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从零件图分析、工件的加工工艺、刀具选择、程序控制尺寸精度等方面浅析了数控机床的应用与技巧。
关键词:数控机床;应用;技巧
1 零件图分析的应用与技巧
在车削加工中手工编程时,要计算每个节点坐标;在自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因此在分析零件图时应注意:(1)零件图上是否漏掉某尺寸,使其几何条件不充分,影响到零件轮廓的构成。(2)零件图上的图线位置是否模糊或尺寸标注不清,使编程无法下手。(3)零件图上给定的几何条件是否不合理,造成数学处理困难。(4)零件图上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车床加工的特点,应以同一基准标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
2 工件的加工工艺的应用与技巧
断屑处理可采用改变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增加断屑器和通过编程技巧以满足加工中的断屑要求。因此,应注意:
2.1 连续进行间隔式暂停。对连续运动轨迹进行分段加工,每相邻加工工段中间用g04指令功能将其隔开并设定较短的间隔时间(0.5s)。其分段多少,视断屑要求而定。
2.2 进、退刀交换安排。在钻削深孔等加工中,可通过工序使钻头钻入材料内一段并经短暂延时后,快速退出配件后在钻入一段,并依次循环,以满足断屑、排泄的要求。
2.3 进给方向的特殊安排。z轴方向的进给运动在沿负轴方向走刀时,有时并不合理,甚至车坏工件。
3 刀具选择的应用与技巧
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科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柄。
3.1 选取刀具时,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适应。生产中,平面零件周边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铣刀;铣削平面时,应选硬质合金刀片铣刀,加工凸台、凹槽时,选高速钢立铣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时,可选取镶硬质合金刀片的玉米铣刀;对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的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锥形铣刀和盘形铣刀。
3.2 在进行自由曲面(模具)加工时,由于球头刀具的端部切削速度为零,因此,为保证加工精度,切削行距一般采用顶端密距,故球头常用于曲面的精加工。而平头刀具在表面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方面都优于球头刀,因此,只要在保证不过切的前提下,无论是曲面的粗加工还是精加工,都应优先选择平头刀。另外,刀具的耐用度和精度与刀具价格关系极大,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好的刀具虽然增加了刀具成本,但由此带来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提高,则可以使整个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3.3 在加工中心上,各种刀具分别装在刀库上,按程序规定随时进行选刀和按刀动作。因此必须采用标准刀柄,以便使钻、镗、扩、铣削等工序用的标准刀具迅速、准确地装到机床主轴或刀库上去。编程人员应了解机床上所用刀柄的结构尺寸、调整方法以及调整范围,以便在编程时确定刀具的径向和轴向尺寸。目前我国的加工中心采用tsg工具系统,其刀柄有直柄(3种规格)和锥柄(4种规格)2种,共包括16种不同用途的刀柄。
3.4 在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的刃磨、测量和更换多为人工手动进行,占用辅助时间较长,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顺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尽量减少刀具数量;②一把刀具装夹后,应完成其所能进行的所有加工步骤;粗精加工的刀具应分开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规格的刀具;③先铣后钻;④先进行曲面精加工,后进行二维轮廓精加工;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等。
4 程序控制尺寸精度的应用与技巧
4.1 修改刀补值保证尺寸精度
由于第一次对刀误差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工件误差超出工件公差,不能满足加工要求时,可通过修改刀补使工件达到要求尺寸,保证径向尺寸方法如下:
(1)绝对坐标输入法。根据“大减小,小加大”的原则,在刀补001~004处修改。如用2号切断刀切槽时工件尺寸大了0.1mm,而002处刀补显示是x3.8,则可输入x3.7,减少2号刀补。
(2)相对坐标法。如上例,002刀补处输入u-0.1,亦可收到同样的效果。同理,对于轴向尺寸的控制亦如此类推。如用1号外圆刀加工某处轴段,尺寸长了0.1mm,可在001刀补处输入w0.1。
4.2 半精加工消除丝杆间隙
影响保证尺寸精度
对于大部分数控车床来说,使用较长时间后,由于丝杆间隙的影响,加工出的工件尺寸经常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这时,我们可在粗加工之后,进行一次半精加工消除丝杆间隙的影响。如用1号刀g71粗加工外圆之后,可在001刀补处输入u0.3,调用g70精车一次,停车测量后,再在001刀补处输入 u-0.3,再次调用g70精车一次。经过此番半精加工,消除了丝杆间隙的影响,保证了尺寸精度的稳定。
4.3 程序编制保证尺寸精度
4.3.1 绝对编程保证尺寸精度
编程有绝对编程和相对编程。相对编程是指在加工轮廓曲线上,各线段的终点位置以该线段起点为坐标原点而确定的坐标系。也就是说,相对编程的坐标原点经常在变换,连续位移时必然产生累积误差,绝对编程是在加工的全过程中,均有相对统一的基准点,即坐标原点,故累积误差较相对编程小。数控车削工件时,工件径向尺寸的精度一般比轴向尺寸精度高,故在编写程序时,径向尺寸最好采用绝对编程,考虑到加工及编写程序的方便,轴向尺寸常采用相对编程,但对于重要的轴向尺寸,最好采用绝对编程。
4.3.2 数值换算保证尺寸精度
很多情况下,图样上的尺寸基准与编程所需的尺寸基准不一致,故应先将图样上的基准尺寸换算为编程坐标系中的尺寸。
参考文献
[1]杨江河,余云龙.现代数控铣削技术[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
[2]陈红康,杜洪春.数控编程与加工[j].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8.
作者简介:刘洪海(1969,11-),男,籍贯:齐齐哈尔学历:大专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加工工艺编程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