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多元解读”中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缺乏,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那么作为教师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推陈出新的同时,应该如何适时地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呢?本文就这一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
多元解读价值观
鲁迅先生曾说,“读《红楼梦》,红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也就是说,同一个文本,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情感体验的人,解读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的解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得到的不同程度的主题解读,都会无一例外地具有与众不同的,创新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新颖性。这样的课堂,也往往很容易出彩。所以新课程提倡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这点很好,只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多元解读被泛化,加上我们的教师理解层次也不一样,从而使教学产生了误区,即不管学生解读的结果如何,一味予以肯定,美其名曰让学生个性特征等得到充分张扬,独特体验得到充分的展示。
每篇文章中必然蕴涵着作者的某种情感,也蕴涵教学的价值取向。多元解读,并不等于对文章价值取向的曲解。所以,教师不能只陶醉于课堂的“活跃”上,无原则地迁就,更不能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作为教师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推陈出新的同时,应该如何适时地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呢?
1.应坚持主流价值观,符合道德底线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应加强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的维度。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只不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应该要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注重熏陶感染,以点带面,把‘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要求无形地渗透于日常教学细节中……”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准文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拨动学生的情弦,以达到养德的目的。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求我们在多元解读时不能超越道德底线,要符合健康的审美情趣。文学艺术的审美,包括对弱小的怜悯,对恶者的贬斥,对崇高的敬仰。既要实现多元解读的阅读目标,也达到育人的目的。如果一味强调多元解读而不注意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学生可能用世俗庸俗,势力的观点去解读。这种解读,显然严重违背了主流价值观,违背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原则。
2.要引领学生细读文本,尊重作者的价值取向
“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衍生、信马由僵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以文本为阅读和批评的中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也就是多元解读有他的底线:①多元解读不能忽视文本“体裁”的底线;②多元解读不能脱离文本具体时代背景的底线。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上的对话与沟通。尤其是这些文本的作者往往是一些睿智、博学的语言艺术大师,走进文本与他们进行对话和沟通。就会走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看世界闻名的天光云影,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本的言语中去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奥秘。
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应对经典文本进行一定程度的赏读。只有当教师首先打开精神空间,被文本感动,同时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来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展现文章语境,才能帮助学生走进文章。如《背影》一课,学生在阅读感悟时,有一些学生会觉得文中的父亲过于老土,甚至觉得他攀爬月台这样一种行为本身就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不好示范。当课堂上学生提出这样的“多元解读”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文本时代背景的底线也不能是学生说逾越就可以逾越的。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三者之间的对话,教师是主体,也是载体。唯有教师首先深入文本,比较探究,把握文本的精髓,方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
3.应推陈出
新,挖掘更深的人文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善于保护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外,也要善于引导,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向深入。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作品本身具有主体化的特征,加之阅读活动个性化的特征,学生眼中的人与事理应不同。听过几堂《那树》的公开课。毫无疑问,王鼎钧对于人类砍伐老树的行径应该说是抱有强烈的谴责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吞噬了旧有的一些优良的东西。这可以说是作者博爱人怀的体现。但这是否意味着一切开发都不可取了呢,如果没有人类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现在我们可能踩着原始过日子。所以当教师把“老树该不该砍?”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时,就应该允许学生对现代文明发展有自己的看法。
总而言之,要正确理解“要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这一理念,应该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独特体验这样两者的关系,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智慧的引领下,学生多元解读,学会提升自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