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工科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以成都“武侯祠一锦里巷”的保护开发为例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持续保护 
  论文摘要:在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变迁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都“武侯祠——锦里巷”,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经营相结合.并准确把握保护的各个环节.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探寻出一条新途径。 

  1前言 
  历史文化遗产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城市历史的活化石。在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变迁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现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大多是一种原真型的保护,以保护真实的历史原物及遗存的历史信息为主要目的。这种保护方式在长年的城市建设中保护了大批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一而严格的保护方式也逐渐暴露出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弊端:保护资金的不足;保护价值准则的偏失;保护创新理念的缺乏。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包含众多环节。在分析总结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之后,以下以成都”武侯祠一锦里巷”为例,重点介绍其总体保护策略、中期规划建设以及后期的经营管理等各环节中的创新理念。 
  2“武侯祠——锦里巷”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新途径 
  2.1问题提出 
  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中心区老南门外的武侯大街,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是三国文化的圣地。整个祠庙占地37000m,是一组传统历史建筑群。 
  虽然拥有千年历史的武侯祠早已闻名天下,但作为单一静态景点的它,自身的管养都比较困难。加之近年来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武侯祠博物馆还面临着门票销售下滑的风险。此外,从旅游角度来看,武侯祠仅满足了游客观瞻的需求,却流失了吃、住、行、购等诸多效益和商机。 
  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答案的给出,将直接影响到武侯祠未来的发展。面对现状存在的问题,为了持续的生存,很显然,采取积极的保护是适宜的。 
  2.2创新途径 
  应该说,“武侯祠一锦里巷”这一综合体的成功保护和开发,不仅是在开发模式上有所创新,还对整个保护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积极的尝试(见图1)。 


  2.2.1老祠与新街联姻,保护与经营结合 
  老祠新街联姻,以保护为目的,适当进行商业开发,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产业经营相结合,是“武侯祠~锦里巷”保护开发最核心的思想。 
  武侯祠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保护发展的新途径。她把目光投向了武侯祠东侧的一条狭长的小巷一槽营坝。相传该巷曾为三国时蜀汉驻兵养马之地,而现状主要是一些破旧的宿舍楼、低层住宅和土坯房,长约100m、宽约6m。能否利用这条小巷,打造一条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商业休闲步行街?在经过一系列精心的策划和包装后,斥资千万,历时3年,仿古“新街”锦里终于问世了。“锦里”的刨意来自于蜀汉政权在成都置“锦官”,管理织锦事物,蜀锦因此而发达,由此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锦里”。“锦里”的命名点明了休闲街川蜀文化的主题定位。 

  武侯祠本身对于人流的吸引并不大,但是把武侯祠和锦里结合起来,互动式发展,带来了更多积极的意义,两者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组合。 
  保护模式上:依托武侯祠三国文化修建的锦里,将文化与旅游结合,很好地探索了文博事业如何既做文物保护又做产业经营,“两条腿走路”,摆脱传统保护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实现积极意义上的保护。武侯祠与锦里,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经济上:休闲街能为博物馆带来固定的门票收入,博物馆也可为休闲街带来一定的流动人群,两者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按照目前博物馆每年游客150万人次来计算,平均每人在休闲街消费50元,一年就有7500万元的营业收入。这部分收入为武侯祠自身的翻新、修复提供了可观而持续的经济支持,从而走出了单纯依靠政府拨款和门票收入来维护自己的尴尬境地。 
  文化上:“锦里”一条街的修建与成功营运,不仅盘活了武侯祠博物馆的固定资本,同时成为三国文化的一次意味深长的延伸和放大。在这条长350m的仿古新街上,川西民居的建筑风格、传统小尺度的街巷空间、蜀锦蜀绣蜀笺蜀酒等特色店铺,无不体现出川蜀地域文化的特色。可以说,武侯祠与锦里的联姻,也是三国文化与川蜀文化的结合。 
  功能上:武侯祠是国家级文保单位,从文物保护角度看,只能向游客作静态的展示。在体验经济来临的时刻,这种“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浅层次观光旅游,显然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厌倦。而锦里一条街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充分融合,游客在参观游玩当中还能体验到特色名小吃、川菜、川酒、川茶、民间手工艺术等四川民俗的精华,全方位的满足现代游客体验式、休闲式、娱乐式、互动式的旅游需求。 
  2.2.2突出文化特色,将物质和非物质形态文化保护相结合 
  (1)突出文化特色 
  在“三国文化”中,成都武侯祠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是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具有千年的历史。“三国文化”成为“武侯祠一锦里”这一新老综合体的文化之源。 
  锦里虽是一条新建的仿古步行街,却以“三国文化”为依托,以蜀锦为主线,以川西民居为特点,梳理出千年文脉,传承古蜀智慧,为新街注入了“古蜀文化”的精华,成为蜀地民俗文化的“博物馆“,为古老的武侯祠博物馆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的补充,是新与旧的碰撞,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可以说文化上的“双重奏”奠定了整个项目的内涵与特色,使其成为一个市场认知度很高的品牌。  
  (2)保护非物质形态文化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但在于它有形的历史遗存,而且还在于无形的民间艺术、民俗精华等无形的文化内容。“锦里”,这个不到400m长的小巷古街,在注重保护有形物质文化的同时,还开发式地“抢救”一些日渐消失的民俗文化遗产,展示了巴蜀大地久远长存的川西民俗文化。其饮食文化、府第客栈文化、蜀锦蜀绣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四大展示区异彩纷呈,集中推广四川特色小吃、工艺品、川菜、川酒、川中药、川茶等,再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以一种积极的方式保护了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非物质形态文化。 
  2.2.3再造传统街巷格局,合理组织功能业态 
  武侯祠的积极保护得益于锦里的成功开发,而锦里的成功开发,又归根于商业步行街的成功打造。对于锦里商业步行街这类文化旅游地产项目,“文化是魂,建筑是体,商业是心”,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落空。 
  (1)再造传统街巷格局 
  锦里是一条仿古步行街,采取“新建如旧”的原则,与相邻的武候祠建筑群相呼应。在统一的文化主题下,对建筑的风格、尺度、材质等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传统符号元素的运用有效传达民族文化个性,营造出三国风情浓郁、建筑尺度宜人、地方特色强烈的购物游憩空间。其建筑风格以明清四川古镇建筑风格为主,建筑色彩总体上以青黑、灰白、木黄为基调。商业空间组织上,采用基本的哑铃式布局,如同:——o——,即“步行街——广场——步行街“,线与面相互穿插,符合人们逛街、购物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同时,在街、广场、庭院等面状元素中点缀牌坊、诸葛井、碑碣等点状景观要素,使得整个商业空间丰富而有变化。锦里的平均宽度为3m~4m,最宽处也不过6m,小尺度空间的创造不仅有利于传统街巷空间感的形成,也有利于聚集商业人气(见图2)。 

