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香樟树是优质的园林绿化树木,具有常绿、易栽、病虫害少、木质好等优点。但随着香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香樟树的整体效益也有所下降,表现为生长成形缓慢、病害发生率高。在此,本文就影响香樟树成长发育的因素展开研究和分析,以提高香樟树的种植及绿化效益,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香樟树;生长;影响;水分;方差分析
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具有常绿、易栽、病虫害少、木质好等优点,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绿化的蓬勃发展,香樟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例如,移栽死亡率高、生长成型缓慢、树型难成等,香樟种植的总体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对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冬暖夏热,春秋温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夏雨集中。试验选取5个香樟样地的树木,即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选定15棵树。
1.2 测定内容
(1)土壤含水量测定
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分析基):w(%)=[(w1-w2)/(w1一w3)]×100。土壤含水量(干基):w(%)=[(w1-w2)/(w2一w3)]×100。其中:w为所测样品的土壤含水量,w1为烘干前土壤样品重量,w2为烘干后土壤样品重量,w3为培养皿重量。
(2)土壤容重测定
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测定,环刀容积100cm3。
(3)生长量测定
用测高仪测量樟树的树高和冠高,用胸径尺测量樟树的胸径和地径,用卷尺测定冠幅,用游标卡尺测定新梢的粗度,用钢尺测量叶的长度、宽度、新梢长度。用电子天平测量新梢的重量。
1.3 所需仪器
1/1000电子天平、高枝剪、src-110型测高仪、自封袋、烘箱、大号培养皿、环刀、环刀托、削土刀、土铲、铝盒等。
1.4 统计分析
以重复试验研究的结果为基础,采用excel2003软件作图,用dpsv7.05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 5个样地土壤容重和含水量比较
(1)土壤含水量
土壤是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它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和空气,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本研究选择5个生长差异显著的香樟样地,对其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分析基)为15.43%~17.98%、土壤含水量(干基)为18.25%~21.9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选不同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分析基和干基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2<0.01,p=0.0032<0.01)。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3、4号样地与2、5号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
表1 不同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及方差分析
(2)土壤容重
土壤的物理性质与植物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一般容重较大,土壤比较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本试验所选的5个生长差异显著的香樟样地土壤容重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样地的土壤容重多重比较及方差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1~5号样地的土壤容重依次为1.42g/cm3、1.50g/cm3、1.23g/cm3、1.35g/cm3、1.57g/cm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选样地的土壤容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145>0.05)。
2.2 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对香樟生长的影响
(1)土壤容重与香樟生长的关系
1)树高及树冠生长量。土壤容重是土壤的重要属性之一,反映了土质状况、土壤松紧程度和空隙密度等整体性质。土壤容重不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等状况,从而影响肥力的发挥和植物的生长。植物根系在不同容重土壤中的生长发育对根冠养分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可能成为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土壤容重的升高,树高从7.27m下降到5.80、冠幅从4.18m下降到2.00m;当土壤容重为1.23g/cm3时树高及树冠生长量指标达到最大值,说明土壤容重在1.23g/cm3左右时,树木生长良好,而当土壤容量增大到1.50g/cm3时,树木的冠幅、冠高、树高等生长量会大幅下降。
2)胸径、地径生长量。胸径,又称干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1.3m处
直径。地径是指树(苗)木距地面30cm处测量所得的树(苗)干直径,与米径、胸径相类似,通常用于表示树木、苗木的规格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胸径及地径呈下降趋势,可见土壤容重越大,越不利于树干材积生长量的积累。土壤容重在1.23g/cm3的时候,树木的胸径和地径分别达到最大值13.65cm、18.73cm,之后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胸径和地径逐渐减小,当土壤容重达1.57g/cm3的时候,胸径达到最小值9.38cm。
(2)土壤含水量与香樟生长的关系
土壤水分过少时,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会造成根系吸水困难,致使须根干枯,产生“烧须”现象;水分过多,影响根系呼吸及生长,引起乙醇等有害物质的积累,同时厌氧菌活动旺盛,容易造成烂根和疾病发生,可见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植物生长。
1)树高生长量。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土壤及其含水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树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土壤含水量在15.43%~16.34%时,树高从6.40m上升到最大值7.27m,之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树高锐减,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值17.98%时,树高值最小,为5.80m。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树高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310<0.05)。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16.34%时的树高与含水量为17.52%、17.98%时的树高之间差异显著,与其他含水量下的树高差异不显著。
2)树冠生长量。影响树冠生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树的品种、当地降水量以及周边环境等。降水较,树冠大有利于水分的蒸发,反之则会小,以保存水分;周边植物多,树为了争夺阳光,则更加向高大生长。可见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对树冠的生长起着决定作用。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香樟冠高和冠幅的变化趋势为正抛物线型,即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土壤含水量为16.34%时,冠高和冠幅均分别达到最大值。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土壤含水量低时,根部呼吸困难;土壤含水量高时,土壤透气性差,不利于根部生长,适当失水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供给树木生长。
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香樟冠幅、冠高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001<0.01,p=0.0079<0.01);前3个土壤含水量影响下的香樟冠幅之间的差异性显著,但与后2个土壤含水量影响下的香樟冠幅之间差异性不显著;土壤含水量为16.34%时的香樟冠高与其余4个土壤含水量影响下的香樟冠高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后者冠高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表3)。
表3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冠幅的方差分析
3)地径、胸径生长量。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地径及胸径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土壤含水量达到16.34%时,胸径达到最大值13.65cm、地径也达到最大值18.73cm;同样的土壤含水量下,地径值大于胸径值。而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或者减少,胸径和地径也随之减少。说明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树木生长,含水量在16.34%左右的时候,香樟长势最佳,而少于或者大于这个值时,香樟会因为水分过多或者缺水而导致长势差。
表4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胸径的多重比较
通过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树木胸径和地径的影响差异比较大,不同土壤含水量下香樟地径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001<0.01),胸径之间差异亦达极显著水平(p=0.0063<0.01)。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15.43%和15.63%下的香樟地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后4个土壤含水量影响下的香樟地径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土壤含水量为16.34%时的香樟胸径与其余4个土壤含水量影响下的香樟胸径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后者胸径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表4)。
3.结束语
为了保证香樟的正常生长,对影响香樟树成长发育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十分有必要。本文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能指导今后香樟树的栽植,使香樟树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以确保绿化成效,避免因移植香樟树的死亡造成资源和人财物力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杨应龙.香樟树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2] 包京姗;王秀全;金晶茹;马千里;张诚程.不同土壤及其含水量对人参生长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