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重庆轻轨轨道交通二号线(较新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确定将轻轨的两大固定构筑件之一的支撑柱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城市空间中的生存现状及其被装饰的可能性,提出两种支撑柱墩装饰策略:面向大众与城市的策略和技术策略,且指在意象性层面上分析,并未深入到具体的方案设计。以一种城市设计的手法,对轻轨的支撑柱墩装饰在总体上提出要求,进行限定,并在风格统一的基调下,形成多样化。
关键词:轻轨的支撑柱墩装饰;可能性;社会与城市策略;技术策略
“高架型”轻轨对于重庆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轻轨二号线(较新线)是目前重庆唯一一条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系统。较新线全线长达15.15km(目前开通较场口到动物园14km),轨道凌驾山崖、毗邻江面、横跨道路、飞临广场、穿越建筑,不断地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改变着重庆的城市面貌。
重庆的“高架型”轻轨,由轻轨轨道、支撑柱墩、车站、车辆、设备与维护应急体系等几个部分组成。重庆轻轨采用的是单轨方式(爬坡能力强),轨道直接通过支座直接驾于支撑柱顶部,轻轨车辆是通过橡胶轮与轨道两侧面发生摩擦来推动前进的。由此可见,对轨道进行装饰是不适宜的。
然而轻轨的支撑柱墩则有很大的不同。作为轻轨轨道最接近地表面的构件,它成为轻轨中最有可能影响城市风貌的元素之一,因为它最有可能为人所接触而变化,亦最容易受周边环境制约而产生变异。变化或变异如能够被大众接受,能够被城市环境所吸纳,就是良性的、可取的。这是对轻轨的支撑柱墩进行装饰的一个前提条件。
在城市中,轨道的支撑柱墩依托轻轨路线构成了良好的“线性序列”,而且局部在车站和穿越桥梁的地方,形成密集的“柱林”,这些都是取得良好景观的契机,如合理利用,必然会形成个性鲜明的城市节点空间(见图1)。
1装饰的可能性
1. 1轻轨的支撑柱墩自身存在被装饰的可能
在轻轨系统各组成部件中,支撑柱墩的数量是最多的,形式基本分为五种:单柱式墩、多柱式墩、v型墩、y型墩(见图2)。重庆轻轨的单柱式墩上无墩顶盖梁,直接支撑上部结构。柱截面为矩形,因其外貌轻盈、视野开阔、造价低廉,数量最多。多柱式墩多用于车站,用来承载较大荷载。形成“柱林”。矩形薄壁墩多在轨道转折处,地面无法“生根立柱”的地方。v型墩与y型墩基本在局部跨度放大处,它们打破了支撑体系的单调,整个墩形如苞蕾初开的花枝。但是,它终究是一个形体单调的混凝土构筑件,表面、横断面、以及在浇灌混凝土时模板均没有为造型或装饰做特殊处理。
轻轨的支撑柱墩与建筑的柱体之间的区别在于:轻轨的支撑柱墩绝大部分在室外,而建筑的绝大部分则是在室内。室内的装饰易于实施、保养与维护,而在室外,若要对建筑物进行装饰,则必须克服实际的环境条件带来的困难,但是装饰还是可以实现的。也就是说,在实际环境条件与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轻轨柱墩是可以被装饰的。
而且,目前轻轨的支撑柱墩的生存现状良莠不齐,好的可以支撑在绿地、中心绿化带、广场等,但是差的就成为脏乱差的死角。经常有一些广告、宣传文字涂鸦于上,这与美丽山城的形象格格不入,更需要对其进行装饰改造。
1. 2大众视觉及城市美化的需要
随着社会与城市的发展,混凝土森林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欢迎。而在今天,人们对建筑美的要求与渴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切。重庆的轻轨依旧保持了以往市政交通设施的粗犷的风格,轨道与支撑柱体均是灰色混凝土构件,特别是在与一些居民区、住宅楼接壤的部位,支撑柱墩占据了唯一的空地,使其更加突兀,空间更加局促(见图3)。而城市的发展要求组成城市的各个要素不仅要满足功能需要,还要注重大众在视觉审美与其他感观触觉上的要求。简言之,就是“科学适用,美观大方"。
1. 3类似市政设施构件的装饰
重庆拥有大量的各式高架路、立交桥、临跨于水面与山体上的滨江路等市政道路桥梁设施,因它们的结构体系与轻轨轨道相似,应与轻轨轨道同属一个“大家庭”。而这些市政设施大部分已经脱离了以前灰色混凝土的“原始风貌”,表面都进行了各种装饰改造,以缓解大尺度、大体量混凝土构件的痼疾。轻轨牛角沱车站附近的嘉陵江大桥、渝澳大桥的桥墩,由柱顶到水面,被白色、浅蓝色、深蓝色涂料粉饰一新,虽然是简单色彩韵律的变换,但是已经感觉不到往日数十米高的桥墩的冷漠与单调,而且成为吸引人们视觉的焦点。嘉滨路是沙坪坝一段濒临嘉陵江、凌驾于山崖之上的高架路,尽端是古镇磁器口。接近磁器口的支撑柱就将明清时期的彩画艺术装点于上,并赋予青铜装饰构件,减弱了嘉滨路这个“现代产物”的扩张力,使之与位于重庆市区内的明清古镇融为一体(见图4)。
可见,轻轨轨道支撑柱墩体系是完全有可能被装饰的。但是,这里的装饰并不是单调色彩涂饰的重复,而是给人美好感悟、悦人耳目的装饰,符合科学技术手段、构造安全措施的装饰。
2装饰策略
为什么使用“策略”这个词?这可以说是一种模糊性的定向方式。其实,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对柱体装饰的理解,之中并无标准答案,也存在“一题多解”的可能。就轨道支撑柱墩的装饰而言,首要的是装饰应用的潜力,它可以应用于哪些场合、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可以带来哪些利益?而且设计的具体形式与人的艺术创造密切相关,可以说,各种艺术装饰设计因设计者的艺术品位、审美情操而异,也正是这些原因,决定各种装饰是否被大众接受,或被某些特定的族群接受。所以提出“策略”一词,以期给设计者或是大众一个多样性选择的可能。
