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信息技术(如手持技术)运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实验教学改革和增强高中学生化学实验兴趣提供了新思路。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笔者在甘谷县第一中学对高一、高三两个年级各10名学生的访谈情况来看,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1/3左右的学生认为教材中学生实验没有趣味性,实验结果已经可以“未卜先知”。
(二)大多数学生建议有更多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趣味性实验。
(三)近25%的学生觉得实验与升学考试的关系并不太大。
(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愿意亲自动手实验。
(五)近一半的学生喜欢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由此可见,传统化学实验内容及实验教学方法存在不少问题。如①化学实验的学术化倾向严重;②过分孤立地强调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心理;③化学实验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④化学实验内容的设计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探究的少等等。
二、国内有关培养高中学生化学兴趣的研究概述
纵观我国在培养高中学生化学兴趣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如何充分利用化学教材、改进教学方法、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化学史)、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和利用实验(主要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维度着手,特别强调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高中学生常见的化学实验心理
徐承先为了摸清高中生化学实验心理状态,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化学实验课内外心理、行为的跟踪调查和记载,结果表明,当今高中生化学实验心理状态主要有:探索心理、恐惧心理、游戏心理等。马国庆认为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分三个阶段逐步深化的过程,即有趣-乐趣-志趣,其实质是暂时兴趣转化为稳定兴趣的过程,而且这种转化不能被截然分开,因为它是一种连续的、曲折的和交织的转化过程。俞树法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实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消极心理,如惶惶然的恐惧心理、难于自控的紧张心理、盲动的模糊心理和飘移不定的纯兴趣心理等。于治丰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的不良心理状态总结为看热闹心理、猎奇心理、敷衍心理和恐惧心理,认为这些心理都会对学生的实验兴趣向健康方向发展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二)国内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研究
据国内许多有关化学实验教学的调查及相关文献来看,国内在探讨如何增强高中学生化学实验兴趣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实施方法。
崔建业认为应针对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对于好奇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他们注意的特点,将无意注意引导到认真、耐心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中去;对于好强的学生,教师应本着爱护观点,尊重其好强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从而保持其兴趣的持久性;对于对化学实验存有紧张和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应正面鼓励他们做到胆大心细,并以自身规范、娴熟的操作技能熏陶感染学生,从而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其实验心理得以健康发展,从而增强化学实验兴趣。王佩霞提出可以采用举行以实验为主的化学晚会和化学运动会等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王卫平、李凤双等人则认为可通过活化化学实验教学形式和内容,包括改已知物为未知物,变直观验证为悬念探讨、交换自制检晶,变自检实验成果为检验他人实验成果和设立化学实验协作小组,变学生在实验中的从属地位为自行管理的主导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实验热情和兴趣,并在实践中收到理想的效果。而王庆胜认为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来亲自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
从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分析,这些做法部分程度体现了:①实验知识目标(包括对有关化学实验事实、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化学实验安全方面知识的了解);②实验技能目标(包括基本操作技能、仪器和药品的选择技能和综合运用技能等);③实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包括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具有好奇心、能体验到化学实验活动中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过提出具有新意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的体验,并能主动进行论证和评价等),却几乎没有涉及实验探究能力目标,
其是在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探究而增强其化学实验兴趣方面。然而,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来看,国外许多学者如lidak.gifford,s.k.lunsford和thomash.eberlein等认为应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包括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备感科学(化学)的趣味性而积极投人到科学探究实验中,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各种能力,这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如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将其作为强有力的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工具,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主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也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