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关键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方法,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前提。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基础,改进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方法是关键,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是保障。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3-0033-05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截至2011年4月,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总数为291所,占全国同期820所普通本科院校的35.49%。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高校本科教育培养的、到社会各行各业一线岗位从事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才。
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下的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改进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适应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从结构到形态、从形式到内涵真正实现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转型的同时,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关联的,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都需要成为创新型人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既要遵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学术界称之为应用型创新人才。这种人才是应用型和创新型两大类型人才的复合体,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能够在应用中创新,在创新中应用。具体说,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是到社会各行各业、基层单位从事各种创新活动的中层次创新型人才,主要从事科技含量不是很高、创新难度不是很大的中小型项目与产品的设计、开发与研制;中小型企业设备与工艺的改造;中小型产品的更新、完善以及二次开发:中层与基层单位的管理与决策创新;中小型艺术设计与创作等。本文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包括四个方面。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了教师以知识传授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但是,由于人们以掌握知识的多少。特别是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作为人才的评价标准,不仅忽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与发展,而且经常受到用人单位发出的“高分低能”的质疑。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1998年10月,美国各大学率先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进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即《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其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要求各个国家和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和负责的参与者。包括参与教育重大问题讨论、评估、课程及其内容改革。制定政策与院校管理等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当今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自由度和选择性。这就要求倡导创新教育,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鲜明个性和浓厚兴趣是学生今后创新活动的基础,高校需要开设面广量大的各种课程,供学生选择,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探索者、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知、探究未知、提出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批判欲和创新欲。
“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的首要特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善于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鼓励学生敢于破除迷信。怀疑权威,通过批判与反思,提出自己的主张与见解;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创新的前提,问题意识是批判与反思的源泉与体现。问题能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涉及培养理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机制等要素,其基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缺陷: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人才培养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高校虽然培养了不少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较差:二是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调查显示,认为专业课设置合理的学生只有8%;认为基础课设置合理的有18%:认为在大学“能学到一点点”和“根本学不到”有用东西的学生占79%:认为“选修课”不合理的学生比例高达72%。三是教学方法上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被动学习有余,主动学习不足等,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实验教学中,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偏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较少,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五是考核评价方式单一。长期以来,高校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据统计,2000年,每万人口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美国为41人,日本为50人,韩国为21人。而我国有5人,仅占美国的1/8,日本的1/10,韩国的1/4。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建立起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模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从学科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促进和推广个性化教育。深刻理解新时代条件下教与学的关系,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面向社会和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指导,为不同志向、不同能力和不同潜质的学生创造相应的培养环境和条件。
第二,坚持能力为重的原则。要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改变实践教学的依附性、狭窄性,改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拓展多层次的实践类型,如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引领型实践、提升大学生专业发展能力的教学型实践、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的服务型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创新型实践、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自主型实践等。二是继续推进实践教学课程化、学分化。三是把专项行动和日常实践、集体实践与个人实践相结合。四是运用新媒体,探索开展虚拟实践。
第三,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在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人才培养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的特点、学科积累和教学改革需要,重点突破,争创特色。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提高,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提倡研究性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力的构建,具有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变化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只有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才能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主
要是灌输式教学法,即讲授法。这种方法是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以语言为主要媒介,以“传送一接收”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控制和掌握着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这类教学法不适合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改革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情景教学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强调“以问题为纲”,而不是“以结论为纲”。一方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完成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将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有目的地学习和提问,从而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课堂讲授内容以重点、难点为主,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单纯的传递信息,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学习平台。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移,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不但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其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认同性”课程向“创造性”课程的转变:实现“专业化”课程向“综合化”课程的转变。与此同时,规范课程大纲、讲授、讨论、作业、实践、教材、答疑、考核、评价等课程教学要素。通过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造提供足够的空间。
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改革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现行的考试制度更多的是从“功利”出发,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情况,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考核评价方法,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更难以引导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创新能力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所以,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评价“要着眼于教学过程的评价。要着重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而不只是结果的判定,要改变刻板的、一次性的一张试卷式的评价方式,要探索建立起过程性的学生能力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应关注三个方面:第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考试作为对人的知识与能力、行为品德的测量和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考试观是从学生出发,强调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科学的考试观要体现知识是基础,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结合起来进行考核。第二,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考核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努力的方向,科学的考核体系能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和追求的目标。科学的考核体系是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必然要求,应使考试与学习的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有对学生人格的评价、创新能力的评价等。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关键是要进一步改善形成性考核的制度建设,增强形成性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加强对形成性考核的控制和监督。第三,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体系。应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指标的科学化等方面建立多样化、动态化的考核方式体系,有的放矢地确定每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做到平时考核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口试、笔试和操作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考试平台和符合课程大纲要求的网络试卷库。增强考试的客观性和实时性。淡化标准答案意识,多方位全面评估学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营造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影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等。 高校要培养大量应用型创新人才,根本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创
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日本学者恩田彰认为:第一,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力;第二,有强烈的求知欲;第三。努力设法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第四,创造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第五,具有与学生们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第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七,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应用型高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性。而且要有很强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双师型”教师。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多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功底较扎实,而实践能力较欠缺。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采取措施提升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其一,建立教师培训机制。一方面,出台政策,培养现行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带薪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首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二,建立激励机制,为教师的发展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使教师创造性地从事教学。
建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体制与机制。其一,出台政策,完善保障制度。根据学习条件和实际情况。安排若干门课程,鼓励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相应的学分。开办辅修专业、双学位专业,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以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出台一系列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实践的政策。设立创新活动基金,为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条件。其二。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可供学生自主设计和实践的各类实验室。设置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钻研能力;设置开放实验项目,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学生提前到开放实验室进行科研或技术攻关;与政府、企业良性互动,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单位或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联系适合的单位实习。其三,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活动。创造性活动有利于打破课程与学科界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将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吸收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产学研活动,指导学生积累创新所需知识。在研讨式教学和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其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社团。大学生社团是学生基于一定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成立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可制定相关政策对大学生参加社团给予支持和鼓励。
大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前提。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基础,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方法是关键,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是保障。这四个方面发挥协同作用才能真正搭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