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志摩是我国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一首《再别康桥》可谓传世佳作。这首诗记录了诗人1928年,再次回到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歌创作风格的独一无二,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意境营造的让人回味无穷。使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美学价值,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可以说徐志摩奠定了新诗坛的基础。独特的志摩风格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追求爱、自由、美。
关键词: 新月派爱美自由
一、追寻爱
《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一个“别”字,一“走”一“来”道出了志摩对康桥的无限留恋和眷念之情。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当徐志摩回国后,看到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建立,使他由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单纯信仰”的追求而流入“怀疑的颓废”。回想两年的康桥生活,不由得激起诗人对康桥生活的深切热爱之情。诗歌由开始的悠然自得编织美梦到激情四射撑篙寻梦再到结尾的回归现实梦想破灭。作者情感的变化与其曲折的人生经历乃至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诗人善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一开始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结尾处,诗人又一次提到云彩,只是这次把“轻轻”换成了“悄悄”。首先两个叠词的使用,让我们足以能够感受得到,徐志摩有万般的不舍和无奈掺杂在里面。只身一人作别,不愿惊动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它的那份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她依依惜别。真可谓“不敢高声,恐惊康桥”。再者不同的两个小节却选取了同一个意象“云彩”。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寻常物象,而选取云彩这一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云彩本身而言飘忽不定,正是对诗人此时思想状态的真是写照。在作者眼里,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可爱动人。正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就这样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人。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由此可以看出康桥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如此之高。在剑桥留学的两年时间里,他与林徽因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此产生。与林的相识、相知、相恋,这无一不是让他留恋的原因之一。这里的每一个角落,留下了他们的爱情的足迹。几年后的他故地重游,“此情可待成追忆”不免会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所以常人眼里的柳树,在志摩眼里也是如此之美。
二、 追求美
新月派又一代表人物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把“三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来看绘画美,诗人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如西天的云彩的轻柔缠绵,河畔金柳的摇曳多姿、流光溢彩;油油水草的青翠欲滴、生机勃勃以及那彩虹似的梦……。并且这一幅幅都是流动的画面,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动感,犹如上演了一部抒情影片:诗人再次来到康桥,重逢的热吻还没有冷却时,又跟她道别,于是他踏着夕阳的辉光,来到了康桥。“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他深情地注目着,暇想着……时光也在缓缓地流动着。沐浴金柳的夕阳逐渐消逝,斑斓的星辉在放歌的彩虹似的梦中出现……
其次音乐美,诗歌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这归结于它的押韵。整首诗的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虽不是一韵到底,但是每一节押同一个韵,并且音节和谐,节奏感强,这也是新月派诗歌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因为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它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 本诗回环复沓。首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和末节“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增强诗歌的音乐性。
最后是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
错开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三、 向往自由
徐志摩向往自由、热爱自由。即使是普普通通长在烂泥里的水草,在他眼里都是“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一词在这里是恰到好处。诗人羡慕水草的自由自在,以至于“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希望自己悠然的依偎在母校的怀抱里,尽情的享受母校“柔情似水”般的温暖而甜蜜的抚慰,再也不离开。他的诗歌,寄托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如诗歌中所写自己泛舟向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找彩虹似的梦……追寻自己的理想,梦寻到了吗?此时峰回路转“但我不能放歌”作者似乎恍然大悟,美好的梦想一下子破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之大。以至后来夏虫、康桥也为我沉默,这一切都流露出诗人的失落和惆怅。
参考文献:
[1]王永胜,李素荣.《再别康桥》与徐志摩的心路历程.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
[2]李惠霞.人如其人,诗如其人——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社会纵横,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