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波德莱尔和司空图的文论都或隐或显地表现出追求“象外之象”的倾向。本文采用平行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从思想文化角度入手,探究两种文论出现差异的文化根源,基督教思想和道家思想分别对两位文论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象外之象 波德莱尔 司空图 思想文化
波德莱尔和司空图是法兰西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杰出文论家,他们的文论都或隐或显地表现出追求“象外之象”的倾向。本文采用平行研究方法对两位文论家的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两种文论的差异:
1、对作为手段的“象”描写逼真程度不同:波德莱尔认为要使用不确指的、多义的语言来描写这个象,司空图认为对这个象的描写要逼真传神。2、对作为手段的“象”取材范围看法不同:波德莱尔认为能作为这个“象”的只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丑恶,司空图认为这个“象”可以是万事万物。3、对作为目的的象所对应的世界领域认识不同:波德莱尔认为是超验世界,司空图认为是经验世界4、对获取作为目的的象的手段看法不同:波德莱尔认为是发现,司空图认为是创造。5、对创作方法主张不同:波德莱尔主张刻意探求,司空图主张自然而然。6、对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同:波德莱尔认为读者只是被动接受者,司空图认为读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波德莱尔和司空图的诗论出现以上差异的思想文化原因:
法兰西民族大部分民众都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几乎影响到西方全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中华民族,儒与道是主导中华民族文化的两支力量。除儒道之外,佛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家对于中华民族文艺特点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比儒家更为深刻的影响。
对作为手段的“象”描绘的形象逼真程度要求不同的原因:基督教使人确信超验世界存在并优越于现实世界,因此唯美是求的波德莱尔将诗歌目标设定为表现超验世界之中最高的美。既然如此,那么对现实中的事物就不能进行惟妙惟肖的描写,否则就会有喧宾夺主之嫌。超验世界是神秘的,因此诗歌也必然要使用不确指的、多义的语言来造成与超验世界之美相适应的神秘感。
道家思想内容之一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无,虚、实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无”和“虚”必须通过“有”和“实”才能体现。因此只有通过“实”的具象描写,才能表现“虚”的艺术意境。
对作为手段的“象”取材范围看法不同的原因:波德莱尔主张描写大自然,是因为大自然是上帝的创造物,是比人类文明更高贵圣洁的存在,能够以象征方式与超验世界沟通的只有大自然。波德莱尔还主张描写丑恶,是因为描写丑恶才能让人注意和思考丑恶,然后努力消灭丑恶。消灭了丑恶才能更接近超验美。
中华民族没有如此深厚的“神灵造物”文化背景。汉民族文化中虽然也存在着诸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关于神灵创造世界的神话传说,但它们只是一些零散的故事性存在。没有形成神学、宗教和信仰,更没有影响中华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中华民族不会把“神造”与“人造”的分类视为高低优劣的排序。另外,佛家的“中道”思想也使中华民族,特别是乱世之中隐逸的文人能用不偏不倚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因此在司空图眼中,一切事物都可以入诗。
对作为目的的“象”所对应的世界领域认识不同的原因:基督教思想对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这个“象”必然对应着基督教颂扬的超验世界。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与道家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道家思想是人之道,不是神之道。所以他的“象外之象”最终落脚点还是人间。
对获取作为目的的“象”手段要求不同的原因:在基督教世界观中,世间的一切,除了人造物以外,都是上帝的作品。自然界中的事物既然是上帝的创造物,那么它们与天堂之间的象征关系就是上帝创造的先验客观存在。对这样的客观存在,诗人当然只能去发现,不可能去创造。
上文提到,中国古代神灵造物之说对于汉民族文论的影响力远不及上帝造物之说对于法兰西民族文论的影响力。中国的这些神话传说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学创作的内容,但并未从根本上决定中华民族的文学观念,因此司空图不把现实世界视为另一个神秘世界的符号性呈现。他眼中的“象外之象”是诗人的审美创造,不是对神谕的探寻。
对创作方法的主张不同的原因:在基督徒看来,上帝创造的现实世界与
验世界以超验方式相沟通。超验世界是神秘的,所以现实世界与超验世界相联系的方式也必然是神秘的,不能够一目了然,需要刻意探索才能发现。
道家强调天之道是自然无为的,越是刻意探求道,就越会背“道”而驰。当人使内心的种种私心杂念都沉淀下来,将所有人为因素都排除掉后,自然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哲学思想反映到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论上,就形成了“直致所得,以格自奇”①的方法论。
对读者地位作用认识不同的原因:在《创世记》中,上帝说,要有光……要有空气……。上帝的话音一落,世间就出现了光……出现了空气……。由此可见,语言是上帝用来创造世界的工具。所以波德莱尔不会怀疑语言的功能。既然语言能充分地表达“最高的美”,没有任何缺陷,那么自然就不会涉及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弥补语言缺陷的问题了。
道家认为,至高至美的境界是“无”,“有”只是人借以达到“无”的手段而已。这种哲学思想在司空图文论上的体现就是要求读者在语言暗示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建构语言所不能够充分展示的艺术意境。艺术的终极追求是一种“无”的审美境界,语言作为一种人为的物质手段,是一种实在的“有”。如果读者被动地接受语言,那么他获得的就仅仅是“有”这种手段而已——就像想要获得柴的人仅仅把斧子拿在手中,而没有用斧子去砍柴一样。读者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运用“有”这种手段,来达到“无”的境界。
对波德莱尔与司空图的文论进行比较研,目的在于探究两种文论的文化根源,发现更深层的文学发展规律,从而在规律的支配下,促进两个民族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对话,实现共同发展。
注释:
①司空图:《中国历代文论选·与李生论诗书》 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1版 第165页
参考文献:
[1]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第2版
[2]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月第3版
作者简介:
刘琪(1991-)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