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学研究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短板。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提出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几点对策,为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能力 对策
1.引言
科研工作是普通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关乎学院发展的重要议题,是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助推器。在高职院校刚设立之初,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科研工作进行了大量研究,各学院都重视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如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整体竞争力不强,高水平且具有影响力,能转化应用的成果很少;纵向课题较多,横向服务较少;课题负责人重课题申报,轻课题研究;缺少稳定有竞争力的研究团队,在省内几所高职院校调查显示有主持省级课题经历的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15%左右;大部分教师没有确立固定的研究方向,所出的成果基本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特别是部分年轻老师因教学任务的变化而缺乏主攻方向。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采取对策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发展能力建设日益重要。
2.建议与对策
2.1精准科学定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加强应用技术研究。
科研在层次上有“顶天立地”之说。高等职业院校性质和实力决定了高、精、尖的“顶天”的科研项目不必搞,可以大力开展对解决生产、生活的应用性研究和教育教学中实际教改问题的研究,解决实际应用中“立地”的问题。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该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同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同专业建设、经济建设、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紧密结合,重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具体技术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往往偏重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的研究和申报,忽视应用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高职院校应深化校企合作,广泛开展应用性研究,主要包括应用技术的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生产技术的服务、科学技术的咨询等等。由于高职院校科研总体水平低于普通高校,争取一些大的项目、回报丰厚的项目和课题有较大的难度,因此,高职科研工作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眼睛向下,集中在一些小的技改、节能减排的项目上。如果研究成果获得认可和推广,则必将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定位应以“与生产第一线紧密结合的应用性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为主。
2.2高职院校要深化科研管理,增强服务意识。
2.2.1完善科研制度。教育部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明确了高校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明确了高校科研活动行为准则,明确了高等学校科研的主体责任。学校科研规划要准确捕捉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问题,建立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增强科研管理能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科研氛围,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制度,加强学风建设,防止个别教师急功近利而学术造假,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管理与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推动高职院校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职院校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2.2加强过程管理。高职院校教师的课题研究“重立项、结题,轻研究、推广”。职业院校的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往往在课题立项阶段、结题阶段比较重视,忽视课题研究的过程资料的积累,容易忽视对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教学及其他工作任务繁重,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具体实施研究计划,或者实施了没能做好总结,成果质量不高,应用性不强等方面的原因,研究成果极少能够得到推广,未能发挥出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科研管理可促使出好的、优秀的科研成果,防止科研项目的流产和低劣成
果,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特别是要组织开好三会,一是将课题申报评审会开成对课题申报人的指导、培训、科研水平提高的会;二是将课题开题论证会开成帮助课题主持人完善研究方案,提高研究水平的指导批判会;三是将结题评审会开成对课题成果验收把关、对后续研究指导和成果转化推广建议的总结表彰会。
2.2.3加强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科研管理信息化是科学技术研究、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在科研管理领域中的综合应用,要加快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步伐,通过管理信息化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和科研管理效率,推动科研工作快速发展。
2.2.4全面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科研部门工作人员是各级各类科研信息的传递者、科研人员之间的服务沟通者、学校科研政策的执行者、科研政策和动态的知情者、科研成果的推广宣传者。高职院校采取培训、进修等方式,全面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职责使命;二是加强学习,全面把握科技政策,熟悉科研工作程序;三是提高工作能力,密切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为教师立好项目、多立项目做好技术服务和外围工作;四是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五是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树立威信,增强与广大教师的科研对话能力。
2.3防止“马太效应”,营造和谐学术氛围。
“马太效应”是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归纳的,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客观存在于社会各领域中,高职院校科研领域也不例外。这类现象有利于校内少数业绩优异教师快速成长,但容易导致科研领域内资源垄断现象的发生,加剧科研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大部分老师的践行历练。高职院校应健全科学合理科研成果评价机制,避免出现某人因一项得奖、项项得奖、层层得奖的不科学“马太效应”现象,尽量缩小“名效应”和“官本位”的影响,坚持效益与公平兼顾原则,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 2.4采用科研导师制度,加强对新生力量的培养。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但由于缺乏经验或准备不足,科研评价机制等一些外部环境的制约,使青年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常处于劣势。高职院校可以效仿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据青年教师的个人情况,配备一名科研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科研成果丰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学科研指导老师。通过经验丰富的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培养他们科研项目申报、论文撰写、组织协调等能力和协同创新精神。
