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三因三候痹是按证候分类的风湿病,包括正虚痹、邪实痹、痰瘀痹。三因三候痹可以作为风湿病的二级病名。风湿病按证候进行分类论治历史悠久,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将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候概括为“虚邪瘀”,并将虚、邪、瘀证候分类的风湿病命名为三因三候痹。三因三候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风湿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创新,值得我们进一步发展和研究。
【关键词】 风湿病(痹病);三因三候痹;“虚邪瘀”理论;二级病名;源流;规范化
三因三候痹是正虚痹、邪实痹、痰瘀痹(瘀血痹、痰浊痹)的总称[1],是按证候分类的一组风湿病。三因三候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有关三因三候痹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以便能使三因三候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 “三因三候痹”病名的确立
三因三候痹,又称三候痹,是按证候分类的风湿病。“三因”是指风湿病的三类病因:“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痰瘀气滞”,简称“虚邪瘀”。中医风湿病的病因很多,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还有饮食、劳倦、外伤、瘀血、痰饮等,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类。对于“虚邪瘀”致痹,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素问·痹论》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等。之后历代医家多有发挥,但大都沿用《内经》的经典论述。宋代窦材《扁鹊心书》曰:“痹者,气血凝闭而不行,留滞于五脏之外,合而成病,又邪入于阴则为痹。”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称痰浊为“支饮”,曰:“支饮亦令人痹。”明代徐彦纯《玉机微义》设“痹因虚所致”专论。王肯堂《证治准绳》认为外邪致痹占主导地位。清代喻昌《医门法律》曰:“风寒湿三痹之邪,每借人胸中之痰为相援。”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立论“痹证有瘀血说”。现代名老中医娄多峰教授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首次提出“瘀血”可为痹病的独立病因,并于1983年在《痹证治验》中创造性的将风湿病病因病机概括为“虚邪瘀”,同时强调“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往往是不可分割的”[2]。这就是风湿病“三因”的由来。
“三候”是指风湿病的三个主要证候:“正虚候”“邪实候”“痰瘀候”,也简称“虚邪瘀”。证候是病机变化的概括,它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对临床施治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按证候分类,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3]。从证候角度对风湿病进行分类由来已久,如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根据痹病正邪盛衰之不同,将痹病分为虚痹、实痹两大类进行论治,曰:“痹虚,谓气虚之人病诸痹也……痹实,谓气血实之人病诸痹也。”吴塘《温病条辨》也指出对痹病要虚实异治。现代黄文东主审的《实用中医内科学》也以虚实为纲,将行痹、痛痹、著痹、热痹等列为实痹,将气血虚痹、阳虚痹、阴虚痹列为虚痹。把风湿病分为虚实证候论治,已有共识。随着对风湿病认识的深入,瘀血、痰浊在本病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如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认为:“瘀血湿痰,蓄于肢节之间,筋骨之会,空窍之所而作痛也,肢节沉重者是湿痰,晚间病重者是瘀血也。”清代林珮琴《类证治裁》曰:“痹久必有痰湿败血瘀滞经络。”而且临床上,瘀血、痰浊证候不但常见而且十分重要,在痹病的辨治过程中有突出的地位,显然将痹病只分为虚实两大证候是不完整的,是与临床实际不符的。娄多峰教授在提出了风湿病“虚邪瘀”病因病机的基础上,1994年在《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中首次将痹病分为三大证候:正虚侯、邪实候、瘀血(包括痰浊)候[4],将瘀血候和正虚、邪实两证候并列,进行辨证论治,进一步发展了“虚邪瘀”痹病理论。本辨证分类方法有以下优点:容易理解、操作简单方便、目的明确、疗效明显。由上可知,正虚、邪实、痰瘀既是风湿病的三大病因,又是其必然的三大病机转归,更是其三大临床证候,可作为痹病的证候分类。因此笔者认为,可将按“虚邪瘀”证候分类的风湿病称为“三因三候痹”或“三候痹”,并于2000年在《中医正骨》第9期上首次提出[5] ,
