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然风景园和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的城市公园共同构成了德国城市园林的骨架。本文通过对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一百年间德国最重要的园林作品、园林理论及园林设计师的介绍,详细地阐述了德国自然风景园的产生、净化、发展、及结束的历史。
关键字:风景园;歌德;希尔施非尔德;斯开尔;莱内;平克勒
由于受英国风景园(landscape garden)的影响,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德国大规模地出现了自然风景园,德国园林史上一个最重要的时期也随之开始了。风景园使德国园林产生了彻底的革命,绝大多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几何园林都在这场变革中全部或部分地被改为自然风景园了。这以后,尽管几何式与自然式两种完全对立的园林形式仍在不停地争论,园林也在这两种形式之间反反复复地变化,但是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十八世纪中叶至今,自然式一直是德国园林设计的主流。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新建的城市公园尽管与十八、十九世纪的自然风景园已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园林形式上却是相近的,即都是自然式的。可以说自然风景园彻底改变了当时德国园林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也为当代德国城市公园的风格奠定了基础。今天德国最重要、最受欢迎的园林,多是这些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一百年中建造的自然风景园,和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的城市公园,它们共同构成了德国城市园林的骨架。由此看来,要了解当今德国的园林设计手法,有必要首先了解十八、十九世纪的这场风景园林运动。
(一) 早期的自然风景园
1750年后英国开创的自然风景园思想在欧洲大陆传播,在这种形式下,德国的园林设计师纷纷赴英学习,并且在短时间内把这种新的思想及设计手法带回德国,在德国设计自然风景园或把历史上的几何园林改为自然风景式园林。
自然风景园进入德国的时间大致是1770年左右,和英国的情况一样,风景园并非一下子就出现了,它是一个过程,一个旧的根深蒂固的园林设计思想被打破的过程。与已有的上千年历史的几何式园林相比,风景园在德国是一个全新的园林形式,它不再是一个确定的空间,也不再是建筑的室外延伸,更不被建筑的轴线所控制。
与英国相同,风景园在德国出现以前也是在文学、绘画等艺术领域中首先有了崇尚大自然的思想。十八世纪初就已出现了歌颂大自然的文学作品,英国文学对德国文学中这种思潮的产生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英国的风景诗,如著名的感伤主义诗人汤姆森(j. thomson)1730年的自然诗《四季》对当时德国文学影响颇大,他在诗中描写花园时写道:“这里是纯朴的自然,每个景物都展向无穷的远方。”不过在这以前德国诗人布洛克(h.brocke)的《尘世的欢乐...》(irdisches vergnügen... )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哈勒尔(a. haller)的田园诗《阿尔卑斯山》(die alpen)也显示出重归自然的愿望。克洛普施托克(klopstock)、克莱斯特(kleist)、拉姆勒(rammler)以及晚一点的科劳迪乌斯(klaudius)等人都有大量歌颂大自然的作品。画家兼诗人格斯内(gessner)明确表示:“我喜欢乡间的草地和原野式的树丛,反对修剪的绿篱组成的迷宫式的花园。”诗人哈格多恩(f. von hagedorn)写道:“尊重自然吧,让人工的东西远远地离开。”
除英国外,法国的自然风景园也对德国,特别是德国南部的园林有很大影响,尽管在时间上德国与法国几乎同时出现自然风景园。但是法国、德国与英国却不同,英国在1750年后以布朗(l. brown)为代表的纯净的风景园已发展成为以钱伯斯(w. chambers)为代表的英中式或中英式园林,而这时法国和德国才刚刚出现风景园的思想。法国人坚信,英国风景园的出现是由于中国园林的推动。法国最早的风景园就是这种掺杂着中国园林的英中式园林。德国也一样,大片的英国式园林作为整个画面,中国式的园林或小建筑则成为园中的道具。由于园主不同或地点不同,园林中有时英国式多,有时中国式多。德国人把这种园林称为感伤主义园林,把它归属于后巴洛克或洛可可时期,把中国式园林建筑称为点景物。这种点景物还有假山、山洞、叠水、小桥及村寨,后来又有土尔其、印度式建筑及模仿古罗马或中世纪时期的建筑废墟等。
可以说德国风景园就是从模仿这种英中式园林开始出现的,并且常常是很盲目地模仿。那时德国人把这种园林叫做中国式或英国式的,这种模仿完全是处于好奇心,但结果却带来了园林的根本变革。早期的风景园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渐渐地侵入原有的几何园中,使之自然风景化;二是新设计的自然风景园。
几何园转变为风景园是当时的大趋势。从1770年开始,德国历史上众多的巴洛克园林大多部分或全部地被改为自然风景园了,不过绝大多数几何园并没有彻底改变其基本骨架,特别是中轴线,水渠等多保留着。几何式园林转变成自然风景园的主要作品有波茨坦的无忧宫(sanssouci)、卡塞尔的威廉山(wilhelmshohe)和曼海姆附近的什未钦根(schwetzingen)。
无忧宫是一座巴洛克及洛可可式园林,洛可可宫殿建于1745年(图1),它最初是弗罗德里希一世的夏宫。园林的主轴线是一条东西向的林荫大道,它始于园林入口,从宫殿前穿过,延伸到新宫(neue palais)。严谨的轴线上有喷泉、雕像,但是整座园林并不是中轴对称的。早在1754-1757年园中就建了一座中国式建筑——中国茶亭(chinesisches teehaus)(图2),这是德国园林中较早的中国式建筑,它尺度较大,在镀金柱廊内有一圈中国人物雕像,不过除了室内陈列着中国瓷器外,整座建筑与中国建筑相差甚远,外观上它更象一座蒙古包,雕像也如同是穿着中国服饰的西方人。1770年在园的北部建了龙塔(drachenhaus),它是受钱伯斯1762年在丘园(kew gardens)中所建的中国塔的影响而建的。与钱伯斯的塔一样,龙塔也犯了个大错误,即塔的层数是偶数,并且建筑不伦不类。1772年无忧宫的中轴线旁建了规模较大的自然式的狍园,从而打破了中轴线,改变了巴洛克几何园的面貌。
