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体育课分层教学的弊端及其优化策略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前体育课分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反思,目的是解决体育教学中面临的学生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差异的问题。文章提出在分层上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愿的非固定分层方式;合理利用隐性分层的优化策略;把分层教学和统一要求结合起来以解决体育教学中的个体差异问题,体现区别对待教学原则。
  [关键词]体育课 分层教学 弊端 优化 策略
  [作者简介]黄俊(1978- ),男,重庆人,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四川 绵阳 621010)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96-02
  一、前言
  在2001~2011年间,“中国知网”篇名中有关“分层教学”的文献有3682篇,平均每年360余篇;对3682条文献以“体育”为关键词进行二级检索,结果显示171篇与“分层教学”有关的论文。如此庞大的文章数量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分层教学研究的热度。对此类文章进一步检索统计后发现,体育教学中大量引入分层的概念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却比较广泛和深入,从宏观到具体的项目都有。文献还显示,体育课分层教学的研究范围跨度也较大,从初中、高中到大学都有,其中主要以普通高校体育课分层教学为主,但近几年也出现了研究范围向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发展的趋势。
  有关体育课分层教学研究的主要观点有:分层教学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最普遍的差异教学形式。“分层教学”认为学生之间不但存在差异性,也具有某些共同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水平,将学生分为若干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也更能体现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目前,众多研究对体育课分层教学持肯定态度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分层教学打破原有教学“一刀切”的局面,根据学生的体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差异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由于分层教学是新组成的群体,在教学目标上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其实践意义在于使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接近的基础上教师便于安排教材、教法、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便于制定教学目标与任务;有利于区别对待;有助于针对这一层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可在群体中增加个别化施教的因素;从教学效率来看也有利于在班级教学的条件下实施教学活动。在分层教学实践中,在具体的操作模式上虽有一些不同,但总体上都是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步调与方法。
  二、体育课分层教学弊端的反思
  尽管有许多相关研究者对体育课分层教学持肯定态度,认为体育课分层教学有很多优点,值得大范围推广。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作为近些年体育课教学中经常被人提及的分层教学存在的弊端并非在人们的一片肯定声中消失,相反,随着教学实践以及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其中不乏原则性错误和至今没有结论的问题:如是按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还是学生的兴趣进行分层?分层教学是否有悖于公平教育理念?学生愿不愿意被分在不同的层?分层教学是否有利于技术和身体素质一般学生的提高?上述问题都值得反思和进一步讨论。
  1.分层方式随意性大且缺乏科学依据。实施分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原来一个班级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理想状态的各层(比如实践中把学生按运动技术水平或身体素质分成初学组和提高组,当然还有其他分法)。就分层教学的目的而言是无可厚非的,期望通过分层,使同一层次的学生接受相对适合而集中的教学指导。但是关于分层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众多研究没能给出明确答案。我们认为,之所以至今没有一个明确分层方式,关键是因为分层本身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因为首先是对“分层”的理解问题:是按照学生技术分层、身体素质分层、兴趣爱好程度分层还是学习时间长短分层?是采取学生自愿,还是根据教师组织测试后进行分层?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其次,不同教师对待“层次”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教师在分层方式的选择上缺乏较为一致的观点。资料显示:有研究就体育分层教学方式的问题,对全国30所高校的80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选择分层的方式各不相同,按比例多少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但三种分层方式没有一个选

超过半数,该研究同时对这些学校700多名学生进行了分层教学接受程度的问卷调查,其中31.05%的学生反对分层教学。这一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得到证实。上述研究表明,教师对分层方式的理解尚存分歧。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近 1/3学生对分层教学的反对与排斥,说明教师与学生对分层教学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倾向。因此,简单地进行分层得到的结果与理想状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效果与意义。
  2.分层教学与教育公平理念的悖逆。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一直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从宏观上讲,公平享有教育资源是当前教育部门、社会各界积极倡导的理念。当前比较关注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发达地区学生能享受到比偏远农村地区学生更多的教育资源,并造成学生非主观意愿上的差距与不公平。教育主管部门正在采取措施极力缩小这种不公和差距。从体育教学的微观角度分析,同样应尽可能避免因教学组织原因造成学生的差距与不公平。我们有从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来分层的美好期望,但真正的实施过程都是按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等因素来确定学生的层次,这样做本身就带有歧视成分或被学生认为是有歧视的,可能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我们不是在进行运动员的训练或选拔,也不是在业余训练,何况学生选择了某项运动,他有权获得和别的学生一样的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必须归还学生平等参加体育教育的权利。我们进行分层的目的是为了区别对待,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但学生对这些基于差异的对待非常敏感,他们可能根据教师的信息作出不同的解释与理解。  3.分层教学中的“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使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这是关于“马太效应”朴素的解释。而体育课分层教学就非常容易造成这样的后果,简单理解就是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因为多数运动项目需要同伴的协作、配合来完成,如果按学生运动技术水平高低或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那么技术差、身体素质一般的“层”将失去与基础好、水平高的同学练习提高的机会,这对他们是非常不利的,即“低层”学生容易成为体育教学中“马太效应”的受害者。大家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当和比自己水平高的同伴练习时自己提高得非常快,这也是平时我们都愿意和高手练习的原因。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按技术水平分组后,在低水平组甚至有时教师组织一个简单的战术配合都难以完成,整个层的学习气氛与学生的成功体验受到很大的影响,显然按技术水平高低或身体素质进行分层不利于“低层”学生的发展。
