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 经济 发展 水生态环境 综舍规划 洞庭湖地区
论文摘要:洞庭湖是我国第2大淡水湖,洞庭湖区既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水产等生产基地,也是调蓄长江洪水的重要场所。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运用、1998年大水后的防洪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区的防洪、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状况等都发生较大变化。为了构建健康洞庭、和谐洞庭,支撑与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展洞庭湖区综合规划。基于对洞庭湖面临的新形势的分析,提出了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一些认识与思路.供讨论。
长江水利委员会1990年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对洞庭湖区提出了开发治理意见,1997年编制的《洞庭湖区综合治理近期规划报告》为三峡工程建成前洞庭湖区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了依据。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运用、1998年大水后防洪建设引起的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治理江湖认识水平的提升,为了构建健康洞庭、和谐洞庭,支撑与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展洞庭湖区综合规划。在新的形势下,关于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认识如下
1客观认识洞庭湖区的变化
洞庭湖区的变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既有 自然 因素、也有人类活动因素,既有外部条件的变化,也有内部条件的变化。洞庭湖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水沙条件发生变化
水沙条件的变化是洞庭湖变化的直接原因,而长江水沙变化是主要原因。
(1)长江三口分流分沙减少,分沙减少尤其明显。长江三口(调弦口于1958年冬封堵)分流自20世纪5o~6o年代为25%一30%,70—80年代减少到15%.一加%,目前基本上保持在12%.一15%;分沙5o.一60年代为30%一35%,70—80年代20%左右,目前基本上为15%一加%。虽然最近几年分沙比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长江上游输沙量减少,因此,绝对值减小很多。1951—1998年,三口年均分沙1.47亿t,三峡蓄水前1999 2002年,减少到5600多万吨,而2003、2o04、2005年,由于上游来沙减少加之三峡水库拦沙,三口分沙量仅有1400 2400万t。而三口分流量1951—1998年年均为1020亿m3,三峡蓄水前19992002年为625亿m3,2003 2005年与三峡蓄水前变化不大,基本上维持600亿m3左右。
(2)2o世纪三口断流时间增加。5o、60年代,松滋vj两个分支新江口、沙道观没有发生断流,7o年代东支沙道观发生断流,时问约2个半月,从8o年代开始达到150d左右,5个月时间;太平口在5o、60年代仅有几年断流,平均不到20d,70年代年均断流2个月,8o年代后基本上为150d;藕池口东支是主支,管家铺在5o、60年代有断流,但时间短,大约40d,到了7o、8o年代断流时间达到5 6个月,西支康家岗从50年代至今,断流时间都比较长,大约240d,8个月。2006年由于是长江比较枯的年份,宜昌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10日,仅31600rn3/s。所以2006年四口流量小,断流时间长,如藕池西支康家岗河过流只有1个月,最大流量仅56/s。
1.2洞庭湖的调蓄能力发生变化
调蓄能力的变化主要反映在洞庭湖面积、容积的变化;洞庭湖面积1949年为4350,1995年减少到2625km2,容积由1949年的293亿m3减少到1995年的167亿m3,1998年大洪水后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扩大了水面,洞庭湖新的水下地形已经测完,正在进行量算,成果还要进一步分析。
1.3洞庭湖防洪形势发生变化
洞庭湖防洪形势变化主要体现在:防洪工程建设提高了’洞庭湖的防洪能力,如堤防的加高加固,河道治理、分蓄洪区建设、水库建设、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等等;三峡工程目前已经蓄水到156m,有110亿的防洪库容,可对荆江、洞庭湖的防洪起到重要作用。达到正常运行时,有221.5亿的防洪库容,荆江防洪形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对洞庭湖防洪形势也有较大改善,荆江防洪的根本性改变为洞庭湖的治理创造了条件。江湖关系又要经历新的调整。体现在三口分流分沙减少、洞庭湖淤积减少以及干流河道的冲淤变化等方面。
目前,三峡工程运行了3a多,这3a的变化有这样几个方面:三口分流、分沙比都有所减少;其中分流比变化较分沙比大。分流由18.8%减少到16.6%,分沙比由19.1%减少到18.1%,分流减少2.2%,分沙比减少1%。松滋口由10%减少到9.6%,太平门由3.7%减少到3.2%,藕池口相对减少较多,由5.1%减少到3.8%。近一段时期,上游来沙减少明显,加之三峡水库淤积,水库下游含沙量明显减少。199l 2002年,宜昌年平均输沙量由此前的多年平均5.21亿t减少到3.91亿t.特别是从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水库入库沙量总计仅6.28亿t,出库沙量2.51亿t,水库淤积3.77亿t,淤积60%,出库40%(与以往预测基本一致)。在径流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输沙量大幅减少,导致下游含沙量减少显著。下游河道的冲刷的程度比预测的稍大,冲刷的历时比预测的早。荆江河段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3a冲刷3.02亿,年均1亿,以往预测约0.8亿;以往认为前几年荆江河段冲,城陵矶至汉口河段耍发生淤积,而这3a,城汉河段平滩河床冲刷0.7亿。由于水沙变化,河道发生冲刷,荆江河段的崩岸较以往有所增加。
1.4洞庭湖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关注的问题发生变化
在新的形势下,除要关注洞庭湖的防洪问题外,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问题要引起关注…体来说洞庭湖水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泥沙淤积,特别是四口洪道由于断流时问增加,工农业、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湖区1000多万人,就有350万人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水污染、血吸虫、湿地保护等牛态环境也存在问题。