卡塞尔的威廉山最初是山地巴洛克园林。黑森的亲王卡尔(karl)1699-1700年冬天曾去意大利旅行,他对在弗拉斯卡蒂(frascati)的花园别墅,特别是阿尔多布兰迪花园(villa aldobrandini)和罗马附近的法尔尼斯花园(villa frnese)非常欣赏,回国时他带回了意大利建筑师古尔尼罗(g. f. guerniero),让他在卡塞尔以这种园林为蓝本,设计当时还叫威森斯坦(weissenstein)的山地巴洛克园林,并于1718年建成。园林的主轴线由山顶一直延续到卡塞尔市区,长达5公里,其中在园内有2公里(图3),花园高差约300米,设计中水沿着这条轴线从山顶一级级跌下,共600级,后来只建了200级,轴线上设有水剧场,雕塑等。
50年以后,曾在英国学习过自然风景园的施瓦茨考夫(schwarzkopf)重新规划该园,他大量引入英中式园林,同时建了很多异国情调的点景物,有1782-1785年建造的一个中国村寨,名木兰(mulang),村寨坐落在一条小溪旁,以一重檐中国亭为中心(图4),周围散落着中国农舍及小桥。其它点景物有规模宏大的古罗马水渠废墟,英国式的古堡,还有清真寺,小金字塔的等。
几何园的风景式转变在当时最完善的实例是什未钦根花园,它是由皮家格(pigage)1753年设计建造的法国式园林,其主体是半圆形的宫殿,宫外是圆形的花园。皮家格在这座几何式花园里也建造了些英中式的小建筑和假山,其中中国式木桥有十余座(图5)。1777-1785年该园由斯开尔(f. l. von sckell)重新规划,当时斯开尔刚丛英国学成归来,他的规划把园的北部彻底变成了自然风景式园林。几何形方池变为自然式的湖泊,水渠作为几何式与自然式的过渡,其岸线在几何园一面多保留原状,而在自然式一侧则改为自然曲折的驳岸了,这样风景式与几何式就很理想地结合了起来。斯开尔在园里也建造了一些点景物,有一座清真寺和一些古罗马的建筑废墟(图6)。
就在一些几何园被改为风景园的同时,德国的一些新建园林则直接采用了自然风景园的风格,最早的实例是德骚(dessau)附近的沃尔利兹(worlitz)园,它已不再是简单地模仿英中式园林了,而是从观念上形式上都有了发展。德骚的弗兰茨亲王(franz)在1763和1766年两次与他的建筑师冯.挨德曼斯多福特(f. w. von erdmannsdorft)及园林师艾瑟贝克(j. f. eyserbeck)去英国考察风景园及历史建筑。后来他们又去意大利,学习文艺复兴建筑,回国后于1769年开始建造夏宫沃尔利兹园。由于受英国与意大利园林及建筑的双重影响,沃尔利兹园成为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出色作品。
面积110公顷,位于易北河边凹地的沃尔利兹园是河谷式风景,中心是长条形的沃尔利兹湖,水面向四方广泛延伸,又通过水渠联系一些小湖面,湖中有岛,景色十分深远(图7)。通过水面把全园划分为几个景区,园中有多条深远的视景线,其终点多为沿湖布置的点景物。这些点景物尺度都较小,整个园林是自然风景式的,园外是牧草地,充满大自然的野趣。为便于借景,特加高了沃尔利兹城中的教堂钟塔,使该教堂在视线上成为园林的一部分(图8)。
沃尔利兹园位于德骚园林群中心,周围还有很多大小园林,重要的有奥兰尼报姆(oranienbaum)、路易袖姆(luisium)、给奥揪姆(georgium)、某西考(mosigkau)、西哥里姿山(siglitzer berg)等,它们构成了一个大的园林文化圈。
沃尔利兹园在刚建好时就成为一个出色的园林而吸引了大批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对以后风景园在德国的发展起过关键的作用。德国当时著名的园林理论家希尔施菲尔德(c. c. hirschfeld 1742-92)1785年说:沃尔利兹园是“德国的最高贵的园林,是第一个值得关注的自然式园林。”歌德(j. w. goethe)在1778年的一封信中写道:“这里(指沃尔利兹)无限美丽,当我们走过湖泊、水渠及林地时非常激动......这里是天堂中的田园。”歌德还说,沃尔利兹园和希尔施菲尔德的书籍使他产生了对园林艺术的兴趣,魏玛(weimar)园就是这一兴趣的产物。
魏玛园没有特定的设计者,之所以成为风景式园林主要是由于歌德的影响。早些时候这里仅有围绕宫殿布置的小的几何式园林,但是1774年宫殿和主要园林部分被烧毁了。歌德到魏玛后不久,于1776年搬进了伊尔姆河(ilm)边上的园林屋(gartenhaus)(图9),并长期在此写作。1778年歌德与魏玛的君主奥古斯特(h. k. august)作为弗兰茨亲王的客人游历了沃尔利兹,从此对园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一直参与魏玛园的规划,并且先后去德国中部的哈尔茨山(harz)和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这两处风景地对他建造魏玛园都有很大启发。
歌德于1778年在园中建了一处隐居所—路易森寺院(luisenkloster),它是一个小圆亭,周围有中国式的假山叠水。这时园中还都是些局部的风景片段,如同一个个单独的充满浪漫色彩的建筑点缀在一丛丛植物群里。1787年有了总的规划,把这些建筑通过由树丛限定的视景线联系起来,并扩建了园林,大片的草地、树丛,高低起伏的谷地使园林产生了特有的魅力。歌德在1788年还参与了园中罗马屋的设计。这时的魏玛园已是大片的风景园了,不过这种早期的风景园中仍有英中式园林的影子,难怪俾德曼(w. f. von biedermann)说:“歌德的魏玛园创造了一所根据中国艺术精神的最宏伟的中国风格的风景园林(图10)。”
德累斯顿也有两座著名的早期风景园——塞菲斯多夫谷(seifersdorfer tal)和普牢恩舍园(plauensche grund)。前者是一条几公里长的谷溪,作为市民的郊游地;后者是上层社会的散步园。两园中都建有一些茅舍、小寺庙和纪念物等景物。
霍恩海姆(hohenheim)的“英国园”(englische anlage)是1774年开始建造的,20公顷的长条形的园林完全是自然风景式的。园中有众多点景物,包括古罗马的废墟,中世纪的小教堂等。歌德曾游览该园,但是他并不欣赏这座园林,认为它“仅仅是一些小的景物”。而希尔施菲尔德和席勒(w. schiller)则比较欣赏它。
