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独立院校的学生,结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运筹学的教学模式提出改革意见。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独立院校;运筹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独立院校作为适应新时代的产物,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独立院校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学生个性比较强,表现力和交往能力优势突出,但存在基础较薄弱、知识系统性较差等。独立院校当下都面临着从母体学校模式中分离,走出适应自身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至此教育教学改革尤为重要。
运筹学是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最早形成的一门软学科。它广泛应用现有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并为决策者选择最优策略提供定量依据,应用性极强。通过此门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实践创新、团队协作、计算机操作能力等,这与现代化管理需要和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全契合。
1 独立院校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教学推进困难,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
运筹学属于数学的范畴,章节不乏理论推导,这就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院校的学生正是缺乏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造成了一些学生上理论课没精神,对老师讲的内容提不起兴趣,进而自信力缺失,恶性循环。
1.2 教学内容选择不当,教学方法单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里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而目前编写成熟的运筹学方面的教材大多是针对一、二本院校学生,对于独立院校不适用。通常我们的做法是从现有教材中选择部分章节进行教学,这就存在选择内容难度是否适当,章节总数是否合理,是否适应独立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对于运筹学的教学,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使用居多,鉴于课时数有限,课堂上鲜有时间提供给学生消化和实践。
1.3 理论与应用脱节
传统的运筹学教学是重理论轻应用的,绝大多数独立院校并未开设运筹学的实验课,这与运筹学的应用性严重不符。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把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运筹学的初衷。
1.4 考核方式不合理
运筹学的考核方式多是单一的,试卷可以考察的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非常局限。有些学生甚至通过死记硬背基础理论,模仿套用模型算法的方式达到通过考核的目的。课程考核应该对学生起的是激励引导的作用,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显然当下的考核方式不合理。
针对以上运筹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独立院校实际,提出以下教育改革措施。
2 独立院校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注重绪论课的教学
绪论是每门课程的开端,多数老师选择简单介绍,认为绪论课没必要占用课时。实则不然,绪论课正是提高独立院校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绪论课可以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历史和发展过程,知道什么是运筹学,怎样学好运筹学,更重要的是看到运筹学是有用的,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运筹学的兴趣和主体意识。
2.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运筹学的每类问题几乎都包含两部分:模型和算法,那么让学生熟练的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模型和使用数学软件对问题进行算法实现就成了该门课的两大教学任务。为提高运筹学的教学质量,采取以下改革:(1)讲授课内容中补充lingo、matlab等数学软件的入门知识;(2)加大实验课比例到40%,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操作解决问题;(3)教师多搜集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供学生处理,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2.3 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元化
立足于独立院校学生的实际,经过访谈、研讨和教学实践,将教学内容确定为: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图与网络分析等。同时,教师应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以提高运筹学的教学质量。
2.4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考核方式讲求多元化,除传统的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外,增加开放式应用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1-2天)内搜集资料,建立模型并用软件求解,结果以报告形式呈现。全面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操作动手能力,文献检索能
等。
3 实践
将以上改革措施应用于教学后,发现学生对运筹学有了兴趣,课堂气氛有明显改善。从期末考试卷面上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往届。学生会自己从生活中搜寻例子,运用运筹学的知识建模求解、分析检验,部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并取得可喜的成绩。毕业论文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运筹学方向的选题,部分学生具备了初级的科学研究能力,报考运筹学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参考文献】
[1]王小林.运筹学课程探索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3):683-685.
[2]张兵.案例教学在运筹学教学中的运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3)153-154.
[3]潘晓丽,倪岚,李文宇.探索运筹学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经济师,2013(7):227.
[4]罗桂荣,原海英.运筹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49-50.
[5]《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