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达县3个国有林场的发展概况,指出为建设现代林场采取的实践途径,以为当地林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林场;建设途径;四川达县
国有林场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根基,建设现代国有林场是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战略目标[1],对当前我国发展现代林业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5月国家林业局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国有林场建设标准及指标体系参考提要》,适时地提出现代国有林场建设的主要标准和指标内容。该文以四川省达县建设现代国有林场的实践为例,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提出建设现代林场的可行途径。
1达县3个国有林场的基本概况
达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盆周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达县现有铁山林场、西山林场和飞机播种造林管理站3个国有林场,共有职工268人,其中在职174人,退休94人。职工中有大中专毕业生32人,其中10人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个林场共经营森林面积3 971 hm2,蓄积活立木32万m3。这些森林资源较为分散地分布在一些山地和丘陵的中上部,土壤相对贫瘠,水肥条件相对恶劣,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虽然这些地区资源的数量不大,但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达县农业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以达县国有林区为基础的铁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雷音铺森林公园,分别处在达州城市的西北部及南边,是达州城市的生态屏障和后花园。
达县3个国有林场均是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小型国有林场,自建场以来一直实行企业化管理,目前主要靠财政和天保工程拔款等途径维持经济收支平衡。
2建设现代林场的时代意义和基本要求
2.1时代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社会呈现出跨越式的进步,但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耗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而今,追求生产发展以及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近年来,我国民众十分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政府也十分重视处在生态环境建设首要位置的林业工作[1]。作为林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林场,其职能已经发生了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效益为主的转变。为了推进我国林业改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林业局也适时提出了建设现代林场的要求。
2.2现实意义
国有林场是从事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维护和经营、提供林产品和生态服务的林业法人实体。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历史已赋予国有林场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的艰巨使命。但由于国有林场资产及体制的特殊性,市场经济的竞争一直难以正常的切入,国有林场在历次改革中尚未破解的深层次问题长期累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诸多新问题,如大部分国有林场的经济、资源陷入“双危”境地,管理体制不顺畅,经营机制不灵活,林区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相关政策的缺位等等。现代林场的建设,必将带动全社会的林业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推动全社会文明不断地向前进步。
2.3基本要求
现代林场建设,要从我国发展现代林业,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总体目标的要求出发,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林场,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手段经营管理林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场,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林场。通过实施现代林场建设,逐步把国有林场建设成为“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森林优质高效、产业发展充分、资源经营持续、林区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林场。
3建设现代林场的实践
3.1达县建设现代林场的具体实践
近几年来,达县3个国有林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为建设现代化的国有林场开展了以下工作。
3.1.1改革经营管理制度,增强林场内部活力。2005年,达县国有林场先后按全员聘用的方式改革了原有的用人制度,打破了干部与工人的界限。根据职工个人素质特点进行岗位安排,能力强、素质高的职工被大胆启用,走上管理岗位,加强了林场的领导力量,精简压缩了非生产性人员数量。达县林业局也加大了对国有林场的管理力度,推行场长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单项工作目标考核制,使国有林场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在经费改革方面,2002年7月达县人民政府用天然林保护工程经费解决了3个国有林场退休职工养老金问题,2005年12月前利用天保工程资金,采取一次性安置富余人员80人。2007年11月,政府将国有林场在职职工的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职工工资无保障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3.1.2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自2007年以来,达县3个国有林场积极地开展了林区标准化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供水设施做到了每个工区打好一口水井,建好抽水蓄水设施,保证工区的生产生活用水所需;林区内住地就近架设供电线路,确保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用电;修建通往林区住地和主要生产基地的林区公路,并保证随时畅通;与运营商合作建设覆盖整个林区的通讯网络。
