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区教育体建设是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界定入手,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社区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社区教育;共同体;对策研究
社区教育作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是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它弥补了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的不足,促进了人和社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无围墙的教育,其在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协调社区内的组织和人际关系、优化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建设和谐稳定社会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次,社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校园外和职场外的成人,特别是一些缺少关注的弱势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教育就是平民教育。发展社区教育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面对社区居民学习的参与度不高、教育缺乏活力等问题,大力倡导、积极培育“社区教育共同体”,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界定
社会学中共同体一词最早由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共同体与社会》中引入,滕尼斯将共同体分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滕尼斯认为“血缘共同体作为行为的统一体发展为和分离为地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直接表现为居住在一起,而地缘共同体又发展为精神共同体,作为在相同的方向上和意义上的纯粹的相互作用和支配。”
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共同体是一种主要由社区学院、社区分院、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其他各类学校、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乡镇街道等不同个体,围绕共同的目标,追求整体高效发展,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的社区教育联盟。
目前,普遍认为的社区教育共同体是指社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教育的“四位一体”的一种社会教育组织形式,把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高校、社区等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为所有参与组织人员享有。其中,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这三者既是教育资源供应者,也是学习者。
二、以美国为例的国际社区教育的经验借鉴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美国的社区教育生动体现了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本质内涵。美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基地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对于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共识,其众多特点足以为我们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1、社区学院属于社区
社区学院把自己看作是社区的一部分,为社区发展服务是其最高宗旨。社区学院时刻关注着社区的建设、社区的发展,以及社区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尽量从教育服务的角度,从培养训练专门人才,从提高社区民众素养的角度积极参与其中。因此,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系科设置,乃至教学内容都是经常变换、更新的,以尽力满足社区的需要。
2、学费便宜
在所有高等院校之内,社区学院的学费较为低廉。通常学生只付学费和各种专业课程所需费用的1/3或以下,其余2/3左右的经费来自于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甚至所有的费用都来自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家境不好的学生,可以获得来自于联邦政府、州政府或民间赞助者的助学金、补助或帮助。此外,学生往往可以住在家里,这样也就减少了住宿的开支。
3、面向大众
社区学院对大众开放,没有入学考试的要求。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人都可以入学。社区学院的教育资源无论体育场馆、剧场礼堂、图书资料都向社区居民开放。教师、职员一般都是社区教育、文化活动的骨干。
4、办学灵活
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灵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随时来读或随时停读,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社区学院对招收的学生不加限制,却能满足文化基础、年龄、能力、经历、家庭背景、学习目的等各不相同的各类学员的学习需要,在课程、系科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取舍上,社区学院更是紧密结合社区需要,该停则停,该设就设,该更新就更新。在对社区学院
的访问中,提出长线与短线专业、统编教材、学历与非学历等问题。
5、课程设置从需求出发。在州政府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各社区学院可开设各种对他们本学区有价值的课程和科目。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主要根据本社区的经济结构、职业结构设置系科、专业。 同时学院还积极与企业共同商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并从有关企业聘请顾问教师,在为社区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解决了本社区成员的就业问题。
三、我国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现状分析
社区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其教育机构具有开放的特点,同时,由于社区教育的个性化显著、异质性大,单个办学机构根本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成人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因此,“共享”就成为解决这一瓶颈效应的必然选择。社区学院作为国内开展社区教育的一个主要模式,其目的在于整合社区内外各教育资源,为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进而实现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但目前,社会教育组织在社区教育课程的丰富性和专业程度还不够,还存在着经费不足、资源有限等问题,社会教育组织由于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难以成为社区教育的中坚力量。另外一方面,政府教育资源的不足,社会单位企业有着大量的教育资源和资金,政府主导性与社会主体性的缺少融合度,达不成教育资源的集约共享,这些因素成为社区教育深化发展的瓶颈。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教育已经发展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
