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英语“V+to+V”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编者按】我们在“功能语言学丛书”(10种,黄国文、张敬源、常晨光、何伟总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2011)中的《功能句法研究》一书中提到,尽管功能学界一般认为只有对加的夫模式的介绍和探讨属于纯句法研究,其他研究大都涉及语言的语义层面,然而我们经过比较充分的考察和论证,得出目前功能语言学研究主要探讨的仍然是语言形式层面上的内容,属于广义的功能句法范畴。
  本栏目刊录的五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功能句法这一主题。由中山大学黄国文教授撰写的文章“英语‘v+to+v’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讨论了英语中的“v+to+v”结构中两个动词的关系,指出句法分析的切入点应该是语义和功能。西南大学杨炳钧教授撰写的文章“系统功能语法多重主位问题探讨”具体分析了halliday的多重主位观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主位分析有必要区分概念主位和经验主位,后者包含于前者,而前者还包括体现逻辑意义的主位。由西南大学的研究生苏杭同学和刘承宇教授撰写的“英语言语笑话的及物性分析”从语义和词汇语法之间的体现关系角度,对由词汇语法歧义引起的言语笑话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此类言语笑话的功能语言学分析模式。佛山科技学院的陈旸副教授撰写的文章“小句结构成分与参与者角色的确定问题”以英语被动结构为例,探讨了语法结构层面的介词短语是否可以作为语义层面的参与者的体现形式问题,提出从功能角度看介词短语不适合充当参与者角色,而其中的名词词组才能充当此角色。而由北京科技大学的何伟教授和马瑞芝老师撰写,此文与有关英语功能句法的文章不同,专门概述了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研究状况——其中的时态和体均属于广义的句法范畴,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汉语时间系统的全面研究打下了基础。
  本栏目五篇文章既有对halliday功能语法的扩展,又有对fawcett功能句法的思考;既有对英语句法的研究,又有对汉语句法的初探。希望能以此推动和促进我们对英语和汉语功能句法的整体研究。
  
  〔摘要〕文章从系统功能句法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v+to+v”结构中两个动词的关系。本文区分了四类“v+to+v”结构,并就动词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的分析从形式入手,但研究的重点在于语义和功能。本文也探讨了动词词组与过程类型体现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功能句法;动词词组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1-0008-06
  
  一、引言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下面四个英语例句中的“v+to+v”(动词+to+动词)结构。讨论将涉及英语的动词词组(verbal group)和动词词组复合体(verbal group complex)等复杂问题。我们从形式入手,但讨论的重点是这个结构中不同成分的意义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理论基础是m.a.k. halliday(如[1][2][3][4][5])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所采用的术语也是来自这个理论。下面先看例句:
  
  (1)he had to do the work.
  (2)he started to do the work.
  (3) he wanted to do the work
  (4) he came to do the work.
  
  从形式上看,这四个句子都是由“he v+to+v the work”构成;它们之间的唯一不同就在于第一个动词(had, started, wanted, came)。根据一般的语法论著,除了例(1)中的“had”是“助动词”(auxiliary verb)或“半助动词”(semi-auxiliary verb)外,其他三个动词(started, wanted, came)都是“实义动词”(lexical verb)。但是,就“v+to+v”这个组合而言,这四个例子中两个动词的句法关系和意义表达是不一样的。
  二、四类不同结构的简单分析
  从意义的角度看,与例(1)中的“have”属于同一种情况的还有“ought”、“must”等,这个动词表达的是一种情态、人际意义,它在语法功能上起的是助动词的作用。在这个“v+to+v”结构中,只有第二个成分表示“事件”(event)意义,第一个动词的功能是从某个方面对第二个动词所表示的意义进行修饰、说明或补充。就例(1)而言,“have (to)”起了增加、补充情态意义的作用。就语法结构而言,“have to do”是一个带有(半)助动词的简单动词词组。就小句类型而言,例(1)是个简单句。
  与例(2)中的“start”属于同一种

