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贵州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但同时贵州又是贫困“高发区”。理论上来看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要素能够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然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省际层面存在自然资源“诅咒”,即往往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成了地区贫困的诱因。
【关键词】自然资源;经济增长;反贫困
1、自然资源与贫困、反贫困的关系——福音还是诅咒?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一直探讨的热点。如何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成为至关的经济收益,摆脱贫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是许多学者和地方政府都在试图解决的问题。但要真正理解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因素的作用问题,首先须弄清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和内在增长机理,也即必须厘清经济增长源泉的问题。
经济增长是一个函数,函数值取决于多种因素协调作用,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都是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函数的经典变量。经济的增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变量增加因变量随之增长的单调关系,现代经济理论对于经济增长自变量的解释更加侧重于多种要素的协调。所以从这个视角去分析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
从这个结论出发,我们就不会再对“自然资源富集的地方经济发展跟不上去”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感到费解。经济的增长不仅取决于自然资源,也取决于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环境等多重变量。不仅取决于各种要素的积累,也取决于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相互协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经济增长是一连串的物理、化学反应, 地区间的增长竞争也是一个立体的、多方位的竞争。本文认为, 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 但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与其他因素的匹配却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源的价值大小。因此,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不能仅仅守着金山银矿,还要充分挖掘其他相关因素的增长潜力,保证各种要素协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的经济增长才是健康的增长。
2、贵州省基于自然资源的贫困现状评价
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州省,蕴藏着储量丰富的自然资源。拿煤炭资源来说,贵州省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2410亿吨,保有储量为590.97亿吨,居全国第五,比江南其他各省市区储量总和453.26亿吨还多70亿吨。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矿种较多,成矿地质条件好。现已发现122种矿产资源,矿点有3000余处。全省已发现矿产(含亚矿种)128种,其中76种探明了储量。贵州磷矿基础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铝土矿三大产区之一。
贵州资源丰富,应该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潜力。但长期以来, 贵州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一直是贵州挥之不去的标签。2011年贵州的gdp总量约5600亿,排名全国倒数第六,人均gdp更是全国倒数第一。国务院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曾经提到,如果说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的短板的话,那么贵州就是短板中的短板。贵州,因境内有贵山而得名。虽因贵山而名“贵”,却因贫困而出名。贵州长时间居于中国经济榜的末位,全省小康进程落后于全国8年,距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也要落后四年。
3、基于自然资源的反贫困对策措施
既然经济的增长不是简单的单调函数,自然资源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且经济增长也不是简单的要素累加,所以要摆脱贫困,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充分挖掘其他相关因素的增长潜力,保证各种要素协调健康发展。根据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培育产业结构,打破封闭的信息环境,加强资本、人才、技术的沟通交流,是当务之急。
3.1、加大投入建设基础设施
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贵州省欠发达的现状,出台了国发〔2012〕2号文件,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国发二号文件的下发,无疑为贵州省经济发展下了一颗定心丸,但是这种国家战略性的中央转移支付,到了贵州的省级层面应该怎样来承接?基础设施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决因素,交通运输状况、教育发展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等发面的因素会在长期内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重要影响。而贵州的基础设施目前来讲虽然有所改善,但总体来说还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基础薄弱、建设成本高、结构不合理等。所以,必须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的状况。
3.2、科学论证资源优势,确立优势产业
自然资源是优势,在
个优势上也是大有文章可做。贫困地区实现自然资源转换的首要工作便是摸清本地区资源状况,把握固有的资源优势,据此确定优势产业。应该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本地区自然资源的现实情况,包括种类、储量、稀缺性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论证,对本地区自然资源的布局、结构和开发的价值有一个清楚认识,而后分析和预测其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资源产业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产业化对于现代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源在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下,才能合理提高开发量,提升资源的价值含量,最大可能地挖掘资源的内在价值。同样的资源开发,在没有产业规划的地区,可能是撒胡椒面,泛滥开发,这样一来没有开发效益,资源的价值也收到很大损害。
3.3、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开发信息
资源经过开发就是一种商品,商品要经过交换才能实现价值,而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所以市场是自然资源转换的首要机制。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各企业根据市场信息调整本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产量。所以在资源开发之前和开发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十分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认识不到这一点,资源开发出来甚至变成产品之时,如果市场容量有限,便会造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损失、浪费。所以,贫困地区开发资源之前必先开发市场,既开拓区域市场,也要开拓全国市场。在产业规划的基础上,从全国甚至国际市场上保持对需求的敏感,以灵活的开发机制应对甚至刺激国际国内市场的资源需求。
3.4、实行开放政策,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
开放是现代经济的典型特征。贵州之所以长期落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便是因为经济环境比较封闭。在这种封闭的经济环境下,经济要素难以自然流动,没有流动也就只能停滞不前。只有实行开放, 源源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产品交流, 才有可能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本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互补中实现效益最大化。开放同时能打破封闭的自然经济、资源经济状况,为贫困地区带来各种经济发展的必要信息,注入最新的商品经济观念,这些“经济酶”可以从根本上催化贫困地区的各种经济活力。在开放中,要摒弃自然经济思想,逐步提高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开放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产品与信息交流,还应该有更加深刻的相互协调机制。开放也不能停留在短期协作互补,而要发展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长期多项综合的联合协作。开放还不能停留在中央政府的主导的政策性开放,贫困地区本身应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出去。
【参考文献】
[1]朱淑芳等.西南扶贫资金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1:85-87.
[3]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113-117.
[4]额尔敦扎布.资源优势新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0,12(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