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中国鞋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本土鞋业起步较晚,鞋样设计方法异彩纷呈,面对鞋业的崛起,相对滞后的相关教育已逐渐被认识,这需要我们多努力。
一、中国鞋业发展前景看好
中国鞋业迅速发展,从以前年产鞋类三亿双到现在的年产四十亿双,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发展空间大,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制鞋又起步较晚,八四年我云深圳出差时,那里的人几乎没有穿鞋的习惯,现在深圳早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领头雁,也已经成为文明的窗口。目前,人们的观念又在发生改变,从以前的一双鞋穿几年到现在的一年穿几双鞋,从一方面说明鞋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二是一批崛起的发达国家产业调整,将鞋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定在中国,这也是一种有利的国际气候;三是我国的国情决定它的存在,中国在一段时间内缓解就业问题单靠高科技显然是做不到的,朱镕基总理最近在讲话中提出“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在政策支持上,中国在一定时间里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大可能的,中国加入wto后,制鞋行业更是比较有把握的行业之一。但是,就算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事态的发展是动态的,应该具备迎接挑战的素质和应变能力。
二、我国的皮鞋设计事业的发展――贴楦法的推广
中国皮鞋设计曾经走过一段弯路,采用的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有较大的改变是摸索三十多年后,即八十年代,受中国轻工业部委托意大利派两名教师于一九八九年来中国举办为期四十天的短期鞋样设计培训班,地点设在天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二十名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参加。如此,意大利设计法就名正言顺地传入中国,中国轻工业部要求受培训的学员将此方法广泛推广,该方法在全国许多地方通过受训学员的努力得以广泛流传。现在国内设计普遍所采用的贴楦法的主体思想就是源于意大利。这种方法通过广泛的实践检验,具有方便、易于接受、放样准确等特点。
三、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努力推进鞋业发展
“顾客讲究外观,可能放弃实际,穿上感觉不好后,又可能转向实际。”有了这个特点之后就该引导消费,中国的消费者日趋理性化,“舒适”是顾客的最终目的,有如服装的发展趋势。为了加快鞋业发展,我们可以多方努力。如:
(1)在国外或沿海地区设信息窗口,将设计与制作分开。这样这些制鞋发达、信息集中的国家和地区定能较大程度地带动内地的鞋业发展;
(2)规范国内的楦型,包括合理性和丰富种类,在国外,一个楦型就是一个跟高下脚的形态,基本是不变的,统一的,放余量部位可以任意变化,意大利生产的大部分棉鞋楦生产出来的靴子不要拉锁,直接可以穿进去,而在我国则必须装上拉锁,种种迹象说明现在我国的鞋业市场在技术上不规范。
(3)研究开发新产品,大胆投放市场。例如:松糕鞋,以前刚刚开发出来时许多业内人士研究它重心不稳,会影响行走,容易摔跤。但投放市场以后,通过市场检验,它可以弥补女孩子身高的缺陷,迅速流行,这真是挡不住的诱惑。由此来看,在产品开发上要贴近市场,不能受框框的约束,市场允许走弯路,应树立市场是严峻的,谁违背市场谁就失败的观念,凡此种种都表明目前的中国制鞋业渗透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对于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向意大利、西班牙等制鞋强国学习。作为鞋样设计者应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惧怕失败。
四、鞋样设计师的自身素质培养
(1)作为一名鞋业设计者首先应该观察鞋业。不要惧怕它,鞋子、服装等都是实用品,在实用、流行、淘汰的动态中,再好的东西都会淘汰,再不好的东西都会有新奇,这是靠市场来调节,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2)设计师应树立行业信心。我们这个行业不是特别难的产业,问题出现后总有办法解决它,而且是不起眼的小办法,建议在出现问题后换个位置去考虑它,不要教条,要细致观察,搞清楚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有的问题单靠样板解决不了问题,例如机械原因,要多练习,不要怕失败,要认真,不仅在课堂上认真观察演练,课下也要多向他人讨教,如果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后就可以观察别人的操作,从中悟出一定的东西,用这些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并且勇于实践、敢于发挥,也许失败是最大的收获。
(3)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鞋样设计师应加强学习。作为合格的设计者,在工厂设计责任加大了,款式在市场上流行与否,单靠式样的变化不能满足需要,要了解与之配套的材料,如楦型、底型,把握服装、包的流行款式、流行颜色,讲究协调,将这几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会综合看问题。我们的这个专业跟艺术挨边,应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包括对线条、比例、结构、颜色等的认识。鞭策自己抓紧各种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人的需求。
五、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鞋业要发展,技术要先行,教育要跟上。
(1)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谦虚,只有谦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搞技术要实事求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许回过头来看,我们从师傅那儿学到的也许是百分之一,最多也不过百分之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教学应放开,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同学们也许有基础,也许没有基础,但教学一定要因人施教,多引导学生创意,不要总是墨守陈规。
(3)在教学教程中,应多与学生沟通,多与学生交朋友,尽量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大家树立自信心,当然,批评也要有,但要注意方法,对事不对人,多讲道理少讲埋怨。
(4)既要教会大家做事的技巧与工作的技能,更要教会大家做人的方法与处事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