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槽是建筑物施工第一阶段基槽开挖后的重要工序,也是一般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最后一个环节。验槽是为了普遍探明基槽的土质和特殊土情况,据此判断异常地基的局部处理;原钻探是否需补充,原基础设计是否需修正,对自己所接受的资料和工程的外部环境进行确认。
当施工单位挖完基槽并普遍钎探后,由建设单位邀请相关部门到施工现场进行验槽。
一、验槽的目的:
(一)检验勘察成果是否符合实际
通常勘探孔的数量有限,布设在建筑物外围轮廓线4角与长边的中点。基槽全面开挖后,地基持力层土层完全暴露出来,首先检验勘察成果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勘察成果报告的结论与建议是否正确和切实可行?地基土层是否到达设计时由地质部门给的数据的土层,是否有差别,如有不相符的情况,应协商解决,修改设计方案,或对地基进行处理等措施。
(二)基础深度是否达到设计深度,持力层是否到位或超挖,基坑尺寸是否正确,轴线位置及偏差、基础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坑是否积水,基底土层是否被搅动。
(三)解决遗留和新发现的问题
有时勘察成果报告遗留当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某地质勘查单位对一幢学生宿舍楼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场地上有一个钉子户蛮不讲理,不让进院内钻孔,成为一个遗留问题,后来在验槽中解决。在验槽中发现新问题是常见的情况,需要相关方面负责人当场研究解决。还有,例如,某地质勘查单位在对某山区林业中学教学行政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时,到林中工地验槽,发现基槽中有大块孤石,地基软硬不均需要处理。另外还有在某宿舍楼工地验槽时发现基槽底部有一口直径2.5m的大古井,井内为淤泥,若处理不当,基础可能发生断裂。
(四)有无其他影响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如基坑放坡是否合适,有无塌方等不良现象。
无数的工程实践也充分证明,认真验槽,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防止事故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建立和执行验槽的制度是十分必要和完全正确的。但是有的工地验槽不请勘察单位,甚至根本不验槽的状况,应当改进。
二、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三、验槽的内容
校核基槽开挖的平面位置与槽底标高是否符合勘察、设计要求。例如,在某学生宿舍楼进行验槽时,发现槽底普遍为粘性土,由于该宿舍楼为7层楼房,勘察成果报告要求开挖深度2.2m~2.5m,挖至第③层卵石层,提供地基承载力fk=250kpa,施工单位误将开挖深度从设计地面算起,只挖到第二层,当时挖土机械已撤走,施工单位要求不再下挖,用修改设计解决。由于第二层粘性土承载力低,仅有100 kpa,不能满足地基强度与变形要求,验槽中,讲清道理,要求施工单位克服困难,决定必须继续下挖至卵石层后再次验槽。
检验槽底持力层土质与勘察报告是否相同。参加验槽的各方负责人需下到槽底,依次逐段发现可疑之处,用铁铲铲出新鲜土面,用野外土的鉴别方法进行鉴定。
当发现基槽平面土质显著不均匀,或局部存在古井、菜窑、坟穴、河沟等不良地基,可用钎探查明其平面范围与深度。
检查基槽钎探结果。钎探位置:条形基槽宽度小于80cm时,可沿中心线打一排钎探孔;槽宽大于80cm,可打两排错开孔,钎探孔间距为1.5m~2.5m。深度每30cm为一组,通常为5组,1.5m深。
钎探的工具问题多:传统的方法有用人力8磅至18磅大锤的;也有用穿心锤,锤重有重有轻;钎杆有粗有细,有尖头有锥头,五花八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要求废除用大锤打钎探,锤重、钎杆、落距规格不同,用力大小因人而变的过时方法,要求一律采用轻型圆锥动力触探工具与方法,这样钎探的数据,不仅可以了解基槽平面土质的均匀性,而且可以校核地基各点的承载值,这是最理想的。如遇硬塑粘性土或密实状态粉土、粉砂,则轻型圆锥动力触探的60°圆锥头下不去,可以变通办法,将锥头缩小,但10㎏穿心锤与50㎝落距不能改变。
基槽底部土质局部坚硬或局部软弱,这类软硬不均匀的情况经常遇到。例如,某办公楼基槽中存在一个直径9.4m的大型钢筋混凝土废基础;某宿舍楼验槽时发现一个钢筋混凝土废化粪池;某挂面厂基槽底部有防空洞的衬砌等等。至于局部软弱情况更多,这类槽底局部软硬悬殊的情况,均应处理得当,避免严重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开裂等事故。又如上述某林业中学原有单层校舍借当地一座寺庙,因地基软硬不均,普遍发生墙体开裂。新建教学行政大楼3层半高,由于验槽认真,把直径d>1000㎜的8块大孤石全部清除,又把局部标准钎探n10<10的软弱土挖除干净,分层压实回填卵石。这是1989年当地最高的大楼,竣工后,至今情况良好。
