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总结鼻塞式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临床应用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应用鼻塞式cpap来治疗呼吸衰竭的66例新生儿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6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在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和护理后,52例病情完全得到缓解,占78.8%;10例病情有所改善,占15.1%;无效4例,占6.1%,总有效率为93.9%。结论:对存在呼吸衰竭新生儿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方法,并做好适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鼻塞式;cpap;新生儿;呼吸衰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72-02
鼻塞式cpap主要是通过鼻子至呼吸回路内的呼吸终端为存在自主呼吸新生儿提供正压,让新生儿的肺泡即使在异常状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扩张运动,防止肺泡的萎缩凹陷,能够改善人体通气功能,减少肺功能存在的分流现象,对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本文对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采用鼻塞式cpap治疗呼吸衰竭66例新生儿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应用鼻塞式cpap来治疗呼吸衰竭的66例新生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在1小时至28天,平均年龄为69小时。原发性疾病类型:13例新生儿湿肺,11例早产儿呼吸暂停,10例rdsⅰ至ⅱ期,18例中度、重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吸入综合征。
1.2应用方法: 利用美国国产的鼻塞式cpap与新生儿鼻腔和呼吸器进行有效的连接,保证鼻塞型号的适宜,初始气流量应为6至8l/min,患者病情改善后调整为3至5 l/min;初始吸入氧的浓度为100%,后可调整为40%至60%,同时吸入时间应小于4小时;初始压力应保持在4至6cmh2o范围内,动脉血压应保持在50至70mmhg范围内,并同时降低吸入氧的浓度。若吸入氧的浓度在40%时,须降低鼻塞式cpap压力,每次须下降1.5 cmh2o,每2至3小时调整一次。当鼻塞式cpap压力下降为2至3cmh2o时,可停止使用,改用一般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装置,最后停止使用氧气[2]。
1.3护理方法: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应用心电监护,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每小时监测1次,并记录监测结果。由于鼻塞式cpap可导致患者胸腔内部负压的上升,经静脉回流的血量有所减少,并出现心搏出量下降现象,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对患者血压、心率等进行严密观察。(2)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对血氧饱和度进行有效的观察,可及时调整患者鼻塞式cpap压力及吸入氧浓度,使得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应维持在90%至95%范围内。(3)鼻塞式cpap压力监测。让患者处于安静状态,提高气道密封性,保证鼻塞式cpap压力,同时对鼻塞进行有效检查,防止使用时间过长,及时对口鼻腔中的分泌物进行清理。对鼻塞式cpap氧流量、压力、血氧饱和度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调整。及时清理管道内部遗留的冷凝水[3]。(4)呼吸道监测护理。对口鼻腔内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让医务人员掌握准确吸痰方法,注意负压值不能太大,每2至4小时吸痰一次,每次吸痰时间少于15秒,防止呼吸道内黏膜受损,出现充血水肿症状。每两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同时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工作。(5)保温、保湿护理。在鼻塞式cpap中设置具有保温保湿作用的装置,使得气体温度保持在34至37℃,而相对湿度则保持在60%以上。但是注意温度和湿度不能太高,避免呼吸道内部黏膜受损。(6)保暖与营养护理。将患儿放置在具有舒适的保暖床或者暖箱里,并控制好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氧耗量。按时对患儿进行喂养,注意必须通过静脉喂养或者胃管喂养的方式,不能直接进行口喂养。对患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和控制[4]。(7)每两天更换一cpap管道,以避免管道受到感染。(8)并发症的预防。在鼻塞式cpap应用过程中,必须将其从患儿口进入胃中,使得患儿能够及时补充营养,同时防止吸入性肺炎、腹胀、窒息等并发症的产生,同时对胃肠具有良好的减压效果。鼻导管安置必须松紧适宜,以防止鼻导管过紧导致的鼻唇肿胀症状。
1.4疗效标准: 病情完全缓解: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呼吸时发出吭吭的声音等症状完
全消失;病情有所改善: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呼吸时发出吭吭的声音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无效: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2结果
本组实验的6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在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和护理后,52例病情完全得到缓解,占78.8% ;10例病情有所改善,占15.1%;无效4例,占6.1% ,总有效率为 93.9%。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新生儿呼吸衰竭病发原因很多,而吸氧是最好的治疗方法。由于cpap是一种有效的辅助通气器,具有添加功能剩余气量、跨肺压力及气道直径,降低气道阻力,使得患者自主呼吸规律等优点。而其中鼻塞式cpap则具有安装简便、维持容易、气道阻力较低、无损伤等优点,与传统机械通气相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优势。
但是,鼻塞式cpap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相关研究表明,有2%的患者存在气胸并发症,而它并不是鼻塞式cpap的禁忌症,鼻腔常常受到分泌物的堵塞,并引起腹胀症状,有些患者的鼻中隔会受到损伤等,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鼻塞式cpap治疗时,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对患者生命体质进行严密观察、保证血氧的饱和度,保证cpap的运行压力,呼吸道护理,气道保温保湿,保暖和营养供给,管道清洁及并发症的预防等,以提高鼻塞式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5]。本组实验的6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鼻塞式cpap进行治疗后,52例病情完全得到缓解,占78.8% ;10例病情有所改善,占15.1%;无效4例,占6.1% ,总有效率为93.9%。证实,鼻塞式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总之,对存在呼吸衰竭新生儿采取鼻塞式cpap治疗方法,并做好适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晶,梁丹,任丽巍.新生儿呼吸衰竭中鼻塞式cpap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7(19):98-99.
[2]周秀娟,陈传兵,张玉红.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9,9(06):56-57.
[3]孙佰珍,赵忠华,焦杨.鼻塞cpap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应用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2(03):42-45.
[4]刘静,黄萍,马芬.鼻塞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应用中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11(36):123-124.
[5]罗文君,朱丽贞.鼻塞式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23(1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