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国内语言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来探讨一下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和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教材进行研究,从而发现教材中的不足之处,来帮助学生、老师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帮助编纂者完善汉语教材,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更能注意到汉语的发音和汉字的构造特点,从而掌握这门语言技能。
【关键词】语言教育 对外汉语教材 教材创新
这是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文化艺术的迅速传播,都在使地球渐渐缩小,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因此,掌握并能熟练的操作一门外语便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我国早在1902年便确定了英语为中学的必修课,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国的英语教学更是步入了一个兴盛时期。到了近代,由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外语的学习早已不仅仅停留在英语上了,各种小语种更是百花齐放。相对的,就在我们努力学习外语的时候,外国友人们也不曾懈怠,也在刻苦的钻研着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是座桥梁,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这些国际友人对中华文化的好奇心,更是为了培养精通汉语言文化的博雅君子,培养能在国际舞台掌控发言权的中国通。
一、语言教育在中国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语的学习渐渐成为了一种全民运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各种不同的需求需要掌握一门语言技能,于是,语言教育不仅仅停留在校园以内,各种私营的、公立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其教学质量自然参差不齐。时至今日,外语的学习更是达到一个鼎盛时期,人们为了升学、为了毕业、为了工作、为了升职……努力去学习掌握一门外语。目前,大多数城市已经从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英语教育,大学更是拿不到英语等级证书便拿不到毕业证,各种培训中心数量上也是较上世纪90年代有了一翻,其教学质量和效果自然也有所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各种外语培训机构已达5000多家,强大的消费需求使得培训行业也竞争激烈,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已经不满足于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外语教师,更是不惜重金大量聘请所培训语言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在中国,他们获得了尊重和丰厚的待遇。
所以,中国人学英语的弊病根本在于心态及方法,很多人只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去死记硬背而已,把英语当作是通往美好前程的捷径而并不是当作一种方便沟通的工具去学习应用,于是,工具英语便成了这种现象而普遍存在,小语种外语更不必说,导致的结果便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个人时间和能力的浪费。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已具备相当的规模,每年向国外派遣大量的对外汉语教师,以支持国外的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并且,国内许多大学与国外大学建立友好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老师,但是这一切依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需求。甚至很多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想学到最地道的中国话。
自2004年开始,中国在海外创办了多所“孔子学院”,来满足全球各地的汉语言文化爱好者,宣扬汉语言文化的精神。目前,国外很多大学也已经开设汉语专业。
面对如此庞大的国际汉语教学需求,编写高质量的汉语教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对外汉语教材的数量还是比较大的,种类也相对较多,仅在2002年“汉办”所组织编纂的音像教材都有19种,书面教材更是有52种之多,这虽然满足了对外汉语教材的种类需求,但是也存在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三、对外汉语教育教材质量创新及策略
教材一般都由发音、词汇、语法、课文、练习等几个部分组成,教材的创新往往从局部开始,如果在传统编排中遵循一般的学习规律,开拓思路,突出创新特色,开创一种新的学习体制,让学习者从中得到启迪,得到良好学习效果,这便是一部出色的教材。
(一)语言的学习要有丰富的内容为依托
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也要让学生内心对所学习语言的丰富内容产生兴趣,强化其学习动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编纂者充分发挥无穷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自发的去汲取教材中的语言知识。
(二)新教材更注重汉语和汉字的关系
记录汉语的工具是汉字,而普遍存在着这么一些人,他
们在中国留学甚至居住多年,能够流利的使用汉语进行沟通,但是却不能读书看报,写作更是与口语能力相去甚远,这便导致了在学习汉语时,他们仍需要和其他零基础的学习者一起从发音开始。教材市场上也同样存在着音像教材多,读写资料精品少的问题,从而导致学习者的读写能力与听说能力严重脱节的现象,因此,编者可对学习者进行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探讨,使之能够克服对汉字的畏难情绪,从而使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同步。
结束语
对外汉语教学任重而道远,教材的编制也与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息息相关,时代在变,对外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方式也应跟上这种变化,寻求跨越,必先了解学习者的需求,满足各种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勾起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才能使他们更好的学习汉语言文化。知识都是相同的,承载它的内容丰富有趣,对学习者构成吸引力,才能适应市场的优胜劣汰,以质取胜。
【参考文献】
[1]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赵金铭.跨越与会通——论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与开发[j].语言文学应用,2004(2):109.
[3]程相文.对外汉语教材的创新[j].语言文学应用,20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