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发展观对新世纪党的形象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新贡献,主要从三部分展开论述:科学发展观为党的形象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形象建设有着卓越的政治贡献;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作风建设有着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科学;发展;执政;形象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13-04
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定位,对科学发展观的评价达到新高度,并提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毋庸置疑,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党的形象建设也是休戚相关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形象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新贡献,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科学发展观为党的形象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党从理论上予以回答、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形象建设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一)科学发展观为新时期党的全面建设提供了评价标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党的建设成效的依据,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行动,是否转化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是否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
“全面发展”的思想,促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党员干部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全党同志的实践经验,集中全党智慧,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提出正确的思想观点,进行理论创新,用于统一行动,指导党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党组织还大力鼓励党的理论家积极进行党建理论研究,探讨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不断丰富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统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使党员永远保持先进性。有了科学发展观,就有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基础,就能顺利实现党的主张和目标。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正确的主流思想意识,最关键的是,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并使全体党员的头脑中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强信念,使党员在老百姓面前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形象,永远保持先进性,进而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在组织建设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深入贯彻落实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把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政绩考核内容,既看经济建设情况,又看社会发展情况;既看发展速度,又看发展质量;既看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又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状况;既看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又看对长远发展打下的基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选人用人,对那些在引领科学发展上有能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要放手使用。同时扩大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为那些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干部打造“上”的平台。建设一支善于引领科学发展且让百姓放心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高了党科学决策的水平
科学发展观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实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我国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发展要求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完
整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构成了一个完备而又开放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贡献了最新成果,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也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党面对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认清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正确适时地提出了今后发展的目标、途径、步骤、依靠力量及实现的方针原则,党的科学决策水平也日益提高。
二、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形象建设有着卓越的政治贡献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第一要义,在实践中,它推动了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发展,在它的指导下,中国发展的成果,令世人震惊,这为党的形象的提升夯实了政治基础。
(一)经济的迅猛发展,提高了党在国内外的声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党面临着多重考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如何避免传统现代化路径带来的贫富分化、矛盾激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弯路;如何突破后发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中等收入陷阱”等发展困境,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等。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变革、大量矛盾和问题凸显的时刻,我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促进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取得了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演绎了“中国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给当代中国带来了历史性巨变,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进步潮流,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年的奋斗历程和伟大实践检验了科学发展观。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工业化加速发展,城市化快速成长,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经过十年科学发展的不懈努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取得明显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明显好转,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三农”工作取得历史性进步,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
在科学发展的号召下,中国经济崛起的步伐令人震撼:就科技水平而言,中国的富裕地区如今要比富裕的美国更加先进,上海在很多方面确实走到纽约前面了,甚至远远走在纽约前面了;中国的宏观调控给美国带来不少可借鉴的东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还是按照官方汇率计算的;中国于2009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中国成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2009年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50%左右;2010年,世界银行资产排名前五席有三个都是中国的银行;中国在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70%的贫困人口是在中国脱贫的;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短短几年间,中国在风能、太阳能、电动汽车等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二)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政治空前稳定,彰显了党的执政魅力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十年来,我党坚持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的特殊国情,国家始终保持稳定,各种风险考验从容应对。经过十年科学发展的不懈努力,我们初步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务公开、司法制度、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重点领域逐步突破、关键环节渐次打通;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达到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新型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富裕农民、造福农民;继续拓宽民主渠道,不仅加强党内民主,而且继续更好地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职能;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非典、汶川地震等重特大事件成功应对;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盛事成功举办;积极寻求与台湾合作的新支点,两岸“花好”总有“月圆时”;促进国际合作,改善周边关系,中美关系可以超越分歧,中俄推动务实合作;积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正是在科学发展的旗帜下,我党不断改变、转变、创新、突围、突破,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可以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十年,是中国脱颖而出、傲然屹立的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胜利的十年,开启了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抵达了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超凡的执政才能,令世人赞不绝口,使西方的“中国一党专政论”及“中国崩溃论”不攻自破。
三、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作风建设有着积极的贡献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这就要求我党必须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广大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