风景园发展到1785年以后开始了净化的过程,英中式园林越来越少,自然式园林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是建造的中国式建筑大多不成功,比例失调,不伦不类又矫柔造作,加上一些园林理论家抨击对中国建筑的模仿,使得中国建筑也越来越少。尽管点景物并没有彻底消失,但主要以欧洲本身的建筑形式为主,如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或建筑废墟等,而整个园林是逐渐地向纯净的表现自然质朴的风景园方向发展。
前面提到的卡塞尔威廉山在1785年以后风景式成为其主导风格,那条2公里长的巴洛克主轴线尽管仍然保留着,但已成为自然式的大草坡,成为一条视线轴了,轴线旁的林缘线也不再是一条直线。很多处叠水变成了小溪、瀑布、湖泊等景观,原有的数条附轴线已完全消失(图11)。
(二)园林理论书籍
德国的园林理论书籍差不多是和第一个德国的风景园同时出现的,它们不仅仅是评论风景园这一新的园林形式,总结新的设计手法,而且也是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莱比锡的美学家苏尔泽(j. g. sulzer 1720-79)在1771-1774年写了《艺术美的普遍原理》(allgemeine theorie der schonen kunste),这是德国最早的有关园林理论的著作之一,其中心思想是:园林必需象大自然一样,人工必需模仿自然。在书中他还确立了园林艺术在艺术范畴中的地位,他说:“园林艺术应该与建筑艺术具有同等的权利,园林属于艺术范畴,它直接来于自然,大自然是最完美的园林师.....园林要模仿大自然。”苏尔泽的书后来曾多次再版。
当时最有名的园林理论家是基尔大学教授希尔施非尔德。他说:“苏尔泽是德国第一个把园林作为艺术范畴来考虑的人,我要把春天里的第一枝花献给他。”
希尔施非尔德1779年出版的五卷本的《园林艺术原理》(theorie der gartenkunst)是风景园的经典理论著作,他认为设计一个风景园有三个步骤:
① 园林作为“缩小的自然”必需以自然为蓝本;
② 园林要与其所处的大环境有差别,要与大自然的风景不同;
③ 这种不同不是要园林以不自然对抗周围的大自然,而是园林必需有“艺术的升华”。
这三点概括起来与中国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思想极为相似,它是自然风景园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极为精辟的总结。
希尔施非尔德对当时英、德、法三国的几乎所有的重要风景园都作了评论,由此他系统地逐条论述了园林的各个组成要素,如:地形、植物、建筑、道路、山洞、废墟、纪念物等,还解释了一些心理因素, 如:舒适性、美学、情感、画境等,并且阐述了园林艺术与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的关系。
他认为:“变化、弯曲、起伏的地形使景观更丰富,园子也因此显得更大,植物生长更加自由、独特,水面更加活跃。”“在高处或低处,每一步都引入一个新的领地,一个新的画面,景观时隐时现...所有这些景观变化都是由地形的变化来实现的。”相反一块平地不适合于造园,“因为它太单调,而做地形处理又花费太多。”“园林师要回避平地与丛山,选择美丽的缓坡丘陵地造园。”“风景园与几何园不同,在这里园林师的任务才算开始,而建筑师已无用武之力。在风景园中设计师根据植物的种类、高度、形状、色彩来设计。”“绿色是优美的风景最重要的色彩。”“风景园中的水面如同建筑里的镜子、人的眼睛......”他对动水、静水及各种水的动态,如:湖、溪、瀑布、泉等均有描述。
他还把园林依据具体内容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时间分为早、中、晚园;根据四季分为春、夏、秋、冬园;根据位置分为山地、谷地、林地园;根据园主分为帝侯园林、贵族园林、私家园林等。他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大众园林(volks garten),一个开放的为所有公民享用的园林。最后他对园林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园林是这样一个场所,在那里人们能够舒适地、安逸地享受乡村生活的利益。能够享受自由、观赏、散步、空气、凉爽,可以陶冶精神。园林不仅仅是一个消遣的场所,它有更高一层的意义,它是一个有价值的艺术品,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优美的大自然的景物,它是哲学上的避难所,它是乡间的大自然的景致。”“园林的基本规则是唤起风景的自然美,同时要唤起艺术的情感,使自然美得以升华。”
希尔施非尔德把园林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范围,他的理论对十九世纪的园林设计都有指导意义,比如公园设计。
在书中他还论及了中国园林,那时欧洲的中国热正处于高潮中,他说:“世界各地的园林中,中国的园林是最令人注意,最被人叙述的可爱。最少我们确然知道,英国人强烈的偏爱这种园林,而法国人和德国人,也开始放任他们倾向这偏爱,人们现在所要求的,并不是依照他们的理想而造成园林,乃是中国的或中英的园林”(陈受颐:十八世纪欧洲之中国园)。他对当时大量仿建中国园林持否定态度,在1777年出版的《中国园林统治概念的驳斥》(wiederlegung des herrschenden begriffs von den chinesischen garten)中,他甚至还有极为偏激的描述:“中国人只懂得种植谷物和水稻,他们对植物几乎一无所知。”
1782年希尔施非尔德还写了《园林爱好者手册》(taschenbuch für gartenfreunde)。