后被《中国风湿病学》《风湿病诊断治疗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和《中医风湿病学》等所采用。“三因三候痹”的提出,代表了现代对风湿病病因、病机、诊治方面认识的提高[6-9]。
三因三候痹是
证候进行分类论治的一类风湿病,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果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来看[10],三因三候痹就是二级病名,正虚痹、邪实痹、痰瘀痹(瘀血痹、痰浊痹)等就是三级病名。
2 风湿病的病因——三因:虚、邪、瘀
自《内经》以来,诸家对风湿病病因的探讨颇为深刻,涉及范围也广,但认识不尽统一,各有所偏。娄多峰教授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数十年的大量临床总结,从发病学角度首先将风湿病病因概括为虚、邪、瘀三类[11]。
2.1 虚——正气亏虚 正虚,即正气不足,是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不足及脏腑组织等功能低下、失调的概括。正气亏虚则肢体关节筋骨肌肉失于濡养,或虚受邪侵,经络闭阻不通而致痹。宋代严用和《济生方》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正虚是痹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所以又说:“内因正虚。”导致正气亏虚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筋骨关节失养,或脏腑失调,外邪入侵,而发痹病。如《灵枢·五变》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血气皆少则无髯……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禀赋不足多表现为营卫气血不足及脏腑经络组织功能低下等。其中就脏腑而言,以肾虚较为突出。如《灵枢·本藏》曰:“肾坚则不病腰背痛;肾脆则苦病消瘅易伤。肾端正则和利难伤;肾偏倾则苦腰尻痛也。”宋代《圣济总录》也说:“若肾脏虚损,肝元伤惫,则筋骨受病,故腰膝为之不利”。
2.1.2 劳逸过度 过劳耗伤气血,或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或长期不运动,致脾胃功能减弱,均可使正气亏虚,筋脉失养,或外邪侵袭而致痹。如《素问·宣明五气》云:“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劳伤血气,肤腠虚疏,而受风冷”“劳伤之人阴阳俱虚,经络脉濯,血气不利。”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也说:“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感,而众痹生焉。”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筋骨失荣而致痹。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曰:“腰酸悉属房劳肾2.1.3 病后产后 大病久病之后,多致营卫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机体防御、抗病、调节能力下降,而易感邪致痹;或妇女产后,气血双亏,肢体关节失养而致痹。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说:“产后遍身疼痛者,由气虚百节开张,血流骨节,以致肢体沉重不利,筋脉引急。”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认为“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散,气弱则经络间血多阻滞,累日不散,则筋牵脉引,骨节不利”可导致“遍身疼痛”。
2.1.4 脾胃虚弱 平素嗜酒,或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则不能运化水湿,寒湿或湿热之邪阻闭关节经络而致痹;或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血乏源,关节肌肉失养而致痹;或脾胃虚弱,阳气不能上行充实皮毛,散布百脉,风寒湿乘虚而袭,经气郁而不行,不通则痛,也可致痹。如金代李杲所说:“内伤脾胃,百病乃生”。
以上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响,一虚俱虚,不可绝然分开。除以上原因外,正虚还可由营卫失调、外伤等引起,而成为风湿病的发病因素。
