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环保工作的成败。分析了在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监察执法主体力量的孱弱、被监察对象环保意识的淡薄、人民群众监察参与意识的淡漠、监察执法环境中法律的不健全、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等基层环境监察执法的五大常见障碍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监察执法力量建设;反地方政府保护主义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24702
1引言
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 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下最突出的矛盾之一,而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体系中,环境监察执法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面临问题最多最大的一面。典型的如地方政府保护主义和环境监察执法之间的矛盾,使得基层环境监察行政主管部门在行使监察执法权力时总显得力不从心,难奈颇多。那么,分析现有的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中常面临的问题,思索相应的解决对策,自然成为基层环境监察工作顺利发展,达到新的经济发展对基层环境监察工作任务的新的要求的亟待之举。
2基层环境监察执法的常见问题
(1)基层执法对象环境保护意识的极度缺乏和对环境监察执法的极度反感。众所周知,在国家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转变的过程中,遽然的开放、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造成了不同程度存在着的以经济为唯一目的的唯利是图、不顾一切的市场思想风气,只看重经济发展,只从眼前的、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只要经济发展、私囊中饱,天塌地陷也不管不顾,视环保工作为经济发展的阻碍,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对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和人员极度反感,从前是横眉冷对、伸手踢腿,到现在糖衣炮弹,变的是应对执法的方法,不变的是市场经济下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环境好坏的片面的、自我毁灭式的非科学发展的短浅而狭隘的思想。其次,作为社会的其他普罗大众,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法律观念还较为淡薄,离“人人讲环保,人人为环保”的良好局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2)由上述原因,造成了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环境监察工作中来,让人民成为环境监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民的环境人民来监察”的环境监察的工作形势难以出现。在艰难繁重的环境监察工作中,能不能充分发挥出人民群众的监督、检举、监护的力量到环境监察上来,是事关基层环境监察工作成败的重要一环。
(3)环境监察执法机构人员缺乏,监察技术力量薄弱。要充分发挥出监察的作用,首先必须有健全的机构和人力、物力保障。部分基层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编制少,即使机构健全,但实有人员少,特别是专业的环境监察技术人员少。另一方面,环境监察的设备和技术监察手段较为落后,相关配备培训不到位,跟不上环境监察工作的发展要求。已有的监察技术设备存在落后不得力的问题,一些先进的必备的技术手段不能充实到环境监察工作的一线,监察还处在靠人眼的监察原始阶段。在生产一线直接运行监察设备更是遥不可及,使得对环境污染事实的取证难以实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所承担的任务极不适应,无法正常有效地开展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监察执法任务得不到高质高量高效地完成,环境违法行为难以在第一时间内被监察和追究。
(4)由于目前环保法律几乎未授予环保监察部门任何直接强制执行权力,使得环保监察部门对层出不穷的违法行为常感监而无力、察而无策,造成有效监察的不彻底性。
(5)本级和上级的行政干预是基层环境监察执法难以克服的阻碍。环境监察部门是且只是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受地方政府直接领导。由于一些行政领导法制观念淡薄,环保意识较弱,在新时期不能及时转变观念,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往往以行政命令和指示的权威性来压过环境监察的重要性,有的甚至于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直接越过,直接无视。
3对策与措施
基于前述对基层环境监察常见问题的简单归纳分析,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环保法制建设,提高我国环保执法的能力,应着重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与措施。
(1)加大环保法制宣传力度,既要增强企业事业单位和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责任和法制观念,又要增强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这是环境监察工作高效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2)进一步健全环境监察执法机构。针
环境监察部门机构设置不全、人员严重不足、业务技能与监察实际严重脱节的情况,应加快环境监察机构建设、监察专业人员的配备。
(3)强化环境监察部门的执法权力,使监察后对违法问题的执行有足够的深度,解决彻底性不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环境监察执法真正地硬起来,提高环境监察执法的震慑性和严肃性。
(4)改革环境管理体制。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由于地方行政干预等问题的存在,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要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效能,就必须改进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至少实行环境监察机构的垂直管理,以有效避免地方政府的强力干涉,保证监察执行的畅通“无阻”。
(5)强化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的法制培训与教育。要重视环境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培训,认真组织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学习,采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法制培训班、讲座等形式,组织环保执法人员参与法制培训,以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法制水平和执法能力。
(6)加快、加强环境监察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环境监察能力,以使环境监察的物质手段、技术手段能够适应迅猛发展的经济生产形势,这是环境监察障碍突破的重中之重。
4结语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确立,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对加强环境监察执法的呼声也与日俱增,同时环境监察执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只有针对各个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基层环境监察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基层环境监察能力建设,方能实现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参考文献:
[1]冯薇薇.关于环境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9):109.
[2]张坤民.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j].环境保护,1995(11):3~4.
[3]潘建芳.环境监察工作的有关思考[j].今日科苑,2009(24):178.
收稿日期:20130702
作者简介:常天平(1970—),男,安徽太和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