1779-1780年以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狂飙突进运动”对自然风景园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它的实质是主张反扑归真,追求个性解放。歌德的《感伤主义的胜利》(triumph der empfindsamkeit)和《择邻记》(wahlverwandtschaften)影响极为深远。其它一些重要文献有瓦尔特(j. j. walther)1779年的《园林艺术实践》(practische anleitung zur gartenkunst),美地库斯(f. c. medicus)1782年的《园林艺术文集》(beitroge zur schonen gartenkunst)。这两本书主要内容是园林实践。另外还有贝克尔(w. g. becker )1795年的《园林之友手册》(taschenbuch für garten-freunde),科塔(cotta)1795年的《自然园林之友手册》(taschenbuch für natur- und gartenfreunde),格罗曼(j. g. grohmann)的《思想杂志》(ideenmagazin),其中《思想杂志》在1779-1850年间共出了60册。
(三) 高潮期的风景园
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起,风景式园林已经是德国园林设计的主导风格,但是这些园林还不是纯净的自然风景园,他们大的面貌多是英中式园林,至少是自然风景式园林加上众多点景物。中国式小建筑在这期间广受喜爱,成为必不可少的景物。除此之外还有隐居所、废墟等等一些感伤情调的景观。这反映出当时人们在追求自然的同时又掺加着一些好奇古怪的兴趣,这种兴趣在一开始是促进风景园发展的,但是到了1800年以后,其手法已完全僵化,当初精巧轻盈的感伤情调的景致到这时往往成为人们情感的一种病态的寄托,因而渐渐遭到反对。
风景园在德国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净化的过程,自然风景式比重越来越大,点景物越来越少,到1800年后纯净的自然风景园终于出现了,并且涌现出大批经典作品,风景园在德国达到了高潮。这些经典的作品是与三位设计大师紧密联系的,即斯开尔(friedrich ludwig von sckell 1750-1823),莱内(peter josef lenne 1789-1866)和平克勒(ludwig heinrich fürst von pückler-muskau 1785-1871)。
斯开尔1750年出生于园林世家,父亲是宫廷园艺师,曾和皮加格一起完成了什未钦根巴洛克园林设计。斯开尔1773年在凡尔塞花园中工作并学习勒瑙特(le notre)的设计手法。1773-1776年他得到法耳茨的君主特奥多尔(c. theodor)的资助去英国,拜布朗和钱伯斯为师学习自然风景园,并且考察了大量的英国园林,如布朗的斯道威(stowe)和勃棱海姆(blenheim)以及钱伯斯的丘园(kew gardens)。回德国后他在法耳茨(pfalz)任职近三十年(1776-1804)。后来特奥多尔成为巴伐利亚的选帝侯赴慕尼黑,这对斯开尔的一生有重大影响。
斯开尔最早的作品是对什未钦根进行了风景式的改造。他1780年设计的阿沙芬堡(aschaffenburg)的顺恩布什园(schonbusch)可以说是德国最早的纯净的自然风景园。在这里他把原来狩猎园中的多条放射状大道改造成为一条条深远的视景线。他已不再用什未钦根园中曾用过的废墟等伤感情调的点景物,也不再用异国情调的素材,而是根据自然风景的特征把园林的景观加以强化,成为大自然风景的艺术升华。该园面积有50公顷,中心是湖泊及开阔的大草地,湖中有岛,水位很高,他把园林周围的环境,特别是美茵河(main)也引入了园中,成为园林的一部分(图12)。
1789年曼海姆的城墙拆除后,他设计了环城绿带。同年受特奥多尔之托,他参与了慕尼黑的“英国园”(englischer garten)设计,但当时主要是提一些建议。
由于为特奥多尔设计园林,斯开尔于1840年去慕尼黑定居。在慕尼黑一带他留下了大量作品,主要有“英国园”和纽芬堡(numpfenburg),这是他一生中设计的高潮时期,也是德国风景园走向成熟的开始。
特奥多尔最初只是希望把“英国园”建设成为一军事用地,最终之所以建成风景园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出于当时的形势,特奥多尔在1789年颁布法律,把英国园建成一个大众公园。当时的设计师是鲁姆福特(rumford)。1790年依萨尔河(isar)的大坝建成,使得这片被水淹没的河谷地排除积水,在此基础上种植了上万棵树木,形成了四大片景区:草地、林地、田野、及湖泊。当时鲁姆福特建造了多处感伤式的点景物,引人注目的有弗莱(j. frey)1789年设计的中国塔(chinesischer turm),这个五层高的木塔可以说是德国风景园中最成功的中国式建筑(图13)。在中国塔附近还有中国农庄。其他景区还有中国式的小店及小桥。1792年中国塔一带的公园建成并开放。
斯开尔1804年开始着手“英国园”的设计,对于他来说设计一个公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尽管这以前欧洲很多亲王的园林都已开放,但是从一开始就作为公园来设计却是全新的。希尔施非尔德在《园林艺术原理》中已提出公园的概念,不过他担心园林向公众开放以后,“人群混合会带来无秩序的混乱,”因此为了便于管理,“可以忍受对称,也可以采用直线。”也就是说公园可以是几何式的。但是斯开尔的“英国园”却完全是自然风景式的。他强烈批评鲁姆福特的规划,“认为那并不是风景如画的景致,大部分区域单调乏味。”他也反对已建好的中国式和其它异国情调的景观。他说:“我们必须奉劝那些刚刚从事造园艺术的人,要他们反对古怪的、不成型的、趣味低劣的中国建筑,至多只能模仿它们一点点儿,最好是一点点儿也不模仿。”他曾试图把已建成的中国塔等点景物拆除。在这里斯开尔象布朗一样只用三个要素:草地、树丛和水面来塑造空间。他所追求的是布朗那种清淡的原野景致。
斯开尔在园子南部把城市中心的景致引入公园,使之与公园成为一体,“以便让人们同时感到城市风景如画。”园北不太理想的城市建筑用密林隔开。扩大湖面并堆了几个岛,除开阔的湖泊外,其它水系或设计成河谷式风景,或穿过大草地,为草地开阔的空间带来活跃的气氛(图14)。
“英国园”也是城市规划的杰作,它把城市中心与公园相连,把大自然引入了闹市区,城市风景从而转变为自然风景,它不仅成为当时亲王与市民和谐的象征,同时也是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乡村和谐的表现。这个长5公里,面积达360公顷的“英国园”在今天仍是慕尼黑市民最喜欢的消遣地。
纽芬堡是1700年由选帝侯埃马努埃尔(m. emanuel)建造的法国式园林,整个花园是对称几何形的,东西向大水渠作为主轴线贯穿全园。不过早在1717-1719年园中就建了一些中国式建筑,如塔堡(pagodaburg)。