2关于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思路
洞庭湖区综合规划的内容包括防洪、治涝、供水、航运、水产、水利血防、 旅游 、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管理等多个方面,但规划主线应是保障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与生态安全。
2.1总体思路
把洞庭湖作为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规划。树立健康洞庭、和谐洞庭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划目标,洞庭湖除了解决重点问题即防洪保安外,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净化功能等都要一并进行总体考虑,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客观制定外部条件
要对洞庭湖正确定位,充分考虑j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客观认识江湖关系的变化,确定洞庭湖区的一些外部条件,包括:研究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对长江中游洪水的调蓄作用;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方式,应持对城陵矶进行补偿调节;三峡工程建成后清水下泄对河道的影响、对干流蓄泄关系的影响;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洪水组成、洞庭湖淤积、四口洪道变化;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对四口建闸、城陵矶防洪榨制水位、篇州裁弯等进行研究拟定。
2.3重点研究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问题
2.3.1 科学 制定防洪标准与防洪总体布局
洞庭湖区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湖区整体防洪标准按照1954年洪水进行防御,对于局部地区经论证后可区别对待。对于四水应按照《防洪标准》确定。防洪标准要恰当,并不是标准越高越好。
对于防洪标准的实现要考虑综合防洪体系的作用,特别是对四水尾间的重要城市,防洪标准要有所提高,但必须要综合考虑水库、分蓄洪的作用,同时也应考虑上下游关系。湖区洪水由四口与四水组成,因此,在正确处理江湖关系的同时要处理好河湖关系,注意防止单纯依赖堤防确定城市防洪设计水位的做法。
在防洪总体布局中要坚持人水协调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坚持给洪水以出路.充分考虑三峡水库的作用及影响,在加固堤防的同时,要继续加强水库建设、分蓄洪区建设、洪道整治以及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措施。在总体布局中还要研究遇超标准洪水的对策与措施。
2.3.2明确划定防洪区
根据《防洪法》的要求,防洪区是指受洪水泛滥所涉及的地区,洞庭湖平原区都是防洪区。防洪区又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与防洪保护区。目前的防洪保护区基本是重点垸,蓄滞洪区的概念比较清楚,在规划中,对于洞庭湖区目前的一般垸,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划分,一般垸的情况差别很大,有的有县城、铁路,有的主要是农田,且大小不一,对于这些要区别对待,是升为重点还是继续定为行洪区要充分论证,有所交代,予以明确。另外防洪保护区也应根据保护人口、保护对象的重要性考虑不同的风险
2.3.3分蓄洪区分类建设
洞庭湖分蓄洪区建设任务重,对于分蓄洪区的安排要考虑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变化,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后的情况对分蓄洪区进行分类。当前正在开展长江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规划工作,对洞庭湖分蓄洪区也进行了分类。分类包括重点、一般与保留3类,初步把洞庭湖区24个蓄洪垸分为重点蓄洪垸10个,蓄洪量86亿m3,一般3个,26亿m3,保留l1个,蓄洪量51亿。各类可按不同的建设模式进行建设,对于重点分蓄洪区要建设好,能够有计划使用,分蓄洪区安全建设模式可结合社会主义新 农村 建设进行。
2.3.4河道综合整治
河道整治的重点是洞庭湖四口洪道,四口洪道总长985krn,问题是淤积严重、水流紊乱、交叉串河多,特别是松滋、藕池水系。洪道整治一方面要进行疏浚;另一方面可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口分流、分沙的变化,适当采取堵支并流或控制、理顺水系,水系调整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利用与排水功能,即供水、灌溉与治涝、水质保护等,避免引发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矛盾。对于调弦河要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研究。因为,调弦河在1958年冬封堵,当时规定当监利水位达到36.57m时,湖南、湖北两省协议打开,而1998、1999年监利水位分别达到38.31、38.30m,都没有打开,因为无法分流1440rn3/s,因此,在规划中要对调弦河的功能重新进行定位,是否以解决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如水污染治理、血吸虫防治)为主,把分洪任务降为其次或取消。
2.3.5大力开展水资源配置
在做好防洪同时,要重视湖区水资源利用问题。要在对洞庭湖区水资源现状以及开发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提出节水目标与措施,分析缺水的区域与类型,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根据分析成果进行水资源配置,提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如适当的引提水、平原水库)与非工程措施(如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等。从目前看。洞庭湖区的缺水既有季节性资源性缺水如三口洪道地区、也有水质型缺水如华容县城的饮水问题等等,在规划中要针对重点问题开展研究。
2.3.6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对于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湿地生态保护。洞庭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