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包含三个维度:人是自然存在物、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马克思主张通过从对宗教的批判上升到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条件成熟时进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人的本质复归。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在当代对人的本质复归的途径、过程以及如何看待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复归的关系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最高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31-04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通过文本解读,再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是以人为本,以人的本质的回复为立足点,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思想。这一思想对当代实现人的本质复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三个维度
  人的本质问题是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核心,而“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则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一个最重要的命题。在费尔巴哈那里,人是指感性存在的人、人的类本质、感性存在和类本质相统一的人。费尔巴哈从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出发,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60虽然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有很大的缺陷,但他“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打破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把人看作是抽象的、超验的精神实体的做法,而把人看作是感性实体,认为人的本质在人自身,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历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人学区别于西方人本主义把人的存在仅仅理解为人的类的存在,即把人看做抽象的‘大写’的人”[2],从而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合理价值内核,又超越费尔巴哈,科学地阐明人的本质,赋予“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新的意蕴。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包含三个维度:一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人的本质具有自然性,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离不开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人就与自然处于信息的交流过程中。人通过实践活动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食粮,自然界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流打上人活动的烙印,变成人化自然。马克思指出:“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1]45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自然属性。
  二是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分析,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之所以成为人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创造的结果。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1]46人在劳动中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人自身,使自己得到发展。人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改造无机界,把自身看作是类存在物,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正是在劳动中人实现了与自然的统一,人本身也才具有了作为人的根本意义和最高本质。
  三是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187人作为类存在物,人与自然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改造自然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作为类的整体活动,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关系。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以上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三个维度,一层一层递进。马克思在

第一个维度中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离不开自然,依赖于自然,人具有自然属性,人同动物一样受制于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但人的自然属性不完全等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动物依赖于自然界,是完全被动的适从于自然,人则通过自己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改造自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人本身。而且人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是盲目的行为,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这就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使人的本质上升到第二维度——人的类本质的层面。人是社会的人,人类不是单个孤立体简单相加的总和,人在社会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马克思通过分析人在社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使人的本质的研究达到最高维度,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实现途径
  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实现途径,就是现实的人的解放途径。实现人的身体和心灵的解放,是人的解放问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将人性湮没在庞大的社会生产组织中,资本奴役劳动,物支配人,人沦为机器的一部分而得不到自由全面的发展。”[4]马克思认为实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根本途径是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实现政治解放。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展开对宗教的批判,解放人的思想,然后上升到到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彻底实现人的本质。
  (一)对宗教的批判。马克思认为在没有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封建国家中,不存在作为国家的国家,它们以宗教作为国家统治的基础,政治压迫表现为宗教压迫。因此,在这类国家中,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在封建神权国家中,实现人的本质,要将人从宗教的虚幻中解放出来。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在幻想中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反宗教的斗争其实就是要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其实质就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采用宗教的形式统治人民,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麻痹人的思想,使人沉湎于现实的苦难却甘愿忍受。“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1]2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是对现实苦难尘世批判的萌芽,对现实世界苦难的批判首先要从批判宗教入手。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尘世苦难批判的开端。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彻底抛弃它。对宗教的批判使人面对现实,使人能够作为现实的、有理智的人来思考和行动,使人从自身和现实出发来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 现实世界的批判。在资产阶级建立普遍统治的国家中,宗教与国家的关系,表现为本来的、纯粹的形式。资产阶级政权实行政教分离,阶级统治采取直接的政治统治形式,宗教成为纯粹的宗教,宗教压迫变成政治压迫。实现人的本质,从对宗教压迫的批判转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一旦国家不再从神学的角度对待宗教,一旦国家是作为国家即从政治的角度来对待宗教,对这种关系的批判就不再是对神学的批判了。这样,批判就成了对政治国家的批判。”[3]26宗教被批倒以后,带有宗教神圣光环的人的自我异化也就被揭穿了,但人的不具有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依旧。因此要引导人民从对宗教的批判转到对现实世界、现实社会制度的批判。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使人民群众掌握理论,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把批判当解剖刀,驳倒现存的不合理制度,用强大的物质力量来消灭现存的制度。“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9-10,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三)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对宗教和现实世界的批判,目的是用先进的理论把人武装起来,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实行彻底的革命,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一个社会只有当整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处于统治阶级的地位,这些人掌握了社会财富和上层建筑,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手中的财富,在这样的前提下,这个阶级才能够解放整个社会。资产阶级从自己自身的利益出发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统治地位,实现了部分人的解放,即资产阶级自己的解放。资产阶级的道德基础是利己主义,这种利己主义表现出自己的狭隘性,不仅束缚着资产阶级自己,而且资产阶级力图使这种利己主义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力图束缚各个阶级的意识。正是因为这种利己主义,使得资产阶级缺乏无产阶级的那种坚毅、尖锐、胆识和对私有制斗争的彻底精神。除此之外,资产阶级“还缺乏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哪怕是瞬间相同的那种开阔胸怀,缺乏鼓舞物质力量去实行政治暴力的天赋,缺乏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对敌人振振有辞地宣称:我没有任何地位,但我必须成为一切。”[1]13因而,指望资产阶级革命解放整个无产阶级只能是梦想,它只能实现一部分人的解放,即资产阶级自己的解放。要想实现整个人类的解放,必须实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认为,实现彻底革命的可能性就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锁链的阶级——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存方式下成为资本家的雇佣工人,忍受着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无产阶级不能享受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反而成为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统治的对象。工人在劳动中生产的产品越多,他就越贫穷,越成为异己力量统治的对象。无产阶级为了消除异化,实现自己的本质,必然进行革命斗争,使自己处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的境地。这种对立的最终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无产阶级获得解放,人的本质的复归。
