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小句结构成分与参与者角色的确定问题
要〕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讨论小句结构成分与参与者角色之间的关系和确定问题,并以被动结构作为例子,所探讨的问题是:语法结构层面的介词短语是否可以是语义层面的参与者的体现。本文的讨论表明,在确定语义层面的参与者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表达参与者角色意义的充当介词的补足成分,而不是整个介词短语;因此,介词短语是不适合充当参与者角色的。本文的讨论还涉及到被动结构中的“by-短语”是状语还是补语的问题。
  〔关键词〕小句结构成分;参与者角色;系统功能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1-0033-06
  
  一、 引言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小句结构成分”(element of clause structure)与“参与者角色”(participant role)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英语的被动结构(如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e cat)。我们想探讨的问题是:把语法结构层面的介词短语如“by the cat”当作语义层面的“施事者”(agent)是否合理?或者说,介词短语是否可以充当参与者角色?
  本文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中进行讨论的。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将首先对英语的被动结构进行简单的回顾,接着讨论小句的纯理功能分析,然后是对小句结构成分与参与者角色的确定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回答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
  二、关于被动结构的简单回顾
  根据halliday & matthiessen[1](297)的说法,在英语中,没有“施事性”(agency)特征的小句称为“中动”(middle)句,它既不是主动句也不是被动句;如果小句含有施事性,我们称它为“非中动”(non-middle)句或“生效”(effective)句。从语态角度看,非中动句要么是“操作”(operative)句,要么是“接受”(receptive)句。如果是操作句,那小句的主语就是施事者,过程由主动动词词组体现;如果是接受句,小句的主语是“中介”(medium),过程由被动动词词组体现。下面我们比较例(1)和例(2):
  
  (1)the glass broke.
  (2)the glass was broken.
  
  从句子的表层结构看,这两个例子都只有一个名词词组(the glass);但从语义、及物性角度看,这个名词词组是一个参与者;例(2)还隐含着另一个参与者(即动作的施事者),而例(1)就没有隐含着动作的施事者。如果我们从“作格分析”(ergative analysis)的角度解释例(1)和例(2)的不同,我们可以这样说,虽然例(1)和例(2)中的“the glass”都是“中介”,但例(1)中没有隐含的“施事者”,而例(2)却有。从及物性分析(transitivity analysis)看,例(1)中的“the glass”是“动作者”(actor),而例(2)中的“the glass”则是“目标”(goal)。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例(1)的过程只要求一个参与者,因此它处于中动语态,是中动句;相比之下,例(2)是“非中动”句,也是“接受”句,因为它的主语不是“施事者”,而是“中介”。试把例(2)与下面例(3)(引自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进行比较:
  
  (3) (i like his house --) will he sell?
  
  在一般的英语词典中,例(1)和例(3)中的“broke”和“sell”都是不及物动词。但是,在系统功能语法中,例(1)是中动句,而例(3)则是非中动句(生效句)。我们说例(1)是中动句,是因为句中的过程“break”只要求一个参与者角色;我们说例(3)是非中动句,是因为小句的过程“sell”要求两个参与者角色(即“卖者”和“出售物”)。虽然例(3)中的“sell”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另一个参与者角色在句法层面没有出现,但从语义角度看,作为“出售物”的参与者角色是存在的。再如,“he bought cheap and sold dear”(他贱买贵卖。引自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和例(3)一样,也是非中动句 / 操作句,尽管句子表面上没有出现“出售物”。
  虽然例(2)和例(3)都是非中动句(生效句),但前者是接受句(因为小句的主语“the glass”是中介),后者则是操作句(因为小句的主语“he”是施事者)。
  传统语法通常把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联系在一起讨论(即带及物动词的句子可以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而带不及物动词的句子只能有主动语态,没有被动语态)

,我们这里的讨论与传统语法的这种观点是不一样的。
  三、小句的纯理功能分析
  对于每一个小句(小句复合体,clause complex),我们都可以进行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分析。这是因为,这三个元功能是重合在一起的语义成分,它们一方面单独起作用,另一方面又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当我们对小句进行纯理功能分析时,我们通常是把几个功能分开,独个进行分析。下面以例(4)为例:
  
  (4)the cat broke the glass.
  