情况的还有“begin”、“try”等,这个动词与后面的动词一起表达意义,两个动词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关系(interdependency)中的主从关系(hypotaxis);“start to do”是一个动词词组复合体。就小句类型而言,例(2)是个简单句。
  与例(3)中的“want”属于同一种情况的还有“like”、“claim”等, 这个动词通常表示的是“感觉”或“言语”意义。halliday[1](290)把这个结构看作是一个主从关系的结构,两个动词构成动词词组复合体;这种分析与例(2)相似。如果采用halliday[1]的这种观点,则例(3)和例(2)一样,也是个简单句。但是,halliday & matthiessen[2](515-516)对这个结构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见下面第四部分)。
  与例(4)中的“come”属于同一种情况的还有“get up”、“stop”等。这里的第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动词词组,第二个构成另一个动词词组;因此,例(4)中有两个简单的动词词组。第一个动词词组和第二个动词词组所表达的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小句类型而言,例(4)是个小句复合体(clause complex)。
  通过这里的初步分析,我们可以这样假设:虽然例(1)-(4)在形式上都含有“v+to+v”这个组合,但它们是四种不同类型的结构。我们在下面做进一步分析。
  三、动词词组与动词词组复合体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动词词组比动词高一个“级阶”(rank),语法中的动词词组由动词构成。从语法(形式)与语义(意义)的关系看,语义(意义)通过语法(形式)来体现。例如,从语法角度讲,例(1)是一个小句;从语义角度讲,它是一个“情形”(situation,也称figure)。每一个情形有一个核心成分,即“过程”(process);每一个小句有一个核心成分,即“动词”(verb)。
  情形中的过程既可以由一个简单的动词词组来体现(如下面例(5)中的works和例(6)中的is working),也可以由一个动词词组复合体来体现(如上面例(2)中的started to do)。
  
  (5)he works hard.
  (6)he is working hard.
  
  必须指出的是,在这里,无论是例(5)和例(6)中的简单动词词组,还是例(2)中的动词词组复合体,它们所体现的都是一个过程。
  那么,为什么“he works hard / he is working hard”一句中的“works”和“is working”是简单的动词词组,而“he started to do the work”中的“started to do”是个动词词组复合体呢?这是因为例(5)和(6)中都只有一个实义动词,而例(2)中有两个实义动词。这个主从关系的动词词组复合体与并列关系(parataxis)的动词词组复合体(如下面例(7)中的sang and danced)是有差别的:
the whole night she sang and danced happily.
  
  例(7)中的两个动词词组所表示的是两种不同但平行发生的动作,因此例(7)的意思可以用下面例(7a)和例(7b)或例(7c)来表述:
  
  (7a)for the whole night she sang happily.
  (7b)for the whole night she danced happily.
  (7c)for the whole night she sang happily and danced happily.
  
  但是,例(2)的意义不能用下面例(2a)和例(2b)来表述,因为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之和不是例(2)的意义:
  
  (2a)he started the work.
  (2b)he did the work.
  
  虽然例(2)中的“started to do”和例(7)中的“sang and danced”都是动词词组复合体,但从相互依赖关系看,“started to do”之间是主从关系,而 “sang and danced”之间是并列关系。
   例(4)中的“v+to+v”与例(1)、(2)和(3)的都不一样,“came to do”是两个简单的动词词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它们中间可以插入很多其他成分,例如:
  
  (4a)he came early to do the work.
  (4b)he came here to do the work.
  (4c)he came in order to do the work.
  (4d)he came here early to do the work.
  (4e)he came here early in order to do the work.
  
  但是,例(1)、(2)和(3)的“v+to+v”中间都不能插入这类成分,试比较:
  