2.2 邪——外邪侵袭 指外感六淫之邪侵及人体,痹阻经络,而致痹。外邪侵袭是痹病发生的重要外因。另外,内生五邪也可致痹。与感受外邪有关的因素有:①季节气候异常: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调节能力,使“六气”成“六淫”而致痹。②居处环境欠佳:指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等环境中生活工作。③起居调摄不慎:指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和劳后居处空调、电扇下受风,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如明代戴思恭《证治要诀》说 “风寒暑湿皆能中人”,多“皆身卧寒湿,或冒雨露,或着湿衣所致”,内生五邪多与脏腑失调有关。
2.2.1 风寒湿邪致痹 六淫之邪以风寒湿三邪最易致痹,且往往杂合为患,阻遏气机,经脉痹阻而致痹。《内经》注重风寒湿三邪致痹,并强调曰:“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太平圣惠方》曰:“夫腰脚冷痹者,由风寒湿三毒之气共伤于人,合而成痹也。”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
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津湿,痹从外入。”
2.2.2 风湿热邪致痹 长期高温、潮湿环境作业,或烈日酷暑劳作,或夏热贪凉饮冷,空调风扇夜吹不停,皆可致风湿热邪入侵;也可由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所致,气血瘀滞而为痹。如《类证治裁》曰:“初因风寒湿之邪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亦或风湿热之邪直中,热郁经络;或内蕴湿热,外感邪气,内外合邪,湿热痹阻。风寒湿热等外邪多“杂至”“合而为痹”。
2.2.3 内生之邪致痹 脏腑功能失调,内生风寒湿热燥等邪,而致气血逆乱,经络痹阻而致痹。如《诸病源候论》中说:“热毒气从脏腑出,攻于手足,手足则焮热赤肿疼痛也。”《圣济总录》强调寒由内生致痹,而非外感,其曰:“夫阳虚生外寒,阴盛生内寒,人身阴阳偏胜,则自生寒热,不必外伤于邪气也。痹气内寒者,以气痹而血不能运,阳虚而阴自胜也。血凝泣而脉不通,故其证身寒如从水中出也”。
所谓诸邪“杂至”,即或先或后地侵犯人体,或多种邪气杂合,侵入体内,或内生五邪,导致气血经络不通而致痹。临床多见风寒湿、风湿热等邪相兼致病。
2.3 瘀——痰瘀气滞 这里包括瘀血痰浊气滞等,可作为再生病因,或复感外邪,或直接痹阻经络,而发痹病。正如清代刘一仁《医学传心录》所说:“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则津液为之不清,或变痰饮,或成瘀血,闭塞隧道,故作痛走注,或麻木不仁。”因此痰瘀在痹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董西园曰:“痹非三气,患在痰瘀。”是对此病因的最佳概括。其中“瘀血”可作为痹病的独立病因,如损伤致痹等。导致瘀血痰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感受外邪、七情郁结、外伤、饮食所致等。
2.3.1 六淫所致 外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可致瘀;津液输布失常,凝聚可致痰,痰瘀痹阻,可进而致痹。《内经》强调寒邪易致瘀,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调经论》也说:“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清代汪昂《医方集解》云:“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气而生者,有因风而生者,有因寒而生者,有因湿而生者,有因暑而生者。”《医林改错》也指出:“因不胜风寒湿热,邪入于血管,使血凝而为痹”。
2.3.2 七情郁结 若情志活动异常,超过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就会影响脏腑功能活动及气血的运行。如怒则气上伤肝,思则气结伤脾等,形成气郁痹阻,若未及时调治疏散,导致瘀血形成而致痹。如明代方贤《奇效良方》曰:“大怒则可使气乱而逆,血失常度。”李梃《医学入门》也说:“瘀血痛有常处,或忧思逆郁而得。”《证治准绳》曰:“恼怒而痛者,肝火盛也。”另外,肝气暴盛,疏泄太过,或肝郁失荣,疏泄不及,致脾胃功能失调而生痰,故有气郁生痰之说。
2.3.3 外伤产后 跌仆外伤引起局部经络组织损伤,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留滞局部,形成瘀血,而致局部筋脉失养,抗御外邪能力下降,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加重脉络闭阻,而致痹。如《灵枢·贼风》曰:“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则血气凝结。”产后恶血不行,也可留滞成瘀,进而致痹。如明代孙文胤《丹台玉案》说:“妇人产后或患股痛,乃恶血流于经络也”。
