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旨在介绍丹尼尔·笛福以保险互助为代表的社会福利思想。为预防贫困,化解生活风险,笛福建议在海员、妇女等特殊群体以及普通劳动者中推行互助会和年金局计划。他对互助会和年金局的概念、原理、运作机制及功能等进行了详尽说明。文章认为笛福的保险互助思想具有问题预见性、理念先进性与计划可行性三大特点,但也存在保险性质不明、缺乏稳定性、理想化色彩浓厚等缺点。结合工业革命前夕的社会特点,文章认为这种以追求人类福祉为己任的保险互助思想值得肯定。
关键词: 丹尼尔·笛福;互助会;年金局
中图分类号:f 841.9;c 9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2)02007605
一、 丹尼尔·笛福及其著作
提起英国的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人们立刻会联想到他传世至今的名作《鲁滨逊漂流记》。不过,由此认为笛福仅是一个小说家是不够的。实际上,他一生的活动涉及多个方面,单单是文字工作就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等方面。笛福曾经和26种报刊有过不同程度的关系,此外还写过许多小册子与专著。后人收集并出版的《笛福文选》收录了他的《惩治不从国教者的捷径》、《枷刑颂》、《穷人的呼吁》与《计划论》等四篇文章,集中反映了笛福的政治与经济主张。其中在《计划论》一文中,笛福详细阐述了他关于设立互助会与年金局的计划构想。在前工业革命时代,能够提出类似今天社会保险的政策主张,笛福的思想显得尤为先进。本文拟通过介绍笛福的互助会与年金局思想,向读者展示他不为世人所熟知的作为福利思想家的一面,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其思想进行客观评析。
笛福在著作中,把自己生活的时代称为“计划时代”,因为在他看来,当时的社会在商业事务和国家民政方面的计划和发明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以往各时代均无法匹敌。互助会与年金局构想即反映了作者的“计划”主张,它们是笛福以保险互助的方式化解民众生活风险,预防贫困现象的合理构想与发明。笛福的保险互助思想,反映出启蒙运动在社会事务领域对发明与创造的催化作用。
二、丹尼尔·笛福的互助会思想1.有关互助会的一般介绍笛福生活在社会保险尚未诞生的年代,但他笔下的互助会,其原理和功能却和今天的社会保险十分接近。笛福对互助会的概念、实施缘由和作用进行了清晰的论述。在笛福看来,互助会是利用出资分担的方法,“若干人彼此约定在他们之中万一遇到灾难或不幸的时候互相帮助[1]62”。
令人折服的是,笛福以近似现代社会保险的理念,阐释了互助会的发起缘由。他说,人们在年轻和健康的时候会因考虑不周而未能对年老和生病时的生活所需做出安排。因此,在他们年轻、健康,能够工作并进行积蓄的时候,应当从他们的收入中拿出一小部分交由可靠人保管并存入银行,以便在他们无力自养时以应所需。即使自己始终不需要这种救济,也可以使用资金去救济那些需要的人。一切绝非卑鄙、贫穷和无能的人,都有正当权利在年老或意外的时候领取生活补助。笛福的合理阐释,生动体现出了社会保险资金在代内与代际间转移的运行本质。
在当时的英国,航海、火宅、水灾等领域已经小范围存在着类似互助保险的做法。笛福认为,这一做法理应推广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使发起人得到更多的利润,而且还可以有效预防贫困。他认为,如果人类能够彼此融洽,一切可以调节的、包藏着灾难的事物都可以进行保险。生活中的一切意外,如遭逢盗贼,陆路遇洪水、海上遇风等各色各样的损失,都可以用这种办法预防。笛福非常自信地说,互助会可以防止人类的普遍贫穷,社会上可以不再有乞丐、教区贫民、养老院和济贫院,所有的人都可以得到应有的生活费,而不会贫困到要依靠施舍为生。
笛福为互助会的实行设立了一个必须条件,那就是要对参加者进行分别归类,每一类生活环境相似的人方可成立一个条件相同的互助会。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风险大小基本相当的前提下体现会员之间的公平性。由于当时海外殖民地的广泛开拓,航海业成为了发展贸易的重要渠道,再加上传统大家庭的子女抚养问题比较突出,笛福重点讨论了在海员和已婚妇女中实行的海员互助会与寡妇互助会。2.海员互助会笛福认为,为海员设立互助会的原因是,当时仅为国王效力的水手在遭受意外致伤致残时可获得一笔年金以补偿损失,但是被商人雇佣的水手,却没有任何抚恤金。
这样造成的后果是,遇到危险时,出于保护自身的考虑,水手不愿营救遇险船只,结果商人船货损失惨重。在笛福看来,只要成立海员互助会确保海员伤残后的生活待遇,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财物损失。具体做法是,海员签订协议加入海员互助会。等待6个月后,如果有海员申请发放恤金,那么互助会理事就须按照具体恤金的数量算出每个入会海员的认捐数额,然后由海员一一交付认捐数额,再由互助会收齐并发放给申请恤金的海员。恤金的具体数额由海员在海上遭受意外伤害的程度而定,受伤程度越高,恤金越高,发放形式可以是按年发放的终身年金,也可以是一次发放的现金,由领款者决定。在笛福看来,参加互助会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救济别人的同时,自身的风险也得到了保障。3.寡妇互助会相比海员互助会,笛福对寡妇互助会的论述更加详细。他认为,互助会对寡妇非常适当,丈夫的奢侈懒惰或者意外事故会导致家道中落,濒临破产,当丈夫死亡时,妻子及其子女会面临更加不利的境地。为维持寡妻与子女的基本生活,可以成立“寡妇保险公司”。具体做法是,假设2 000名妇女加入该保险,她们首先要进行个人及丈夫资料的登记,然后缴纳相关费用以维持保险机构日常运作。和海员互助会类似,在6个月的等待期后,若有妇女不幸变为寡妇,她即有权要求入会妇女均摊她的500镑补助金,而2 000名妇女每人的分摊额也甚少,不会超过5先令。出于公平考虑,笛福认为要对入会对象进行筛选,海员或水手的妻子不得参加;老夫少妻型的家庭妇女也不应该参加,丈夫留给妻子遗产较多者(超过2 000镑)也不应领取补助金。为确保资金真正用在符合资格的会员身上,保险公司应派出专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及时清退资格不符者。丈夫健康状况不佳的入会妇女,要延长她的等待期至一年。 ,尽管寡妇互助会极具好处,但是应当采取自愿原则。如果有人认为会费太贵或分摊次数太多,可以选择退出互助会。为保证保险公司款项到位,应作出规定,凡不继续缴纳应缴费用的,将丧失以往缴费的一切权益。