在生产设施设备方面:逐步改变原来完全依靠人力及手工的工作方式,配备割灌机、油锯、摩托车、机动灭火和施药等设施生产设备及电脑、打印机和现代通讯等现代化办公设备。
在林区房屋庭院建设方面:每个工区职工共建一个院,院内整洁美观;每人一间房,房内干净优雅;每房配备完备的个人用具;建设公共厨房、公共厕所、公共浴室等,完善林区的居住设施建设,使林业工作人员能安心的投入生产。
3.1.3抓好林业产业建设,增强国有林场经济实力。利用林区优美的自然风景资源和距达州市区较近的区位优势,达县分别修建了铁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雷音省级森林公园;铁山林场修建了铁山森林宾馆;西山林场修建了雷音公墓;飞播站在达县麻柳镇建立了木材市场。这些项目的实施及其建成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国有林场的自身实力,对提升整个达县国有林场的经济实力和知名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这些项目效益普遍不好。
3.1.4招商引资和争取政策扶持。国有林场基础差,底子薄,不能完全依靠其自身力量走出困境并促进自身发展。争取政策扶持,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进行招商引资是各国有林场普遍采用的发展途径。近3年来,在达县3个国有林场积极招商开展森林公园内的餐饮服务、雷音公墓的经营管理的情况下,铁山林场成功引资开发了铁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项目,西山林场共争取扶贫资金100万元投入林区道路的建设。这些不仅为林场创造了收入,解决了林场富余职工及亲属就业,同时也促进了林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了林场的发展。
3.1.5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林产权制度改革,并以此促进国有林场产业发展。首先,积极配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帮助国有林场周边集体理顺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之间的关系,目前达县已经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工作;其次,按照让利于民并积极协商的原则解决了国有与集体林权纠纷,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国有林场与周边的纠纷问题;第三,积极探索国有林场与乡村、林农发展联营和股份合作造林等森林经营的问题,探索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国有林场产业建设,是促进国有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
3.2实践结果分析
3.2.1取得的成绩。近年来,达县开展现代林场建设的实践工作,使林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林场职工的工资待遇及福利得到了保障,林场内部管理正逐步规范,影响和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不利因素正逐步消除,国有林场职工的积极性高涨。取得的这些成绩无疑是进一步建设现代林场有力的保证。
3.2.2存在的不足。近年来,达县建设现代林场的实践是对走入困境的国有林场实施输血式的抢救,而没有培养其造血功能,使林场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因此并未彻底解决长期累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地进行分类经营;没有考虑到森林资源资产特性和目标的多重性;没有按市场规则解决生产性的事务,仍然是以事业方式管理实现生产性的目标。
3.2.3结论。当前的实践没有进行彻底改革,发展动力仍不足,不能使国有林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完全符合现代林场的要求。因此,必须彻底改革经营管理体制,理顺国有林场生产经营与社会需求等多种关系,明确国有林场的性质,根据各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现代林场建设之路。
4现代林场的建设对策
建设现代林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根据达县3个国有林场的现代林场建设实践经验,以及对其进行的总结分析,笔者对现代林场的建设提出如下的建议。
4.1建设现代林场应坚持的方向
建设现代林场必须充分考虑森林资源的特性,根据不同国有林场对社会、生态及经济的目标需求的异同,准确定位其性质,明确其职能,按照建设现代林场的要求,遵照林业生产自然规律和市场机制等规律,坚持对国有林场实施分类经营,通过政策扶持,积极的改革、创新及实践,努力实现现代林场建设目标,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贡献。
4.2建设现代林场的途径
现代林场建设必须走学习探索、政策扶持、改革创新、努力实干、持续发展之路。现就建设现代林场的方法提出如下参考意见。
4.2.1政府主导,加强政策及资金扶持。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在我国林业建设中起着示范和骨干作用。其曾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而且还将长期为全社会林业产业、环境保护及生态文化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有林场的建设发展中,政府应该起积极的主导作用,一是要加强政策指导,二是进行积极的财政支持,三是要引导全社会关注林业生态建设[2]。
为建设现代林场,政府亟待解决国有林场机构改革、国有森林分类经营、国有林场性质确认、劳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问题,积极调研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政府既要按照“谁受益谁买单”的原则对国有林场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又要引导民众树立生态意识,引导民众关心林业生态建设,以形成“林业生态建设为全社会,全社会支持林业生态建设”的局面,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资体制[3]。