  从概念功能的经验功能看,这是一个物质过程,有两个参与者角色(动作者、目标);从作格分析角度看,及物性分析中的“动作者”和“目标”分别是“施事者”和“中介”,如表1所示。
   从人际功能角度看,我们可以分析小句的“语气”(mood)和“剩余成分”(residue),如表2所示。
  从上面的图解可以看出,小句的语气部分由“主语”和“限定成分”(finite)构成,而剩余成分则由“谓体”(predicator)和“补语”(complement)构成。(顺便说一下,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说的“补语”包括传统语法所说的“宾语”。)
   如果我们要从语篇功能角度分析例(4),则可以看它的主位结构,即“主位”(theme)+“述位”(rheme),如表3所示。
  在对小句进行纯理功能分析时,我们一定要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分析。例如,经验功能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过程的类型、参与者角色以及它们出现的情况;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例(1)和例(3)看起来一样(如动词都是不及物,都没有“宾语”),但事实上是有本质的差异的;经验功能分析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人际功能分析表明该小句的交际功能(如,是提供信息还是寻求信息;说话人期待听话人接下来要充当的角色是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信息的提供者),同时表明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交际中是怎样协商的。从语篇功能角度看,我们可以确定谈话的起点。我们说例(2)时,我们的谈话对象是“the glass”;而当我们说例(4)时,我们的关注点和出发点就不是“the glass”,而是“the cat”。
  就小句的纯理功能分析而言,还存在着一些可以研究的问题。例如,根据一般的英语词典,例(1)和例(3)中的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但为什么它们所期待的参与者数量却不相同(例(1)只有一个参与者角色,而例(2)和例(3)都有两个参与者角色)?为什么例(1)是中动句而例(3)则是非中动句?我们是怎样确定参与者角色的?有哪些语法结构可以“体现”(realize)参与者角色?及物性分析与作格分析的主要差异是什么?这些都是讨论经验功能时必须回答的问题。
际功能时,我们可以问的问题包括:选择某一成分充当主语的意义是什么?例如,在“the cat broke the glass”中选择“the cat”和在“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e cat” 中选择“the glass”做主语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选择有什么意义?限定成分表示的是什么意义(如时间意义、肯定与否定意义、情态意义)?
  就语篇功能而言,选择主位的动机是什么?主动句与被动句在主位结构方面的选择与衔接和连贯有什么关系?如何从信息结构和信息分布的角度看待主动句与相应的被动句的选择?
   这些问题涉及到我们对小句进行纯理功能分析的动机和目的,也涉及到语言的使用;讨论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词汇语法与语义的内在关系。
  四、小句成分与参与者角色
  虽然上面第三节所提出的问题都需要进行认真探讨,但限于篇幅,我们这里主要集中讨论一个关于小句结构成分与参与者角色之间关系的问题。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主要探讨下面例(5)这一类被动结构:
  
   (5)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e cat.
  
  也就是说,我们讨论的是与上面例(4)这种主动句相对应的被动句,即例(5)。
  
  (一)halliday的分析
  本文之所以要讨论小句结构成分与参与者角色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因为我们见到了halliday[2](170)所提供的一个图表:
  在上面这个图表中,第一行的框中有两个小句(第一个是物质过程小句,第二个是心理过程小句);第二行是作格分析,“the glass”和“mary”是“中介”,“was broken”和“was upset”是“过程”,“by the cat”和“by the news”是“施事者”

