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工科论文 >> 通信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浅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约束
论文关键词:环境;资源;化工 
  论文摘要:分析了煤化工“潮涌现象”出现的必然性,政府虽然进行了干预,但是“潮声依旧”。预计2010年全国甲醇产能达到5000万吨,则需要煤炭资源1亿吨;而根据现在规划的煤制油项目规模将超过3000吨以上,按4-5吨煤制1吨油、3000万吨产能计算,需要1.2-1.5亿吨煤炭。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相当于一些地区十几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或100多平方千米国土面积的水资源保有量。节能减排的要求也需要煤化工项目尽快“退潮”。环境与资源的约束说明煤化工的“潮涌现象”必须予以制止。 

  近年来中国能源、化工产品的需求出现了高速增长,又由于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煤化工在中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对于缓解中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供求矛盾,促进钢铁、化工、轻工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潮涌现象”给环境与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一、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目前世界化学工业重心东移、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对我国化学工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内化学工业发展迅速,但资源短缺将成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推动化工产业内在运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国内化工产品市场持续增长,市场将进一步向专业化、精细化和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化学工业集聚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说,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中国煤化工项目经过多年研究,取得了技术突破,在国际高油价的刺激下,已经全面走出试验室,进入了工业化示范生产阶段。2007年初,陕西衡榆煤化工基地采用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的dmto反应一再生循环流化床工艺,拟投资人民币193亿元进行建设。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涌现象”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在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容易对哪一个产业是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投资上容易出现“潮涌现象”,许多企业的投资像波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涌向相同的某个产业。在每一波开始出现时,每个企业对其投资都有很高的回报预期,金融机构在“羊群行为”的影响下也乐意给予这些投资项目金融支持。然而,等到每个企业的投资完成后,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大量亏损破产、银行做坏帐急剧上升的严重后果。而且,即使在现有的产业已经产能大量过剩、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对于一个新产业投资的“潮涌现象”也可能继续发生,这时政府必须进行干预。 
  发达国家的一个特征是所有产业都已经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沿,对于国民经济中下一个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企业的看法不同,不会有社会共识,所以发达国家不会经常出现“潮涌现象”。 
  综上所述,需要重新构建一套适合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探索投资的“潮涌现象”,避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损失,使国民经济取得稳定、快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三、我国煤化工产业的“潮涌现象”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价格节节攀升,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行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升温,全国各地拟上和新上的煤化工项目不断增多,项目规模大小不一。2006年2月,神华集团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直接液化油一期100万吨工程已完成30%。
山东兖矿集团已投资100亿元,在贵州建设百万吨级煤炭液化基地,还将投入95.26亿元在陕西搞煤制油。2006年5月,民营企业内蒙古伊泰集团一期16万吨间接煤制油项目在准噶尔旗奠基;宁夏宁煤集团早前也宣称投资288亿元用于煤制油;陕西则预计投资193亿元在榆林运作煤制油项目。 
  2007年3月21日,华夏银行与云南煤化工集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前者将向后者提供40亿元资金支持。同日,福建大拇指实业集团在吉木萨尔县注册大成科技公司,准备斥资30亿元在新疆投资煤化工。而在2006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就紧急叫停煤炭液化项目,并提高准入门槛。尽管如此,各地投资煤化工的热情不仅没有降温,反而随着国际油价的强劲运行出现了“潮涌现象”。 
   
  四、环境与资源因素制约煤化工的“潮涌现象”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承载能力,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煤化工项目的势头。笔者预料煤化工的“潮涌”将受到环境与资源因素的制约,必将发生严重的产能过剩,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资源因素制约 
  2006年以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成效逐渐显现,高耗能产业超常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煤炭消费需求增速趋缓,而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在建项目生产能力很大。2006年下半年国内煤炭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幅可能进一步放慢,而煤炭产能增长速度超过煤炭需求的增速,两者的矛盾日益突出。 
  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中占70%。我国煤炭资源的状况是煤炭总资源量较多,但达到一定勘查深度的储量较少,与其他煤资源大国相比,有效供给不足。按可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和年产20亿吨煤计,我国煤炭使用年限约为90-100年,尚需要加大地质勘探力度,进一步提高煤炭的经济可利用资源量。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为21.1亿吨,同比增长8.2%。2004年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2.6%、35.3%和34.4%。因此,可以说我国既是煤炭资源大国,又是生产和消费大国。这也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碳一化工发展将主要立足于煤炭。 
  近几年我国能源生产中主要矛盾表现为,工业领域是消费大户。2003年,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国总量的14.1%、10.0%和7.4%。据了解,我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不足、过分依赖煤炭而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0%,欧洲的16.8%。发展煤化工必须有充足的煤炭资源作保障,否则就无法撑起煤化工业的发展。预计2010年全国甲醇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需要煤炭资源1亿吨;而根据现在规划的煤制油项目规模将超过3000吨以上,按4-5吨煤制1吨油、3000万吨产能计算,需要1.2-1.5亿吨煤炭。 
  水资源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10。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相当于一些地区十几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或100多平方千米国土面积的水资源保有量。一些地区大规模超前规划煤化工项目,一方面有可能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会打破本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仓促上马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煤制油品和烯烃项目,不仅投资风险较大,也给产业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由于地理、气候等客观原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水资源的跨区域调蓄和配置有许多困难。各地大批煤化工项目投产后,所用水的机井将会越打越深,随着用水由行政调控向市场配置的转变,超定额用水将被层层加价,用水费用将会越来越高,而且还可能会面临“水荒”。 

