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工科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浅析改革中职学校建筑力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改革中职学校建筑力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中职生的特点,以及新形势下的中职教育改革,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师应紧跟时代脉搏,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与中职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探索、勤于实践,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建筑力学是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教学改革思路。
  一、调整课程内容,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类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学生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注意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1.加强与建筑结构课程的联系
  在建筑工程类新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系列教材中,《建筑力学基础》(以下简称“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基础》(以下简称“建筑结构”)均被编排在《建筑工程基础(下)》中,但是二者在教材中各成体系,关联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整合课程内容,以增强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与结构识图、施工等课程的联系
  教师在指导学生按照规律法绘制弯矩图时,应引入建筑结构知识,让学生通过分析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配置钢筋的目的是为了抵抗拉力,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使学生建立常识性概念:受力筋应布置在梁的受拉区,即在梁承受正弯矩区段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梁横截面的下部,在梁承受负弯矩区段(通常在固定端支座或连续梁、外伸梁中间支座处)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梁横截面的上部(通常叫做支座负筋),为学生今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快速识读结构施工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这样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发现建筑力学理论知识对工程施工的指导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
  1.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根据学生情况采取相应教学措施,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内容上分层次。我根据“够用为度、注重实用”的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应知应会部分和理解提高部分。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结合评价体系,只要掌握了应知应会部分就可以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二是教学进度上分层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课堂教学主进度,进行统一教学;课堂练习时或课后对个别基础差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对已掌握统一授课内容的学生加大练习难度或指导其超前学习。我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尝试虽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班级学风建设有促进作用。
  2.注意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工程实际
  例如“应力集中的概念”这一节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准备两张材质、规格均相同的作业纸,先在其中一张纸上开个洞,然后分别沿长边方向拉拽两张纸,让同学观察总结哪张纸更容易被拉断,被拉断的那张纸最先是在哪里裂开的。有了这样的实践,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有孔洞的那张纸更容易拉断,靠近孔洞边缘的位置最早开裂。我因势利导,引出应力集中的概念,以及应力集中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这时再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图例,学生就自然地把感性认知提升为理性认知。接下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应力集中现象的例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购物袋,让同学回顾一下,根据以前的经验,购物袋通常会在什么地方断开,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什么现象,然后进一步引领学生思考在结构中应如何降低应力集中对强度的影响,等等。帮助学生树立“力学并不深奥,力学就是身边的科学,力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从而乐学。
  3.注意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仿真模拟实验如仿真模拟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变化情况、纯弯曲梁变形情况等,可以解决由于课时、实习设备等的限制一些力学实验无法进行的难题。
  三、变革评价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注重全程性
  我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将本课程的评价方法公之于众:平时成绩占30%,学习态度占20%,期末成绩占50%。通过增加平时成绩、学习态度的比重,引导学生培养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注重考核内容的全面性、考核方法的灵活性
  在上述评价方法中,“平时成绩”从课堂练习、课上发言、课后作业、平时小测验、期中口试、期中笔试等方面综合评定得出;“学习态度”综合出勤统计、课堂遵守纪律情况、尊敬师长、同学互帮互学情况等确定;“期末成绩”则根据期末口试和笔试成绩确定。口试题目将从复习材料中随机抽取,口试于笔试前一次课进行,口试成绩将作为最终评价加减分的依据。笔试采用“半开卷考试”形式。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浅析高应力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基于工作过程的《Oracle数据库管理与应用》…
    浅析合浦县生猪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高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面临的问…
    灌区管理改革策略探究
    基于任务导向法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谈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的传承性
    如何构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基于特色培养的水利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