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社会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记者如何报道案件
孙旭培

新闻工作者需要处理好新闻与司法的关系,这集中体现在新闻工作者要有“立案意识”。根据独立审判原则,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侦查和审理的过程,应该不受干扰,以维护司法公正。媒介在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立案,民事案件受理之后,不能发表涉及案件的偏颇不公的新闻和言论,以免干扰司法程序的进行,或影响审判结果。但是在立案前,以及审判(包括一审或者二审)结束后,自由度就高得多了。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介入以前,新闻媒介可以比较充分地报道他所采访到的有关违法、犯罪事实(国家秘密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比如在“海口(2000年)2.24案件”中,经济消息报刘洪以、中国妇女报邓小波两位记者,以及中国妇女报等新闻媒介,在这一案件中做得完全对。刘艳华行凶经过及她行凶的原因固然可以报道,唐细娥(被刘砍伤者)作为此案件中的重要的当事人,也同样可以充分报道。唐的犯罪事实,虽然现在还没有拿到确凿证据,但毕竟是行凶者供出的,是案情的一部分,只要记者不以下结论的口气,完全可以报道。至于记者冒着风险,冲破阻力,跟踪追击,深挖材料,这不但是合法的,也是整个社会所期望的。

关于新闻媒介介入会不会发生错误而造成被动的问题,这需要把报道事实和发表意见分开来谈。新闻一是传递事实,二是传递意见,在报道违法、犯罪新闻中,新闻媒介报道事实的自由度一直较大,当然不能由于故意偏袒或感情用事,而只报道有利于或不利于某一方的新闻。对于传递意见,新闻媒介在司法机关立案之前和之后,都需要非常慎重,特别是在立案后,干脆可以说不要传递什么意见,以免干扰司法公正。即使在立案之前,也避免用法律断语去概括自己采访得到的事实,而是公正地,并尽可能平衡地报道有关当事人的说法和做法,要避免由记者下定性结论,做标题要用简练断语概括,也得加“涉嫌”二字,如“涉嫌杀人”、“涉嫌贪污”等等。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正义的呼喊者、捍卫者,路见不平,拔“笔”相助。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合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也是合乎有关新闻的法律规定的。但这在现代的犯罪报道中(这里不包括已由法院判决、纪检机关处理的结案报道),常常需要提请那些胸怀正义,拍案而起的记者们注意冷静。你明明是肺都气炸了,还要作“推定无罪”,称有关当事人为“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否则就可能会干扰司法公正,甚至是“藐视法庭”。从为记者和媒体着想的角度来说,你那样激昂慷慨地指人犯罪,万一与事实不符,法庭判了无罪,媒体岂不是犯了十分严重的诽谤,使自己陷入新闻官司。法院的司法程序那么严格都有可能判错案,作为新闻记者你怎能那样笃信自己的报道绝无失误。所以,记者在敢于与腐败、犯罪作斗争,敢于披露社会阴暗面的同时,还要遵守前人在长期犯罪报道中所积累的经验,尽可能客观报道、平衡报道,尽可能少发或不发结论性意见。这样,才会实质上保证自己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立于不败之地。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对企业管理中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略论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企业用人指导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实现真理与人格的二重化
    如何控制好工民建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
    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的教育
    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如何提高初中科学高分人群的思考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