2.3.4 饮食所致 暴饮暴食,恣食生冷、过食肥甘、饮酒过度,或思虑劳倦等,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则凝聚成痰,或外受湿邪,脾为湿困,湿聚成痰,进而致痹。如《圣济总录》所说:“脾胃者仓廪之官……虚损之人脾胃气弱,故于水谷不能克消,土气不能胜水,津液停积,结聚上膈,是为痰也。”清代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也说:“痰者,五谷百物之味,从口而入,脾胃之湿所结乃地之气也。”饮食损伤脾胃,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血行异常,也可引起瘀血而致痹。如《证治准绳》曰:“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 上述“虚邪瘀”三类病因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大多数患者多因素同时作用或相互作用而引起痹病。风湿病的虚邪瘀病因说,言简意赅,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风湿病的病因,使人们对风湿病病因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风湿病中的“虚邪瘀”三因虽然和五淫痹[12]中的“五淫”同属风湿病的病因,但其含义和内容是不同的。这里虚、邪、瘀作为病因,是概括了风湿病的所有病因;
而风、寒、湿、热、燥等五种淫邪只是作为五淫痹的主要病因。因此,作为病因的“五淫”显然属于“虚邪瘀”三因中“邪”的范畴。另外,三因三候痹中的邪,一般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淫邪均较突出者。
3 风湿病的病机——虚邪瘀
虚、邪、瘀作为风湿病的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于机体后,可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病理改变,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湿病证候。风湿病病理机制复杂,可将其归纳为正虚、邪侵和“不通”三个方面,即虚邪瘀病理说。
3.1 正虚是风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 在风湿病的发病机理中,一般说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当正气亏虚之时,外来风寒湿热等邪才可乘虚侵袭肢体,使经络气血闭阻不通,而发痹病。正虚在痹病的发病机理中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况:营卫不和、气血亏虚、脏腑衰弱、阴阳失调。明代方榖等《医林绳墨》曰:“大率痹由气血虚弱,荣卫不能和通,致令三气乘于腠理之间。”张介宾《景岳全书》曰:“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证。”《类证治裁》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
3.2 邪侵是风湿病发病的重要条件 正邪是相对的,在强调正虚的同时,也不能否认在一定条件下邪气致痹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起主导作用。身体强壮之人,长期工作在高寒地区,则易得痹病。《灵枢·刺节真邪》曰:“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留而不去,则痹。”明代龚信《古今医鉴》曰:“盖由元精内虚,而为风寒湿三气所袭,不能随时祛散,流注经络,入而为痹。”李中梓《医宗必读》曰:“四时之令,皆能为邪。五脏之气,各能受病。六气之中,风寒湿居其半。即其曰杂至,曰合,则知非偏受一气可以致痹”。
3.3 “不通”是风湿病发病的病理关键 “不通”,指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甚则闭塞不通。风湿病始作主要为外邪侵袭所致。临证又往往诸邪“合而为痹”,所以痹病初起,以邪气充斥闭阻经络,“不通”为病理关键。《医学入门》指出:“总言经络凝滞,血脉不贯”“痹者,气闭塞不通流也。”《景岳全书》也说:“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痹为“风寒湿三气得以乘虚外袭,留滞于内,致湿痰浊血流注凝涩而得之”。
在风湿病的发展过程中,其病机为“虚邪瘀”相互搏结,“不通”“不荣”并见。主要有四种情况:①邪随虚转,证分寒热;②邪致瘀痰,相互搏击,“不通”尤甚;③邪正交争,因邪致虚,“不通”“不荣”并见;④虚致瘀痰,相互为患,交结难解。在风湿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虚、邪、瘀互为因果,“不通”“不荣”并见,形成恶性循环,使风湿病病理错综复杂。形成恶性循环,病情势必向纵深发展,缠绵难愈,变证丛生[11]。
4 历代文献对风湿病“虚邪瘀”病因病机和证候的论述