当前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挽救国有林场于“资源危困和经济危机的双危”之中,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今后一段时期也应扶持国有林场走科学发展之路。但这种挽救和扶持不应该是长期的供养。
4.2.2深化改革,建立新型国有林场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国有林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经营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建设现代林场的需要,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是当前建设现代林场的核心工作和前提条件,否则会使关系错位,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改革不能进一步深化,发展也不会有大突破,建设、经营管理科学并充分发展的现代林场就是一句空话。
改革创新管理体制,首先,根据功能对各国有林区进行区划。根据各国有林场承担的职能作用,将国有林场划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型林场,将其性质分别定为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并对其实施分类经营和管理。其次,对按事业单位管理的公益型国有林场的管理、生产及经营等职能进行具体的分离,对其中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职能的部分按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成立相应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机构,把植树造林、护林防火、加工经营及其他具体生产性事务按企业方式进行管理;成立相应的造林营林公司及森林保护公司等,并建立相应的内部经营管理体制,对事业管理部分实行定责、定编和定经费,对企业的部分和商品型林场按市场规则进行管理,国有林场原有职工也按此进行分流,富余人员纳入社会安置,以此彻底解决“事不事,企不企”的问题。第三,国有林场的森林大都集中连片,不少还跨越行政区域(如铁山林场),大部分国有林场都是生态公益型林场,森林的培育、保护管理及林场建设多为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投入相应资金。鉴于目前国有林场多数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管理林场的县级政府大都财力有限,承担林场的建设资金和事业经费较为困难。因此,国有林场应当改为由省实行统一管理,或者采用省和具有财力的市(地)、县(市)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以利于现代林场建设的顺利实施[3]。
4.2.3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建设现代林场,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是必要保证。当前大多数国有林场职工在思想观念、专业技能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建设现代林场的需要,长期以来养成了等、靠、要的思想,没有危机紧迫感,缺乏竞争意识,自身不能创新,也不适应改革需要,一部分的国有林场职工不但不能推动现代林场建设,反而成为现代林场建设的阻力。加强对国有林场职工的教育培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并参与建设现代社会的能力已迫在眉睫。首先是转变观念,教育职工认清形势,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市场观念,培养竞争意识,振奋精神,加快发展[4]。其次是要积极加强培养学习和锻炼,提高职工科学经营和管理林场的能力,培养职工参与社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4.2.4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仅是建设现代林场最基本的保障条件和重要手段,也是衡量现代林场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达县3个国有林场积极开展了国有林区标准化建设。新建或完善水、电、路及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住地条件及添置办公设备等。但由于国有林场薄弱的基础条件和沉重的历史包袱的制约,其开展的这些建设的效率和力度都是十分有限的。由于国有林场的历史贡献和生态职能,无论是公益型还是商品型林场,政府都应加大投入,建设或完善国有林区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建议政府把国有林区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行规划和投资建设。
4.2.5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国有林场经过彻底的体制改革后,从商品型林场或公益型林场分离出来的造林营林公司和森林保护公司等,要充分利用国有林区的自然条件及资源优势,严格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适时地进行调整,积极地开展国有林业产业建设。要优化第一产业,培育和保护好各类森林资源,重点搞好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名优果木林基地、茶叶基地等的建设;强化第二产业,加大对木竹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及其他林业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森林旅游业、花卉业、商业及其他服务业为突破口,增强林场经济发展后劲,也可利用国有林场的生产专业技术优势参与社会林业建设。
5参考文献
[1] 王守洪,李梅.对达县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四川林业科技,2006,27(3):63-66.
[2] 乔交其,鲁姜玲.现代化国有林场建设的必由之路[j].内蒙古林业,2008(12):8-9.
[3] 沈茂成.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有林场——关于国有林场建设发展长远目标定位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7(4):3-6.
[4] 谢复明.对社会主义新林场建设的思考[j].湖南林业,2006(1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