斯开尔在1893年着手改建纽芬堡园。这里他遇到了早期改建什未钦根园时同样的问题,但是两者的处理手法却完全不同。这时的斯开尔已进入了纯净的风景园时期。它把纽芬堡的中轴线完整地保留下来,使这个百余年历史的巴洛克园林的精华得以保存,轴线的两侧则完全变成了风景式园林。与什未钦根不同,在这里斯开尔不强调几何与自然的过渡,不试图尝试席勒所要求的:“介于严谨的法国园林与自由的英国园林之间”的园林形式,而是用地形和密林把两者完全分离开来,视线互不贯通,如同保留这个历史园林的骨架,然后再给它换上新装,这个新装就是大自然。他把巴洛克园的中轴线成功地转变成为一条视轴线,而游览的空间则安排于轴线两边的自然式园林里,象顺恩布什园一样,他把原来的附轴线改为深远的视景线。轴线两侧的两个园林均以湖面为中心,一大一小,各有特色。南侧的浴堡湖开阔壮观,北侧的塔堡湖则较为宁静,富于田园气息(图15)。
纽芬堡园的改建对十九世纪巴洛克园林的风景式改造影响很大,卡塞尔的卡尔斯奥园(karlsaue)即如此。
1818年斯开尔出版了《园林艺术文集》(beitragen zur bildenden gartenkunst),这是他对一生从事的园林事业的总结,其中有很多精辟的理论,他说:
“与对称的几何园相比,风景园的花费要少,因为人们可以利用自然地形。”“园林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大自然的巨大的作品,如山、谷和水面,园林是一种艺术,它要把自然以更欢乐的华美的形象表现出来。”
“风景园仅仅适合于大面积的园林,而小的园子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情趣。”
“废墟要让人们觉得它是真实的而不是新建的,塌落部分必须符合自然落体的规律,道路也要显示出衰落的样子,而不是追求舒服,它要有野趣,有植物遮掩。”
“在园林中必须注意在同一视点不能看到不同风格的建筑或不同的景观情调。”
“林缘线要特别注意,它的蓝本是大自然中森林的边缘线。”
“湖和池都是静水向远处的延伸,湖面开阔,植物要疏散;池面封闭、安静,植物要密实。平缓的湖岸显得水面开阔,它不应有死角;陡峭的湖岸要与岩石结合,突出水面的岸线可以产生错觉,它可以形成岛的感觉。”
“自然本身并没有路,路是人和动物走出来的,路的设置必须有道理,首先要认识到,直线是两点间最近的联系,阻碍才产生弯曲。”“道路的设置也可以产生错觉,以至游人无法测出园林的边界。”
“封闭的树丛中针阔叶树分开比混合在一起好,在阔叶树丛中要选择有同样外部特征的树种,如悬铃木、椴、榆、山毛榉、桤木、樱桃和欧李属等。”
“公园是为了大众享受自由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为了舒适、愉快和交际,各种人都能亲近它,它不属于那种精美高贵的园林,它不需要特别的管理和保护。”
这些精辟的论述在书中还有很多,它们不仅仅是对他一生园林设计的总结,也是对德国风景园的精辟概括。
斯开尔是德国最早的也是对风景园认识最深的园林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之多是无法估计的,也是任何人不能匹敌的。就象当年的勒瑙特、布朗一样,他受到广泛的欢迎,贵族们都请他去设计园林,也可以说,他是对德国风景园最大的贡献者。
与斯开尔一样,莱内也出生于园林世家,父亲是波恩选帝侯的宫廷园林师。1811年他去当时欧洲最重要的植物园——巴黎植物园学习植物学,这对他后期的作品影响颇大,因为从十九世纪开始,植物的应用在自然风景园中逐渐地丰富起来。他认识了当时法国最重要的园林师gabriel thouin,其设计手法在莱内晚期的作品中有很强的表现。
尽管莱内最早的园林教育不是英国式的,但是在莱内的时代,自然风景园在德国早已广泛扩展,并且已开始了纯净的风景式园林时期。1812年莱内在慕尼黑认识了斯开尔,并且参观了斯开尔在慕尼黑和阿沙芬堡的园林。1808-1816年,他在莱茵河流域任职期间在瑞士和奥地利设计了一些园林,如奥地利的顺恩布鲁姆(schonbrunn)和拉克森堡园(laxenburg)。
1816年他去波茨坦,在那里从事园林设计达50年之久,建造了众多园林,它们广泛分布于波茨坦、柏林、马格德堡等地。1822年他去英国学习,收获甚丰,回来后任王室园林主任,普鲁士艺术院院士,享有崇高的荣誉。
他的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1815-1830):这时期的园林为数最多,包括波茨坦的新园(neuer garten)、无忧宫(sanssuoci)的改建、夏洛滕庭院(charlottenhof)、柏林的蒂尔加滕园(tiergarten)的改建等。
精美时期(1830-1840):主要规划柏林夏洛藤堡园(charlottenburger schloss)。
晚期(1840-1866):风格有所改变,在建筑周围采用几何形园林,作品有西西里园(sizilianscher garten)、北园(nordischer garten)和马吕园(marlygarten)等。
莱内一生最主要的作品是对无忧宫的改建,从十八世纪开始很多建筑师、画家、艺术家、园林师都参与了其规划。1816年莱内的规划把六十年以来该园所建的巴洛克、洛可可、中国式、风景式等风格统一起来,成为一完整的风景式园林。中轴线由林荫大道变成了林间通道,其他道路都自然弯曲,并形成系统,水系贯穿全园,局部扩大成为小湖泊。大片树丛及孤植树限定无分割的广阔的草地空间,大面积的草地上除几棵孤植树外,不再由其它要素分割(图16)。
1820年莱内在今波兰的波莫瑞(pommern)规划了一个大农庄,他用林地分割出片片开阔的农业用地,每片空间又比较封闭,以便有较好的生产环境,大地的走廊就是这些林地,它把农场、果园和耕地有效地保护了起来,整个气氛如同英格兰的牧场风景。这是一个风景式的大农场,莱内把它称为“大地美化”(landsverschonung)。
莱内以同样的指导思想规划了波茨坦区域。区域中心是无忧宫,在环绕波茨坦的河流、湖泊、村庄等地建了一系列风景园,有新园(neuer garten)、孔雀岛(pfaueninsel)、巴勃斯山园(babesberger park)、格林尼克园(glienicker park)、和林园(wildpark)等。莱内的这种大地美化实际上就是风景的区域规划。
