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
(一)冲突形式出现新变化
1.群体性事件频发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其特征是:群体性、组织性、仿效性、破坏性和反复性。
现有的群体性事件,一般呈现为三种形态:一种是无诉求、无组织、多带有情绪宣泄的集体行为;另一种是有明确诉求目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集体行动,其中有的事件因其持续时间较长、组织化程度高一些,已见社会运动的端倪;第三种形态是,冲突起初是目标明晰的集体行动,但随着无关人员的参与,逐渐演变为没有目的而仅是发泄愤恨情绪的集体行为,整个事件表现为两种形态的混合体。
近期以来,群众集体上访、重复上访和群众赴京上访上升幅度大,人数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行为激烈,在一些地方和行业引起连锁反应,严重影响北京和其他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据2005年
(四)基层政府对群众权益的漠视
除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通畅之外,地方基层政府长期未能提供应有的公共服务而积聚的不满情绪也是导致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地方基层政府过于强调自身的利益,将基层政府和基层领导的个人利益摆在高于群众利益的位置,漠视群众权益诉求,最终导致冲突甚至暴力冲突事件的发生。
要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基层政府领导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化解社会矛盾对策的初步探讨
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或将冲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因此,我们不仅要在社会运行规则和机制方面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更要在转变思想、建立健全体制上下大力气。具体如下:
(一)理性看待社会矛盾
稳定,作为一种社会运作状态,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在努力谋求和维护的一种状态。它既是进行正常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前提,同时又是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前提。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状态,绝对的稳定是不存在的。编辑
注释:
单光鼐.“散步”是为了避免暴力——国内群体性事件解析.南方周末.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刘易斯·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矛盾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王春光.快速当前的利益分化与社会矛盾.江苏社会科学.2007(9).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