第三行是小句结构成分分析,两个小句都分别可以切分为四个成分(主语、限定成分、谓体、状语);最后一行是语气结构分析(语气、剩余成分)。
  按照上面这个图表,介词短语可以充当“施事者”,也就是说,“施事者”由介词短语“by the cat”和“by the news”体现。halliday[2](170)的这种分析方法影响很大,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我们查阅了很多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专著,比如 halliday & matthiessen[1](298)、 downing & locke[3](116)、 eggins[4](248-249)、thompson[5](32),发现它们也都采取了halliday[2](170)这样的分析。downing & locke[3](116)明确指出,在“the ball was kicked by ted”这类句子中,“施事者”体现为“状语”。
  (二)fawcett的分析
   fawcett[6](108)在讨论“rouen was besieged by king henry for six months”时说,严格地讲,作为“施事者”的不是介词短语“by king henry”,而是名词词组“king henry”;但是,就小句结构成分而言,“by king henry”充当的是补语(尽管参与者角色“施事者”并不完全覆盖整个补语)。fawcett[6](190)后来在讨论“they are talking about climate change”时又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从小句结构成分的划分看,“about climate change”(介词短语)是补语,但是,由于“about”是表达过程意义(即talk about)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就参与者角色的体现而言,这个参与者不是“about climate change”,而是“climate change”。顺便说一下,由于“talk about”体现的是一个言语过程,所以“climate change”是“讲话内容”(verbiage)。
   从fawcett[6](108)(190)的分析可以看出,他对例(5)这类结构的分析有两点与halliday[2](170)不同。一是关于小句结构成分问题:halliday等人把“by the cat”当作状语,而fawcett把它当作补语;二是关于参与者角色的体现问题:halliday等人认为体现“施事者”的是介词短语(如by the cat),而fawcett则认为参与者角色只是由介词短语的“补足成分”(completive)(如the cat)体现(即名词词组,不包括介词)。
  (三)讨论
  如上所述,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是:把介词短语“by the cat”和“by the news”当作“施事者”是否合理?或者说,介词短语是否可以充当参与者角色?
   在进行经验功能的及物性分析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过程的类型和该过程所期待的参与者角色。例如,“the glass broke”和“the book sold well”都是只有一个参与者角色的物质过程,而“the cat broke the glass”和“he sold the book”则是有两个参与者角色的物质过程。这里说的过程所期待的参与者角色与动词本身的及物或不及物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参与者角色与一般的语法书或词典上所列出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没有对等的关系;在上面例(3)(will he sell?)中,动词虽然被标为不及物,但它却有两个参与者角色。
   及物性分析除了要确定过程类型和参与者角色外,还要考虑“环境意义”(circumstance)(参见[4](214-215))。例如,在“the cat broke the glass last night”中,“last night”表示的就是环境意义。由于“last night”表达的是环境意义,因此它不是过程的参与者,而是“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就小句的结构成分而言,“last night”是状语,与主语(the cat)、限定成分-谓体(broke)和补语(the glass)并列,都是小句的结构成分。
   在对一个小句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从语义角度出发,考察它的过程、参与者角色、环境意义,也可以从句法角度出发,分析各个成分的语法范畴(如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副词词组、介词短语),还可以分析它们的句法功能(如主语、限定成分、谓体、补语、状语)。当我们说某一成分是主语时,我们是从句法角度看的;当我们说它是过程的参与者或说它的参与者角色是“动作者”时,我们是从语义角度来考虑的。
   一般说来,参与者通常由名词词组体现,如上面例(1)的“动作者”(及物性分析角度)/“中介”(作格分析角度)由名词词组“the glass”体现,例(2)的“目标”/“中介”由名词词组“the glass”体现;例(4)的“动作者”/“施事者”由名词词组“the cat”体现,“目标”/“中

介”由名词词组“the glass”体现。相比之下,介词短语(如 at six, in the morning, by bus, after the meal)则通常体现环境意义。例如:i [动作者] got up [过程] at six [环境] in the morning [环境] / we [动作者] will go [过程] by bus [环境]./ he [动作者] met [过程] me [目标] after the meal [环境]。
的基本认识,我们回头来看看上面所引用的halliday[2](170)的图表中对“by the cat”和“by the news”的处理。从表4可以看出,halliday认为体现“施事者”的是介词短语“by the cat”和“by the news”,而不是名词词组“the cat”和“the news”;这点downing & locke[3](116)说得最清楚:“施事者体现为状语”。如上所述,参与者通常由名词词组体现,环境通常由介词短语体现。因此,我们认为,在确定“施事者”时,不应该把名词词组前面的“by”也划进去。上面提到的halliday[2](170)的图表应该做些改动,如表5所示:
  从上面的改动可以看出,当我们在确定参与者的时候,作为被动语态标记的“by”是不用考虑的,因为它是句法表层的需要,而不是语义深层所固有的。因此,就这点而言,fawcett[6](108)的分析比halliday[2](170)的要合理些。
  上面的讨论也提到,halliday[2]等人把“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e cat”中的“by the cat”当作是状语,而fawcett[6]则把它当作是补语。从语义的角度看,“the cat”体现的是“施事者”,在这点上,halliday和 fawcett的看法是一致的;因此,他们的分歧是在小句结构成分的确定方面。
   在对这两种不同的分析作出评判之前,我们不妨比较两个例子(引自[7](59)):
  
  (6a)she sent jim a card.
  (6b)she sent a card to jim.
  