4.1 正虚为痹的论述 对于正虚致痹,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痹热”“痹气”及“五劳”的论述就与正虚为痹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列有虚劳手足烦疼候、虚劳伤筋骨候、虚劳髀枢痛候等,实属正虚之为痹;并强调了正虚感邪的病机,认为风湿痹“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虚劳血气衰弱,阴阳不利,邪气乘之”而致虚劳手足烦疼。“虚劳损血耗髓,故伤筋骨也”“虚劳损血,不能荣养于筋,致使筋气极虚;又为寒邪所侵,故筋挛也”。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论述的六极致痹,如“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外受邪气,多寒湿痹”“筋极令人不能久立,喜倦拘挛,腹胀,四肢筋骨疼痛”“骨极令人酸削,齿不坚劳,不能动作……膝重疼痛,浮肿如水状”等,实乃虚痹的表现。《医学入门》明确有“气虚痹”“血虚痹”之名称;“气虚痹者,关节不充,一身如从水中出,阳虚阴盛也”“血虚痹者,皮肤不仁”等。《证治汇补》中云:“若劳役而痛者元气虚也,……按之痛缓者,正气虚,……亦有气血两虚,阴火作痛者,既属虚症,而似实症,最宜详辨。”清代陈士铎《辨证录》则强调了气血虚也可致遍身疼痛。吴澄《不居集》曰:“虚劳之人,精不化气,气不化精,先天之真元不足则周身之道路不通,阻碍气血不能营养经络而为痛也。是故水不养木而
胁痛,精血衰少而腰痛,真阴竭绝而骨痛,机关不利而颈痛,骨髓空虚而脊背痛,三阴亏损而腿膝痛,此皆非外邪有余,实由肝肾不足所致也”。
4.2 邪侵为痹的论述 最早论述外邪致痹的是《内经》,其特别强调外邪在痹病中的主导作用。如《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另外,《素问·调经论》也说:“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同时强调季节气候变化而致痹,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汉代张机在《伤寒杂病论》论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华佗《中藏经》中首次提出暑邪也可致痹,曰:“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则使之然也。”《诸病源候论》提出“风湿痹”之名:“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也。”是对《内经》的补充。《医学入门》认为“风湿多侵乎上,肩背麻木,手腕硬痛;寒湿多侵乎下,脚腿木重;若上下俱得,身如板夹,脚如石坠” 。明代皇甫中《名医指掌》言:“风湿痹,脚膝肿痛,行步艰难,腰、膝、臂、髀大骨痛。”《证治汇补》则说风湿“因汗出当风,久坐湿地所致。其症头汗面黄,遍身重着,骨节烦疼发热”;寒湿为伤湿又兼寒,“因先受湿气,又伤生冷,其症头汗身痛,遍身拘急,不能转侧,近之则痛剧”。在论述痛风时说:“痛入骨髓,不移其处,或痛处肿热,或浑身壮热。……阴寒而痛者,湿郁也。……大约按之痛甚者,邪气实。”清代秦之桢《症因脉治》将外邪致痹称为外感痹症,分为风、寒、湿、热进行论治。陈念祖《时方妙用》也对“痹症之实者”进行论述。 4.3 痰瘀为痹的论述 痹病过程中痰瘀必不可少,而作为病理产物,又均可致痹。如《证治汇补》“湿热痰火,郁气死血,留经络四肢,悉能为麻为痹,或痛或痒”。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如明代吴崑《医方考》:“或问湿痰瘀血,何以辨之?余曰:肢节沉重者是湿痰,晚间病重者是瘀血”。
4.3.1 瘀血为痹的论述 早在《内经》中已经认识到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痹病发生。如《素问·五脏生成》曰:“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脉涩曰痹。”唐宋至明代对瘀血致痹的认识逐步深入,《证治准绳》描述瘀血致痹症状颇为典型:“瘀血为病,其脉必涩,转侧若锥刀之刺,大便黑,小便赤黄或黑,日轻夜重。”又曰:“风湿客于肾经,血脉凝滞,腰背肿疼,不能转侧……。”《医林改错》明确指出痹病有瘀血,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其后清代唐容川《血证论》则说“瘀血窜走四肢,亦发疼痛……”。周学海《读医随笔》曰:“血滞于身,则为痹;气滞于身,则为肿”。
4.3.2 痰浊为痹的论述 首先提出痰浊致痹的是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其论痹曰:“此病多胸膈生痰。”陈无择云:“凡人忽胸背手脚颈项腰膝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钩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此是痰涎伏在心膈上下变为疾,或令人头痛不可举……。”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曰:“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医学入门》认为“痛多痰火……然痰火虽内因七情六欲,或病后亡津,血热已自沸腾,亦必略感外邪而后发动”。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说“凡骨节疼痛,如寒热发肿块者,是湿痰流注经络”“肥人多是湿痰,瘦人多是痰火”。《证治准绳》有“痰饮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疼,两手软痹”的表现。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进一步说:“支饮本痰饮中症,此则兼有痹病,……其原由受三气兼挟痰涎宿饮,故手足麻痹,臂痛不举,多唾眩冒,忍尿不便,膝冷成痹也。”《读医随笔》认为“夫痰饮既已窜入经络,断不能复化精微,从此败痰流注,久郁腐坏,而痈痿、瘫缓、痹痛、偏枯不遂之根基此矣”。