笛福从人口学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互助会是一种在发起人、入会者之间实现双赢的可行做法。他引用了威廉·配第的人口死亡率数据说,当时全英格兰的人口死亡率为1/40,中年人的死亡率为1/80,即使为意外事故的出现留下空间,会员的平均死亡率也不过为1/50,加上女性死亡不用赔偿,这样实际上恤金发放次数会较少,年人均分摊数额不会超过5镑。无论对参保者来说,还是保险公司来说,互助会都是合理可行的做法,会员的会费和收益比起来,只会显得微不足道。
三、丹尼尔·笛福的年金局思想1.年金局参加对象如果说互助会主要针对特定人群的话,那么笛福关于年金局的构想则是针对更加广泛的人群,即普通劳动者阶层。笛福运用了他天才的想象力对年金局的运作进行了完善而周密的构想。相对互助会计划,年金局计划更为规范,可操作性更高。在“计划论”开篇,笛福就指出:“设立年金局的建议,这为的是救济贫民。”[1]134年金局的参加对象,不分职业和性别,凡肢体健全,年龄在50岁以下的都可以登记参保,在缴纳注册费和季费后,个人会获得保证其享有各项权益的保险契约,细心的笛福连契约的书写形式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笛福认为年金计划或许可以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开展。如果全英格兰人都加入保险行列,并将费用交给诚实和适当的人管理,这样所有贫穷无助的人都可以得到救助,国家的贫困和行乞现象就会永远消除。他表示,衷心希望一切人都有足够的见识,能够看到这项计划的益处,因切身利益而加入这项事业。另外,对一些缺乏头脑、不愿在年老前做好准备加入年金局计划的人,笛福主张采取由当局出面劝说,限制未加入年金局的个人及家庭流动,不得救济未加入年金计划的贫困者(例如向乞丐施舍)等方式来强制人们入保。2.年金局保费管理在缴费问题上,笛福实际上贯彻了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缴纳保险份数较多者,将得到数额更多的收益。笛福运用数学和人口学知识对年金支出情况进行了科学论证,认为它是一项收大于支的适当计划。这是因为年金设立了为期一年的等待期,而且被保险人均为青壮年劳动力,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较低,因此年金实行头几年的救济数额会很少,这样保险收费便可以持续积累。另外,即使有人提出救济要求,笛福推算大概也会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具备救助资格,这样一来,年金保障能力会日益充分,
至可以维持符合条件的需要救济的全部人们的生活。
在扩大保费来源上,笛福的论述更是全面而先进。他提出,新加入者的缴费可以补充年金数额,季费可以投放出去收取利息,在济贫院进行劳动的贫困者的收益也将充实作为年金机构一部分的济贫院资本。另外,由可靠人掌管的年金资本或许还有其他方法以谋取厚利。这种投资方法,可以是购买售价六镑一张的普通彩票,也可以是投资于日渐上涨的地租。这样一来,即使三分之一的被保险者要求救济,年金也足以养活他们。3.年金局待遇项目笛福设计的年金保险项目齐全,共包括7个项目,各项目实行差别待遇。参加保险后,个人可以在意外伤残、罹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年老体衰、破产、贫困、死亡等情况下分别获得免费医治、终身赡养金、济贫院救济、寡妇年金等不同待遇,破产者欠债入狱也可领取一笔年金作为监禁期间的生活费。实行差别待遇主要是基于年金安全的考虑,笛福说到,为伤残者发放年金并不会受骗,因为他们的伤残情况一目了然,而身体衰弱者却不好辨别,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入住济贫院,因为尚可自力的人基本都不愿入住济贫院。笛福认为应当实行强迫性原则使全体居民都加入年金局计划,他对机构经费运作的推算也是建立在教区居民总数的基础之上。4.年金局行政管理在年金局的职位设置及具体职责方面,笛福考虑十分周到。他认为首先要由市长提名15位教区著名居民,然后在他们当中推选出11位年金理事委员会。理事会每周开会两次,每次最少人数为3人。理事会下设的年金局,常设书记一人,另设办事员、登记员、调查员、信差、医师、视察员等职职员和检察员若干名,其具体职责另有规定。在各大教区之间,设立年金总局,负责居民参加及经费管理等事务。在济贫院职位设立上,笛福也给予了周到考虑。为确保参加者的资金安全,笛福提出,年金参加者缴纳的季费应当锁进由11把钥匙锁牢的大箱子里,全部理事到齐方可开箱。年金局在发放契约时要收取一到二便士不等的费用,以支付机构办事人员薪水和年金局的日常开支,对这笔费用的去向,笛福也进行了详细分配。
