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学与科研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高等教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从组织边界理论来看,通过在大学教学与科研活动之间构筑边界的方式,可以促进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积极关系的形成。它以尊重教学和科研规律、利于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来释放教师內在积极性为理念,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和科研委员会为载体,以教学与科研之间一系列管理制度为保障,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论争。关键词:教学与科研;边界理念;边界机构;边界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1-0157-04
大学教学与科研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高等教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如何构筑教学与科研的积极关系,成为最近一个时期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大学边界的视角来研究二者的关系,旨在为教学与科研活动之间构筑一个“边界”,利用边界的维持功能、筛选功能、符号功能和协调功能,保障教学与科研活动互相促进、均衡发展。
一、构筑大学教学与科研积极关系的理念
理念是人们行为的重要基础。构筑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积极关系的理念是:在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构筑合理边界,利用边界的维持功能和符号功能,保持教学与科研各自的独特性和运行原则。利用边界的筛选功能和协调,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均衡发展。
第一,尊重教学和科研规律。教学与科研的性质不同,实现方式不同,展示的结果不同,需要的环境条件也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二者等同为一类活动,特别是不能简单把两种活动简单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对教学来讲,其根本的目标是传授知识,培养合格人才。可以说,教学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最为主要的方式,是大学的中心工作。而要完成这一工作,大学的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威狄·博格和金伯利·宾汉·霍尔把这种规律归结为七项标准:(1)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2)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3)鼓励活跃的学习方式;(4)能提供及时的反馈;(5)在完成任务时强调时间观念;(6)能相互寄予更高的期望;(7)尊重各种不同的人才和学习方式。至于科研,也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遵循一定规律才能实现学术的创新,科学史研究之父萨顿在其《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一书中把这些条件和规律归结为:科学精神、科学自由、社会条件。德里克。博克则把这种规律归结为三项基本学术原则: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设置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边界可以把教学与科研分为不同的场域。在教学的场域中,教学相长,教师得到尊重,教学条件优越。在科研场域中,学术自由、学术自主的氛围不再是一种想象,科研人员可以在优越条件中完成自己想做的科研工作。要让这一边界真正创设一个适应大学教学和科研发展规律的环境,使教学和科研这两类大学内部的主要活动能够按自己的规律发展。
第二,利于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科学家的任务不仅仅是发现新的真理并在同行当中交流新的发现,他们还应该教学,应当以最大的诚实和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新的知识教给愿意学习的所有人。”“学者参加本科生教学工作,对他们而言依然是培育下一代学者的最好方式,因为如果他们忠诚于自己的学科,他们就应该效力于这项工作。”虽然有博耶、雅罗斯拉夫·帕利坎等人的积极推动,但在今天的大学中,卓越的学者却因为政策、制度的原因而不愿上课,特别是不愿意为本科生上课。优秀的教师上好课而得不到应有的利益和尊重。为了改革这种情况,我们要构筑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边界,这个边界应该能够促进二者进行合理渗透,同时,对不利于教学或科研发展的因素进行合理的筛选。总之,边界起着“看门狗”的作用,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功能。在教学中积极推进教学的学术化原则,积极把当前最为先进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积极鼓励教师在做好教学的同时,搞好自己的科研工作。在科研中推进科研的教育化原则,积极推动科研型教师为本科生上课。用制度改革现在的教学与科研评价中的弊端,用制度促进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相促进。
第三,释放教师内在积极性。设置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边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内在潜能的完全释放,即教师可以方便地实现在教学场域和科研场域的自由转换,使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工作之中去。释放的前提是边界设置必须满足大学教师自身发展
