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对社会道德建设与学校道德教育具有深刻而独到的价值意蕴。作为一种统摄人的生活方式及社会组织形式,现代性对学校组织形式的良性构建,以及现代社会境遇下个体民主、自由、理性等价值观的生成,发挥着制度变革与价值培塑的积极作用。其基本的价值意蕴在于:学校道德教育应在目的观上凸显个体道德生成的价值内涵;在实践运行中注重“脱域”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构、注重个体的道德内化、注重民主对话及学生的道德反思、注重学生积极乐观道德理想的引导。
关键词:吉登斯:现代性: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3-0057-05
吉登斯是战后英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富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之一,其现代性思想不仅在社会学,在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诸领域也发挥着愈益强劲的思想渗透力。吉氏的社会学思想体系繁巨,内涵深邃,其现代性思想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主要是反思经典社会学思想和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解释社会学等当代主要社会思潮,其“结构化理论”由此成型;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是对现代社会遭逢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社会学分析,其“现代性”理论由此定型。本文的旨趣在于,以吉登斯现代性思想所贯穿的道德主线为探查点,在总括其现代性思想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推究其蕴含的道德教育观及其之于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道德教育意蕴
吉登斯认为,人类社会事实上正处于一个他所谓的现代性高度发达的“现代晚期”或“晚期现代性”、“繁盛现代性”(high modernity)时期。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危险和风险的高度现代性的世界,个体生存所遭遇的外在社会环境不断变迁,并逐渐侵入到个体的自我认同和个人情感的核心中,因而必须对这种变化频仍的新时代作出自己的回应,以超越现代性理念的传统藩篱。同时,应该学会用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来诊断和分析目前社会制度的发展趋势,不能囿于眼前的问题及实用主义策略,而应把眼光放长、放远,在内心中始终保持对美好社会的理想以及对道德的追求,唯此,才能勾画出未来世界的美好轮廓。
在当前现代性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道德教育也由传统走向了现代,在这样一个晚期现代性的社会中,道德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的纲常式规范,也不再是学校规定的约束性的条条框框:现代社会对于何谓道德、怎样的价值观念是值得人们追求的问题的判断标准愈益多元化,个体的道德体悟、省思、选择成为无可规避的事实。由此,道德教育的目的也不应再仅仅局限于教育者对年青一代的外在教化,而应转变观念,立足当前社会现实,由重视外在的道德教化转变为重视个体内在的道德生成,让个体通过其自身成长经历中的道德感受而内在地生成自身的德知和德行,从而实现个体德性由内而外的可持续发展。吉登斯对个体道德、行动道德的宣扬,恰切吁请人们认真对待现代性背景下道德教育凸显每一个活生生的道德主体及其行动的道德价值。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总是习惯于秉持高蹈伦理、高标道德的价值观,用理性化、浪漫化的标准培育学生的道德人格,而对学生真实的道德需要、道德诉求漠然处之,其结果是,道德教育失却了真实、现实的境遇而流于虚妄的未来设计与宰制。道德教育成了远离学生生命存在的外铄与说教。事实上,个体道德生命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既是崭新的、又是转瞬即逝的,在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维度上,最现实的境遇是现在,人之道德成长所能把握的也只有现在。道德教育的主体是人,是当下的人的发展,而当前的道德教育却无视这种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德育目的被附加了太多应然色彩,德育主体所接受的道德规范成了与其日常生活无涉的应景性知识,道德教育蜕变成了道德知识的教育,成效根本无从保证。因之。道德教育的目的唯有凸显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重视学生德性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其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与生活场景中去体验、选择和践行道德,方能使道德教育成为有意义、有成效的教育。在多元文化并在、多元价值并举的当代社会,道德教育的目的必须凸显个体的自主选择与主动建构,彰显道德知识与个体生活世界的联结,唯此,才能真正使道德成为个体内在的精神自觉与行为追求,才能培养出敢于承担责任、具有批判意识、拥有开放心态和充满创新精神的人,而只有这
,人才能在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的现代社会中找寻并释放自身的生命价值,进而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吉登斯吉登斯现代性思想对学校道德教育目的的基本启示。
二、吉登斯现代性思想对道德教育实践的启示
在这样一个社会全面转型、网络文化勃兴、多元文化兴盛的时代,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诉求,而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正处于被建立和重新建立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生活遭逢着史无前例的不确定性和多种可能性,出现了困惑的道德和道德的困惑之双重困惑。道德教育只有客观、理性看待当代中国既迫切地希望推进现代化的进程、又面临着西方社会高度现代性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风险,以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迎接现代性带给我们的双重挑战,主动改革自身的道德教育实践,方能实现道德教育成效的最优化。在此方面,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实践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1 道德教育应注意“脱域”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构
