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中能源资源短缺现状成为各个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样在我国也遇到这样的困境,尤其是高耗能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推行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措施,是当代发展新趋势。本文对建筑节能重要性与相关技术探讨,对其发展进行相应思考。
【关键词】:科学技术 能源资源短缺 持续发展 建筑节能重要性 思考
绪言
建筑节能指的是在当前建筑物设计、规划、改建、应用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节能标准,选择节能型的工艺、技术、材料等来提高建筑物自身的保温、供暖、制冷效率,最大限度上利用了可再生资源,进而提升建筑应用中的能源利用效率,用少量的资源与最少的消耗代价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是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推广这一战略的。笔者在文章中对建筑节能重要性与相关技术探讨,对其发展进行相应思考。
一、 建筑节能发展及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急剧发展,世界各国的能源消耗数量逐渐提高,当前世界能源需要数量以每年5%的比例不断增长,根据美国专家对世界当前能源消费的实验与长期预测表明,到2050年全世界国家能源总消耗量会达到1980年的五倍。但是在此过程中,全世界的能源会供应紧张趋势日趋明显,社会生产力发展与能源短缺状况的矛盾逐渐剧烈,所以各国政府也普遍关注到自身的能源节约与利用问题。在1992年,联合国发展会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人类在面对逐渐恶化的自然环境,日渐匮乏的能源资源现状下被迫提出了生存发展观念。
由于生产能源消耗量持续增长,因此社会中节能行动是一项很难的工程,尤其是作为整个节能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节能,其节能工作更是一件需要提上日程的行动。通常建筑寿命是五十年左右,一些优质的建筑物能够超过一百年的寿命,而在其悠长的生命周期中,需要长期消耗着大量的能源,转化为能量运用日常的采暖、制冷、通风、热水、照明等方面。根据相关人士统计,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所获得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能源材料都用于建设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而诸多建筑物在自身建设过程中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现代环境污染现状其中建筑领域占到了40%左右,尤其是建筑垃圾更是占到了人类活动垃圾总量的45%,与日俱增的建筑物群体还不断侵占了土地、破坏生态环境。
通常我们所说的建筑节能,在1973年之后发生了影响世界的石油危机之中,人们开始逐渐转变了自身的思想观念,部分发达国家中建筑节能的说法历程了三个时期:从最开始的“建筑节能”---顾名思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节能;在之后建筑节能领域通常被称作是“建筑中保持能源”,注重在日常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保持着多种能源,尽量减少日常热损失;而到了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之后被普遍称作了“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就是杜绝消极意义上的能源节省行为,要在积极方面来提高日常建筑设计中对能源的利用率。当前在我国社会中,依旧将这种行为称作是“建筑节能”,但是自身的涵义俨然包括了第三种内涵。所以,当前建筑节能指的是要在保证群众建筑舒适性基础上,科学、合理地使用能源,能够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二、 当代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探讨
我们从实际工程方面来说,建筑节能技术主要包含了建筑物围护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多种设施的能源消耗以及不断开发可再生资源等三个方面。
首先,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众所周知,诸多建筑物自身的围护结构对于能耗方面有着较大影响,工程人员通过去改善相关设施的热工性能,有助于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在夏季的时候尽量减少室外的热量进入到屋子里,有利于在冬季减少室内的部分热量流失,进而实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标。通常建筑物自身的围护结构包括了墙体、门窗与屋面,多个部分的热损失所占的比例一般是:建筑物墙体约占60%~70%,门窗约占30%,屋面约占15%。
其次,减少建筑物多种设施的能源消耗。我们务必要保证住户的日常居住舒适性,但是也要保证了室内空间的环境质量,所以一定会时不时地消耗了一定的能源,例如在夏天我们专门开空调降温,晚上会开灯照明等。所以,减少建筑物日常的制冷、照明等方面是降低能耗的重要方面,日常设计过程中尽量要选择节能产品,提高每个设备
身的能源使用效率,例如led灯,变频空调等。
第三,要不断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我们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还要不断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开发出太阳能、风力等可再生资源,进而有效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耗能数量。
结语
众所周知,建筑节能技术是一项繁冗而高标准的系统性工程,当前人们对其节能标准逐渐提高,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只是单方面地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与国民经济的需求,因此我们务必要从实际建设过程中抓起,从每个建筑样本设计一直到建材的选择等方面,都要进行认真审查,从多方面来控制能源,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魏晓东;;基于ahm的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效益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6期.
[2]段浩;张雷;;节能与防火——浅谈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选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3]姜波;新建居住建筑节能管理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张进平 ,焦健;严寒地区农村生态住宅设计模式探索[j];建筑知识;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