特点。这种特点包括:第一,教师队伍中的多样性必须得到尊重。大学教师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群体,他们的个性特征、学术特长应该得到张扬。“教师队伍的多种多样的才能应当予以庆祝,而不应当予以限制。只有每一位教授的特长得到肯定,学术水平的潜力才能全面实现。”第二,应该为教师个人的个性特征、学术特长张扬提供合适的学术环境。大学和学院应当承认教师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出现专业选择上的一些变化。大学和学院应当对单个教师的要求创设满足的学术环境,以使其创造性地完成学校工作。正如罗杰·鲍德温所说:“高等教育应当承认各个阶段的变化性质,帮助教授成功地通过这些阶段。”为此,“学院和大学应作出一种可能将称之为创造性的合同的安排,让教师通过这种形式来确定自己3~5年为一阶段的专业目标,并从一种学术重点转移到另一种学术重点成为可能”。
二、构筑大学教学与科研积极关系的方式
大学内部边界是以边界机构为载体所形成的大学内部各类活动之间的分界线。大学内部教学与科研的边界机构包括三类组织: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科研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教学与科研边界设置中的领导机构。学术委员会具有学术制衡与评价、学术标准的规范与学术奖罚制度的设计、学术资源分配与学术发展事务决策等功能。在大学教学与科研边界设置中,学术委员会主要起教学与科研的规划、平衡作用及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评估、监督作用,目的是保持教学与科研的均衡发展。教学委员会是学术委员会的下设机构,重在对教学事务进行规划、评估和监督。科研委员会也是学术委员会的下设机构,其任务是对学校科研情况进行规划、评估和监督。
边界设置中的重要工作是科学的边界制度设计,它是边界功能发挥的保障,是边界内行动者合理跨越边界的保证。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主要的边界制度包括:行动者制度、教学活动的边界维持制度、科研活动的边界维持制度、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边界管理制度。
1 行动者制度。行动者、活动、关系是大学边界的表征指标,其中行动者是关键。因为行动者的行为方式、状态直接影响着活动和关系两个指标的状态。有关行动者的制度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行动者分类制度。即对边界内的成员资格进行限定,具体规定哪些人员可以作为大学教学和科研活动边界内的行动者。这是边界维持和管理的前提。本文中的教学与科研活动行动者主要指教师。学术委员会要根据学校学术范围的内容,合理对教师进行分类,并根据各类要求制定相应的资格标准。如果是以从事教学为主 应该在考察其专业能力的同时,考察其教学能力。如果是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应该重在考察其学科专业能力、科研精神等。而以开发为主或技术教育为主的教师,应该重在考察其专业技能。(2)行动者过程动态管理制度。这类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边界内行动者的质量。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科研委员会要对行动者的活动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评估。要针对每一个人的业务特长、性格特点,安排适当的工作。欧内斯特·博耶把这称为“创造性契约”。“根据这种契约,教师可以对自己的工作领域进行选择,既可选择教学作为重点领域,也可选择研究作为重点领域。同时,教师可以决定在未来的3~5年时间里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少做一点教学工作。在往后的几年里,可能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在教授的职业生涯里,理智的兴趣可能会自然地或创造性地转移,我们应该运用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转移学术工作的重点。”(3)行动者退出制度。每一位教师并不一定适应自己的工作,有些教师对教学反感,而有些教师对科研工作畏惧。这些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应该制定一种制度,保证人尽其才和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应该建立长期合同与兼职合同相结合的行动者管理制度和退出机制,让那些既不适应教学也不适应科研工作的人离开教师队伍。(4)行动者评价制度。教师评价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欧内斯特·博耶在其《学术评价——教授工作的评估》一文中提出了教师评价的四条原则:(1)学者的品质和学者的职业特征;(2)学术工作的标准——清晰的目标、充分的准备、适当的方法、显著的结果、有效的表达、反思的批评;(3)学术证明——主要是以评估为据,包括自我评估、同行评议、学生评估和委托人评估;(4)过程的可靠性。在中国大学中应该建立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相结
合的教师评价制度。
2 教学活动边界的维持制度。教学活动边界的维持制度主要指教学质量保证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等。在质量保证方面要建立以下制度:(1)信息收集、公开制度。教学委员会要定期收集教学情况的动态数据:如学生总体情况、学生的进步与成绩、毕业生就业率、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教师的作用、教师对课程和学生情况的反馈等。信息收集要准确、客观和公正,同时学校要认真分析、使用这些信息,并定期公开其客观的定性定量信息。(2)教学资源保障制度。教学取得实效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硬件的投入——高水平的师资、先进的实验室、信息化的图书馆、小班上课等,也包括软件投入——先进的教学课程建设、课件开发、教学环境的营造等。总之,要保障教学资源具备先进性、科学性、全面性的特征。(3)教师质量保障制度。学校要关心教师发展,关心教师成长,要创造教师提高水平的机会和条件,以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课程有充分了解,使教师能够对教育教学方法有详尽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方面,要把教师教学评价看做一个系统,其内容应该包括课堂目标和程序、课程梗概、教学材料和课程作业、考卷、教学效果、学生成绩等。科学、公正的评价是受广大教师欢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年度教育报告《2009年教育概览》表明:“评价与反馈对教师有积极的影响。教师认为评价和反馈提高了他们工作的满意度,指引他们改进教学实践,特别有利于教师发展。”