  (1a) *he had early/here/in order

to do the work
  (2c)he started early/here/in order to do the work.
  (3a)*he wanted early/here/in order to do the work.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从语法上看,例(2c)是个正确的句子,但它表示的意义与例(2)是完全不同的。在例(2)中加上“early/here/in order”后(即(2c)),它变成了上面例(4)的那种结构:两个动词词组是主从关系,整个句子就变成了小句复合体。用一般的语法术语来说,就是:例(2c)中的“started”是个不及物动词,“to do the work”这个不定式结构在句中充当目的状语。用系统功能语法的话说,这是一个主从关系的小句复合体,第一个小句的过程只有一个参与者(动作者);例(2c)中有两个独立的动词词组,它们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logico-semantic relation)是“扩展”(expansion)。
  从上面的比较和讨论可以看出,例(1)、(2)、(3)和(4)中的动词与动词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这里简单地归纳一下:例(1)中的“v+to+v”是一个简单的动词词组;例(2)中的“v+to+v”是一个处于主从关系的动词词组复合体;例(3)的“v+to+v”也是主从关系的动词词组复合体,但例(2)和例(3)中的“v+to+v”还是有区别的(见下面第四部分的讨论);而例(4)中的“v+to+v”是两个简单的动词词组,它们不在一起构成动词词组复合体。
  四、纯理功能分析
  如前所述,语法(形式)层面上的动词体现的是语义(意义)层面的过程。因此,例(1)中的“v+to+v”体现的是一个过程;具体说,是一个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小句中的“he”是动作者(actor),“the work”是目标(goal)。例(2)中的“v+to+v”(主从关系的动词词组复合体)体现的也是一个过程,也是物质过程,小句中的“he”也是动作者,“the work”也是目标;如果把例(2)中的第二个动词改为“like”,那么过程就变成了感觉过程(mental process)。
  我们在上面第二部分中提到,halliday[1](290)把例(3)这个结构中的“v+to+v”看作是一个存在主从关系的动词词组复合体;如果按照这种分析,那例(3)中的“v+to+v”体现的是一个物质过程,因为过程的确定根据的是第二个动词(do)所表达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把例(3)中的“do”改为“explain”,那就变成了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参与者角色也变成了讲话者(sayer)和讲话内容(verbiage)。试比较:
  halliday & matthiessen[2](515-516)和martin, matthiessen & painter[6](115)都认为,对于例(3)这样的“v+to+v”结构,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分析,即把构成动词词组复合体的两个动词词组分别看作是对两个过程的体现。如图3所示:
  如果我们比较图1和图3,就可看到,在图1中“he”是动作者,而在图3中,它变成了感觉者(senser)。这是因为,图1把整个小句当作是一个物质过程,因而两个参与者当然就分别是动作者和目标了。而图3则将例(3)当作是含有两个动词词组的小句复合体,两个动词词组也体现了两个不同的过程;因此,这实际上前半部分是感觉过程,“he”是感觉者,后半部分是物质过程。
  如果我们把图3中的“to do”换成“to explain”,那就变成了“感觉过程+言语过程”了,如下面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这种分析的结果是:前半部分是感觉过程,后半部分是言语过程。
   如果我们采取图4的分析,那就是说,例(3)实际上包含两个小句,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小句复合体,而不是上面第二部分中所说的简单小句。halliday & matthiessen[2](515-516)和martin et al.[6](115)所提出的分析,可能是基于他们对“he wanted us to do the work”这类结构的分析。
  根据halliday[1](289)的观点,就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而言,例(3)中的两个动词词组是“投射”(projection)与被投射的关系:“he wanted”是投射句(projecting clause),“to do the work”则是被投射句(projected clause);投射句是首要句(primary clause,α),被投射句是次要句(secondary clause,β)。
  图6的分析主要是围绕概念功能来进行,这里所说的及物性分析是经验功能的核心,而相互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则是逻辑功能的主要部分(详见[1])。
   在上面第三部分,我们说到,虽然

例(2)和例(3)中的“v+to+v”都是主从关系的动词词组复合体,但这两个“v+to+v”是有区别的。从及物性分析看,例(2)的“v+to+v”体现的是一个过程,而例(3)既可以分析为一个过程(如[1](290)),也可以分析为两个过程(如[2](515-516)和[6](115))。换句话说,例(2)只能看作是一个过程,例(3)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分析。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例(3)中的两个动词既可以共有一个主语,也可以各有不同的主语,而例(2)的只能是共有一个主语。试比较: to do the work.
  (2d)*he started us to do the work.
  
  (3)he wanted to do the work.
  (3b)he wanted us to do the work.
  
  这里的分析表明,例(2)的“v+to+v”是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而例(3)的既可以构成一个整体,也可以拆分,因此也就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及物性分析(见上面图3和图5)。顺便说一下,英语中有“to start somebody doing something”的表达,但它的意思与例(2)没有联系,这里的“start”是个主要动词(而不像例(2)中的“start”所表示的辅助意义),所表示的是“使役”(causation)意义。
  例(4)的“v+to+v”是两个简单的动词词组,从相互依赖关系角度看,这是一个主从结构,“he came”是首要句,“to do the work”是次要句;从逻辑语义关系看,两个动词词组之间是“扩展”关系:次要句对首要句的意义进行“加强”(enhancement)。因此,例(4)是个小句复合体。此外,从上面图6的语义关系分析看,例(3)也可看作是一个主从关系的小句复合体,但两个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是“投射”而不是扩展。
  五、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虽然本文的讨论是从“v+to+v”结构入手的,但讨论的重点主要是语义和功能问题。很多系统功能学者在讨论例(2)这种例子时都包括了“v+v-ing”结构(如下面例(8)中的began asking和例(9)中的ended up explaining)(见[6](114))。
  
  (8)they began asking questions.
  (9)they ended up explaining my situation.
  