四、常用基础如何进行验槽
浅基础的验槽,浅基础是指,基础埋深小基础宽度、深度小于5m的基坑为浅基坑。
一般情况下,填土不宜作持力层使用,也不允许新近沉积土和一般粘性土共同作持力层使用。因此浅基础的验槽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场地内是否有填土和新近沉积土;槽壁、槽底岩土的颜色与周围土质颜色不同或有深浅变化;局部含水量与其它部位有差异;场地内是否有条带状、圆形、弧形(槽壁)异常带;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况使基底岩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场地内是否有被扰动的岩土。地基基础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地面水和雨水进入槽,槽内水应及时排出,使基槽保持无水状态,水浸部分应全部清除。严禁局部超挖后用虚土回填。当建筑场地为耕地(草地)时,一般耕土深度在0.6~0.7m之间,因此基础埋深不得小于0.70m。
深基础的验槽,深基础是指基础埋深大于其整体宽度且超过5m的基础(包括桩基、沉井、沉管、管柱架等形式)。深基础的验槽与浅基础的验槽基本相同,现主要介绍深基础中常用的桩基础的验槽。
对桩基的验槽,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机械成孔的桩基,应在施工中进行。干施工时,应判明桩端是否进入预定的桩端持力层;泥浆钻进时,应从井口返浆中,获取新带上的岩屑,仔细判断,认真判明是否已达到预定的桩端持力层。
人工成孔桩,应在桩孔清理完毕后进行。
对摩擦桩,应主要检验桩长;对端承桩,应主要查明桩端进入持力层长度、桩端直径;在混凝土浇灌之前,应清净桩底松散岩土和桩壁松动岩土;检验桩身的垂直度;对大直径桩,特别是以端承为主的大直径桩,必须作到每桩必验。检验的重点是桩端进入持和层的深度、桩端直径等。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土类不宜小于1d;季节冻土和膨胀土,应超过大气影响急剧深度并通过抗拨稳定性验算,且不得小于4倍桩径及1倍扩大端直径,最小深度应大于1.5m。对岩面较为平整且上覆土层较厚的嵌岩桩,嵌岩深度宜采用0.2d或不小于0.2m。
桩进入液化层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类不宜小于1.5d,碎石土类不宜小于1d,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密实粉土,坚硬粘土尚不应小于500mm,对其它非岩类土尚不应小于1.5m。
复合地基(人工地基)的验槽,复合地基是指采用人工处理后的,基础不与地基土发生直接作用或仅发生部分直接作用的地基,与天然地基相对应。包括用换土垫层、强夯法、各种预压法(先期固结)、灌浆法、振冲桩法、挤密桩法处理等
复合地基的验槽,应在地基处理之前或之间、之后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对换土垫层,应在进行垫层施工之前进行,根据基坑深度的不同,分别按深、浅基础的验槽进行。经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对各种复合桩基,应在施工之中进行。主要为查明桩端是否达到预定的地层。
对各种采用预压法、压密、挤密、振密的复合地基,主要是用试验方法(室内土工试验、现场原位测试)来确定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五、验槽注意事项
验槽时间要抓紧,基槽挖好,突击钎探,立即组织验槽。尤其夏季要避免下雨泡槽,冬季要防冰冻,不可拖延时间形成隐患。
验槽前应全部完成合格钎探,提供验槽的定量数据。
验槽时应验看新鲜土面,清除超挖回填的虚土。冬季冻结的表土似很坚硬,夏季日晒后干土也很坚实,都是虚假状态,应用铁铲铲去表层再检验。
槽底设计标高若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较深时,必须做好基槽排水,保证槽底不泡水。如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不深时,可先挖至地下水面验槽,验完槽快挖快填,做好垫层与基础。
验槽结果应填写验槽记录中,并由参加验槽的4个方面负责人签字,作为施工处理的依据,验槽记录存档长期保存。若工程发生事故,验槽记录是分析事故原因的重要线索。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验槽的重要性和面临问题的复杂性,而且时间紧迫,不允许慢慢研究再议,必须当场研究具体措施作出决定。验槽工作是整个建筑行业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旦此步出错,将会给整个将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且不容易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