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卓越计划”背景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 要】“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卓越计划”是我国现有工程教育模式的重大改革。探讨如何将“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进行改革,使之符合“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分别进行探讨。
  【关键词】卓越计划;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
  0 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 是我国现有工程教育模式的重大改革,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在教育部启动卓越计划以后,我校积极跟进,环境工程专业2013年被教育部列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之一。
  “水污染控制工程”(简称“水控”)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我校环境工程“卓越计划”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水污染控制、废水处理的工艺原理和工程设计方法,具有从事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科学研究、废水处理系统的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工艺改进和运行管理的能力。本文就我校“水控”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进行改革,以适应培养环境工程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适应市场需求。
  1 “水控”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照“卓越计划“的要求,我校“水控”课程教学还存在着如下的一些问题。
  (1)目前,我校“水控”理论教学课时是80学时,但其中有26学时用来讲授“排水管道系统”部分,真正用于污水的各种处理原理、处理工艺等讲授的学时只有54学时,课时不多。另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在实际过程规划、设计、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教材中皆是成熟的且应用广泛的传统水处理技术,而涉及的新技术较少[2]。
  (2)实验环节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多为“按部就班”的验证性实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具体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未能开设,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学生所学的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原理内容得不到系统性的实践和锻炼。
  (3)生产实习中“水控”部分在大二暑假期间进行,而“水控”课程在大三开设,所以实习期间,学生对实习内容没有基础性的认识,实习效果较差。而且,由于实习经费的限制,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难以深入到生产“第一线”。课程设计没有完全结合工程实际,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教学。
  (4)教学方法上,存在就理论而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主要以灌输为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探究性、交互性、实践性、启发性和自主性[3]。
  (5)“水控”是一门工程运行很强的专业课程。因此,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但是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授课教师高学历、科研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的现象,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工程应用和设计能力薄弱的局面,难以满足“卓越”计划的要求[4],我校也是如此。
  2 “卓越计划”背景下“水控”课程教学的改革
  为培育出更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学生,一方面我校已着手引入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或要求既有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工地学习,来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从而满足“双师型”人才需求;另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对理论、实验、设计、实践等教学环节进行相应改革。
  2.1 理论教学的改革
  “卓越计划”背景下,“水控”理论教学仍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实验、实践等环节的实施效果和学生对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掌握。为了有效提高“水控”理论教学效果,培育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人才,教师应从教材选择、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进等多方面入手。
  (1)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优秀的教材可以系统地提供水污染控制工程相关的科学原理和结论,也能反映水控方向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目前,“水控”课程可供选择的教材很多,但大部分侧重于理论,没有工程实例。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水控”教学一直坚持选用高廷耀和顾国维主编的高教出版社的“面向21世纪课程”的近三年出版的国内高水平新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教与学的得力助手。
 

 (2)调整教学内容
  “水控”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随着水污染控制工艺和技术的进步,水处理规范和标准的不断出台,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教学内容更应不断更新和完善。因此,教师应站在环境工程的前沿,密切关注水污染控制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对课程内容进一步整合、优化,必须把最新的政策/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方法纳入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追踪课程前沿,避免与工程实际脱节[5]。
  目前中国将在环保行业逐步实行执业注册制度,水污染防治是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的四个专业方向之一。因此,教师在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加强与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的要求相适应,教学内容要更贴近工程设计实际。
  (3)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学时较少,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信息和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完善“水控”多媒体课件,配以工艺动画和构筑物实例照片,甚至是工程建设、运行录像,使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得益彰。例如,在讲授污水沟道系统平面布置时,利用动画形式,将沟道系统的区界划分、污水厂及出水口的确定、管道的定线分别以动画的形式逐步演示,使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我校“水控”课程的相关教师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课程的网络学习平台,将与本课程有关的课件ppt、图片、习题、作业、工程实例等集中放在这个“天空教室”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学习,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2.2 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我们原来的实验一直局限于做沉淀、吸附、厌氧消化等基础性或验证性实验,学生实验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我们在实验内容上将减少此类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目前,我们已提供了多项开发实验项目(生物脱氮、校园污水收集及处理、sbr反应器处理造纸废水等)给学生,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4—6),选择1—2项项目,由各小组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方法并形成实验预做报告,交由指导老师和学生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和过程,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这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执行过程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想办法综合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验过程,学会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此外,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科研项目。我校及我院分别为学生提供了“大学生实践创新”基金和“srt”基金,教师结合自己具体科研活动,提供课题。目前我院学生每年有十五项左右的项目得以立项,涉及学生50名左右。通过实际科研锻炼,学生培养了自己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开阔了学术视野,能够接触到环境学科的前沿问题,这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2.3 课程设计的改革
  课程设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补充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途径[6]。
  围绕“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我校“水控”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有管道、构筑物、工艺三方面,学生需要在1—2周内完成相关设计、绘图;在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中,充分注意到要发挥课程设计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作用,做到二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同时,注意发挥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环节的实施时要避免设计题目千篇一律,纯粹纸上谈兵的做法。我们相关教师从设计院、环保公司以及自己所做的设计项目中收集多种不同类型的设计案例,让学生从设计方案、设计说明书、工艺图等方面全面了解工程设计涉及的环节和内容。其次,给出的题目即使是模拟题目也要求与实际工程相符,并要求学生整个设计过程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最后,在教学实施过程忠,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争取与工程设计技术人员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注意对学生工程概念的培养,强调要注意工程施工可行性的考虑,尽量让学生获得真刀实枪的锻炼。
  2.4 实习环节的改革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的目标是以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而课堂或实验室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很大的局限

,使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阶段,所以必须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满足“卓越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为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习,我们将“卓越计划”中“水控”的相关实习从6周增加到了8周(认识实习1周、环保调研2周、企业实训5周);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场合,我们极力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目前我们已有校内、校外实习基地近二十家,其中有一半以上可提供“水控”方向的的实习。另外,在实习过程中,不再是“走马观花”:认识实习由教师带领,现场工程师和任课教师共同介绍务实处理厂或企业污水处理站工艺、构筑物参数、运行情况;企业实训将学生分别深入各企业生产的一线工作中去,了解各污水处理厂或企业污水处理站的基本状况及运行过程,使得学生自身体会到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其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卓越人才”,以适应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3 结束语
  “水控”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水污染控制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新的工艺和新的方法不断出现,这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与“卓越计划”要求相符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2]孟冠华,刘宝河,孟海玲,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115-116.
  [3]程洁红,孔峰,高永,等.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4):78-81.
  [4]仉春华,乌云娜,刘洁.《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3-44.
  [5]徐进,李红艺.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时代教育,2011(9):50-51.
  [6]王淑勤,冯亚娜.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教改创新,2011:55-56.
  [责任编辑:曹明明]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展卓越服务,保平安航程
    卓越计划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依托电子创新实验室培养卓越工程师模式的探…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