2、社区教育引起并得到了多数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不少地方的党委、政府出台了有关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文件,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了对社区教育的管理和指导,社区教育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推进。如2011 年 1 月 5 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自 201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这一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上海终身教育已经纳入地方性法规建设。
3、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从2000年至今,教育部已经先后四批批准了114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其中有34个实验区被批准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加上各省批准的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已经超过了300个,形成了以京津沪等大城市为龙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干,中西部地区有重点开展的梯度发展格局,社区教育实验区已成为社区教育的先行和骨干力量,推动了全国社区教育的不断提升。其中,上海作为较早探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城市,如今社区教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和经验。从 2008 年起,上海市就基本构建成18 个区县有社区学院、每个街道有社区学校的社区教育体系。目前上海市约有 4000 多个社区教育教学点,教学点的覆盖率达到 76%。宁波市作为开展社区教育较好的地区,其江北区8个街道(镇)挂牌成立社区教育中心,44个社区和97个村建立市(村)民学校,其中17所成为首批标准化市(村)民学校,宁波江北区已基本实现了社区教育全覆盖,居民社区教育参与率突破50%。社区教育规划目标是到2013年,江北区将有80%的村民学校开展社区教育,80%的街道(镇)社区教育中心和70%市(村)民学校实现标准化,力争使市(村)民社区教育参与率在60%以上。
4、社区教育资源得到了良好的整合。各社区教育实验区能够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并拓展、开发了一批社区教育资源。例如,南京建邺区在资源整合方面卓有成效。建邺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培训载体的建设与发展,由区文明办、教育局、人社局、区卫生局、区科技局、区总工会、区妇联、区关工委等33个部门组成社区教育委员会,于2006年整合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等优质教育资源,成立了全省第七所社区培训学院。整合成员单位课程资源,加大教材与课程开发力度。同时,政府作为社区教育机构的主要投资单位,成为成为保障市民的最基本的终身学习权利的有效载体。
5、社区教育推动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各社区教育实验区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创建了一大批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居委会等
织。
尽管我国社区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1、对社区教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2、社区教育共享机制不健全。3、社区教育模式有待创新。4、社区教育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5、社区教育的政策法规有待完善。6、社区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四、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舆论宣传,树立教育资源开发共享共识。社区教育委员会、当地政府、区教育局通过加强宣传,游说更多的教育资源提供者、教育资源使用者加入到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中来,让他们意识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可以通过资源的共建共享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资源,也可以使全民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的意义。
2、完善政府、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机制。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担负起政策制定、统筹协调、经费支持、行政监督、法规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根据社区教育共同体共建实效,适时地制定长效政策,完善资源共享反馈机制。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中要承担沟通协调、经费赞助、参与评估、资源服务等工作,推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3、发挥各类社区教育资源优势,形成可靠的资源优化整合保障机制。
(1)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实现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可操作。要想做到让社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服务中心、个人等教育资源提供者达成共建教育共同体的共识,地区政府必须从上从下做好协调工作,加大教育资源共享的宣传力度,从而带动个人、单位和社区资源的全面共享。
(2)加强资金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中政府要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充实社区教育的资金。对社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提供的教育资源服务,政府要对其进行评估,适当给予补贴,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构建社区教育网络。以社区内的机构和设施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内学校、体育馆等组织机构的场地、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合作组织员工培训等,发挥成人教育学院、社区学院等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构建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围绕社区及居民共同的发展目标,尝试着将政府的力量,与驻区单位的力量、社会民间教育组织的力量和社区居民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构建起的一种混合型、综合性的合作、互动、分享的新型社区教育共同体,让社会资源集约共享,为满足地区内全体成员的教育需求服务,提高社区的参与度、覆盖度和满意度,形成社区教育的推动力和发展合力。
参考文献:
[1]王丽英.高校与社区互动的资源优势与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2]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44.
[3]刘尧,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8(2).
[4]李卫英,学院与社区互动的机制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北美学校与社区教育的互动机制分析与启示[j].成人教育,2009(6).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scg266)。
作者简介:
范建波(1965-),男,浙江奉化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学院院长,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社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