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系列人口、能源、社会保障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问题。制定积极的城市建设规划、调整产业结构的策略和推广低碳技术的政策,将有助于引导和控制城市的发展和能源的需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城市化:低碳城市;城市规划;产业结构:低碳技术
1前言
4.1.2坚持紧凑型的城市设计和有机的城市布局
低碳城市的空间格局,就是土地空间要节 约,要形成混合型格局。从当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趋势来看,多数欧洲国家的城市都非常重视对有限城市空间的有效利用,实行紧凑型的城市设计。在
解决城市尺度的减排还应从城市形态人手,确立有利于收集太阳能的朝向,建立有利于通风的台理建筑密度和开发强度。不同的建筑群体构成热能效应会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导致建筑个体能耗水平的不同。
4.1.3推广建设生态绿化系统,改变城市园林绿化的方式,充分利用城市绿化来达到增加碳汇、吸附污染物、减少热岛效应、为建筑和行人遮阳等节能减排的效果。推行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在交通、供水、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诸方面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和经济激励政策,如直接将污水处理费返回污水处理厂与实际cod削减成效挂钩的办法,促进企业采用节能新技术。更重要的是,积极开展生态城市的国际合作和老城市“生态化改造”。
4.2调整产业结构,走低碳经济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使低碳经济最低限度地影响经济增长,平衡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态城市建设,使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进一步转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环境基础设施渐趋完善,建立起适应未来低碳要求的生态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环境基础设施,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