  (二)环境因素制约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煤化工是一个高污染、高安全要求的行业,其运行周期长、工艺流程多且复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各种污染物,虽然可以回收,但无法回收的部分大多有毒有害,稍有不慎还可能造成重大的环境安全事故。 
  虽然固体废弃物在项目审批中,都考虑了综合利用和填埋场,但这里必须指出,填埋场必须考虑防渗措施,一旦污染地下水,将产生严重后果。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也要认真对待。在项目论证过程中,可以出示证明,委托处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办。这些项目大都处在煤炭主产区,环境容量十分有限,一般来讲排污总量已经用完。有没有总量,又是新上项目的进门条件。
笔者考察过许多项目,每个项目都可以拿出证明材料说明“省上可以调剂”,在项目考察过程中,又没有时间进行查实,难免有不实之词,这一点要引起极大的注意。以山西为例,据环保部门监测,山西主要炼焦区大气中颗粒物高达800毫克/立方米,苯丙芘含量超标,附近地表水中化学耗氧量、氨氮等污染物严重超标。煤化工项目涉及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此外,在建设煤化工项目时,不能忽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忽视生态保护问题。《京都议定书》中虽未曾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提出co2减排的任务,但要求中、印等发展中国家自觉减少co2的排放量。按人均计,我国的co2排放量很低,但按总量计,我国已是除美国外,全球coz排放量第二的国家。最近30年来地球的气温上升了华氏1.08度(0.6摄氏度),而过去100年,温度上升是华氏1.44度(0.8摄氏度),这说明由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地球气温变暖的速度是加快了。一个年产油品300万吨的间接煤液化工程,原料生产部分排出的co2量是880万吨;如果最终建设规模是油品1000万吨,则co2年排放量为2930万吨,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随着全球变暖,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通过以上分析要充分认识到煤化工的“潮涌现象”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制止,煤化工是一个起点要求很高的行业,必须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否则将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五、政府干预煤化工的“潮涌现象” 
   
  如前所述,进入煤化工领域门槛相当高。首先是资源保证问题,煤化工产业项目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很高,且消耗大。以水为例,煤化工项目需要大量的水,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此外,还将面临环境容量的限制。 
  最近去陕北考察煤化工项目,被那里“大干快上”的精神所感动,市与企业领导的环境意识也很高,也考虑了环境制约因素。但是,笔者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煤化工项目进行的全过程都须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否则后患无穷。 
  在全国发展煤化工产业高涨之时,国家发改委已经制定完成《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精神是: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不断发展煤化工产业,以缓解石油供应的紧张局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区域产销平衡,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统筹煤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煤化工业要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走大型化、基地化的路子,发展开放式的产业链条;安全发展,认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自主创新,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设备国产化。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例如水资源的关系。我国产煤地区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大型煤化工年耗水量大,可能会打破局部地区水平衡,成为煤化工高产高效的瓶颈。企业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情况,还要考虑污染物排放总量、生态恢复以及危险废弃物等。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最大限度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建设项目严格把关;紧密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关小”、区域削减等手段,严格控制新、改、扩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为管理部门审批项目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2006年全国受理工程环评项目448个,评估421个项目,其中石油化工类项目87个(占项目评估总数的20.7%);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共计107个(占项目评估总数的25.4%),其中化工石化类项目27个,占25.2%,例如《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开阳磷煤化工基地年产50万吨合成氨工程》、《浙江上虞市银邦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吨高效氯氟氰菊酯项目》、《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鄂尔多斯鲁能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煤制180万吨/年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以及《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60万吨/年煤焦油精加工项目》等。 
  总之,未来煤化工企业竞争形势非常严峻。一些受资源、交通、环境和资源等条件制约的企业由于不具备竞争力,将被市场淘汰。所以在对煤化工企业进行规划发展定位时,需要认识到并不是有资源就可以建设煤化工基地。针对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还要关注物流成本以及环境与资源的制约等问题。希望有些地方政府与煤化工企业审时度势,及时退出“潮涌”,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论小学语文之教学模式
    浅论《大公报》中的第一次长沙会战
    浅论兵团高校对大学生兵团精神的培养
    浅论自动化控制器件PLC的发展趋势
    浅论新时期班主任教育工作
    浅论石油青年与新疆青年的时代精神
    浅论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工作职能转变
    浅论中小学健全人格的培养
    浅论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关…
    浅论机械工程课程教学思考
    浅论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浅论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