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工科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中国的高铁之路

  【摘要】 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近年来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建设规模和速度以及安全性能亦引起各方广泛关注,本文从历史的沿革介绍了中国的高铁之路。
  【关键词】 引进 消化 吸收 自主创新
  
  铁路是19世纪初期出现的,200多年来经历了兴盛、衰落、复苏三个阶段。目前133个国家拥有铁路总里程约115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27万公里,平均电化率24%。现在铁路形成了3种模式,客运型,以日本铁路为代表;货运型,以美国铁路为代表;客货并举型,有中国、俄罗斯、印度、欧洲等。
  20世纪中后期,铁路行业开始复苏,以信息技术和高速技术为龙头,带动了铁路整体行业的迅猛发展。
  关于高速铁路的定义, 2008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对高速铁路有了一个新的定义:新建的专用线路;时速超过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专用的列车控制系统。只有同时具备了这3个条件,才能称之为高速铁路。
  一、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有: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瑞典、丹麦、韩国、还有中国台湾,总长约9000公里,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1、 日本,1964年10月1日,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投入运营,全长515.4km,最高时速210km/h,开创了高速铁路新纪元,创造了世界上铁路与航空竞争中首次取胜的实例。
  2、 德国。现有6条城际高速铁路,共计1560公里。1991年6月开通第一条,将130多个大小城市连为一体,为客货混跑,白天高速列车运行时区,晚上货物列车运行时区,1988年,试验速度达到406.9km/h,最高运行速度250公里。
  3、 法国。法国的高速铁路(tgv),一直牢牢占据高速轮轨的速度桂冠,目前的纪录是2007年4月3日创下的578.4km/h。法国采用客运专线,并和既有线相互衔接,分级运行。高速列车可上普通线路,而普通列车不能上高速线路。
  二、中国高速铁路基本情况
  1、 悲壮成长。
  我国第一条铁路是1865年英国商人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的长约0.5公里的窄轨铁路。到1949年,全国所有通车的铁路总里程21800公里(未计台湾省),全国客运列车平均速度只有28.2公里/小时,货运列车时速只有25.5公里/小时。
  时光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中国铁路带来了深刻影响,高速公路,民航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行业的竞争形成了严峻的冲突。铁路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人民群众买票难,铁路全行业亏损。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之时,铁路正处在客流货源下降,累计亏损154亿元的困境。全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政企分开,减员增效,扭亏为盈三件大事上。
  2、 发展道路之:大提速。
  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的道路还有一点与众不同,这就是在建设客运专线的同时通过大提速迈进高速时代。中国铁路提速是一个持续过程。1994年12月22日,广深铁路经过3年多技术改造,开创了中国铁路时速160公里的先河。1996年4月10日,沪宁线上首次开行140公里快速客车“先行号”。7月1日,北京至秦皇岛开行时速140公里的“北戴河号”。自1997年4月1日零时,铁路第一次提速至2007年4月18日零时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后,时速200公里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6227公里,开行最高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速时代。

  3、 中长期路网规划。
  中国铁路跨越式的迅猛发展是从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中长期路网规划》开始的。就是把铁路的发展变为国家的意志,打开了中国铁路大发展的天地。
  到2020年,路网总规模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电化率将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铁路网将覆盖全国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将达到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4、 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亮点。
  从技术角度看,日、法、德在世界上三足鼎立。但中国是一个大国,有自己的国情,不可能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现成的技术体系。博彩众长,是中国高铁最成功之处。中国发展高铁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能够把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技术集成起来,并在大规模的建设实践中创新发展,创造了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秦沈客运专线的启示。秦沈客运专线1999年开工建设,2003年1月1日试运行,8月正式运营,时速达到250公里。实践证明秦沈给中国高速铁路若干重要启示并取得不少重大技术成果。京津城际是从国外引进消化,武广是消化吸收,京沪高铁是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能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工务工程:采用基床和路基强化技术,无碴轨道,可动心轨高速道岔,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等,提高轨道平顺性,刚度均匀性。广泛采用长大桥梁连续板式无碴轨道方案。据统计,各线桥梁比例为:京津城际86.6%,京沪86%,哈大74.3%,京石77%,广珠94%。最长桥已经超过100公里。最大跨径预应力连续梁在京石128米。
  动车组:中国生产的“和谐号”动车组,大断面,宽车体,高速轮轨,高速受流,高速制动,车体动力学技术等方面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特别将车体宽度由2.9米加宽到3.3米,增加定员近200人,满足了大运量的需求。在节能和环保上也有独到之处,在动车组刹车停止网上取流时,利用列车惯性发电,将电流回送到网上,据资料显示,一名旅客从北京到天津只需要用8度电,约4元左右电费。
  牵引供电:优先采用220千伏进线电源,(下转第111页)
  (上接第102 页)at供电方式,接触网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或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全线供电系统远程集中监控。供电分相点设地面应答器,动车组接受应答器实现自动过分相。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由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组成。将所有不安全要素都纳入了临近测试体系,只要出现不安全的现象都会自动停车。例如,当风速超过每秒15米时,全线将减速运行,当达到每秒35米时,全线停运。还有火灾、地震、落物监测系统,如果出现故障,全线出现警示红光带,列车停止运行。
  5、 京沪高速铁路。
  京沪线全长1318公里,全线设24个站,初期时速350公里/小时,个别区段380公里,可实现京沪两地4小时内到达。这是中国高速铁路的集大成者,引领世界高铁潮流。京沪高铁跨越国土面积6.5%,沿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5.8%,沿线城市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0.4%。铁道部提出三个第一,世界一流速度;世界一流运输效率;世界一流的管理。京沪线将在枣庄、宿州一带进行冲击最高速度试验,目标值是506公里/小时。
  中国高铁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人称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成为中国铁路的主旋律,中国铁路已经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目前,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土耳其、波兰、委内瑞拉、印度、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等几十个国家都希望我国参于他们国家铁路项目合作。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系统研…
    基于ITIL的高校IT服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基于VR技术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开发与实践研究
    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如何构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中国民间舞教学的具体方法及策略探讨
    中国联通宽带网络的优化整合措施
    浅议罚金刑易科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中国科协办公厅组织人员到临沂
    论中国动画片想象力缺失问题
    多元智能视角下的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初探
    中国传统五色观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