孔雀岛是波茨坦区域中一个重要的园林,它是波茨坦与柏林间水系中的一个长1500 米,宽500米的小岛。威廉二世1793 年买下该岛,建农庄养孔雀故名。后来岛上陆续建造了废墟式的宫殿、小农庄等点景物,使之成为一个及典型的感伤主义园林,每个建筑都有童话般的气氛。莱内1822年对该岛进行了规划,力图把它改成纯净的风景园,这样,岛上的空间更完美,时而封闭,时而开敞,透出湖光山色。孔雀岛是莱内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图17)。
莱内1824年重新规划了蒂尔加滕园,除了原来的主轴线(今为著名的6月17日大街)及几条附轴线外,全改为风景式了,并扩建了原有的水面,扩展了草地空间,使该园成为柏林市中心的240公顷的风景式公园。莱内还对柏林的城市绿地及一些居民区、街道的绿地做了规划。
莱内晚期的园林风格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设计了一系列几何式园林。比如无忧宫中的橙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图18),西西里园和北园是法国式园林。这之前在他1825年设计的夏洛滕庭院中已表现出这种趋势(图19),这个无忧宫花园中精美的小园林在建筑周围都是几何式的,并且用了很多花卉作为装饰的材料。这种风格在他的晚期成为设计的主流。但是几何式只用于建筑的周围,大片的园林环境还是自然风景式的。
不过几何式的出现及大量花卉的应用已经预示着自然风景园在德国接近尾声了。实际上尽管风景园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几何式与自然式却一直存在着争论。希尔施非尔德就提出在建筑周围,特别是宫殿的周围要采用几何式园林。席勒也曾在1795年提出,要尊重几何式园林。当时欧洲最有影响的园林设计师莱普顿(h. repton)在英国的风景园里也早已开始设计几何式园林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自然式的园林与几何式的建筑,特别是与体量较大的宫殿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几何式园林作为两者的过渡是行之有效的。
第三位风景园林大师平克勒与斯开尔和莱内的经历完全不同。平克勒是富有的亲王,他在自己的土地上,按照自己的要求,为自己设计建造园林。他的家乡尼斯河(neisse)边的慕斯考(muskau)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城,就在这个无足轻重的地区,平克勒建造了几百公顷的园林,把慕斯考变成了世界闻名的风景城市。
平克勒对园林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规划慕斯考园以前,他曾游历了沃尔利兹园,并且在魏玛还与歌德就园林艺术进行过长久的交谈。在慕尼黑他学习了斯开尔的作品,在巴黎、维也纳及意大利北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但是他对英国更情有独钟,1814年他在英国考察了36 个风景园林,这对他后来近60年的园林设计实践有深远的影响。他知识广博,精通英国文学,也研究过希尔施非尔德的《园林艺术原理》,这些多方面的知识使他成为出色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
慕斯考园是他刚从英国回国后即着手规划的。这里原是尼斯河边一片含沙的沼泽地,绝大部分地段土壤贫瘠,但是河滩上已有不少茂盛的针叶林,山谷内景观交替,远处是层层山峦,大的风景环境非常好。建园的初期工作相当多,整理水系,挖土方,改良土壤。他把尼斯河引入园中,又种植了大量阔叶树,以使原有的单调针叶林景观得以改善。规划时的慕斯考园非常大,超过700公顷。平克勒尽了全心之力。他把园分为几个区,中心是74 公顷的宫园(schlosspark),宫殿是整个园林的中心建筑,它三面临水,一面是大草地,充满魅力(图20)。他在宫殿周围设计了花园,称之为“愉快的领地”(pleasure ground)(图21),他认为:“如果花园外的林园是大自然的风景的话,这快愉快的领地就是居室的室外延伸。”这一点与文艺复兴园林或法国园林非常象,但是平克勒的花园不是几何式的,而是在自然式的大草地上精心布置了一些几何形的花坛,其精美胜过文艺复兴或法国园林,实际上他这时已受到英国园林热衷于利用花卉的影响。在离宫殿稍远的地方有桔园和温室,旁边也布置了“愉快的领地”,并且用密林围起来。花园外面是大片风景式灌木丛和大草地,再外面又有菜园、果园、葡萄园和苗圃。
林园外是大面积的风景地(今属波兰),植物群较稀疏,设有大面积农业用地,还有各种休息场所,如九龙戏球场、咖啡屋、茶室、舞厅、游艺厅等,让市民享用。他的园林决不陷于形式美,所有设施没有一件是点景物,相反都有其经济功能。由于当时慕斯考的经济非常落后,所以在林园中还建有奶牛场、鸡场、磨场、酿酒厂、矿井等,他把慕斯考园作为风景与社会相结合的园林。
从慕斯考园可以看出平克勒的设计风格。他的园林空间变化非常丰富,由落叶乔木组成的树丛或丛林是限定空间最主要的要素。与莱内不同,莱内喜欢大面积的无分割的草地,而平克勒的草地空间则多由在其边缘流过的小溪所打破。他极少用外来树种,“因为理想的自然景观必须表现本地区及气候的特征,它是当地自然条件的产物,不是人为强加的。”他与斯开尔也不同,斯开尔一般用同一种树组成树丛分割空间,而平克勒则多用混交林。在平克勒的园中,所有建筑都有实际的功能意义,决不仅仅起点景作用。
1834年平克勒出版了《风景园艺概述》(andeutungen über landschaftsgartnerei),书中详细阐述了慕斯考园的设计思想。他认为:“每一个园林都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有一个诗意的理想,园林是把总体上的大自然的风景集成一个画面,并且以小的如诗如画的景象表现出来。”“园林应该具有大自然风景的特征,人为的痕迹要尽量小地被观察到,这些痕迹也仅仅表现在引人入胜的道路和相宜的建筑上。”
由于缺少经费,他规划的慕斯考园并没有全部建成。这以后他不断外出旅行,除英国外,还远去非洲探险。他的游记曾引起轰动,并部分地译成了欧洲其它文字出版。尽管慕斯考园考虑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他本人却由于经济上的破产,在1845年不得不卖掉苦心经营了三十年的慕斯考园。现在该园有550公顷,其中80公顷属尼斯河谷园,120公顷是山地园。其余350公顷均在波兰。
破产后的平克勒去了另一处居住地勃兰尼茨(branitz),那时他已经60多岁了,但并没有听天由命,他要把新的领地建成新的园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破产又是件幸事,因为平克勒又为我们留下了另一座名园。