学校应该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专家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并把这种评价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3 科研活动的边界维持制度。科研活动的边界也同样需要保障与维持,这方面的制度包括:第一,学术质量保障制度。具体有:(1)学术氛围的保护制度。学术质量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氛围和条件,这其中的关键是学术人员要有选题自由、研究自由、学术成果发表自由。大学学术委员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保持学术权力的科学行使。(2)资源保障制度。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投入,需要有先进的设备和实验条件。要尽最大可能保障科研的经费,至少应保障重点学科的研究经费。没有先进的设备和实验条件,要取得先进的成果是不可能的。(3)研究人员学术进修、休假制度。要创造条件使从事科研的教师能够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创造条件让教师到本专业学科顶尖的大学去进修或访学。要给教师科研假期,以使其能有良好的休闲时间专心研究学术问题。(4)严肃的学术规范。学术腐败、学术造假只会损害学术自身。世界上每一个科学先进的国家对学术研究都有严格的规范,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韩国黄禹锡事件的处理可以给中国目前的学术规范提供一个参考。第二,学术项目审查制度。学术项目审查制度始于1684年的哈佛大学,但这个制度在1970年后才得到普及。不仅学校对自己的学术项目进行定期审查,政府也对所管学校的学术项目进行定期审查。政府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教育。检查现有学术项目的质量和数量,以便确定需要学术项目的保留、调整和终结。(2)管理。考察学术项目是否执行政府规定,学生利益是否得到保护,是否存在质量问题。(3)资源。考察项目是否有足够资源,是否需要增加资源以及这些资源是否得到很好的利用。(4)道德。学术项目是否严格遵守学校和政府规定的各种道德标准。尽管这种审查是政府对本地高校管理的一部分,但它对学校的学术项目管理有重大影响。很多学校直接把政府规定作为本校学术项目管理的基础。我国政府虽然也有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项检查,但这种检查往往流于形式,并且大学内部的学术项目审查制度基本上没有建立。因此,我国大学应该尽快参照国际先进的学术项目审查制度,建立适合中国大学学术发展的学术项目审查制度。第三,科研评价制度。在学术评价实践中,基本的评价方法有两个…“同行评议”和“量化评价”。量化评价在20世纪中叶才开始兴起,它是以文献计量学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量化评价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术成果的数量与大学教师的学术能力和贡献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关性;二是大学教师为争取学术优先权、学术资格和学术认可而争相发表学术成果,体现出一定的学术生产效率;三是高等教育领域绩效、问责制的出现以及学术管理需要量
评价。同行评议的历史悠久,其前提和基础是学术共同体。它是学术共同体最为倚重的评价方法。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主要是科研活动的工具理性彰显、价值理性暗弱以及学术评价的官僚化、市场化等。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我国大学应该建立以同行专家评价为主,自我评价、组织评价为辅的学术评价制度,使学术评价制度成为大学学术活动健康开展的发动机。
4 教学与科研之间边界的管理制度。保持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积极关系,需要各种各样的制度。其中主要是如何平衡大学中教学奖励与科研奖励的关系,这也是教学与科研之间边界功能发挥的关键。博耶对此曾有一段经典论述:“有关教师方面的问题包括这样一些:在研究大学里,好的教学工作是否同科研工作一样受到重视?好的教学工作是不是教师获得终身任职和晋级提升的重要标准?对于教学工作成绩卓著的教师是否通过晋升和加薪予以奖励?在其他非研究大学里,是否有灵活的政策,承认某些教授是名教授,而其他一些教授是名研究者,还有一些则是兼具二者的名家?是不是鼓励所有教授甚至是那些不发表文章的研究人员,都去成为本学科中领先的学者?还要考虑其他一些事情:大学是否通过诸如让教师享受学术假为教师提供旨在提高他们教学法实践的基金等这样一些实际途径来支持教师进行知识更新和专业提高?教学工作的评价是否有学生参与?学校是否为教师提供改善其教学质量的计划?”在卡耐基教学促进会1998年发表的《重建大学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的蓝图》中则提出了八条平衡教学与科研的举措:(1)系主任应该是教师成员,不仅对传统上定义上的科研有明确的要求,而且对本科教学也应有明确的要求;(2)能否处理好本科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必须在职位晋升和终身教职的聘用中有所体现;(3)院系“教学文化”的培育应该注重提升教学地位并强调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密切关系;(4)有规格的专业研讨会,比如国家学科建设会议,应该包括至少一个以本科生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为主题的分会;(5)研究资助之外的资助能够且应该提高本科生的比例,以此来促进对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6)对优秀教师、跨学科项目的参与者、优秀导师的奖励应该以加薪的方式存在,而不是一次性的奖励;(7)对于在大型课堂上有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老师应该以适当的形式得到认可并予以奖励;(8)大学生活中各种层次的社团活动应该大规模地压缩,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身培养上。
总之,从大学边界的视角来构筑积极的教学与科研关系,必须在理念上把教学与科研当成同样重要的事情,以边界把它们分为不同的活动场域。同时在机构上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和科研委员会的职能,在制度保障上,要在教学和科研之间保持大致相当的奖励水平和评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