2.5组建教科一体化团队,推动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中专学校合并升格来的,教师学历层次明显低于本科院校,部分教师是通过学历补偿教育提升等一些“先天不足”,使得教师科研能力、水平和层次不高。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大多停留在教师“单个作战”,呈现“个体化”、“自由化”、“封闭化”的状态,缺乏科研合作与交流、缺乏跨专业、跨院系、跨系统的团队意识,导致科研选题范围的窄小和科研成果形式的肤浅,使科研无特色,无品牌,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缺乏深度的研究积累,以致在争取科研项目的竞争能力方面显得非常单薄,这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整体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高。虽然近年来,不少学校也注重科研队伍的建设,试图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但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评价、经费投入、政策激励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欠缺,难以造就具有较强实力的研究人员和较强竞争力的科研团队。高职院校可挖掘校内专业带头人和一线企业知名专家,整合原有的专业教学名师团队,构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有教学科研领军人物,有企业专家参与的协同化、有序化和综合化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在科研资源、科研条件、科研时间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外在困难,协助他们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开展横向技术合作,推广科研成果,力争通过科研领军人物的带动、辐射、引导与帮助,组织和培育一批科研团队,带动专业建设教学和专业技术应用性研发工作的开展。
2.6开展学术交流,防止闭门造车。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多数为在上网查查资料,单枪匹马、独立探索地写写文章,缺少与同行,特别是知名
同行开展学术交流,不关心企业和市场的需要,科研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现象严重,完成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错位,缺乏可行性和实用性。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都应多与校内外知名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借助校外资源,开阔教师视野,了解研究领域最前沿的动态,防止闭门造车,重复研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提高教师科研综合素质。“请进来”就是将企业的中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新产品研发人员及科研院所的研究骨干、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事业单位中的科研精英请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和科研讲座,在研究方法和课题选题等方面做好培训和指导工作,对申报课题的选题和组织材料,研究的实际内容,技术方案和新颖的创新点及研究基础等进行技术指导,避免盲目性;在课题的组织实施中指导方式方法,确保按时高质完成预期目标。“走出去”就是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每一位教师都深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求解已有问题、重新捕捉并解决新的问题;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促进学院与兄弟院校、学术界的联系沟通,保持与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长期合作与联系,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7加强政校企合作,扩大社会效益。
从总体上说,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基础薄弱,科研队伍不强,科研工作效益低,社会服务能力有限,借助地方、企业、行业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可以借助湖南化工职教集团;湖南省科技厅、市政府与学院共建的“石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株洲市政府、株洲市科技局、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及株洲十多家化工企业联系发起的“株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开展横向技术服务。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使命,在地方政府大力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注重产业的集聚效应,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地方和行业发展的各种优惠条件,争取政策支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特别是科研力量较为薄弱、经济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根据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去借题,通过与中小企业挂钩结对、合作结盟、搭建交流平台,实施一个专业服务一批企业、一个团队承接一个项目,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遇到的技术难题,择优选一些“短、平、快”项目进行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换的进程,为中小企业节能增效、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借助本科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人才、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力量,在短期内弥补自己人财物缺乏的短板,在科研队伍建设、科研装备建设和科研投入方面寻求支持,通过创新机制体制,采用合作、共建科研团队等形式,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迅速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整体水平。
3.结语
科学研究是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保障,是关乎学院发展的重要议题,是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助推器。高职院校要找准定位,采取强化过程管理,注重信息化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科学研究氛围,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更好地推进科研工作的开展,促进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彩凤.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2]张晓红.论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地位与功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
[3]吴丽芳.“教学研训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与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10,7.
[4]罗新芳.产学研合作视阈下高职的科研定位[j].职教论坛,2013,2.
[5]樊桂清,贾相如.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对青年教师发展影响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3.
[6]赵东明.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质量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3,2.
[7]陆颖.科研导师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8]周世青.借势借力与借题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2.
[9]李晴.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
思考[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7.
[10]王蒙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发展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2.
[11]李家宏,沈玉梅.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3.
[12]崔昌玺.试论我国高职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0,3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c239);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院级课题(hnhy2012a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