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制约蓬莱城镇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其中减少农业人口,膨胀城镇人口则是问题的关键。近年来,我市在城论文联盟http://镇发展上,虽然我们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是从总体来看城镇规模小、人口少,制约着我市“三农”问题的解决,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应当提高认识,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膨胀城镇人口,推进蓬莱市城镇化进程。 一、制约我市城镇人口增加的因素 (一)农民改登城镇户口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放宽了管理制度,降低了户籍“门槛”,但农民对于改变身份缺乏积极性。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观念因素导致农民缺乏进城积极性。群众不愿办理城镇户口的原因是担心改登城镇居民户口后,土地被收回而失去生活保障,土地仍被他们认为是生存的基础。同时,部分农民群众“传宗接代”观念的影响,打算在现行农村政策条件下生育第二胎,担心转为城镇户口后不再享受这一政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讲,观念上的原因导致他们过分强调城里花费比农村多,而较少考虑收入因素,认为即使办理农转非,成为城里人,也负担不起城镇的高消费。 第二,城镇居民户口的“优势性”得不到很好的显现,利益因素对户口迁移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不愿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原因是现阶段“农业”、“非农业”人口在招工、升学、投保、报考公务员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由于城镇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途进城的农民居无所依、老无所养、生活无保障,还不如在农村分上几亩地,至少可以解决吃饭问题,因而影响了农村人口转入城镇的积极性。一部分群众认为城镇居民户口是个”虚”的东西,没有什么利益可言,户口已在蓬莱地域内,转不转无所谓。同时随着城镇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行政村土地被有关部门有偿征用,而户口所在地村委将土地征用费,按户口登记人头向群众发放,户口迁出则不再享受这些待遇。相当一部分群众为了自身利益,尽管在城镇购买了商品住房,但只要不涉及子女入托、上学等个人利益,就仍把户口放在原籍,而不愿将户口迁出。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滞后,影响城镇人口扩张 人口少,城镇人口更少,比例不协调,是我们的市情,这与加快城镇化的要求相差甚远。近几年,蓬莱市虽然加大了四大支柱产业的培植力度,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不利于城镇化对膨胀城镇人口的要求。我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产的比例是10.5:54.2:35.3,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力度不够。在不违反计划生育的前提下,针对我市的基本市情,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应是我们的重点,同时也是膨胀县域城镇,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三)小城镇发展路子,阻碍了我市市区人口增长 小城镇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各地普遍遵循的一个模式,但从我市市情来看,“遍地开花”七个乡镇每个乡镇都耍搞小城镇建设。追求“小而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种小城镇发展模式使工业经济的分散化,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在地域上发生混淆,严重影响了我市城镇化的正常推动,成为导致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发展,我市许多农民纷纷建厂建店,发展二三产业,但由于政策原因工厂进不了城,只能在村庄镇上发展,形成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农民进城来说则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膨胀城镇人口的对策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城镇人口的数量又是衡量城镇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膨胀城镇人口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拉动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根据蓬莱的实际市情,我们应按照“积极稳妥、综合推进、分段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要达到预期且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膨胀城镇人口总量。 (一)清除认识障碍 我国政治制度安排所确定的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区别,造成了市民对农民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对进城农民缺少包容之心和宽广胸怀。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一方面提高了农民收入并带来诸多优越性i另一方面,在城镇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窑观上缩小城镇市民的就业渠道,压低了市民的收入,势必引起城镇市民的不满。似乎城镇中目前存在的较高失业率、犯罪率和工伤事故率以及城镇环境的脏乱差等,都与进城农民相关。城镇市民对农民的偏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政府决策者的决策。更何况有的决策者自身也对农民市民化问题存在着矛盾的复杂心理甚至是种种思想误区,结果势必造成城镇对农村的排斥,市民对农民的歧视,对农民市民化的冷淡,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耍清除市民对农民的偏见,要让市民认识到农民进城,增加城镇人口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而对于农民来讲,由于长期生活的贫困造成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养成了封闭、保守、自足的心理状态,不愿改变长期以来的日出而做日落而出的生活模式,也不愿离开土地,到一个处处受歧视的环境中。一个地区的城镇化转型,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转型,而人的城镇化转型,归要到底是人的思想观念和城镇化转型。因而要促使我市农民尽快转为市民必须清除市民和农民的认识障碍。 (二)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增加城镇人口的政策 1.对我市农民: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二等公民”。农民没有自由选择居住地的权利;没有自由选择工作和生活的权利:没有城里人所享有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以及福利等保障。从平等、自由等人的最基本权利角度来看,旧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一种对农民不公正、不平等的制度。因而我们就要打破这种户籍分割制度,把公民自由迁徒的基本权力还给公民,法律意义上的迁徙自由是指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居住地的权利。改革户籍制度,就是还自由选择居住权的权利给人民,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而要膨胀城镇人口,,必须实施户口“一元化”管理,取消农业、非农业的划分,使居民户口的管理按居住地划分而不是按”农业”、“非农业”划分。但这并不是说就此取消户口了,相反要加强对户籍的科学依法管理,完善户籍信息登记制度,使迁徙自由有更合法的手续和途径,让农民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居住地。发挥城镇“社区”功能,凡在社区内居住的,无论户口性质如何,均由该社区居委会管理,使社区内各种性质户口的人员能够融为一体。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2.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口的户籍限制,以优越的条件吸引他们长期居住 取消外来务工人员的户籍限制,对于在我市有固定住所的外来务工人员也要放开户籍限制,可办理我市户口。虽然市委市政府三令五申对外来经商人员给予市民平等待遇,但许多外来客商反映,他们在租房、子女上学等方面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要保障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政府执法部门首先应当从思想上树立法律的平等保护观念,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社会统一管理,给务工人员建立档案。对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排忧解难,让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在我市务工上班,长期居住,增加我市市区人口。 (三)膨胀城镇人口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推进城镇化不能脱离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发展,鼓励集中经营,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要鼓励农民到城镇定居,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就是居住问题,而近年来我市房价一路上涨,这对于进城农民来说无疑是个负担。所以耍加快城镇化水平,膨胀城镇人口数量,必须使农民具有一定的城镇生活能力,因而必须从我市农民实际出发。要重视农民进城前的条件准备。葡萄及葡萄酒产业是我市的一个支柱产业,发展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不仅是培育一个经济支柱产业,更重要的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实施酒业富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要加快畜牧业、海洋食品、特色畜牧、高效果业等农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进论文联盟http://程的推进加快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农民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有效地转化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把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城镇化光靠户籍改革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整套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经济运行体制。如果城镇化加快之后,工业化没有加快,就业跟不上,城镇化也是一座空城。如果城镇居民回乡务农,那只能称之为城镇乡村化,说到底仍然不是城镇化,而只是户籍制度改变了个名称而已,身份并没有改变。因而要想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民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目前,三产、个体私营企业、中小企业、外资企业是吸纳城镇就业人口最多的领域,政府应该在这些产业领域给予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并创造有利于人口迁移的政策环境,使农民转变成市民而非游民。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