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打造高端新闻节目更能实现新闻引领作用,要打造好一档高端新闻节目,则需要从发挥新闻指挥中心与新闻互动平台作用、充分挖掘新闻深度广度、国际国内新闻本土化操作以及邀请高端嘉宾辅以高水平编采队伍等几方面入手。本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本目的就是充分论证广播媒体如何橇动新闻节目高端受众的问题。
【关键词】 高端新闻;高端受众;新闻深度;本土化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一份最新调查显示:新闻节目更受管理人员、高中和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与高收入群体的青睐,这些高地位、高学历与高收入受众通常在社会中具有更宽泛的人际交往范围和更强的影响力与说服力,容易在人际交往中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广播新闻节目如果能够在栏目定位、新闻选材和内容加工方面,更注重高端人群的需求,增强对高端受众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则更有机会借助高端群体的二次传播,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促成“新闻立台”的实现。
下面谈一下打造新闻高端节目的几点意见:
一、充分发挥新闻指挥中心职能,依托互动新闻节目线索平台及行风热线人脉优势,牢牢掌握本地新闻采访主动权,争夺媒体区域话语权。
时下很多媒体都加强了新闻采访力量建设,以“新闻中心”模式带动并实现一台多频率新闻共享。有些人认为广播在新闻高端领域不占优势,起码比不过电视或者网络,其实不然,越是新闻高端领域,广播优势越为明显。在重特大及突发新闻事件中,广播因其制作简便、同步直播可操作性强而牢牢把握了新闻时效性价值,无论是“现场报道”还是对事件变化的随时跟进,都恰恰与广播线性特征吻合,比如黑龙江省广播跨吉林省进行爱心救援直播(为了给孕妇小娇输送血源而进行的一次直播)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如果把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精髓运用于常态节目,在媒体竞争中总能率先、主动出击,满足受众信息量的获取的同时,让更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新闻事件当中,则吸引高端听众,就不是一句空话,一个空想。
二、更新观念,换位思考,从新闻题材中寻求高端阅读性,积极开拓可为空间。
研究领域把高端人群分为八类人群:追求创新型、文化知识型、广告导向型、生活享受型、消费理性型、生活严谨型、品牌热中型和成就彰显型,于很多人而言,高端就意味着“领域”;而从媒体传播的角度来讲,定位高端新闻节目时,就更应考虑“导向”与“深度”。时常会有一些记者或者编辑在做关企业家报道时,修改整理现成的资料,报道程式化、简历化;而所谓的“高端访谈”也总是高高在上,俘掠一些人物经历的“表皮”,缺少内在的挖掘。如此,案头工作必不可少,只有把功夫做足,深度和鲜活度才能自然而然呈现出来。另外,常规时政新闻中,也可以深度挖掘,找到高端受众感兴趣的关注点。比如常见的会见报道,不必局限于事件表面,完成一篇一二百字的动态报道就完事儿,可以深入探讨一下外宾因何这时来访?背景是什么?对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受众心中一系列的问号,往往很难从几百字的消息中找到详尽答案。在这方面,南方日报早在2002年就做出了有益的突破尝试,他们明确提出——在“冷线”上挖“富矿”,积极寻找机会见缝插针采访,同时与外事办联手合作开办外事深度专栏《外眼探粤》,以外国政要及海内外知名人士的高端访谈为主,适时推出针对广东现实而策划的看世界的相关深度话题,打破了地方媒体外事报道不可为的“坚冰”,拉阔了传播的视野。而开阔的视野,正是一个高端媒体所必需的。
三、国内新闻本土化操作,通过不一样的视角寻找高端关注点。
“反向策略”打造高端新闻节目,并不是说把视角仅仅局限在省内,从国内国际重大事件中,找寻与本省有关的话题,也是节目关注重点。如“7.23”甬温高铁追尾事故中,就有一位遇难者是去黑龙江寻根的知青,回返途中遇事故身亡;哈尔滨工程大学不少专家参与了神舟九号的设计与研制;女飞行员刘洋曾在黑龙江受过飞行训练等都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可以丰富或弥补高端人士收听收看中央媒体所留下的缺憾,并能很强烈的拉近新闻节目与本土受众的距离。再比如访谈话题的设置上,针对高端经济人物有针对性地提出与黑龙江发展有关的问题,将会给本地高端人士传递有价值的信号,让人有所启迪。
四、高端新闻节目必须辅以有高度的嘉宾和高水平采编播
队作支撑。
高端评论、高端访谈是高端新闻节目的主打品牌。就目前而言,想要实现评论访谈的高端并非一件易事。首先,对于一家经济欠发达、思想较为闭塞地区的地方媒体来说,寻找合适的嘉宾或评论员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而省内经济社会学者普遍存在思维不够活跃、专业素养不高、见识浅薄,表达能力欠缺等问题,如果请国内权威专家,是否能请来是一个未知数,即便请来,“高端”出场费是一笔巨大的经济开销。然而,即便问题种种,在推出一档高端新闻节目的初期,也应克服种种困难,力邀有高度有水平的权威嘉宾,通过权威且有深度的见解,尽快提升节目深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实现启迪本土专家智慧和见识的目的,渐渐开拓专家市场。
另外,从目前央广央视的运行状况来看, 每一档高端新闻节目,背后都会有一个高端的、有深度意识的幕后团队。高端访谈节目的定位并不是一个问问天气聊聊感受、谈谈花边的人物访谈,而是希望通过与一位又一位高端人物的对话,看到更多事情的背后和未来的走向。这也意味着访谈前的案头准备需要深入再深入,不亚于做个小课题——翻阅各种资料、学习相关政策、寻找贴近的切入点、提炼采访提纲,往往一张简单的提纲背后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问题。一篇好的高端对话报道里,应该看得到思想碰撞的火花在闪烁。记者编辑在新闻报道中的高端公关能力和出色的业务素养、主持人在访谈中深入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都是成功的高端访谈必备因素之一。访谈既不能“以公众的常识来肢解专家的智慧”,也不能像录音机一样简单记录、完全复制,背后的策划团队必须把眼光放得更远,在大视野中审视未来,深入剖析当下现实的深度问题。在一场又一场与政界、商界、学界对话中,打开思路,实现节目与个人的高端突破。
参考文献
[1] 黄双子.基于受众环境变化的广播媒体品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 陈军.媒介融合视野下盐城广播媒体的创新发展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作者简介:
张炳科,男,(1969.10-),现任黑龙江省勃利县广播电视事业局记者
(作者单位:勃利县广播电视事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