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工科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旅游文化课程生态化探析

摘 要:旅游文化课程作为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课程内涵与内容丰富的显著标志,同时又是旅游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因素。文章分析了旅游文化课程的现状,指出了“文化性”是旅游文化课程的灵魂,提出了“生态化”是构建旅游文化课程新体系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旅游文化课程;文化性;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94-02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而如何切实提升旅游文化课程中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与实务能力,则是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其切入点是对旅游文化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而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生态课堂已势在必行。
  一、旅游文化课程的现状
  传统的旅游文化课程作为旅游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涵盖了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宗教、教育、建筑、服饰、风尚习俗、文学艺术等多方面。但受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影响,很多教育者在传业授道时,将旅游文化课程的主要任务定义为仅是向受教育者传授旅游文化知识,而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联系不紧密。作为最直接传播知识的载体——教材,内容选取不严谨、大量雷同、风格相近、内容陈旧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对“文化”的不重视和不系统更是各类教材的通病。在我国的导游资格考试体系中,旅游文化课程并未被单列为考试科目,仅作为导游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应试者普遍认为,从未来就业的角度来看,从业者对旅游文化的认知程度并不重要,这直接导致了应试教育环境下“文化教育”的缺失。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现状也必然严重影响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我国旅游业及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导致了旅游文化课程长期忽略文化的存在感与时代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造成了旅游文化课程偏管理、轻文化、重传统、轻发展、重讲授、轻实践、重灌输、轻互动的现状。
  二、旅游文化课程的灵魂:文化性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人们容易将“管理”在相关旅游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性放大,于是旅游教育似乎顺理成章的被贴上了“经济+管理”的标签。在今天,经济不再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的唯一标准,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探求和感悟旅游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成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旅游教育的文化性更应该被强调。旅游文化课程同样在经历着这样的转变。
  (一)“文化”是旅游文化课程真正的内涵和外延
  旅游文化(tourism culture),是指一种包容并蓄的文化形态,它包含着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游客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以达到促使旅游业自身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目的。细化到旅游产品的范畴中,它是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观念等方面相互促进与发展的文化体系。在社会文化的范畴中,它又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这样诠释旅游文化课程——“旅游”代表学科性、“课程”代表专属性,而“文化”才是旅游文化课程真正的内涵和外延。
  (二)强调“文化”有助于发现并掌握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规律
  以文化为主线,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民族文化、一般行为习惯、历史传统的方法,认知地区性、民族性差异给旅游产品的制作、包装、销售、推广、创新带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以文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不足、以文化在地区性差异中的互补作用弥补不足,以求在具有指导性的旅游文化课程中,发现旅游文化课程教学规律和发展趋势,构建文化与旅游产品相联系的科学体系。
  (三)强调“文化”有助于提升旅游文化课程品味
  将文化放在旅游文化课程的核心位置,自然也会使课程具备文化的相关特征。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导中国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思想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大师张

年多年研究精髓于一体。如果在旅游文化课程中作为传业授道解惑的一部分,向被教育者传达的文化讯息,能够恰当地将旅游课程和中国文化串联成体系,深化旅游文化课程的内涵,使旅游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旅游文化课程的品味自然随着文化的传播与深入人心而获得提升。
  (四)强调“文化”可以提高旅游文化课程在旅游教育中的地位
  文化作为现代人日益需要的精神食粮,供求均在增长,但仍呈现求大于供的状态,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统计数据看,自2007年以来是每年均有所增加,且呈现增长加快的趋势。在旅游教育中,增加对文化的关注、提高对文化的投入已成必然趋势。旅游文化课程在旅游教育中的地位将随着学科内部对文化的重视而提高。
  三、生态化:旅游文化课程新体系构建的必然趋势
  要想真正发现并掌握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规律,切实提升旅游文化课程品味,必须构建旅游文化课程新体系。而旅游文化课程的生态化,则是构建旅游文化课程新体系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文化课程的建设应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文化课程应与时俱进
  现在的课程内容,如康玉庆、何乔锁先生主编的《中国旅游文化》、韦燕生先生主编的《中国旅游文化》都仍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对现代旅游相关文化鲜有提及。而发生在旅游行业中的许多热点都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如步行旅游、单车旅游等体现了现代人对自由、坚韧的向往。又如房车旅游、帐篷旅游等体现了现代人对独立空间的渴望。再如当下最普遍的自驾游,早已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质、放松精神状态最平常的旅游方式。这些旅游发展的新形态,都反应了旅游发展的多样性和“个体化”趋势,但并未成为旅游文化课程的内容。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保证旅游文化课程的与时俱进。