5 风湿病的证候——三候:虚、邪、瘀
5.1 正虚候 即正虚痹,也称虚痹、痹病虚证,是以正气虚弱为主,肢体关节、筋脉失于荣养所引起的风湿病。多见于风湿病中晚期,或体质虚弱者。临床辨证以虚寒、虚热
为纲,气血阴阳及脏腑亏虚为目[13]。
5.1.1 寒证 也称“虚寒痹”,即虚痹未有热象者。常见证型有:营卫不和、气虚失荣、血虚失濡、气血两虚、阳虚督寒、脾虚湿阻、脾肾阳虚等。
5.1.2 热证 也称“虚热痹”,即虚痹有热象者。常见证型有燥伤阴津、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
西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混合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复发性多软骨炎及各种风湿病正气虚弱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5.2 邪实候 即邪实痹,也称实痹、痹病实证,是以病邪闭阻为主,肢体关节、经脉气血不通所引起的风湿病。多见于风湿病早中期,或体质壮实、正气未虚者。临床辨证以寒热为纲,以六淫、卫气营血及脏腑实候为目[13]。
5.2.1 寒证 此指实痹无热象者,与《内经》“寒痹”概念有别,包括风痹、寒痹、湿痹。但多兼夹为痹,常见证型有风湿痹阻、风寒痹阻、寒凝痹阻、寒湿痹阻、风寒湿痹阻等。
5.2.2 热证 此指实痹有热象者。常见证型有风热痹阻、湿热痹阻、风湿热痹阻、热毒痹阻等。
5.2.3 寒热错杂 指实痹寒热之象兼有。可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肢节肌肉红肿热痛,但局部畏寒,或自觉发热,触之不热;②皮肤虽见红斑,但四肢末梢遇寒则厥冷变色;③关节屈伸不利,得温则舒,甚则僵硬强直,变形。
西医学的混合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蒂尔病、痛风性关节炎等风湿病的活动期,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5.3 痰瘀候 即痰瘀痹,指以瘀血、痰浊闭阻为主的一类风湿病。辨证时以寒热为纲,瘀血、痰浊的成因为目[13]。寒证:即痰瘀痹未有热象者,常见证型有寒凝血瘀、湿阻血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阳虚血瘀、痰瘀互结等。热证:即痰瘀痹有热象者,常见证型有血瘀阴虚、瘀热痹阻、痰热互结等。
5.3.1 瘀血候 即瘀血痹,也称蓄血痹、痹病瘀血证,是以瘀血闭阻为主,导致肢体关节以刺痛、肌肤甲错、瘀斑等,甚则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
西医学的银屑病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节性红斑、系统性硬化症、混合结缔组织病、抗磷脂综合征、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各种血管炎等,出现瘀血痹表现的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5.3.2 痰浊候 即痰浊痹,也称痰痹、痹病痰浊证,是以痰浊闭阻为主,导致肢体关节以漫肿、顽麻、肌肤痰核、结节等,甚则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
西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痛风性关节炎、脂膜炎、结核性关节炎、高脂蛋白血症关节炎等出现痰浊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论治。
临床辨证时将风湿病分为正虚、邪实、瘀血(痰浊)三大证候,每候以寒热为纲,分证施治,纲目清晰,简明实用。按虚邪瘀证候分类的风湿病即为三因三候痹。其临床特征是病位较广,病因病机是“虚邪瘀”三者中某一种较突出,另两者兼存,三者缺一不可,且关系密切,互为因果。三因三候痹适用于所有风湿病,但主要用于病程较长、病机复杂、证候错杂、辨证困难、按其他分类辨证效果不佳的疑难风湿病。
6 三因三候痹的治疗
6.1 正虚痹的治疗
6.1.1 正虚痹的治疗原则 正虚痹的治疗以扶正补虚、通络止痛为原则。《辨证录》曰:“治痹之法,不必祛邪,惟在补正。”《圣济总录》对补益详细论述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补益之大法也……损者益之,不足者补之,随其缓急而已,是故有平补,有峻补,或益其气,或益其精,或益其血脉,或壮其筋骨。”具体治法要根据病情特点,伏其所主,抓住虚之要害、脏腑,然后针对病证,或补气血、或调阴阳、或治脏腑,进行治疗。另外,正虚痹治疗应重视调补脾肾。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说:“治当以补元气为主,佐以祛邪之剂。”《景岳全书》也说:“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则寒邪随去”。 6.1.2 历代医家对正虚痹的论治 《诸病源候论》记载虚痹治疗有“汤熨针石,补养宣导”等多种疗法。《妇人大全良方》用六味丸治疗“肾水亏损,不能滋养筋骨,或肝脾血虚,而筋痿痹”。《医学入门》曰:“气虚痹者,……四君子汤