  4.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不存在必然对应关系。因材施教主要是教师根据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内容、组织形式以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实施因材施教原则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单单改变教学组织形式不会、也不可能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体育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差异明显的学生,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发育、生活条件、成长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生理特征,从而表现为个体之间的差异,由于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得比其他学科更为突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因此,体育课比其他课程更需要实施差异性教学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但是单单依靠分层次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其实更需要在教学方法、手段、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方面综合考虑,而不能仅依靠简单的分层来实现因材施教。
  三、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
  要真正实现差异教学和贯彻区别对待原则,分层是必不可少的,但又不能将某个层次定义为差、中、优等内容,不能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这是因为:分层不是一种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其目的也不是一种对学生能力的测验,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分层方式上,如果采取盲目分层,或是分层标准单一,简单按身体素质,或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层,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学生也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低层”学生通常不能获得足够的提高机会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因此,需要在分层思路、具体实施以及

教学要求的全方位立体构架下通盘考虑。并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既区别对待又满足绝大多数学生发展的需要。
  1.教师指导、学生自愿的非固定分层思路。根据学生的差异,按学生自愿进行分层是为了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不是为了给学生分高低,束缚他们。体育课分层教学的层次划分应该提倡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区别等因素。具体实施时可以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愿的非固定分层教学,这里必须强调分层之间的非固定性,即学生在各层之间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分层带来的负效应,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分层显得更科学合理。
  在对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教学中要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使得整个分层系统完善,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尊重和发展。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不同层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宜自己的目标要求,并在学习中表现为达成目标所做出的积极行为。
  2.采取隐形分层策略,减少“标签效应”的负面影响。分层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给每个学生的脸上贴标签,这就要求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减少由于分层对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需要采用一种隐性的分层策略,即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暗中针对不同学生做出有区别的教学安排,并进行相应的学习干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他们的内驱力,使有差异的学生都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参与实现教学目标的全过程。对于某些方面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他们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但这并不会使这些学生产生自卑感,相反他们更多地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还会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动力。采取隐性分层策略改变了显性分层教学中对不同层级学生的不同的硬性规定,减少了“标签效应”的负面影响,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
  3.分层教学和统一要求结合起来。采取隐性分层策略虽然是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补救方法,但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完整的,让全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得到最佳发展才是整体的目标。在分层基础上要有一定程度上的统一要求,比如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等。使学生通过体育课得到应有的身体、心理锻炼,促进其身心健康。只有把分层次教学和统一要求结合起来,才符合既体现区别对待又满足绝大多数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郭英,魏亚栋.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3).
  [2]潘明.体育差异教学的误区与匡正[j].体育与科学,2006,27(4).
  [3]王涛,花蕊,项立敏.高校体育选项课实施“分级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更新时间:
    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
    浅谈初中体育快乐教学
    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目标取向…
    高职护理院校体育课开设形体训练必要性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之我见
    提高初中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主动性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模式构…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体育保健学实验教学中的应…
    老年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内涵及理论框架
    基于陶行知理念下的体育课堂分组教学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