在吉登斯看来,基本信任的建立是个体获得本体安全感的源泉,也是个体生活得以持续运行的基本保障。这种基本信任最初形成于婴儿和看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中,并贯穿于每个个体的一生。吉登斯指出,在亲子关系建立之初,看护者的离身会引发婴儿的哭泣与焦虑,因为在看护者离开的那一刻,安全感的丧失所带来的恐惧是婴儿哭泣的根源,这时,婴儿和看护者之间的基本信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但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多次训练,当第一次面对看护者的离身,婴儿没有哭泣,因为此时在婴儿心中已经建立起对看护者的基本信任——相信看护者还会回来的信念使婴儿的本体安全感得以持续。这正标示着个体走向社会的开始,是个体与社会之间建立的最原初的社会关联。这种基本信任,是建立在看护者对婴儿长期无微不至的照料的基础上的,是二者之间亲密互动的结果。因此,从根源上讲,个体基本信任感或本体安全感是建立在亲子情感交流基础之上的生发,而不是个体理性意识的自觉与延展。
在现代性飞速发展的历史际遇下,人类的日常生活不再像以往那样循规蹈矩和有章可循,而是日益变得杂乱和无序,人类的情感和认知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恐惧感随之降临,早已建立起来的本体安全感也随之动摇。在吉氏看来,本体安全感是一种个体对生活的“信念”,它就像是一艘穿越个体生命历程的帆船,能够帮助个体穿越 机和风浪,顺利驶向未来。但是,现代性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信任关系也随之从“地域性”的信任关系转变为“脱域性”的信任关系,在各种信息不完整或者各种不确定的结果面前,人类无法再单纯依靠头脑中的理性去判断和选择。于是,先前的信念开始动摇,坚实的帆船也开始碎裂。在这样一种“脱域”的环境中,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信任关系的重建依靠的不是理性意识的培育,而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生发。这需要我们“摘下理性的桂冠”,以乐观和真诚的心态对待儿童,引导其在认识真实自我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他人,走向社会。
事实上,信任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基本条件,而情感是道德教育的灵魂。当今道德教育中的情感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与人之间基本信任的缺失。在家庭教育中,偷窥子女日记可能是多数家长所亲历过的事情,家长所抱持的关爱之心掩盖不了其对孩子不信任的事实。缺失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无法使相互间的道德关系得以真正建立。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成员,人与他人的交流、交往以及在交流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冲突与情感体验,是其认识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调整利益关系、作出道德选择的必由路径,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
2 道德教育实践应注重个体的道德内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侧重于学生道德知识的认知和传授,德育方法则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的外在规训,无论是从德育的价值取向上还是从德育的实践表现上看,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都占据着主宰地位,德育与智育几乎无异。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的道德理论知识之后,面对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情境,仍然茫然无助。无法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判断与行为。道德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启迪人们心灵中向善的一面,在于唤醒人之为人的精神自觉,在于使人真正意识到自己作为人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道德生活日趋低落的
现代社会里,道德教育必须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重视个体道德观念的内化和升华。
首先,道德教育的主体应该是自由的。传统的道德教育尊奉价值观的权威性和灌输性,严重禁锢了年青一代的思想,限制了其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被迫遵循和服从成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道德原则,道德教育成了外在的赋值行为。事实上,真正的道德是自由的道德,每个个体都拥有追求自己理想道德和价值标准的权利和自由,作为有思想的能动性的个体,个体有理由也有能力根据自己的道德判断决定自己的道德行动,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体悟形成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对“善”的理解。在多元文化并行发展的今天,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也应摆脱僵化、单一的旧有模式,建立丰富、多样的价值体系。在保证主流道德观的前提下,道德主体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评判标准选择自己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完满生活。不同的思想、方法和理论都可以参与到我们的道德讨论中来,只有当道德真正内化为道德主体内在的精神性的东西,只有当个体真正意识到道德的力量和人之为人良善的根本,道德教育才找回了它的最本真的意义。
其次,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回归生活。长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偏重于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的学习,学校德育俨如一个远离生活世界的孤岛,失却了丰富五彩的生活世界的意义。事实上,丰厚多元的道德内容无一不是来源于我们真实、丰富的生活世界。因此,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势在必行。道德教育要传授的不仅仅是那些教条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悟到生活中真、善、美的力量,也只有从真实生活中挖掘出来的道德知识,才能对个体的德性养成产生影响。道德教育只有紧密结合、贴近现实生活,才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感悟中体味道德的真谛,从而真正实现个体道德的内在生成和不断升华。
3 道德教育应通过民主对话实现个体道德的反思性自我规划
道德教育中的民主对话包括多层含义:个体与外在的他人和客观世界的对话;个体与自己内心主观世界的无声对话。这与吉登斯所倡导的平等、多元的道德理念不谋而合。道德主体良善的德性只有通过多样的平等交流和民主对话才能够向更为纵深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的整体道德体系也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对话平台才可能实现。