肉桂,生附,或川附丸。血虚痹者,……用济生防风汤,或黄芪建中汤去饴加桂枝。”在痛风篇曰:“血虚,四物汤加龟板、秦艽;……阴虚,虎潜丸、补阴丸。”《临证指南医案》分别详细论述了阳虚、阴虚、血虚所致虚痹的治疗:“经脉受伤,阳气不为护持而为痹者,以温养通补,扶持生气为主”“肝阴虚,疟邪入络而为痹者,以咸苦滋阴,兼以通其阳,兼以通补为主”“血虚络涩,及营虚而成痹者,以养营养血为主”。《医级》曰:“治痹之要,在宣通脉络,补养真阴为主。盖邪之感人,非虚不痹,但令气血充盛流行,则痹必自解。所以古方皆以补正祛邪立法。”《时方妙用》曰:“黄五物汤,为痹症属虚者之总方”。
6.2 邪实痹的治疗
6.2.1 邪实痹的治疗原则 邪实痹的治疗以祛邪、宣通为原则。根据不同的病邪,而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或祛风,或散寒,或祛湿,或清热等,多两者或三者合用;虚实夹杂者以祛邪为主兼扶正。邪实痹以“不通”为主要病机,因此宣通也是一个重要原则。或辛散宣通,或散寒温通,或利湿通利,或清热通络等。另外,临床还必须结合病邪的部位深浅、病程的久暂及兼证的关系情况具体对待。如《医宗必读》曰:“……在外者祛之犹易,入脏者攻之实难。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正为先”。
6.2.2 历代医家对邪实痹的论治 《金匮要略》指出:“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治疗风湿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圣济总录》用苍耳饮治疗“风寒湿痹,四肢拘挛”;《普济本事方》用乌头汤治疗“寒冷湿痹,留于筋脉,挛缩不得转侧”;《儒门事亲》主张在病之早期及时用汗、下、吐三法攻痹。《丹溪心法》用加味二妙散治疗“筋骨疼痛因湿热者”。《医学入门》论痹病治疗“……须风寒湿多少治之……风多,乌药顺气散、三痹汤、越婢汤、单豨莶丸;寒多,五积散加天麻、附子,或蠲痹汤;寒湿,五积交加散;湿多,川芎茯苓汤、当归拈痛汤、防己黄汤、羌活胜湿汤、续断丸。又冷痹身寒不热,腰脚沉冷,即寒痹之甚者,三痹汤合三五七散,或舒经汤、附子理中汤。又热痹或湿生热,或风寒郁热,……宜用升麻汤。风寒湿热痹,二妙苍柏散等份,加虎胫骨,防风减半。”《明医指掌》曰:“寒湿相搏,血郁经络作痛者,麒麟竭散。”《证治准绳》用续断丹治疗“中风寒湿,筋挛骨痛”;用防己黄芩汤或五痹汤治疗伤湿而兼感风寒所致者。《证治汇补》认为风湿“宜微解之,不可大汗,当用羌活胜湿汤。若解表后,自汗多而身仍疼重者,防己黄芪汤”。寒湿“宜渗湿汤主之;带表,五积交加散;里寒,附子理中汤;寒多,浮肿者,术附汤”。《临证指南医案》论述邪实痹的治疗说:“有风寒湿入下焦经隧而为痹者,用辛温以宣通经气为主;有肝胆风热而成痹者,用甘寒和阳,宣通脉络为主。”《医宗金鉴》用增味五痹汤治疗痹实证。《时方妙用》则用五积散治疗痹症之实者。
6.3 痰瘀痹的治疗 对于痰瘀痹的治疗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如《医方考》用赶痛汤治疗“瘀血、湿痰畜于肢节之间而作痛者”;《证治准绳》则曰:“痰挟死血,丹溪控涎散。”《医学入门》论述详细:“属内因者,宜消瘀血,养新血,兼理痰火,则血自活,气自和,痛无不止。”“血痰,初起强硬作痛者,宜疏风豁痰;久病须分气血虚实,痰瘀多少治之。挟瘀血者,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挟痰者,手足麻痹,多唾眩晕,济生茯苓汤,或二陈汤加竹沥、姜汁。”瘀血、痰浊不同,治疗也不同。
6.3.1 瘀血痹的论治
6.3.1.1 瘀血痹的治疗原则 瘀血痹的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实证则活血化瘀兼祛邪,如《临证指南医案》中说:“若症之实者,气滞血凝,通其气而散其血则愈。”单独血瘀为主者,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兼寒者散寒化瘀,兼热者清热化瘀,兼湿者利湿化瘀,兼痰者祛痰化瘀,气滞者理气化瘀,气郁为主者行气解郁。《临证指南医案》说:“有气滞热郁而成痹者,从气分宣通为主。”虚实夹杂者活血化瘀兼扶正,如补气化瘀、补血化瘀、滋阴化瘀、温阳化瘀等。另外,在治疗中可稍加温热之剂,以利温经通络。如明代卢和《丹溪纂要》所说:“湿痰浊血流注为病,以其在下焦道路远,非乌附气壮不能行,故用为引经”。
6.3.1.2 历代医家对瘀血痹的论治 《内经》提出调畅血行,祛除恶血的治疗思想。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
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血实宜决之”的治疗原则。《素问·针解》则明确指出:“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诸病源候论》养生方载有“栉头理发”以“通流血脉,散风湿”,以及导引法治疗“血脉不通”。《圣济总录》用应正丸治疗“风气身体疼痛,血脉凝滞,手足无力”。《明医指掌》曰:“肢节肿痛,脉涩,死血也,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证治准绳》用活血应痛丸治疗瘀血为痹者。《寿世保元》曰:“论血脉凝滞,筋络拘挛,肢节疼痛,行步艰难,活血理气,第一品也。”重视活血理气治疗。《类证治裁》云:“总以补助真元,宣通脉络,使气血畅通,则痹自已。”《医林改错》指出凡对痹病经用常规治法不效的情况下,可考虑从瘀血论治,所创立的身痛逐瘀汤等多首瘀血痹名方,仍是现代临床重要的方剂。
