存在的“形而上的特质”,在第四个层次中需要读者和观众的积极参与,把他们全部经验和能力汇合起来,按照有意识的形式进行综合的,以想象力去弥补的活动。“即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公众,也就是‘他者’,总是以某种形式在
里,这就使我们获得了研究艺术家主观性问题的新方法。一件艺术品不再单方面地依赖于它的创作者。”[9]朗读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说明读者是如何与创作者联系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很好地诠释了“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
三、朗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巩固学生的文化精神,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世界上,面对占据优势地位的西方文化,中华文化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在青少年中传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汉语的走向和作为从某种意义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的重要性,我们前文已经引过卡西尔的话:“如果没有语言的媒介,人就无法生存。”语言学成为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显学,索绪尔的一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风靡学界,影响了语言学、哲学、美学及多种社会科学。这种现象反证了语言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性。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之林中的一株大树,它独立发源、成长于中华大地,是五千年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的纽带。除了独树一帜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文字外,汉语的字词丰富、严谨、准确、生动。语法的规范与灵活普适,它的读音元音众多,声调抑扬,读起来铿锵与悠扬的转换、喜怒哀乐的表达全部得心应手,心领神会。维系着中华民族统一、团结大任的汉语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强大根基。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方文化激荡的形势下,在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大潮中,汉语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鲁景超有一段让我们振聋发聩的话,她说:“汉语正在面临着空前的挑战。物质文化的诱惑加之西方国家殖民文化的侵蚀,使泛娱乐的语言营造出嘲笑庄严的语境,使消费逻辑与文化逻辑、当下与长远、雅文化与俗文化、日常化与审美化、琐碎庸俗与艺术内省、规范与反规范偏激的冲突日益激烈。视听语言充斥着信口开河、滑稽无聊的表现,网络词汇让人莫名其妙一头雾水,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往往让人钦羡不已,汉语蹩脚一点倒显得无足轻重。南腔北调、阴阳怪气的语言面貌。不知所云、不伦不类的语言表达,任意篡改的词汇,形同虚设的语法,将汉语这原本值得我们炫耀的瑰宝有可能沦为文化崩溃的软肋。有识之士担忧,长此以往,我们的语言能否再葆有汉民族的精神和魅力,中华文化生命之花果是否终会飘零,遭受无家可归的命运?”[10]
这番话沉重但是真实,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责任重大的命题。当汉语言面临着信息化、功利化、娱乐化的挑战时,我们如何应对和突围,如何守护语言家园。我们想到了朗读的作用,通过规范的朗读保持语言的纯正;通过使下一代学会朗读,养成朗读的习惯,使语言得以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通过朗读名人名篇、经典作品,感悟其中的文化积淀,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使下一代体味民族文化的精深,民族语言艺术的优美,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血液中永远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这也正是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功能之一。
朗读有如此重要的艺术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朗读,社会各界应多组织各种朗读活动,媒体应开设栏目,推荐宣传朗读,更重要的是教育部门应更重视朗读在学校语文等文科教学中的作用,培训师资,保证语文教学课程中朗读的数量和质量,真正促使朗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的角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准。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m].耶鲁大学出版社,1979.
[2]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卷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曾国藩《家训·字喻优泽》.
[4]钱理群.钱理群中学讲鲁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5][6][7]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8]鲁景超.设立全民朗读日断想[j].现代传播,2010(5).
[9]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内部发行)1980.
[10]鲁景超.倡导经典阅读[n].人民日报,2008-11-13.
作者单位:北京师大二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