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春明 支东明 邢成智 党玉芳
摘 要:对油源条件、储层特征、储盖组合、运聚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侏罗系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断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利储层和有利层位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储集层;特征;评价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地区,包括中拐隆起区以及围斜区。按照二级构造单元划分计算,中拐凸起的面积约为1500多平方千米。其中,中拐凸起主体部分南以红3井东侧断裂、中拐南断裂与小拐新光断凹相分,西以红车断裂和红山嘴东侧断裂为界;北以玛湖凹陷南斜坡过渡;东、南方向分别与达巴松凸起、盆1井西凹陷、沙湾凹陷接壤。
该区侏罗系主要发育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侏罗系的底界与下伏三叠系白碱滩组以微角度区域不整合接触,与上覆白垩系呈区域角度不整合接触,侏罗系上部严重剥蚀。油气勘探表明:侏罗系三工河组(j1s)
和八道湾组(j1b)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也是构造——岩性油藏发育的有利层位。
1 油源条件
准噶尔盆地从石炭系到古近系的每个层系都有烃源岩存在,但对中拐的侏罗系储集层来说,现实的烃源只有二叠系
乌尔禾组、风城组,潜在的烃源可能有下二叠统佳木河组和石炭系。
从各出油点油源成因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主要来自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的原油,第二类为主要来源于二叠系乌尔禾组与风城组的混源,第三类为主要来源于二叠系乌尔禾组烃源岩的原油。
1.1 来源于二叠系风城组原油地化特征
从出油井来看,该类原油分布于拐4(j1s)、拐5(p1j)、拐3(p1j)、拐16(j1s)井等。从原油的物性来看,拐4井原油为密度高(0.9 g/cm3)、粘度低,为0.67 mpa•s(50℃);拐3井原油的密度比拐4井要低,为0.84 g/cm3,而粘度比拐4井要高,为7.3 mpa•s(50℃);拐5的密度最轻(0.83 g/cm3),粘度高于拐4井而低于拐3井。该类原油的含蜡量在7.4%~11.51%。拐16井由于遭受生物降解的作用导致原油的密度、粘度增大,含蜡量降低,密度为0.9345 g/cm3、粘度为513.93 mpa•s(50℃)、含蜡量为0.77%。
1.2 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与乌尔禾组烃源岩混源的原油地化特征
从出油井分布来看,该类原油主要分布于拐16 (p2w,2840~2860m)、拐147 (p1j,3357~3404m)、拐5 (p1j,3334~3364m)等井。原油的密度均在0.83g/cm3左右,粘度在5.0~8.0 m pa•s(50℃)之间,含蜡量为8.4%~13.8%。
1.3 来源于二叠系乌尔禾组烃源岩的原油地化特征
从出油井分布来看,该类原油主要分布于拐201(j1b, 3134~3127m)、拐10(p2w,3749~3760m)、拐105(p2w)、拐8(j1s,3162.4~3167.8m)等井。原油的密度在0.85g/cm3左右,粘度大多在5.88~7.5 mpa•s(50℃)之间,拐10井相对较高,为51.62 mpa•s(50℃)。该类原油含蜡量为6.33%~12.3%。
2 储层分析
中拐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拐4井三工河组上部j1s2砂层组孔隙度变化范围为8.25~21.67%,平均为19.14%,渗透率变化范围为(0.11~874.77)×10-3μm2,平均33.07×10-3μm2;拐202井j1s2砂层组在2610~2638米取样21块,为灰色细砂岩,有效孔隙度变化范围为14.9~25.1%,平均为21%,渗透率变化范围为(16.8~960)×10-3μm2,平均313×10-3μm2;拐17井j1s2砂层组在2779~2785m取样15块,为灰色中——细砂岩,有效孔隙度变化范围为16.4~19.4%,渗透率变化范围为(6.8~86.8)×10-3μm2;拐19井j1s2砂层组出油段压汞分析孔隙度23.3%~24.3%,渗透率(90.8~132)×10-3μm2;据拐20井区块2口井j1s21-2岩心物性分析,孔隙度4.7~20.3%,平均16.3%,渗透率(0.03~603.00)×10-3μm2,平均8.0×10-3μm2;油层孔隙度15.0~20.3%,平均17.1%,渗透率(0.5~603.0)×10-3μm2,平均12.9×10-3μm2。
拐204井三工河组j1s22岩心物性分析,孔隙度10%~20%,平均16%,渗透率平均10.2×10-3μm2;拐23井三工河组j1s21-3岩心物性分析,孔隙度平均15.6%,渗透率平均8.6×10-3μm2。
中拐凸起侏罗系八道湾组j1b3段以浅湖——滨浅湖相沉积为主,仅在拐17-拐8井区发育滩坝砂,在新光1-拐201-拐13井区发育一期来自于西偏南物源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其间发育的分支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分布范围大,物性好。井间岩、电性对比表明该砂层组平均厚25m左右,砂层组纵向上物性变化较大,非均质性强。新光1井在j1b32砂层组上部物性最好的3021.90~3039.15m井段取心,分析有效孔隙度平均15.4%,水平渗透率平均29.9×10-3μm2。
3 储盖组合
中拐地区白垩系吐谷鲁群的巨厚泥岩可作为侏罗系储层的区域性盖层,而下侏罗统内部发育有三套直接的储盖组合,由上至下依次为:三工河组顶部j1s3的泥岩与j1s2 各砂层,j1b31的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层与j1b32的砂层,j1b2的泥岩与j1b1的砂层。因此,该区侏罗系目的层具有多套良好的储盖组合和丰富的层内直接盖层。
4 运聚特征
断裂是中拐地区侏罗系油气成藏和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从某种意义上讲,断裂是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 与油气源沟通的油源断裂(红3井东断裂)成为油气运移的“高速公路”。
中拐凸起侏罗系油气成藏与近东西向雁行状排列的正断裂分布有关,该区侏罗系油气主要来源于下部二叠系,为二次成藏结果,燕山——喜山期正断裂为源区油气向侏罗系运移提供了很好的纵向通道。在断裂附近,井井见油气显示或获工业油气流,而远离断裂的井未见油气显示。但侏罗系正断裂断距均较小(10~20m),对于全区分布稳定厚砂层(如j1s22)不能形成有效遮挡。而类似于j1s21-2、j1s1、j1b3砂体的储层,厚度较薄,分布广泛,其河道砂体特点可以确定为连通性不是很好的众多砂体组成,遇断距不大的正断裂配置易于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该区在三工河组j1s3、j1s21-2、j1s21-3及八道湾组j1b32均获工业油流,典型的油藏解剖及拐16、拐17、拐19、拐20井区评价、开发的结果证实了该区侏罗系油藏均为构造控制带边水的断层——岩性油气藏或岩性油气藏。
5 结论
准噶尔盆地中拐古凸起侏罗系有利于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或岩性油气藏,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发育的三套储盖组合是岩性圈闭形成的重点层位;断裂是控制岩性油藏形成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付广,薛永超,付晓飞.油气运移输导系统及其对成藏的控制[j].新疆石油地质, 2001,(01).
[2]李天明,支东明,靳军.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j].新疆石油地质, 2002,(04).
[3]鲍志东,管守锐,李儒峰,王英民,刘凌,赵秀岐,齐雪峰.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01).
[4]刘银河.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构造与油气分布[j].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05).
[5]崔炳富,王海东,康素芳,丁靖,郭晓燕.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石油运聚规律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