6.3.2 痰浊痹的论治
6.3.2.1 痰浊痹的治疗原则 痰浊痹治疗以祛痰通络为原则。祛痰则应根据其病因、症状、病位区别对待,实证祛痰为主,虚证扶正祛痰。《医林绳墨》指出:“痰因火动,宜以治火为先,痰因气滞,宜以行气为要,痰生于脾胃,宜以实脾行湿,痰随气结,宜以理气消痰,痰郁于肺肝,宜开郁以行气,……大凡痰之为症,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在下者提之,如气虚者,宜固元气而兼运其痰,若攻之太重,则胃气反虚,而痰愈胜矣。”通络法则的运用,除针对痰浊形成的原因选用相应的药物外,顽痰胶结者可选用虫类剔痰药物;同时重视活血药的应用。另外,消痰不忘补脾。如《圣济总录》所说:“补虚兼以助脾之药,则痰自消矣”。 6.3.2.2 历代医家对痰浊痹的论治 陈无择论治痰痹,曰:“凡有此痹疾,但用控涎丹。”《济生方》用茯苓汤治疗支饮;《丹溪心法》指出:“四肢百节走痛……因于痰者,二陈汤加酒炒黄芩、羌活、苍术。”又曰:“肥人肢节痛,……宜南星、半夏。”《医学入门》认为痛风痰火风湿全者,宜用古龙虎丹;“痰湿热者,导水丸”。《医门法律》强调“治痹方中,多兼用治痰之药”。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用滚痰丸治一切遍身无故游走疼痛。近年来,人们对于一些顽固性痹病,多从痰进行辨证论治。
三因三候痹的治疗首要是抓住病机和证候特点,或扶正为主、或祛邪为主、或通络为主,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兼顾。
7 结 语
风湿病作为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很多种具体痹病,每种具体痹病又有其自身的证候规律。证候是中医特有的诊断概念,其对确立治疗原则或方法起着关键的作用。按证候分类至今仍不失为风湿病的主要分类方法之一,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历代医家对风湿病论治较为丰富,但由于其病因病机复杂,证候多样,辨证较为困难,治疗棘手。古今医家多借用八纲、病因、脏腑、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每个医家又因习惯或认识不同,各有偏重,因而临床上风湿病辨证混乱,针对性不强,对风湿病的临床分型分歧尚大。娄多峰教授经过对风湿病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出了“虚邪瘀”理论。虚邪瘀三者既是风湿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病因病机,又是风湿病临床最基本的证候类型,以此作为风湿病的辨证纲领。按虚邪瘀辨证分类论治的风湿病,即为三因三候痹。
三因三候痹是正虚痹、邪实痹、痰瘀痹的总称,侧重于反映风湿病的病机及证候。三因三候痹可以作为风湿病的二级病名。三因三候痹适用于所有风湿病,但主要用于病程较长、病机复杂、证候错杂、辨证困难、按其他分类辨证效果不佳的疑难风湿病。一般把病位较广,且或正虚较明显,或邪实较突出(两种或两种以上外邪均较突出),或痰瘀较严重者,按证候分类命名,归入三因三候痹[1]。三因三候痹中邪实痹多见于风湿病的早中期或活动期,治疗相对较易;正虚痹、痰瘀痹多见于风湿病的中晚期,治疗较为困难。三因三候痹的治疗首要是抓住病机和证候特点,解决主要矛盾,打破虚邪瘀三者的恶性循环。按三因三候痹论治风湿病,纲目清晰,简明实用,疗效明显,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8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246-279.
[2] 娄多峰.痹证治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5.
[3]
] 娄玉钤.风湿病分类之我见[j].中医正骨,2006,18(12):50-52.
[4] 娄高峰,娄玉钤,娄万峰.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40-50.
[5] 娄玉钤,娄玉州,娄多峰.浅谈痹病的分类[j].中医正骨,2000,12(9):21-22.
[6] 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1,4:67-68.
[7] 娄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8] 娄玉钤.风湿病诊断治疗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8-10.
[9] 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
[10]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11]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12] 娄玉钤,李满意.“五淫痹”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37-39.
[13] 娄高峰,娄玉钤.娄多峰论治风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