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输液中不容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了减少静脉输液微粒的产生,笔者研究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产生输液微粒的原因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品质的静脉输液。
【关键词】
静脉药物;微粒污染;原因;预防措施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中国药典》规定,静脉输液的微粒,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10 μm左右的不溶性微粒不可超过20个,直径>25 μm的不溶性微粒不可超过2个,输液剂中微粒来源有橡皮微粒、玻璃屑微粒、细菌微粒、尘埃微粒、药物微晶等。其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主要取决微粒的大小、形状、化学性质以及阻塞人体血管部位、血运阻断的程度和人体对微粒的反应等,可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肺内肉芽肿、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症、热原反应等。故输液微粒更加引起医药界的重视。为了避免输液微粒的产生,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找出配置输液微粒产生的原因和通过相关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输液微粒产生污染的相关原因
1.1 空气净化系统的维护和配置间的环境 环境及空气污染对输液质量的涉及是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十分主要原因[1]。
1.2 配置药物产生的微粒 ①产生的橡皮微粒常常是加药过程中注射器针头插入橡皮塞瓶口时产生的。②玻璃微粒常常是加安瓿类药物时安瓿割据后未消毒使玻璃屑落入安瓿中所产生的。③细菌微粒则是护士加药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污染药液产生。④尘埃微粒是在生物安全柜和水平层流台进行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方式产生的。
1.3 药物晶体微粒 多由直接在大输液中添加药物时产生。如添加药物浓度太高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溶媒选用不对破坏药物稳定性产生微粒;粉针剂溶解不完全产生微粒;药物配伍不妥因ph改变时药物溶解度下降产生微粒。
2 预防措施
2.1 维护空气净化系统,确保配置间洁净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有完善的空气净化系统,配置室内空气洁净度达万级,局部操作台空气洁净度达百级,高效过滤器可过滤其直径在0.3 um左右的微粒,进行配置时可行控制尘埃微粒和细菌的污染。配置工作人员进入配置间配置药物中严格按生物安全柜和水平层流台进行操作。每天在操作开始前,应先用75%酒精仔细擦拭工作区的顶部、两侧。每配置一瓶药都要用75%酒精消毒台面,每隔3~5 min用75%酒精消毒戴手套的双手。工作台上不可以摆放过多的用品,所有的操作应在洁净空间内进行,不要把胳膊放置在台面上,随时保持“开放窗口”。当配置结束后,对洁净区一定彻底清洁消毒,用含氯制剂消毒地面,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d,排药篮每天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个星期对配置间及查对间墙面及天花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2.2 严格检查制度 在配置输液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大输液应无菌,无热原,操作前应仔细检查输入液体及药物的质量,透明度,内有无异物,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痕及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方法:检查时光线要充足,检查方法要按直立、倒立、平视三步骤进行自下而上顺序检查。
2.3 正确的抽吸药物 向密闭瓶抽吸药物或溶剂时,尽量减少对瓶塞的反复穿刺,穿刺针头选用侧孔针,不宜过粗,一般以9~12号为宜,针头刺入胶塞是将针头斜面向上与瓶塞面呈75°,针头轻轻向斜面反方向用力刺入,防止数次刺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胶塞污染;玻璃安瓿应割据1/4周,且应先消毒安瓿颈,割据后再次消毒方可掰开,正确的安瓿药液抽吸方式是避免微粒污染的十分主要方法。有分析可知,安瓿倒置使得微粒污染最严重,远远超过国家药典标准,其理由是开启后的安瓿体上1/4内壁上附着有大量的微粒,所以,在抽吸药物时,打开安瓿的方向应远离高效过滤器,保持安瓿于正位或稍倾斜,防止药物接触瓶口,并且针尖处于瓶中、瓶底抽吸,使药液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使用粉针剂药物时,应使其完全溶解但禁止采用敲击配置的方法,避免玻璃碎屑增加。
2.4 严格按要求配置药液 正确选择溶媒,合理用药,避免药物配伍禁忌,护士在配置输液药物时,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熟悉药物药理作用,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药物配伍不当时造成微粒倍增,抗生素因
放置时间越长,其理化性质越易改变,微粒数增加越多,故要求现配现用,以避免溶液污染。
3 小结
不溶性微粒一旦进入人体将永远留在体内,人们无法预计它们何时会造成何种严重后果。让我意识到:本人作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士,应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才能预防或减少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从而达到预防输液反应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于名霞,戴月.减少橡胶微粒污染输液液体的分析.南方护理学报,2001,8(3):910.
[2] 李景.浅谈输液制剂微粒污染的危险性及控制方法.上海医药情报研究,2005,25(3):1012.
[3] 刘新春,高海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静脉药物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