  (2)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合理的业态组织 
  在市场定位上,锦里以广大中青年旅游人群为主体,因为这部分人群是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在对传统的、文化的东西充满好奇的同时,也崇尚时尚的理念。也正因为如此,锦里虽建造了大量的古式建筑,骨子里却充满了时尚的情结,如以时尚文化的酒吧娱乐区来迎合中青年消费,这也是锦里的商业特点之一。在功能分区上,充分考虑了各街区的商业情景与功能属性以及动静分区,具体分为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四部分。在业态组织上,餐饮约占16%,购物约占56%,休闲娱乐约占18%,其他约占10%,与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充分融和,全方位地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在业种的引进上,基本做到了“一招一店”,店店风格不趋同,避免同质竞争,以形成相同业态的良性积聚。 
  2.2.4公司化管理运作,创新型经营理念 
  如果说前期的总体策划、中期的规划建设为“武侯祠一锦里巷”的保护开发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那么后期的管理经营则为其在这个平台上走向成功提供了一个持续的保障。 
  锦里与作为纯文博单位的武侯祠博物馆的其他部门不同,它采用的是公司化的管理模式,成立了专门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引进民间资本和管理人才,参与锦里的经营管理,让锦里完全地走向市场。锦里管理公司由3部分组成:武侯祠博物馆持股40%,民营企业持股40%,另外20%由武侯祠所有员工持有。这样武侯祠博物馆只负责统筹规划,将管理权放开:员工的收入与锦里的经营好坏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而民营公司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也有了发挥的余地,这种方式可谓是一举三得。锦里公司化的管理模式,不仅为靠门票苦撑门面的博物馆提供了新的经营之路,也开创了国内公益性博物馆成立控股经营性公司的先河。 
  除了管理上的创新,锦里在经营组织上也有很多新的尝试。锦里的商铺采取只租不售的模式,有利于统一经营管理。同时,锦里还对落户商家的信誉和实力进行严格的把关,目前锦里落户的30多个商家,是从早期的400多家中筛选出来的,这对稳定锦里商业持久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锦里的商业模式和传统的商业模式不同,锦里对刚进驻的商家实行保障经营,在收取商铺租金价格上,并没有按照一般惯例按固有面积收取,而是实行按商家所销售的物业类型收取,这使以手工生产类的、四川固有的蜀锦、蜀绣等利润微薄但又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间珍品在锦里得到持续的保护和发展。对酒吧餐饮等利润较高的商家所收取的租金自然就要高一些,这种特殊的商铺收租方法使得锦里的商业持久繁荣但又不失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2.3效益评价 
  武侯祠的保护,锦里巷的开发,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效益:锦里巷是依托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来拓展旅游内容、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一种文化经营产品,对所在城市成都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其他众多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此外,武侯祠与锦里的联姻,也唤起市民对于传统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成为市民寻找记忆、回归地域文化的窗口,这才有了“游武侯,计从心来;逛锦里,幻若梦临。休闲成都,来了不想走;人文锦里,走了欲再来”的完美诗篇。 
  文化效益:按武侯祠总体规划的设计,今后的武侯祠将打造成国际化的文化旅游品牌,建成国际性的三国文化旅游休闲中心,成为成都市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点和亮点,大大提升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2004年,锦里以其独特的开发模式赢得了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经济效益:锦里的开发,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拉动了相关消费,据统计,锦里开业前7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上百万元。如今,每年到武侯祠参观的游客多达150万,每年门票收入就将近3000万元。据估计,锦里5年可望收回投资。 
  3结论 
  长期以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强调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同时,常常忽略经济效益;在注重保护文物原真性的同时,又往往忽视文物自身的生存和营养问题:在整个保护开发过程中,重视保护的某个环节,而忽略其他环节,从而导致整个保护的失败。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摆脱文物保护完全依赖国家拨款的传统保护思路,走出了一条将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的途径,让民间资本进入到文化产业中,然后再用赢利的资金进行再投入,最后形成一种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将保护和经营相结合,这种持续有效的保护模式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同时,在锦里的开发运作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大胆尝试和;隹确把握,如文化主题的把握、商业空间的创造、创新管理经营理念的运用等,都为锦里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也为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更新时间:
    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条件
    关于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汉唐宏观历史视阈下的丝绸之路解析
    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谈历史教学中的幽默艺术的应用
    关于借鉴廉政历史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高职院校《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课程建设的…
    论《二下南唐》鼓词小说创作的历史真实
    试论如何教好高中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历史文化在洛浦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
    近十年来《经学历史》研究综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