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水稻秸秆和椰壳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动力学对比
  摘要:以水稻秸秆为前驱物质,在700 ℃高温条件下酸处理制备含灰分和去除灰分的2种水稻秸秆生物质碳吸附剂;对这2种生物质碳的内部结构与表面形态进行粒度与扫描电镜显微观察与分析,并与椰壳生物质碳进行对比;然后,以菲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批处理试验方法,系统考察上述3种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性能及其结构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酸处理制成的去除灰分水稻秸秆生物质碳有效提高了比表面积、孔容与碳含量;水稻秸秆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能力很强,并且吸附率很快,在 min内吸附率就可达到70%;上述3种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能很好地遵循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而且伪二级吸附速率常数随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说明其主要受颗粒内部扩散控制。由此可见,酸处理水稻秸秆生物质碳是一种理想的污染土壤修复材料。
  关键词:水稻秸秆;椰壳;生物质碳;菲;吸附;动力学方程;土壤污染
  中图分类号:p579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菲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厌水性多环芳烃,它作为石油和煤炭加工业的副产品,已成为土壤沉积物、地表与地下水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5]。生物质碳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极强的吸附性能,且广泛分布于大气与地表环境中,其对有机污染物(如菲)的吸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化学过程,能够控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生物有效性以及最终归宿[6-8],从而影响环境系统中污染物和营养元素的行为[9]。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约43 000 t 多环芳烃(pas)释放到大气中,由于pas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潜在危害,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0]。由于生物质碳在全球气候变化、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环境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外大气科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中国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资源很丰富[2-3],过去常当作农业废弃物无组织焚烧,不仅污染空气,而且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基于此,笔者试图寻求水稻秸秆的无害化利用。通过对水稻秸秆热解、酸处理制成含灰分和去除灰分的2种生物质碳吸附剂,并通过表征手段研究酸处理对2种生物质碳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形态的影响,并开展这2种生物质碳与椰壳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试验对比研究,深入考察它们对菲的吸附动力学规律,以期为水稻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主要试剂有:菲(plc级),纯度大于97%,购买自日本fluka公司;椰壳生物质碳,分析纯。仪器设备有: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g-946a型,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气浴恒温振荡器(z-85a型, 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低速离心机(c-40型,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中佳分公司);比表面积测定仪(asap 2000型, micromeritics公司)。
  2水稻秸秆生物质碳的制备与表征
  水稻秸秆采自广东省兴宁县水稻田。经过4次水洗,去除表面黏附物,自然风干48 h,然后在70 ℃烘箱中烘干24 h;粉碎,过0250 mm孔径的筛子,后装于棕色玻璃瓶中保存。水稻秸秆生物质碳制备采用限氧升温碳化法[4]。称取20 g的秸秆粉末于坩埚中,盖上盖子,置于700 ℃的马弗炉中热解碳化6 h;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获得含灰分的水稻秸杆生物质碳,标记为bc,置于棕色玻璃瓶中保存。将碳化产物的一部分,用200 ml mol· l-的cl溶液浸泡搅拌2 h,然后用蒸馏水洗至洗涤液的p值为65~70;连续进行2次酸处理,最后在00 ℃烘箱中干燥24 h,制得去除灰分的水稻秸秆生物质碳,标记为bc,置于棕色玻璃瓶中保存。采用扫描电镜对上述制得的bc、bc以及购买的椰壳生物质碳(ac)进行形态观察;并用比表面积测定仪与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上述3种生物质碳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分布。
  3菲的测定条件
  采用岛津lc-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液相中菲浓度的测定,其中检测器为sp-0avp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色谱柱为c8反相色谱柱(250×46 mm)。测定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与水(体积比为85∶5)的混合物,流动相流速为00 ml· min-,进样体积为20 μl,检测波长为254 nm。
