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拓展思维空间,使习作课变得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 农村 习作教学
新课程呼唤习作本质的回归,强调习作训练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挂钩,还学生习作本来的面目,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用充满个性的语言表达,写真体验,抒真感情,展现出学生习作的童心、童真、童趣。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一、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由于农村学生生活范围狭窄,教师、家长的引导不力,造成学生不能走进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和时代气息。所以习作课上学生最感苦恼的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着头皮写成的文字往往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去品其情趣,才会有习作的欲望,从而逐步养成动笔的习惯。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学生课堂上的这一“生活空白”。
如:我在教苏教版第11册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时,我就向学生展示了自己制作的课件: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屏幕上呈现一片家乡桃子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目不转睛不地盯着悬挂在树上的桃子,好像一个个红通通的小灯笼。成筐的桃子摆在汽车上,农民伯伯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当我要学生谈感受时,人人争先恐后,一个学生说:“桃子圆圆的,红红的真惹人喜爱!”另一个学生说:“每到桃子成熟时,当你走进桃园时,就能看到树上一个个桃子沉甸甸地挂在树上,一阵风吹来,桃子摇摇摆摆,好像一个个红脸娃娃在荡秋千呢!”当我再放录像,选择“桃林”、“桃子外形”、“桃肉”等特写镜头,要求学生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时,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
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多媒体,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开拓习作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减少对习作的束缚,才能实现习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生活中的亮点,经常有意识地搜集一些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以及学校开展的各项课内外活动,自制成幻灯片或录像节目。习作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音像资料播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起学生对相似活动、相关内容的回忆,从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如:在写小作《一次有趣的活动》时,课前,我把自己摄下的学生篮球比赛的录像进行了“剪辑”,由面到点,由全部到个别,由运动员到观众,使比赛场面层次清晰地显现在大屏幕上,学生看着自己熟悉的活动情景,觉得很有意思,他们再次体验活动之乐、感受生活之美。于是我就抓住这个契机,把平时摄下的许多活动情景资料快速地播放一遍,学生的记忆顿时被激活。此时,他们就再也不会望题生畏,再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笔下流淌出的是那潺潺的清泉,生发出的是朵朵鲜花……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
如:在写苏教版第11册习作4《剪纸的故事》时,我就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搜集的各种剪纸,让学生想象剪纸背后的故事。其中,有一张小姑娘顶碗的剪纸,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杂技中的顶碗,美妙的声音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兴奋起来。这时师述:你们看,这位姑娘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用我们的眼
睛看一看,用耳朵听一听,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1:我仿佛听到了优美的乐曲声。生2:我看到了姑娘婀娜的舞姿,随着音乐的节奏扭动着腰肢,轻轻挥动着双臂,长长的舞裙上下翻飞,但头顶上的碗却如下了木桩一般纹丝不动;生3:我还听到了人们热烈的鼓掌声呢……
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使学生身心投入,眼手耳脑多方位调动,使学生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四、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提高习作评改效率
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一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传统的习作教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活动,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运用多媒体进行习作评析修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习作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这样的习作评改过程,激励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注意扬长避短,注意汲取其他同学文章的精华,提高了鉴赏、修改习作的能力。当然,运用多媒体评改学生习作,省时、省劲,效果不错,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在全体学生评议修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指出习作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错误,点评优秀的词句、段落,引导学生品味自己创作的锦句佳作,让习作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