勃兰尼茨当时只是一个小村庄,尽管地形变化丰富多彩,但是和慕斯考一样这里土壤微薄,除一些针叶树外,没有植被,并且缺水。不过这一切并没有使平克勒却步,他开始做规划、引水、堆地形、植树。
与慕斯考园相比,只有50公顷的勃兰尼茨园要小得多,园林中心是宫殿,旁边是花园,装饰味很浓,平克勒仍把这里称为“愉快的领地”。农业用地均远离宫殿,并且向外延伸。
宫殿前是大草地,有很深的视景线,小溪从草地上穿过(图22)。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园中建了两座金字塔,一在陆上,一在水中,这是他对埃及探险的回忆,也是为自己浪漫的一生设置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归宿。这座高20米左右,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的水中金字塔在他去世后成了他的坟墓(图23)。
勃兰尼茨园是平克勒花费25年时间建成的,也是德国最后的一个经典的风景园。由于只有百余年历史,所以整个园林仍基本完好地保留着原貌。
除慕斯考和勃兰尼茨外,平克勒还设计了魏玛的埃特斯堡(ettersburg)和埃森纳赫(eisenach)的威廉姆斯塔(wilhelmsthal)等园林。
平克勒的作品完美统一,他对美的追求也就是对大自然的追求,他的园林是以极高贵浪漫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把风景园林比喻为自然的画幅。“如果我能唤起一幅画,它不是用颜色,而是用真实的森林、山峦、草地和水面......园林是一个大的风景画,是光与影、形与色的对比,是透视与空间所形成的风景画。园林是大自然的缩写,是用诗意表现出来的。追求大自然意味着表现一个自然片段。”
平克勒是德国自然风景园的完成者。
(四) 风景园的结束
斯开尔、莱内、平克勒三人代表着德国风景园的高潮时期,他们的年龄差别也体现在他们作品的差别中。斯开尔在十八世纪末叶已开始了园林设计,作品涉及到那时的后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促进这种风格向纯净的自然风景园转变。他的经典作品是从事园林设计20余年后在慕尼黑完成的。莱内和平克勒从事园林设计已是1800年以后,风景园的实践在德国已达到高潮。他们俩一开始就进入了自己的经典时期。莱内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波茨坦和柏林一带,平克勒的作品则在慕斯考和勃兰尼茨。
从莱内和平克勒的作品看,他们在建筑周围都大量应用花卉,这在以前的风景园中是没有的。不仅如此,平克勒设计的精美花坛大多是几何形的,莱内还设计了几何式小园林。在他们的园林中,几何式在局部又出现了。平克勒的“花园是居室的室外延伸”更象文艺复兴或巴洛克园林的理论。他把花园和林园这一在风景园中早已融为一体的两部分又重新区别开来,他认为花园和林园是完全不同的。德国风景园的最大缺陷就是把两者混为一谈。这可以说又回到了风景园之前的老路上了,尽管平克勒与莱内的园林大的环境仍是自然风景式的。
莱内和平克勒把德国风景园推向了高潮,又给它画上了句号。
这决不是偶然的,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风景园不曾再产生新的思想与新的理论,新建园林的成就在总体上也不可能超以往的经典的风景园了,并且这种自然风景园对于一个小块地段或者城市中的小块环境并不一定合适。讲求理性的德国人认为,在自然式的园林与几何式的建筑的严谨造型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于是,建筑附近的园林,城市中的小块绿地就出现了几何式的复活。其实这时在欧洲,几何式都已开始回潮,在英国则更早,并且出版了很多理论著作,如1892 年一些英国的建筑师、园林设计师合编的《英格兰的规则式园林》(the formal garden in england),书中重新提出要用建筑的定律设计花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然与艺术的统一。本世纪初英国又出版了很多有关意大利园林的书籍,设计者的注意力一时又全都转向了几何式园林。
莱内的学生,著名园林设计师迈耶尔(g. meyer)1859年出版了《园林艺术教材》(lehrbuch der schonen gartenkunst),影响甚大。他的设计多是几何式与自然式相混合的折中方案,几何式多在建筑周围,如柏林的弗里德里希海恩公园(friedrichshain)。当时德国有一大批设计师均采用这种风格。哈佩尔(c. hampel)1894年出版的《150个小花园》(einhundertfünfzig kleine garten)中,收录的均是这种折中式的新园林或广场。
1850年前后,德国园林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它们都是导致风景园结束的直接原因。
首先是园林植物越来越丰富,并且越来越受到设计者和公众的关注。大量的树木种类特别是花卉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自然风景园中宁静的气氛。建筑旁边多布置花坛,这在莱内和平克勒的作品中早已体现出来。并且一般在宫殿旁就建造温室,以便四季鲜花盛开。这些花坛大多是几何形的,如卡塞尔威廉山的花坛。由于花卉的大量应用,一些专类花园也应运而生,如岩石园、墙园、水景园等等,这些专类花园又有不少是几何形的。尽管花园规模不大,但它反映的这种思潮已部分地改变了风景园的面貌。
应该提到的是这些新的植物品种有不少来自中国,如果说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风景园产生的动力之一,那么中国植物的应用则成为自然风景园变化的因素之一。那时的欧洲风景园中到处都是中国植物,有的竟达50%以上。
