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肥皂剧因其播放间断插播的清洁用品广告而得名。它诞生起就一直在男权话语下展开研究,观看肥皂剧一度被认为是社会层次和文化层次不高的观众群体,特别是女性群体的一种简单消遣类型。而随着女性运动的蓬勃开展,这种与女性紧密联系的电视剧种才被纳入女性主义者的研究议题。肥皂剧的高收视率一直是一些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从女性叙事特征、情感的现实性和私人领域的展现三个方面透析女性为什么爱看肥皂剧,她们如何从肥皂剧观看中产生愉悦。
关键词:女性主义 肥皂剧 愉悦机制 大众文化
1. 引言
肥皂剧(soap opera)又叫泡沫剧,通常指一出连续时间很长,内容虚构,以家庭和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广播或电视剧。肥皂剧是美国人的一大发明,它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收音机广播时于节目间隔时段插播的广告。广播肥皂剧刚开始时观众定位主要为家庭主妇,所以这些广告通常都是和洗涤用品有关,因此早期的肥皂剧通常指的是“日间肥皂剧”。这种肥皂剧借用了十八世纪曾流行于英国的感伤小说模式,以妇女为主要对象,情节多发生在家庭内部,集中表现她们在情感上的困惑。早期的广播肥皂剧大体遵循着一个相当简单的公式:奇异的爱情加上煽情的剧情再混以难以揣测的悬念。然而这种看起来形式“公式化”、内容“庸俗化”的浪漫故事,却在当时的美国风靡一时。
2. 愉悦机制的形成
2.1 女性叙事
早期广播肥皂剧的制作就是专门针对家庭妇女的,她们可以一边观看电视,一边做家务,甚至中途离开一会儿,都丝毫不会影响她们对情节的跟进。这种完全适应家庭妇女生活节奏的叙事乐趣迎合了广大妇女同胞。除此之外,肥皂剧从来没有真正的结局,在每一个旧问题被解决的同时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使得期待本身成为了结局,让人欲罢不能。肥皂剧这种叙事特点在用一种高于现实的言说方式使女性观众可以暂时逃离父权制社会对她们的规约和要求。
另外,在肥皂剧的叙事背景下,主角无一例外是剧中的女性角色,她们不再是作为幕布、被观看的花瓶角色存在,而是在人前逐渐丰满,有些在家庭或者人际关系中还享有相当的权利。肥皂剧中的男女角色维持着一个相对平等的两性关系,女性观看电影时就会摆脱掉男女不平等的主流意识阴影,由此产生观影愉悦。
2.2 情感的现实性
观众看肥皂剧并不在乎该剧是否反应了现实生活,而是它所引发的情感问题是否具有现实性。而“情感的现实性”是能通过两个层次得到实现的:其一,观众通过阅读文本本身获得情感上的感受,尽管故事中叙述的事件、描绘的人物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在情感层面上观众可以认同它,观众的主观感受与故事的情感交织在了一起;其二,观众把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肥皂剧的叙事结合起来,当肥皂剧在展示社会现实的时候,观众的情感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主动参与进去。很多观众喜欢看肥皂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可以发泄被压抑的情感,跟着剧中的人笑,跟着她哭,把充满痛苦和喜悦、胜利与失败的真实人生通过适当的夸张的想象力融入进一个与古典悲剧世界一样意味悠长的世界。它带给人的快乐既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枯燥的补偿,又是对单调生活的一种逃避。
2.3 私人领域的展现
由于人类的社会行动被划分为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公共领域一般指的是男性领域,男人属于家庭以外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天地;私人领域一般指的是女性领域,女人则与私人的、家庭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泾渭分明的分野定位了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男主内、女主外”的传统思想被“制度化”。
但肥皂剧却重新定义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私人领域不再私密,个人的感情及体验被公开曝光,私人领域被引入了“公共”领域。在肥皂剧中,观众基本上是全知全能的,他站在上帝的视角看待剧情的发展,平时我们只能“贴墙角”才能偷听到的对话和偷看到的亲密场景,被暴露在了众目睽睽之下。它极大的满足了观众的“偷窥欲”,引发了观众不自觉的愉悦和满足。同时这种私人领域的“公共化”,建立了女性自身独特的话语体系,女性观众通过闲聊肥皂剧,使她们和一些妇女建立联系,重构了属于她们自身的意识形态。由此女性在把他人的私人领域通过闲聊公共化的过程中,既拥有了权利又得到了愉悦。
3. 总结
肥皂剧
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电视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前的社会科学研究总体上是从男性话语出发,忽略女性体验和感受。然而女性主义肥皂剧研究则开始打破父权统治下的价值体系,把女性从边缘位置拉入到研究的主体中来。上文就是从女性主义视野的角度透视了肥皂剧产生观看愉悦的种种机制,女性从其叙事特征,情感的现实性和私人领域的展现中找到了符合她们生活节奏的文本。肥皂剧是女性精神生活的一种体验,在它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女性的权利和愉悦被建构。
参考文献:
[1]brown,mary ellen.1994.soap opera and women’s talk.london:sage.
[2]蔡琪、黄金,2004,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
[3]陈龙著,2001,《在媒介与大众文化之间:电视文化论》,上海:学林出版社。
[4]劳拉·斯·蒙福德著,林鹤译,2004,《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5]李迅,1997,跨语境的电视:媒介批评与观众研究,当代电影(2)。
[6]李银河,2005,《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7]陆扬等著,2006,《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8]马睿,2001,跨越边界: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突破,外国文学艺术(2)。
作者简介:李娟(1989-),女,汉,重庆开县,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