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从而探索其教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隐性教育方法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方法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隐性教育方法具有潜隐性、渗透性、灵活性、自主性和持久性等特点。在高校运用隐性教育方法要注意与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以及教师的行为方式紧密结合,使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受教育。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教育方法 探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对象的思想趋于多元化,自身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这时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针对十八大报告中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的认识隐性教育方法,充分利用其独特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效性。
一、隐性教育方法的含义及特点
隐性教育方法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方法而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隐性教育方法的提出一方面是隐性课堂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我国借鉴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结果。所谓隐性教育方法是指利用人们社会实践和人生活动,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隐性教育方法和显性教育方法,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在当今社会,隐性教育方法的发展有利于改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僵化的局面,能较好的消除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一种渗透的、潜隐的教育方法,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的的潜隐性;2.教育内容的渗透性;3.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性;4.教育主体的自主性;5.教育效果的持久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今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所以在高校的教育中,仅仅依靠显性的课堂教育是不够的。隐性教育方法更加注重主体的自主性,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在教育过程中建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平等的地位,突出地表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隐性教育方法的诸多独特优势,能够使学生最大限度的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丰富的教育内容使同学们没有抵触的浸润其中,从而实现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适应社会环境变化,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也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提高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隐性教育方法迎合了时代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选择,讲求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启发,从而促进了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同时满足了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
(三)突破高校传统教育方式,提高其实效性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采用强制性的理论灌输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是教育者的说教,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在新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是渗透到生活的全方面的教育,使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了愉悦的教育和受教育,使教育对象很好的接受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实施途径的创新
(一)注重与校园物质文化紧密结合的隐性教育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教学设施以及校园绿化等物质形态的东西。同学们能直接感受到的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环境的美化、草坪的绿化、教学楼等的修建。比如学校里优美的环境,可以使同学们的心情舒畅等等,这些同学们能直接感受到的客观存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同学们的成长。所以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把有形的建筑和无形的精神结合起来,使校园建筑和各种教学设施达到育人的功能。
(二)加强与校园精神文化紧密结合的隐性教育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里的规章制度、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想。在十八大报告中,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还提出了广泛开展志愿
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些都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以非强制性的隐性作用方式,影响和制约着同学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道德水平,因此应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隐性教育,充分发挥其功能。
(三)完善与行为方式紧密结合的隐性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领导的作风和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他们的行为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由于青年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时期,他们善于模仿,所以学校的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其人格魅力形成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其次,教师应找到同学们喜欢的方式开展平等的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双方的情感交流。再次,为了锻炼同学们待人接物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12.
[2]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3]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