(一)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踏实党员的工作作风,树立党的亲民为民形象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以人为本,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教学;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我国将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医保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宏观调控楼市房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深化平安建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人为本,
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踏实党员的工作作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克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注重调查研究,切实了解最基层的真实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关心民间疾苦,扎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汲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如今,国务院撤销了铁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实行铁路政企分开,中国铁路总公司统一调度指挥铁路运输,实行全路集中统一管理,确保铁路运营秩序和安全,确保重要运输任务完成,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优质服务。“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①这无疑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大反腐败力度,树立党的廉正形象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1.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科学的反腐观。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反腐倡廉工作要紧紧围绕第一要务来服务,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科学的反腐观,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反腐观,反腐倡廉始终要把人作为反腐倡廉工作最积极、最能动的要素,科学认识“人”这个要素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正确把握人的思想行为蜕化、变质、腐败的根源和轨迹,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大在工作规律、监督范围和社交范围的研究和防范。把维护党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考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目标,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不满意”和“答应不答应”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标准,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全面发展。
牢固树立和落实与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反腐观。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经济转制、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树立科学的反腐观,既要看到已取得的巨大成绩,又要对严峻的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坚定信心,又要看到其长期性、艰巨性;既要保持反腐的先行性,又要注意其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到科学的反腐倡廉。
牢固树立和落实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反腐观。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是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系统工程,是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以及源头治腐等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兼备教育、保护、监督、查处多种功能,既能起到惩治腐败之目的,又能达到预防腐败之功效;既要教育大多数党员干部,又要挽救那些涉嫌腐败的人员,同时还要坚决惩处极少数败坏党和国家干部形象的害群之马。这是科学反腐观的具体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建设科学的反腐败防范体系。腐败现象的表现日趋多样化、多元化、复杂化。惩治和预防的科学体系也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宽视角的立体体系。“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治和预防有机统一,是多年来我们党反腐败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反腐败规律的科学反映。
建设科学的反腐败体系,教育是基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教育是经常性的,也是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着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坚持好“两个务必”,就是要加强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中,“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实践好“一个宗旨”,就是要把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建设科学的反腐败体系,制度是保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还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
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用铁的纪律、铁的制度规范和约束每个党员干部的言行。落实好一个党风廉政责任制;贯彻实施好二个条例,即《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搞好“三个公开”,将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推上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轨道,真正实现办事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搞好“四项改革”,建立健全廉洁高效的行政审批制度、公开透明的财政管理制度、规范有序的投资管理制度和竞争择优的人事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在借鉴港澳及西方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结合自身实际的原则,将在全国开展积极有效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广州南沙就是个试点,该项制度的发展、完善和推广,将会把反腐败工作推到一个新高度。
建设科学的反腐败体系,监督是关键。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坚持以管钱、制权、用人为主线,把监督渗透于人、财、物管理、使用、调配的全过程,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重点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搞好自我监督与他人监督的结合,搞好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结合,搞好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的结合;充分发挥好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做到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既乐于监督,又乐于被监督,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统一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全过程,保证反腐倡廉工作取得实效。
3.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重点抓好对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树立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这是我们取信于民的关键;加大力度查办各种大案要案,保护探索者,帮助失误者,褒奖成功者,惩治腐败者,追究诬告者,努力形成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大胆探索、潜心创业的浓厚氛围,决不能让干事的人胆怯心寒,不干事的趾高气扬;集中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要从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入手开展刹风整纪,加强对纠风工作的监督检查,大力开展执法监察,确保纠风责任落实和政令畅通。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推行统一核算,强化资金监管,尤其是强化对企业资金运作的监督;积极推行公开办事制度,全面实施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校务公开、村务公开等“阳光工程”;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对干部人事工作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形象测评和跟踪考核制度,定期开展对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综合服务部门的形象测评,进一步扩大测评范围,完善测评制度;建立各单位、各部门服务企业的跟踪考核档案,对各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进行动态考核和管理,确保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实,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只有这样才能防微杜渐,使房叔、房婶及雷政富销声匿迹,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形象建设更上一层楼。
总之,道路已经明确,号角持续吹响,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党的形象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广大党员必须坚定对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信仰,以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真诚的态度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真理来钻研,把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伟大事业来推进,凝聚中国力量,以期早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论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张维为.中国震撼[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6]严书翰.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的创新[m].光明日报,2012-10-27(10).
[7]肖纯柏.科学发展观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贡献[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共云南省党委校学报),2013,14(1).
[8]李烈满.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红旗文稿),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