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各知识点、技能点分别提出了“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四个级别的教学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牢牢把握这些要求,握着“度”进行教学,但是我时时感到学生面对很简单的、老师反复强调的题目还是不会做,达不到大纲的教学要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存在这很大的思维误区,不能正视高中数学学习,从而影响了数学能力的提升。
一、思维误区的具体表现:
1、轻视概念,只重结论
学生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概念及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大多限于记忆公式、模仿步骤和套题练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寻找思路和解答问题时只是生搬硬套,不会灵活应用,无法变通,失去了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所以无法找到正确的数学学习的方法,题目稍有变化就无从下手,认为老师没有讲过,放弃独立思考。概念教学在数学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学生往往只感觉概念枯燥、简单,做题直接运用不上,所以从不对概念进行认真的学习,不给予重视,而许多题目往往就是依据概念解决的。
2、喜欢详解,依赖模型
学生喜欢老师为其提供所有类型题的“模子”, 习惯于一步步地模仿硬套,他们感觉“模仿”就是学习数学的方法,没有了教师提供的“模子”,学生不知该如何解决数学问题,以为听懂了的、看会了的就是自己的,殊不知老师在讲解之前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思考,动笔计算,学生感觉听懂了实际最大的误区就是是老师懂了而不是学生自己真正的掌握了,能否自己独立去思考,能否在下一次面对这个问题时可以自己解决它,关键是能否尝试用自己从老师那里领悟来的方法去解决这个甚至这一类问题。对于他们见到的每一个题目,都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他们只负责做笔记而不去学习思路,表面上认为下了很多的功夫,可是始终不见明显的效果。
3、降低要求,自我放弃
有些刚上高中的学生面对高中数学高度的抽象概念,繁琐的解题过程,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感觉和初中数学跨度很大,再加上基础知识的脱节,就是认真听了他也听不懂、学不会,从而导致他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的学生则是在学习数学遇到困难时却不愿意求助,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而自己偏偏又无法解决,久而久之,在数学学习方面就掉队了。任自己在误区中一直走下去,不肯回头,最终迷了路,没能从误区中走出来,导致问题堆积越来越多,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少,成绩越来越差。
4、不重基础,好高骛远
这类学生在一上高中就买来高考真题了解高考动向,熟悉高考题型,之后便感觉课本的习题太过简单,从而忽视了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课本,整天抱着难题、参考书去啃,重“量”轻“质”,陷入题海,遇到不会就看答案,不求甚解,或者盲目大量的去做不符合本省高考考纲的模拟题甚至难题偏题,浪费时间,偏离高考,而他每次考试丢分的恰恰是最基础的简单题。还有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类学生,成绩往往都是中等偏下。
二、突破思维误区的几点做法
1、回归课本,重视基础
我们知道,数学基础知识的断链是形成数学后进生的直接原因,从而极易导致学生思维进入误区。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保证他们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完成课后练习,并针对典型习题的解答过程给予认真的分析、讲解、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做好题目类型的归类、解题方法和习题类型的总结以及章节知识的归纳。可以将历年由课后习题演变而来的高考题给学生讲解,强调课本的重要性。在归纳总结中,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这样在不断的归纳和总结中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使整个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张系统的网络图,做到胸有成竹,临阵不乱。
2、独立自主,学生为主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是否能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不得而知,所以老师应从“主宰者”变成“引导者”,从“大喇叭”变成“大哑巴”,从急于指路变成忍者神龟,传统的教学活动最大的弊端
:教师主宰课堂,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要想让学生学得会用的上,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3、注意引导,自寻出路
教师应随时注意易形成思维定势的地方,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走出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时,能依据新信息及时调整思路,避免走进误区,使思维过程灵活。要解决这一问题,多作一些变式训练是一个有效措施,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也是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一条有效途径。
4、培养兴趣,激活思维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学贵有疑”,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意识,首先应给学生营造平等融洽、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其次根据具体的内容,诱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提出概括性、置疑性、探究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解决。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认真思考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积极引导学生讨论,真理愈辩愈明,疑点愈理愈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高中数学的思维误区,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存在的不科学的思维模式。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误区对于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对于高中的数学教学和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发展教学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做好对学生思维障碍根源的研究,并对症下药,做好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疏导工作,也将是我们教师的一个长期任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会更加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乐于学习,收获自己的学习方法,走出思维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