四、丹尼尔·笛福的保险互助思想评价1.笛福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要正确评价笛福的保险互助思想,须对他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笛福生活在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前期的英国。当时社会正处于历史的转折时期,第一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暴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政权,实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由此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更加迅速的发展。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初露端倪。农民纷纷破产,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工厂主开始了对工人的残酷压榨,城市贫困现象开始加剧。[2]笛福的保险互助思想,即反映了工业革命前夕,英国社会问题暗流涌动的状况。另外,无论从家庭背景还是个人经历来说,笛福始终属于资产阶级中下层的一员。一方面,他欢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提出不少符合中小工商业者的具体建议,例如举办保险公司,在笛福看来,都是可以为商人带来盈利的合理计划;另一方面,笛福的文字中也流露出了他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之心。在著作中,他多处提到,互助会与年金局是预防贫困、减少乞讨行为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2.笛福保险互助思想的特点细究笛福有关互助会与年金局的相关论述,可以总结出三个特点。一是对社会问题的准确预见性。笛福生活在两三百年前的英国社会,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展开,各类社会问题尚未大范围出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尚未萌芽。即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笛福以其天才般的想象力,将商业保险领域类尚不成熟的做法大胆地推广到社会生活领域,以互助保险的做法抵御工业革命中即将爆发的包括养老、工伤、疾病、贫困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这种对社会问题的准确预见性令我们不得不叹服。二是保险理念的先进性,研究笛福的保险思想,可以发现,现代社会保险的惯常做法,例如实行广泛性、强制性、共济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对被保险人的资格进行严格调查,设立等待期等,在他的互助会与年金局计划中均有所体现。现代社会保险管理中面临的基金保值增值等关键问题,在笛福的构想中也有绝妙的体现。不能不说笛福的保险理念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极具先进性。三是保险计划的可行性,笛福的保险构想并非异想天开。一方面,这一构想有了专业化的机构做载体。笛福对保险机构的行政架构、办事人员数量与相应职能及办公支出进行了周密论证。
另一方面,他还运用经济学家的人口数据与算术知识,对保险赔付概率与基金收支状况进行科学预算,这样便使互助会与年金局构想有了现实支撑,具备了可持续性。3.笛福保险互助思想的不足受时代背景的局限,笛福的互助保险思想显然有它的不足。首先是保险互助的性质混乱不清,互助会或年金局的举办者是政府,还是商人?如果是笛福所谓的商人举办的保险公司,在没有法律制度保证的情况下,如何确保保险计划的规范性?保险计划在营利性和公益性之间如何保持平衡?受时代局限,笛福的保险计划仍显得较为粗略与混乱。其次,笛福设计的保险计划,尤其是互助会做法,对入会者的个人行为依赖程度较高,例如实行临时分摊,这会给制度带来不稳定因素。再次,笛福对保险计划的效果过分乐观。他认为一旦实行互助会或年金局计划,社会便无贫困现象发生。实际上,由于保障对象有限,保险计划以外的社会群体总会落入贫困,这种现象为他所忽视,实际上这是日后政府举办的社会救助制度所要承担的责任。最后,在数据估计上,笛福难免带有主观理想色彩。
笛福以互助会与年金局计划为代表的保险互助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问题尚未凸显、现代社会保障尚未发育,政府职能尚不明晰的社会现实。中世纪以来,教会慈善、行会组织与商人慈善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政府应有的社会职能,因此政府在化解民众社会风险当中的作用发育缓慢,[3]笛福试图以商业保险代替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的做法可以理解。尽管现代社会保险是笛福逝世一百五十多年后才于德国正式诞生,但是笛福以其极具预见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的保险计划理念,为其诞生所作的贡献亦不容忽视。作为《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我们不会忘记丹尼尔·笛福;作为福利思想家,我们更不应该忘记丹尼尔·笛福,他为增进人类福祉做出了自己独有的积极努力。
[1]丹尼尔·笛福.笛福文选[m].徐式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保尔·芒图.18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m].杨人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1—96.
[3]丁建定.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870—1914)[j].史学月刊,2003(3):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