轻轨的支撑柱墩———一个简单体量的混凝土构件,对它的装饰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的策略:一种是关注于当代社会和心理条件(特别是城市和大众的),它将装饰作为一种意象来组织人、支撑柱体、周边环境和更大范畴的城市文脉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拓展到社会的各个学科领域———社会人文与城市策略;另一种是基于材料和建造手段来探索轻轨的支撑柱墩装饰的表现潜力,这种倾向将技术作为一个社会、文化和个人共有的普遍条件,并积极地重新定位和重新建立建筑领域内人文和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技术策略。这两种策略是兼容的,而且会经常混合出现。
2. 1社会人文与城市策略
社会人文与城市策略是集合了个人意识、社会心理和城市文脉的装饰策略。轻轨的支撑柱墩的装饰必须是满足人对其功能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同时要弥补人对审美情趣追求不同的差别,尽可能形成大众的或群体的标准,符合美学规律,建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支撑柱墩的装饰。城市是一个运转的有机系统,作为城市的构成元素———轻轨支撑柱,它的装饰必然要反映城市的风貌,且要融合于城市环境之中,体现城市的文脉特征。
目前的重庆轻轨线路(较新线)蜿蜒穿越于城市之间,支撑柱体亦沿着轻轨线路形成单一的序列氛围,这是一种脱离城市的行为。只有通过对轻轨的支撑柱墩的装饰,方可缓解或削弱其与城市空间的不协调性。
装饰的前提是将轻轨线路根据地形地貌、城市景观风貌、地域文脉等现实条件划分为若干区段,逐一根据当地环境、城市空间特色、历史记忆进行装饰设计,形成各自性格鲜明的景观节点。然后由轻轨线路这根主轴,将其串连而起,天然地成为城市跳动的脉络。
2.2技术策略
轻轨的支撑柱墩装饰的技术策略主要是围绕表皮的装饰材料和建造方式两个方面来展开,而且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的。因为轻轨的支撑柱墩与建筑柱体天然的相似性,所以运用在建筑上的装饰材料与构造方式在轻轨的支撑柱墩的装饰上也是可行的。只是轻轨的支撑柱墩在室外,需要增加维护修缮方面的考虑。
材料的选择虽因设计方案而异,但必须有鲜明的装饰性。同时要满足装饰材料自身维护与功能上的要求,耐久、抗腐蚀、环保。从经济角度考虑,涂料是最便宜实惠的外饰面材料,仅要在颜色、表面质感上取悦于人,就可形成柱墩的色彩序列,获得良好的装饰效果。局部需要加强装饰的地方,可改用彩色的饰面砖,拼贴或绘制各种图案,图案可参照磁器口嘉滨路的模式,反映当地的文脉,最关键的是能够唤起人们的共识与认同感。各种有机或无机的板材也可适当使用。木或竹作为一种地方化与人性化的材料,拥有天然的纹理、柔软的质地,可以运用于与人接近的地方,诸如位于街道、广场等地的柱墩。诚然,有些地方的柱墩可以使用片装的石材、铝塑板、各种金属板材、或是透明的玻璃,来体现城市空间的现代与明快。甚至在特殊的节庆假日,采用金色或其它具有喜庆色彩质感的帷布来包裹整个柱体,过后拆除,恢复原状。其实,任何有新意、能够与城市文脉、肌理相兼容的装饰材料,都可以被用作轻轨柱墩的装饰。
建造手段就是指柱墩装饰的构造方式与工程做法,与柱墩的装饰材料紧密相关。第一种就是涂抹,适用于涂料、漆等简单表现色彩与表面肌理的材料。它的构造方式简单、仅需要对基层做简单处理,且省工省料、自重轻、维修更新方便。第二种是湿贴或干挂。湿贴就是用水泥砂浆粘接各种面砖、马赛克或石材;干挂就是在轻轨的支撑柱墩上安装金属骨架(做必要的防锈处理),将石材或其他板材通过不锈钢挂接件,挂于骨架之上(见图5)。第三种就是增加装饰构件,就是在轻轨的支撑柱墩周边增添装饰元素与部件,改变原有的柱墩外在形式,使其不再呆板,富有新的活力。它的装饰效果最强烈,但是却最复杂。最常见的就是挂装广告灯箱,较新线上在杨家坪到动物园段,支撑柱墩上有大量的广告(见图6)。
3 结语
轻轨的装饰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大众对构成城市的每一个元素均提出了审美的要求;而且在城市空间景观方面,也要求构成城市的各个系统与周边环境、氛围相协调,所以轻轨不能只是冰冷的混凝土构筑物,必须赋予其新的活力,使之成为城市跳动的空间走廊。而重庆轻轨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构成轻轨体系的两部分中,只有支撑柱墩适合装饰。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轻轨的支撑柱墩的装饰就顺理成章了。
参考文献:
[1]马尔立.公路桥梁墩台设计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西南地区建设标准设计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西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通用图[z].2001.
[4]鲁安东.拟表———空间现象与策略设计[j].建筑师,20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