  三、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因此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都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对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思想进行解读,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复人的本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促进“具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我国人的本质复归的途径。黑格尔在著作中对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的表述,在关于人的问题上,黑格尔把人看成绝对观念的外化的抽象的人。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把人仅仅看成自然的人,也是一种抽象的人。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现实的人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之所以是这样的个人,是因为他们占有这样的社会关系,在这些社会关系中,个人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物,是这些个人的活动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随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实的人”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从现实的前提出发,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由此可见,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中的人从来都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复归人的本质,就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我国人的本质复归的途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具体、现实的人为本,具体的、现实的人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中真实的个体。为现实的人的发展不断创造条件,以具体的人的发展为途径复归人的本质。
  (二)人的本质的复归是一个逐步过程,因而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人的本质的复归是一个过程,人的本质的复归过程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因而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马克思指出,人不是抽象的居住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是现实的人,人本身或人的本质只能在现实中得以规定。在阶级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总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社会条件的制约。
  在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历史环境下,马克思认为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在马克思看来,扬弃私有财产是人的全面发展,复归人的自由个性的前提条件。而扬弃私有财产,必须进行彻底革命,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在“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本质才能够真正复归。在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中,由于私有财产的消灭,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人实现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自我异化的扬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

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也只有在“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中才具备。在“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中“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3]537在当代中国,人的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健全民主法治,为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创造条件,不断促进人的发展。 谈论人的本质时不能用社会性代替自然性。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是以人为本的,不仅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同时并不否认人的自然性。前面谈到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包含三个维度,但长期以来,我们过度强调人的社会性,抹杀了人的自然性,理论缘由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的谈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倾向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到极端,在那个时候,任何事物都被打上了社会性的烙印。而社会性又被归结为阶级性,因此社会性的烙印也就是阶级性的烙印。这样,人的自然性被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被完全抹杀,阶级成为社会的唯一标志,整个社会“以阶级斗争为纲”,人与人之间进行残酷斗争。人的本质被扭曲,人的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
  (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复归实质上是统一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占有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复归实质上是统一的。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处于原始自由的状态,表现为原始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阶级,人的本质被扭曲,人的发展问题凸显。在整个阶级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彻底丧失,人被异己力量支配,人的畸形、片面发展达到顶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问题得到重视,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人的异化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变,人的本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归。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完全复归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在现阶段,我们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经济社会的全面综合协调发展,推动人和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实现人的本质的完全复归。
  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蕴含了一切通过人并且最终为了人的理念,这是人类历史进程所展示的最一般和最本质的内容。这一思想揭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复归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人的发展为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宋德孝.和谐社会关切下人的三种价值及其统一[j].桂海论丛,2010(1):1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张艳涛,李伟.以人为本与人性化关系辨正[j].桂海论丛,2012(1):54.
  责任编辑 张忠友
  marx’s thought of “human i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nd its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s
  li xuhua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marx’s thought of “human i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contains three dimensions: human being is the natural existence, kind existence and social existence. marx argued that through the criticism of religion to the realistic world, the return of human nature shall be realized by an appropriate thorough proletarian revolution. contemporarily, marx’s thought of “human i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ha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turn of human nature’ path and process, the natural and socia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return of human nature.
  key words: marx, human i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mplications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更新时间: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恩格斯与宗教
    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视域探析我国公民的住宅…
    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语境下高职院校的德育建设…
    从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设计
    从和谐观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情感与公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批判之维
    马克思主义与介入美学
    文化差异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