  从功能句法分析的角度看,这些结构也很值得深入探讨;就意义的表达而言,上面的“began asking”和“ended up explaining”是一个整体,第二个动词表达“事件”意义,第一个表示辅助意义。如例(8)和(9)中的“begin”和“ended up”表达的都是“时间”意义。除此以外,第一个成分还可以表达“现实”(如the play proved to be very good)、“努力”(如i attempted to explain but they wouldn’t listen.)、“情态”(如i tend to wake up early in the morning.)、“方式”(如he hastened to remark that he was not against television.)等意义(参见[7])。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这里的“v+to+v”结构通常被看作是“联结”(phase,也译“相”)结构(见[1] (279-280))。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本文所讨论的例(1)、(2)和(3)所代表的三种结构之间的界限有时不容易划分清楚,因此最好把它们看作是处在一个连续体的不同点上。
  简单动词词组----+-----+----+----主从关系动词词组复合体
  
  这里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组合的差异:he worked hard → he should work hard → he had to work hard → he seemed to work hard → he attempted to work hard → he started to work hard → he wanted to work hard。 在这里,“he worked hard”肯定只有一个动词词组,而“he wanted to work hard”可以看成是一个只体现一个过程的主从关系动词词组复合体,这时它是个简单小句;它也可以被分析成包括两个动词词组的小句复合体。
  六、小结
  本文讨论的是例(1)-(4)这四类表面看起来是“v+to+v”(动词+to+动词)的结构。上面的分析表明,例(1)的“v+to+v”是一个带有(半)助动词的简单动词词组,该例是个简单句。例(2)中的“v+to+v”结构中的两个动词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主从关系,是一个动词词组复合体,该例是个简单句。例(3)中的“v+to+v”结构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分析,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主从关系的结构,两个动词构成了主从关系动词词组复合体;例(3)既可以看作是简单句,也可看作是小句复合体。例(4)中的“v+to+v”结

构是两个简单的动词词组所构成的小句复合体,第一个动词词组与第二个动词词组在结构上和意义上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本文为了方便讨论,只选择了“v+to+v”结构作为重点。但事实上这个结构可以非常复杂。例如,在“he seemed to begin to try to study hard”[6](114)中,一共有四个动词,因此在结构上就是“v+to+v+to+v+to+v”。限于篇幅,本文无法对这样的复杂结构进行系统功能句法分析;但我们相信,如果遵循功能句法分析的原则和方法(如[1][2][3][4][5][6][7][8][9][10]),这样的结构也是可以从功能句法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的。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n.) [m]. london: arnold, 1994.
  [2]halliday, m.a.k. & matthiessen, c.m.i.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n.) [m]. london: arnold, 2004.
  [3]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1996.
  [4]fawcett, r.p. a theory of syntax for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 amsterdam: benjamins, 2000.
  [5]fawcett, r.p. invita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rough the cardiff grammar [m]. london: equinox, 2008.
  [6]martin, j.r., matthiessen, c.m.i.m., & painter, c. deploy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0.
  [7]黄国文. 英语动词词组复合体的功能语法分析[j]. 现代外语, 2000, (3): 222-236.
  [8]黄国文. 系统功能句法分析的目的和原则[j]. 外语学刊, 2007, (3): 39-45.
  [9]黄国文, 何伟, 廖楚燕等. 系统功能语法入门:加的夫模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0]何伟, 高生文编. 功能句法研究[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责任编辑:何伟)
  
  a systemic functional syntactic analysis of the “v+to+v”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huang guo-w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a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syntactic analysis of the “v+to+v”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seman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verbs (verbal groups) although they share the same syntactic form of “v+to+v”.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in the “v+to+v” construction shows that a meaning-based approach to syntactic analysis has its advantages i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erbal group and its function in realizing meaning.
  key words: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functional syntax; verbal group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ESP在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评课活动中应克服的几种不和谐情形
    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小学中年级英语单词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做好准备工作,真正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点思考
    浅谈营造职高英语课堂竞赛氛围的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听的能力
    新形势下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研究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