(二)构建生态课堂是创新旅游文化课程的核心
  旅游文化课程也可以与“生态”概念完美的契合。“生态旅游”一词是由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之后生态旅游的目标亦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同时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型教育构建成为旅游文化教育走向未来的发展方向。旅游文化作为“生态”的母体,它为“生态旅游”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土壤。生态课堂是一个生态的教学系统,包含教学的主体、方式、媒介、环境等内容,以促进相关课程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进步,它的构建是生态旅游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是旅游文化课程的必然发展方向。
  1、优化课堂环境
  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的特性,在接受知识的速度、知识要点的掌握、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周边环境的适应程度等方面均有区别。针对每个个体的不同,教育环境的创造亦应根据主体的变化而变化。
  课堂的“生态环境”按照环境类型分类,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硬件,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设计教室布局,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等方式实现。精神环境包括“师生和谐”与“生生和谐”两个发面。笔者认为,课堂的生态环境还应包含课堂对主体个性的宽容甚至支持,文化课程本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包括其本身对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对其特点的包容两方面,在彰显个性的当下,创立生态课堂在以学生为基础的同时,应以主体个性化为媒介,深入构建多层次的新模式。受教育者的个性往往是创新的源泉,旅游课程本身程式化较重—重理论轻实践,目的性较强—应试制度,发现受教育者的个性和创造力,并保护、认知、吸收、发扬,也印证了林肯的名言“为天才之火添上利益之油”。
  在旅游文化课堂构建的当下,“师生和谐”、“生生和谐”都可以基于现有制度,稍加改进,便基本可以完成,但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对主体个性的尊重却无章可循,如何在课堂中最大程度的激发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大胆的表达?笔者认为,给予受教育者充分的话语权,真正落实其主体地位是重点。只有让受教育者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他们才能打破旧环境的束缚,充分展示自己在旅游文化方面的才华,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个性创新将成为创立生态课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新课程模式
  因为生态旅游文化课堂重视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学生的

自我效能(self-efficiency)的实现至关重要,所以在课程模式上,“讨论式与案例式相结合”的模式更为合适。可以安排固定的课堂时间或业余时间,采取讨论式的交流方式,以典型案例或情景为背景,各抒己见,各感其慨。在和谐课堂的前提下,甚至可以引入对争议焦点的辩论,此时的师生不再有身份上的区别,而是在学术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与此同时,做好对讨论中亮点的记录,及时整理新观点、新思路,并对优秀者进行表彰。
  另外,多种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将旅游文化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使学生把授课内容从文字中抽象出来,有益于其对知识的吸收,提升自我效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师资力量安排旅游景点的实践,以“问难”的方法,采取打分式考核,由教师或同学提出各种刁钻问题,设置突发事件,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锻炼学生的应急能力、危机公关能力,使他们能够自如的克制自身情绪,得体的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和人群,深入了解从业要求,掌握从业技巧。这样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可以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和实践灵感。
  3、树立生态理念,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们必将走向社会,所以生态课堂建设不仅包含课程内容的建设,还包含着课程以外的内容。若欲使生态体系达到高度协调,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学生们的年龄普遍较小,对自身行为能力的控制能力较差,制定相关的行为规范,以成文规定的形式告知他们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及做错的后果,这样可以防微杜渐,将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控制在最小,保护学校教学秩序的大环境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学生,或满腹经纶却羞于表达,或因为青春期精神状态不稳定,这些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里辅导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纠正其不良心态,保持其生活、学习处在正确的轨道上。
  总之,旅游业在不断地发展,旅游文化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旅游文化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只有不断地优化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改善其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人才素质培养与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改革优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0).
  [2]李玲.我国旅游教材的同质化竞争与个性化塑造[j].编辑之友,2011,(10).
  [3]毕劲.论文化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j].当代经济,2008,(7).
  [4]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中国文化研究集刊,1982,(1).
  [5]黄俊官.论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7).
  [6]金传英,王兆坤.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探悉课堂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07,(7下).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基于LAC理论的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研究
    西辽河地区小河西文化聚落的微观分析
    苏秉琦先生关于辽河文明之红山文化学术思想…
    红山文化玉器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新时代下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
    论通过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医院工会工作的意义
    工会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强化对策
    城市广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民间艺术和传承
    创意文化产业背景下平面媒体人才的转型之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