首先,道德教育应重视道德主体与他人以及客观世界的对话。在具体的学校道德教育中,主要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技术进步的推进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片面灌输和权威说服的做法已渐成历史。教师也从以往的权威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对话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自由的、开放的。道德教育也应重视这种平等对话关系的创建,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师生双方都应敞开自己,以完全开放的心态与他人沟通、交流、对话。在这种对话和交流中,师生双方能够客观地认识和反思自我,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去重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思想观念,从而发现一种更为深入和值得追求的道德理想,个体的德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这样的道德教育才是真实、亲切、有意义的。此外,也要重视个体与客观世界的对话,只有通过与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的交流和对话,才能真切体会到自己作为人与其他客观事物之间的紧密关系,才能重新思索如何道德地对待其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这一现实问题。
其次,道德教育应重视个体与自己内心主观世界的对话。道德教育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内在世界与道德期望。转型时期的现代社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自我认同的危机,这就要求我们重新给自己地位,重新认识自我和社会,由此才能走上反思性的道德自我建构之路。诚如夸美纽斯所言:“其实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存在人的身上,我们只要把他们挖掘出来就可以了。”现代社会条件下,道德教育的过程愈来愈成为一个价值省思与展现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觉醒和能动的自我建构的过程。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表明,自我历尽千辛万苦穿越磨难的枷锁,最终达到的是自我解放的境地,个体通过自己与自己内心世界的交流对话,能够挖掘出个人潜存的能量与价值,进而使个体的道德素养得以不断提升,最终成长为具有完满道德个性的人。
最后,道德教育还需重视传统价值与现代社会中多元价值理念之间的对话。诚然,在多种价值理念和多元文化并行的今天,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统一僵化的道
德原则已不合时宜,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道德价值理念可以完全抛弃。这一点,吉登斯的见解极具现实指导价值。“现代性曾经破坏了传统但又重建了传统”,“传统的终结并不一定意味着像启蒙思想家所希望的那样的传统消失。相反,传统以不同的形式到处继续繁荣发展。”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依然需要传统,只是应该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要,不断调适和整合传统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观念和价值系统。因此,将传统的价值理念 社会的特点联系起来,加强传统价值与现代社会多样价值理念之间的对话,有助于人们尽快地去适应当前的社会转型,从而避免在这样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期迷失道德方向。
4 道德教育应树立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道德理想
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明示我们,尽管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技术进步和物质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但总的来看,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充满希望的。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憧憬是不现实的,是带有某种乌托邦色彩的预设。然而,无论现代性发展去往何处,现代性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是任何人无法回避也不能改变的。在此历史事实面前,与其对现代性进行无意义、无休止的抱怨,不如像吉登斯那样,怀揣着对未来发展的理想和希望,以一种积极人世的心态投身到这场风险与挑战同在的变革之中,找寻道德变迁的根由与道德教育变革的路径,实现道德教育之实然功能与应然功能的和谐统一。
诚然,当下我国的道德状况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变化,许多人都发出了不无道理的质疑与谴责,然而,一味的道德义愤并不能解决问题,唯有从抱怨和谴责走出来,像吉登斯那样冷静面对现实、审慎思考对策,才能有助于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优良的道德教育首先是一种使人向善的教育。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价值规范如何多元化,每个个体身上内在涌动的求善、向善之心是不变的。正因如此,才使每个个体都存有追求高尚、完美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动机。一如吉登斯的睿见:“生活政治重新给那些受现代性的核心制度所压制的道德和存在问题赋予重要性,……道德问题又回归到了生活政治议事日程的核心中来。”吉登斯坦诚地告诫人们,目前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些道德衰退的现象正在引发人们更多的道德困惑,也引发了人们更强烈的道德渴求,于是,人类必须在各个层面的反思性对话中作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因此,我们有理由对当前道德教育的走向充满理想和期待,或许前面的路途还很漫长,未竞的事业还很曲折,但只要人们满怀道德的赤诚,精心谋划人类的道德事业,道德教育就一定能拥有美好的明天。这就是吉登斯现代性思想之于学校道德教育建设的一种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5,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8,
[3]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
[4]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