第二个趋势是,1850年以后美国的公园设计成为德国园林设计的蓝本。自1850年起,随着美国大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环境越来越差,作为改善城市卫生状况的重要措施,出现了大量的城市公园。美国最早的公园设计师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d)的作品吸引了欧洲大批园林设计师,他们纷纷赴美学习。布莱梅的本酷(w. benque)曾作为奥姆斯特德的助手,参与了纽约中央公园的规划。1865年本酷设计了布莱梅公园,其中可以看出中央公园的影子。不管园林性质如何,其形式已与自然风景园完全不同了。它是一个几何式与自然式相互交错的园林,园中实际上包括了花园和林园两个部分。这以后,德国大城市出现的一系列公园都是这种自然式与几何式相混合的园林,有的轴线还非常明显,如里希特瓦克(a. lichtwack)和舒马赫(schumacher)1910年设计的汉堡城市公园。
第三个趋势是,由于工业增长,人口膨胀,很多医生、教师、建筑师、园林师、政治家齐声呼吁改善生存环境。由于职业的缘故,医生施雷伯(schreber)1870年左右提出家庭小花园的概念,随后这种位于市郊,面积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园林在大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小园设计手法更加灵活多变,其中不少是几何式的。另外,墓园也开始从教堂中分离开来,成为独立的绿地了,他们多半也是规则式的。
尽管在1850年以后,几何式又大量被采用,有时它还成为园林设计的主导风格,如本世纪初新艺术运动中德国建造的园林都是几何式的,30年代的园林多有严谨的轴线,植物还做修建,园中也布置很多雕像、喷泉,俨然是巴洛克园林,但毕竟时间短暂。自然风景园结束了,但是自然式并没有消亡。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建造的大型公园几乎全是自然式的。与十八、十九世纪的自然风景园不同的是,现代公园已不再属于某一个人或一个阶层,他的主要功能是为全体公民的消遣休憩,为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它已不再仅仅是一个艺术品了。
参考文献
bazin, germain: geschichte der gartenbaukunst. koln 1990
beuchert, marianne: die garten chinas. münchen 1991
brinckmann, a. e. : schone garten, villen und schlosser. münchen 1925
von buttlar, adrian: der landschaftsgarten. koln 1989
conner, patrick: oriental architecture in the west. london 1979
clark, h. frank: the english landscape garden. alau suttou 1980
clifford, derek: geschichte der gartenkunst. rentlingen 1966
cowell, franz. richard.: the garden as a fine art. london 1978
enge, torsten olaf: gartenkunst in europa 1450-1800. koln 1900
gothein, marie luise: geschichte der gartenkunst. georg olms verlag hildesheim, new york 1977
günther, harri: garten der goethe zeit. leipzig 1993
hammerschmidt, valentin und wilke, joachim: die entdeckung der landschaft, englische garten des 18. jahrhunderts. stuttgart 1990
hellyer, arthur: the shell guide to gardens. london 1977
hirschfeld, christian cay lorenz: theorie der gartenkunst. hildesheim, new york 1973
hoffmann, alfred: der landschaftsgarten. hamburg 1963
hunt, john dixon und willis, peter: the genius of the place. london 1975
jellicoe, geoffery und susan: die geschichte der landschaft. frankfurt/m 1988 (the landscape of man. london 1975)
jünger, friedrich seorg: garten im abend- und morgenland. münchen 1960
keswick, maggie: chinesische garten-geschichte, kunst und architektur. stuttgart 1989
mosser, monique und teyssot, georges: die gartenkunst des abendlandes. stuttgart 1993
rave, paul ortwin: garten der goethezeit. berlin 1981
richardi, hans-günter: die schonsten garten und parks. münchen 1975
rohlfs, gustav und rohlfs, anna: die schonsten garten deutschlands. stuttgart 1967
schepers, wolfgang: hirschfeldes theorie der gartenkunst. stuttgart 1980
wang, xiangrong: beziehungen zwischen der gartenkultur chinas und europas nach dem 18. jahrhundert. kassel 1995
wacker, jorg und dorst, klaus usw: das chinesische haus im park
von sanssouci. berlin 1993
wengel, tassilo: gartenkunst im spiegel der zeit. frankfurt/m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