  根据quirk等[7](59)的观点,例(6a)属于“svoo”(主语+谓语动词+宾语+宾语)结构,而例(6b)则是“svoa”(主语+谓语动词+宾语+状语)结构;这是句法分析的结果。如果我们从意义和语义角度看,无论“jim”是在例(6a)还是在例(6b)中,它的参与者角色都是“接受者”(recipient)。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看例(5)中的“by the cat”,是把它当作状语合适还是把它当作补语更好?我们认为,halliday与 fawcett在这一点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他们对“结构/形式——意义/功能”这个连续体所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就句法分析而言,fawcett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应该是最偏向于“意义/功能”的人。相比之下,halliday的分析更倾向于“结构/形式”。halliday认为(5)中的“by the cat”是状语,这一观点与传统的语法(如[7])的分析是一致的,而fawcett在进行功能句法分析时特别注重“意义/功能”,因而摈弃了“介词短语不能充当宾语”的规则,认为介词短语(如by the cat)可以充当补语(宾语)。在fawcett[6](108)(190)的讨论中,“rouen was besieged by king henry for six months”中的“by king henry”和“they are talking about climate change”中的“about climate change”这两个介词短语都被看作是补语。相比之下,其他一些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则和halliday一样,更倾向于“结构/形式”这一端。例如,eggins[4](164)在分析“…he’s talking about henry james”时,把“about henry james”当作是状语(环境成分)。这个句子与fawcett[6](190)举的“they are talking about climate change”是一样的。
  对于fawcett句法分析的指导原则,黄国文[8](102-104)有过这样的评论,“fawcett的功能句法分析在意义方面走远了些,而传统的分析则又忽视了句法分析中意义的作用。”比如fawcett[6](204)认为下面例子中的“of”是动词不定式标记,“reaching”是“主要(谓语)动词”:
  
  (7)she is capable of reaching it.
  黄国文[8](102-104)是这样解释fawcett为什么会有上述这样的看法的:简单地说,从意义和语义的角度看,例(7)与“she can reach it”和“she is able to reach it”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因此,如果可以说“is able”相当于“can”,那再进一步就可以说“is capable”相当于“can”;我们说“she is able to reach it”中的“to”是动词不定式标记,那再进一步就可以说例(7)中的“of”也是动词不定式标记(参见[6](204))。通过这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

出,fawcett在进行功能句法分析时,有时过分侧重意义分析。
   如果有人赞成fawcett的分析,那一方面就可以把介词短语(如例(5)中的by the cat)当作是补语,另一方面认为介词短语“by the cat”和“by the news”不能体现“施事者”:体现“施事者”这样的参与者角色应该是介词短语中的补足成分(如例(5)中的the cat);也就是说,介词短语不能充当参与者角色。
   在我们看来,在句法分析上把例(5)中的“by the cat”当作状语(halliday的做法)要比补语(fawcett的做法)好,但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语义层面的施事者的体现形式应该是名词词组(the cat)而不是介词短语(by the cat)。
  五、小结
  对于一个小句(小句复合体),我们可以进行概念功能(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分析。本文重点讨论的小句结构成分分析属于人际功能分析,而参与者角色分析则属于经验功能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个纯理功能是重合在一起的语义成分,它们一方面单独起作用,另一方面又相互作用,相互牵制。
  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小句结构成分与参与者角色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探讨的问题是:把语法结构层面的介词短语(如by the cat)当作语义层面的“施事者”是否合适。或者说,介词短语是否可以充当参与者角色?本文的讨论表明,在确定语义层面的参与者时,要考虑的是表达参与者角色意义的充当介词的补足成分,而不是整个介词短语;因此,介词短语是不适合充当参与者角色的。本文的讨论还涉及到例(5)中的“by the cat”是状语还是补语问题。我们认为, 在“结构/形式——意义/功能”这个连续体上,如果我们侧重“结构/形式”,那就把它当作状语;如果我们强调“意义/功能”,则可以把它当作补语。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 matthiessen, c.m.i.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n.) [m]. london: arnold,2004.
  [2]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n.) [m]. london: arnold,1994.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树种结构调整的应用研究
    水稻覆膜机械装置的结构研究与设计
    浅谈高层框架结构房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建筑结构设计之抗震设计
    关于电梯的生产结构和电气原理
    土建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标准
    浅谈高层民用楼房建结构设计的几点体会
    河道护岸结构设计的分析
    解析飞机结构疲劳关键部位损伤和可靠性评定…
    论旅游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对策研究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三恋》:生命本体结构中的性爱叙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