  4菲的吸附试验方法与步骤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菲,先溶解在甲醇中,配制成 g· l-的菲标准储备溶液,后置于冰箱

保存备用。背景溶液有:0005 mol· l-的cacl2溶液,保持试验溶液中一定的离子强度;00 mg· l-的nan3溶液,抑制微生物降解;5 mg· l-的naco3溶液,保证试验溶液p值稳定在70左右。将菲储备溶液按比例分别加入背景溶液中,便可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菲工作液。其中,甲醇的体积分数控制在2×0-3以下[5],以防止共溶剂效应的影响。
  吸附平衡试验:称取0 mg水稻秸秆生物质碳于20 ml钳口顶空瓶中,然后依次加入20 ml系列浓度的菲工作液,用压盖器将带聚四氟乙烯垫片的铝盖封住瓶口,在恒温(25±05)℃、振荡速度为200 r·min-、避光的条件下(防止菲的挥发和光解)在恒温振荡器上振荡3 h。平衡后取出,采用低速离心机在3 500 r·min-转速下离心0 min,上清液过045 μm滤膜,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菲的质量浓度,最后根据菲的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后上清液质量浓度计算生物质碳材料对菲的吸附量。每个试验组设置个空白样、3个平行样。
  菲的吸附动力学试验:采用批处理试验方法,称取0 mg水稻秸秆生物质碳于20 ml钳口顶空瓶中,加入20 ml系列质量浓度的菲工作液,然后用压盖器将带聚四氟乙烯垫片的铝盖封住瓶口,并在恒温(25±05)℃、振荡速度为200 r·min-以及避光的条件下振荡一定时间。吸附一定时间后取出,测定菲的平衡质量浓度。并根据菲的初始质量浓度和平衡质量浓度,计算相应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量。每个试验组设置个空白样、3个平行样。   2结果与讨论
  2生物质碳的结构与表面形态特征
  表列出3种生物质碳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结果。图显示了孔径与孔容的关系。从表可以看出,去除灰分的水稻秸秆生物质碳(bc)较之含灰分的水稻秸秆生物质碳(bc)和椰壳生物质碳(ac)具有高得多的比表面积,然而bc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却均比椰壳生物质碳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生物质碳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等物质占据在水稻秸秆的孔状结构中,致使bc的比表面积减小,而由于盐酸能把焦油从生物质碳的孔状结构中洗脱下来,所以能增加bc的比表面积;水稻秸秆灰分的主要成分有金属氧化物,盐酸可以将附着于生物质碳上的金属氧化物洗脱下来,从而增加水稻秸秆生物质碳的比表面积[6-7]。
  从图2可以看出,在放大倍数为2 000倍的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水稻秸秆生物质碳有丰富的蜂窝状孔隙结构,这些孔隙结构使得水稻秸秆生物质碳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而且,在碳化过程中,水稻秸秆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发生脱水、联结中断反应,最后发生聚合反应。从图3可以看出,bc的介孔特征很明显,而bc的内部孔道则因堵塞而几乎不起作用(n2吸附解吸曲线重合)。
  从图2还可以看出,去除灰分的水稻秸秆生物质碳孔状结构较之椰壳生物质碳发育得更好,水稻秸秆生物质碳表面粗糙且高低不平,具有丰富的很发达蜂窝状孔隙结构,因而孔隙结构向生物碳内部延伸,从而增加水稻秸秆生物质碳的比表面积。水稻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主要结构为筛管和导管,这是水稻秸秆生物质碳能够具备很大比表面积的根本原因[8],从而使得水稻秸秆生物质碳能够对有机污染物(如菲)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然而,由于潜在的内部空隙可能被其他物质填充堵塞,从而严重影响上述生物质碳去除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所以提高内部孔隙的孔容及贯通性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控制环节。
  22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时间曲线
  吸附速率反映单位时间内不同吸附剂对菲的吸附快慢。选用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05、06、08 mg·l-的菲工作液,并用固液比为05 g· l-的生物质碳,研究不同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速率的影响。图4~6为吸附量与吸附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由图4~6可以看出,菲在不同初始质量浓度下的吸附动力学曲线有相同的趋势。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菲吸附量在第个时间段内(吸附时间小于 min)急剧上升,其吸附率可达到70%,此阶段的吸附为快速吸附过程;吸附量在第2个时间段(~20 min)随时间缓慢上升,此阶段的吸附率增加近30%;第3个时间段(吸附时间大于20 min),吸附已达到平衡。可见,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菲吸附量在20 min内即可达到最大值。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水稻种植机械化探析
    水稻覆膜机械装置的结构研究与设计
    水稻新品种通科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智能化水稻芽种生产系统在其他农作物芽种生…
    黄淮流域农作物秸秆屡禁仍烧的原因及对策探…
    转OsCYP2基因水稻后代的遗传分析及农艺性状…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与种植机械发展趋势…
    浅析淮安市淮阴区秸秆沼气技术的优点及推广…
    探析新沂市水稻机插栽培现状及对策
    凯口镇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分析
    履带式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转向机构的调整…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